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三十七章 编造大故事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三十七章 编造大故事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摧毁了记忆片断客观上的连续『性』,也就让所记之事丧失了判断价值,那么,思维有什么作用呢?小苟是聪明的,他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庄哥,难道我一直是在自己骗自己?我有心理问题?”

他自己问出来,太好了,我就是要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

“思维的无限『性』与实践的有限『性』,是有根本矛盾的,而我们总想把它们协调和统一起来,这是人类的习惯,人人都有这个矛盾。”

显然,我说得太专业,他不太听得懂。我继续解释到:“人人都有心理问题,你我也不例外。不受时空限制的心,总在现实中对应不起来,你可以认为它是个问题。但是,谁没有呢?”

“看的和实际的不一样,比如七彩阳光,我们只感受到白『色』的光明。想到的和看到的又不一样,那么,思维或者记忆能够完全反映现实吗?反正,聪明人我见过,但没有一个人做得到。”

只说现象不说原因,他大概能够理解吧。

“对对对!”仿佛知道不是自己一个人病了,他居然轻松起来。这就是人类的特点,一个人头痛是病,一时间内头痛是病。但如果所有人都头痛,就不是病了,是人的本质。如果你所有时间都头痛,也不是病,是个『性』特征。

价值观是个社会概念,在与同类的比较中,产生在大量诸如合理、是非、对错的观念。比如在春秋时期,即使是和平年代,人的平均寿命估计也只有四五十岁,所以有句话:年过七十古来稀。但如果这句话在人均寿命八十岁左右的、今天的日本说的话,只活七十岁,本都不够。

庄子说,夏虫不可以语冰。当时我读到这里时,深深同情,只活到秋天的虫子,它们的寿命那么短,是不是太悲催。后来才知道,大可不必。有些细菌有些动物,活得还短些,夏虫或许还感觉自己幸福呢。

有人羡慕乌龟寿命长,但愿意祈祷神仙,希望自己下一世当乌龟的人,恐怕并不多。

况且,夏虫寿命,在人类尺度的时间看来,虽然很短,但它自己的思维或者行动,比人类的频率高得多,也许它们自己觉得活得太过漫长。同理,乌龟思维或者行动的频率太慢,它们过一年,估计所经历的心理和事实流程,连人类一个月经历的,都比不上。

各有各的世界,各有各的频率,各有各的时间。

“小苟,最近有本书比较流行,你看过吗?”

“什么书?”

“外国人写的,叫《人类简史》,名字与霍金的《时间简史》类似,但两者完全不同。”

“没看过,我忙于工地事务,没功夫。你跟我讲讲,它说了什么。”

我简要给他讲了这本书的基本内容,核心观点。大约是说,人是社会的产物,之所以能够组成社会,是大家都相信一个故事,而这个故事,是编造的。

比如,有人说,我们一起合作狩猎,得到猎物后大家平分。这是个故事,是编出来的。比如是否能够取得猎物?没把握。打猎时,谁出的力气大谁出的力气小?不好区分。猎物到手后,怎么才能够做到平分?没有计量工具,会凭感觉。你觉得那砣肉,自己与别人差不多,就相信了,觉得是平分了。大家都相信这个没有实现的故事,最后一起合作了。这就是人类社会合作的起始,相信一个编造的故事。

后来的故事,越编造越大,包括天堂地狱等,大家都相信了,就成了信仰和宗教。

“但是很奇怪”后面的话是我自己的感叹:“人类编造的故事,相信的人越多,就越容易在今后变成现实。”

“是吗?”小苟问到:“能不能举个例呢?”

“比如,我们在几千年以前,相信神化,相信有千里眼顺风耳,相信有黄巾力士具有移山填海的能力。今天电话电视,工程机械,不都出来了吗?”

小苟反应很快:“你所说的故事,其实就是期望。如果是所有人的共同期望,那它终究有一天,会实现,或者部分实现。”

“对!所有期望都是编造的,是人类共同相信的故事,最后将人类的心连接在一起,力量连接在一起,最终变为现实。这是心的力量,正是所有宗教共同强调的东西。”

我继续说到:“所以,中国人对『迷』信,有个说法:信则有,不信则无。也许是有深刻道理的。佛教说:心想事成。这句话也可以这样理解:所有人的共同心愿,最终会变成现实的。”

这是个多么伟大的设想啊,人类可以设计自己的未来并实现它。但是,这又是个多么凄惨的故事。大多数设想,没来得及看到影子,你的寿命,就把你拖入了死亡的隔离区,你根本看不到实现的那一天。

小苟也意识到这个悲壮的现实:“庄哥,如果人类死后灵魂存在,或者说意识还以另一种变体的形式保留,可以看到若干年后,自己当年的期望,或者说当年参与编造相信的故事,变成现实,那是多么激动人心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安慰这种期待,抚平悲壮的心态,『迷』信是有用的。况且,宗教的任务,也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小苟兴奋起来:“那么,人类的妄想,也有它的积极意义了?庄哥,妄想既然是我们思维的特点,也有积极意义,那就没什么值得害怕的了,是吗?”

“对,只要它不影响你的正常生活。并且与现实、与他人保持合理的同步距离,不扯得太远,滑得太快,就是正常的。”

小苟突然发挥起来:“其实,所谓远与近,快与慢,也是个相对观念,没一定标准的。”

小苟开始了他的发挥,在话题长期被我主导后,他得到了话题的主导权,哪怕是暂时的,也足够让他兴奋。我也很乐于看到这一幕,在我设计问话时,目的就是解除他的心理包袱,让他轻松起来。现在,目的达到了,他活跃了,我喜欢当这个聪明人的听众。

“庄哥,你刚才提到《时间简史》,是霍金写的。相信你也读过,我当时读后也有一些感慨,想跟你这个高手交流一下,如果不对,请指出来。”

这种谦虚,属于高手说话前的兜底模式,老师们演讲时,也爱说这种开场白,显示出虚怀若谷的自信。

“看了这本书,让我对相对观念这个词有了更深的体会,甚至刷新了我的世界观。在我以前的知识体系中,确定『性』是必须的。搞工程、建筑,必须精准的确定『性』,这几乎成了我工作中的思维习惯。或者说,在我们大多数理工科学生中,总有一个意识,觉得世界是确定的,甚至哪怕看到一点点不确定,都觉得心里不舒服。有数字精确的洁癖,也有真理在手的自信。”

自从数学成为科学的主要工具后,哲学中量变与质变的关系确定后,这种数字精确洁癖,几乎成了科学家中的主流世界观。

“但当我看了这本书后,我就知道,自己的世界观被限制了。在我们所知的世界观中,从宏观上讲,是宇宙,是所以时间和空间的集合。但是时间和空间,却是个相对概念,这叫我们怎么可以精确理解宇宙呢?”

他说到这里,我也补充到:“从微观上讲,是量子世界,有测不准原理,有薛定谔的猫,有量子纠缠、隐形传态。更不好确定了,对不对?”

“好哇,庄哥,你可是什么都懂!”

“一般一般,世界第三。李茅是第一,你总是千年老二,我只能排世界第三了。当然,这是在我们这个三人世界里。”我也幽默自信一把。

“好,庄哥。现在李茅跟苏总在学校吹牛,企图让学生们相信。如果学生们都相信了,并按他们的线路图努力,说不定,有好多学生,真的能够把理想变为现实。既然编故事那么有价值,我们也来编一个,反正,对与不对,不影响他人,行不行?”

如此亢奋的状态,比喝酒后的神『色』还要奔放,这真是一个很好的高峰体验。当年跟小池在一起时,心灵的高峰体验曾让我如痴如醉。今天,是不是又可以获得呢?

“庄哥,我来编一个大故事,你听听怎么样?按《时间简史》的说法,时间是与空间相对应的概念。空间是扭曲的,那么时间也是扭曲的。也就是说,到达一定距离的时间,时快时慢。从人类的感受来说,时间是连续的。但也有不连续的断点,那就是奇点。”

这本书我读过,他的推论不是完全没道理。

“假如我们从乘着某个工具,以快于光速的速度向前飞奔,是不是可以提前抵达未来?假如我们以某个临界速度向后飞奔,是不是可以穿越历史?”

他陶醉于自己的想象中,继续发挥到:“假如灵魂永远存在,历史永远有痕,它们是不是存在于另一个空间,只是距离太远,我们肉身体无法达到,就觉得它不存在呢?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有没有办法,进入到那个世界,观察它的真相呢?这只是个速度问题,如果速度问题解决不了,我们可以解决路径问题,估计也有可能达到。”

天,这一长串设想,可以用大胆来形容了。他变成了一个文科生,总在设想可能『性』,而毫不思考必然『性』的存在。但他用的是物理概念,听起来又那么高大上。

科学外衣下的幻想,有它自己的美。

“我们现在已知的速度超过光速的,是量子隐形传态的速度。这两个量子之间相关联的速度,可不可以运用呢?如果设计出一个装置,先把人变成量子态,然后按关联『性』原理,让它瞬间进入另一个地方,就可以达到超越光速的目的了。我们就会实现穿越,抵达历史或未来。”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笑话。有德国人和美国人吹嘘自己国家的制造业水平。德国人说,我们国家的机器,这头赶只猪进去,那一头就直接出来香肠,根本不用人来管。但美国人却技高一筹,他说:我们把这机器进行了升级。如果那一头出来的香肠不合口味,那么就从那一头把香肠塞进机器,这一头就会走出一头活猪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问题是:生命可以打『乱』重来吗?我们是否有把握复制它的全部编码和信息?

思维不是洗照片,克隆技术再发达,克隆出的多莉羊,也与原来是不同的个体。

小苟看我在笑,估计他在兴奋中,体会到的是我的鼓励。人的心理一旦被某种情绪所占领,就会对外界的反映,大幅失真。

“当然,这只是解决方案之一,就是从速度上作文章。还有另一个方案,就是寻找虫洞和奇点,也就是寻找一个世界与点一个世界的连接点,在路程上走捷近,也能够在有生之年,超越正常时间所设置的空间极限。”

我回应到:“你说的,就是穿越了?”

“对,穿越。我想看看,我的未来究竟是什么样子,我也想看看,我几百年前的祖先。”

我意识到一个巨大的问题,问到:“虫洞和奇点,据说有巨大的引力,会破坏一切物体,你怎么穿越?”

“用意识,只有意识能够穿越它。因为刚体,肯定会被挤扁,不对,是挤得稀烂。”

“凭什么,你认为,意识能够穿越呢?”

“因为在现实中,在梦中,意识都有回到过去或者将来的片断,我想,经过整合研究后,是可以实现的。况且,它没有质量,吸引拿它没办法。”

亏他想得出来!当然,目前,能够超越物理束缚的,我们也只有意识这一个工具了,这也是唯一的可能解。

“那么,以回到历史为例,你准备做什么呢?要知道,你对历史哪怕有一丝改变,今天的你就有可能不复存在,这是哲学上的矛盾。”

“我只是看看,根本无法改变历史,因为意识没质量,所以,这种纯观察,无害。我想过,量子世界无法观测,一旦观测,就会改变它原有的状态。其实也是可以观测的,但不能施以任何物理手段。也就是说不能有任何力、质量的出现。”

他还想得真细。看样子,他这个故事,早就在编造中,今天,只不过遇上我,他愿意说出来而已。

算他这一关勉强有个解释,但下一个问题,恐怕他更难回答了。“假如你穿越到未来,也只是用意识观察,比如,看到某种灾难发生。当你回到现实,你试图改变未来的结局,作出行动上的努力,那你岂不是干扰了未来?”

“当然,要不然,看它干嘛?”他回答得真是理直气壮。

我内心反而尴尬了。因为我原先内心有个预设立场,就是观察不能干扰历史和未来,在这个前提下,他如果预看了未来,回到现实又试图改变,是不行的。

结果,他就是要干扰,我没话可说了。看样子,我的逻辑预设有漏洞,难不住这个什么都敢想的年轻人。

他的结论如同他的推论,一样大胆。“也许,我所看到过的鬼魂,只是那些穿越到今天的意识,它们的变种和形态。这些意识回到他们的现实中,也许正在改变着他们的行为呢。”

那么,我们就生活在那些死去的人的未来?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

我仔细一想,还真是。相对于古人,我们真的是活在他们的未来。

但是,这个多世界并存交织的观点,让人更加眼花缭『乱』。时间空间的序列被打『乱』后,我们思维的线索,将如何寻找?

混『乱』,熵,测不准,泡利不相容原理。我脑袋里全是这些概念的纠结,他把我搞糊涂了。

我已经无法理顺对他所编故事的理解了,他还等着我的讲评呢。不行,我无法讲评,但既然是对谈,我也得拿出我自己的东西来。

“好!小苟,你完全可以编一部科幻小说了,说不定,还真有些人信。”

他摩拳擦掌的样子,好像真要往作家方向发展。我得跟他一盆冷水,因为,他如果真的要当作家的话,他养不了家,对不起老婆。他还是搞他的工程技术,既擅长,又稳妥。我可不能害人,他是李茅的朋友,也对我真诚。

“但是,你知道,我们前面说过。相信的人越多,才越会变成现实。集体的『迷』信,才能够心想事成。如果说编故事,最宏大,让最多的人相信的,莫过于佛教的世界观了。”

“是吗?不是信上帝的人,更普遍吗?”

“以人口总数来说,信佛教的人更多。以时间长度来说,信仰稳定『性』来说,佛教也是第一大宗教。”

“什么叫信仰稳定『性』?”

“从它诞生以来,世界观变怎么变过。以信仰上帝的人来说,只不过是近千年的事,还有东正教、天主教、基督教之区分。而佛教历史,已经至少两千多年了,其世界观,从未改变,你说,它是不是很厉害?”

小苟承认了:“科学的信仰只有几百年,佛教的信仰有几千年,当然没法比。”

打消了他当科幻作家的崇高情结后,我继续说到:“佛教描绘了一个宏大的世界观,估计比你那些假设更为彻底,无法驳倒。况且,相信的人如此之多,时间如此漫长,估计,它影响着人心的发展,最终会在现实中出现,当然,要多长时间,我也不知道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小苟明显缺乏佛教常识,所以好奇心起了主导:“讲讲呗,庄哥,我还听过。”

“你所说,超越时间或者空间的束缚,就是一种自由,就是一种飞跃,让人激动不已。但并不彻底。佛教从根本上,就否定了时间和空间的实有『性』。”

“什么意思?”没有时间和空间概念的世界,变得无法理解,任何人在刚开始,都难以接受。

我只好又用比方的方式来说了。“庄子的《逍遥游》你读过吧?”

他当然读过,他点点头。

“鲲厉害不厉害?但没有水,它也不自由。鹏厉害不厉害?但没有风,它也不行。凡是需要依靠一定条件产生的能力,都是不稳定不自由的,这就是庄子的理解。他得出结论,真正的自由,是不需要凭借任何条件的自由,对不对?”

“你这样说,我理解了。”小苟说到:“庄哥,这个意思是说,离开了空间,时间就没意义,离开了时间,空间就没意义。反之,要离开其中一个,另一个也不复存在。所以,彻底的自由,是两个概念都不存在,对不对?”

我点点头。

“但是”他的疑问又来了“如果这两个都不存在,我们如何存在于这个世界呢?或者说,在这个世界中,如果来界定我们自己呢?”

“你问了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我首先肯定他思维的高度,然后解释到:“所有概念,都相对于其它概念而存在。所以,建立在概念基础上的思维,也就是不彻底、不自由的思维。没有概念,就无法思维。但人类真的需要这种思维吗?”

小苟反应很快。当然,他处于亢奋期,某种激素的分泌,让他的思维有了跳跃式的进步。“那按你这个说法,还有另一种思维的存在?就是抛弃概念、没有相对比较的思维方法?是直觉吗?”

“直觉也是一种概念。据说有这种方法的存在。历代有很多得道高僧的传说,好像他们找到了这个思维模式,是共同的唯一的,也是可信的。但是,我的确没法找到,至少在今天,我对这个模式,也是没有感觉。只是,我从哲学和推理上,可以理解。”

“好,就算这种思维方式高妙。但它有什么用呢?”

实用主义深入骨髓,这是工程学培训出来的习惯。

“思维自由了,人就自由了。”

小苟还是不太理解,问到:“为什么?思维是主观,**是客观。”

我只能按经典的描述回答,尽管我也没到达那个境界。

“人的本质,是心的造作。按经典讲,整个世界,都是心的造作。我们编了故事,把自己套住了。当否定这个故事后,我们以及世界,就不必互相依托地存在,进入某种绝对自由的状态。”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