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百一十章 有什么意义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三百一十章 有什么意义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看着这些无关的车水马龙,我们三人突然停止了谈话。

“有意义吗?兄弟们,我们有意义吗?”这是李茅的声音。“钱有挣完的时候吗?我们在这里探讨着的事情,对这间屋子以外的人,对这马路上的人群,对这个社会,对这个世界,有意义吗?”

他的声音不大,但在我们之中,如同一声惊雷。

我们都不敢看对方,我们之间都感到某种莫名的羞愧。李茅这一问,是我们都不敢面对的。

“前几天,我父亲来了,他一辈子教书的学校,已经拆了,尽管我和然然捐过款,校舍也已经重修过了,但没有学生没有老师了。好学生都上街了,更好的到市里去读书了,最好的尖子已经到了济南青岛等大城市,我们乡中,已经很少有人能够考上一本了,父亲有一句话,让我流泪了。”

我们没有打断他,静听他哽咽的声音:“我父亲说:也许,我会是我们乡中考出去的,最后一个清华生了。”

长久的沉默,这话捅到了我们心中的痛处。小苏从贫困农村来,我也是,李茅也是。我们用自己的努力,进了城市,挣了钱。但是,与我们一样的乡亲孩子们,如今大多在教学质量不高的学校里混日子。

更多的根本没有信心读高中,为摆脱眼前的贫困,都出去打工,流落四方了。父母没信心,孩子没信心,连老师都没信心了。

我们的经历证明,如果没能有好的教育,贫困是会传承的。在大多数乡甚至县的中学里,好老师都被市或省里的中学调走了,好生源也被大城市吸走,在恶『性』循环的状况下,教育改变命运这个说法,有时,如同一个笑话。

我们从那片土地来,看到他日渐荒芜和衰败。我们曾与那片土地的孩子是亲人,但我们却从来没想过,如何改变他们的未来。

有意义吗?我们唱着上千元一瓶的酒,仿佛站在世界的『潮』头。但是,这个世界,究竟与我们有什么关系?

想起我那可怜的乡中,已经没有我熟悉的意气风发的师生了。我最爱的张老师,已经退休到成都,当了一名普通的老太太。那些曾经带给我们青春希望的年轻老师,也熬不住山区的贫困与孤独。

孩子们呢?有条件的家长,早已到县到市,给孩子安排了更好的教育条件了。最需要改变命运的穷困孩子,他们接受着这种没有竞争力的教育,迟早会汇入打工者的大军,希望没有了,火种没有了。

我当年惊异于县中与乡中的巨大区别,二娃和我,本来是一样起点的人,高考的差异如此之大。现在的差距,恐怕会更大一些吧。

好久,小苏说到:“我大学的时候,也到贵州支过教,我原以为我老家穷,哪知道,贵州那地方,比我老家更穷,穷得让人无法想象。那里的学校,几乎成了儿童寄宿院,学习为辅,管住他们不惹事为主。有的学生,父母外出几年没见过面,有的学生,从小母亲离家,属于单亲。他们住的爷爷『奶』『奶』家,那房子,一脚都蹬得垮,他们是最需要改变的,而教育现状,却根本无法改变他们的处境。”

“我们支教也是短时间的,不可能在那里长期工作,我们曾经给孩子们带了些希望,走的时候,又让他们失望。在希望与失望的交替中,他们的最后亮光也暗淡下来,成了麻木的人。”

听到他们的叙述,我更感觉自己的渺小。毕竟,为了这种改变,李茅出过钱,小苏出过力。但我,最早富起来的人,却没有实际行动过。

这不正是班长给我提醒的吗?要做有意义的事。这不正是董先生给我嘱托的吗?要做大丈夫。

这么久以来,我只沉溺于自己的小世界。什么感情,什么孩子,什么家庭。这不是无病呻『吟』么?我所拥有的生活,是多少人羡慕的啊。

生活给了我巨大的馈赠,而我却不思回报。我过着少年时期自己不敢想象的生活,我取得了父母辈无法计算的财富。凭什么呢?凭文化和奋斗,我没有二娃有文化,我没有班长辛酸的奋斗历程,我没有王班长拼命的探索,我更没有眼前这两位,同情那片土地、那些亲人的善心。

回想至今为止,除了我自己的亲人,我几乎没有给别人做过好事。汶川的孤儿,也是妍子提议收养的,我只不过是怀着私心看望了一下,点了一套西式快餐!

我吝啬得如同守财奴,还不知足地在钱财上企图增加尽可能多的数字。在眼前两位的面前,我没有说话的资格了。

这是第一次,在他俩面前自卑,因为道德感。

“我想做件事,还没跟然然商量,我要尽我所能,把我的乡中,兴旺起来。”李茅说到:“我还没有好的办法,但已经有了一点思路,我先做做看。给我父亲看,给那些曾经教过我的老师看,给我那些贫穷老乡看,给那些孩子们看,给然然看,给我将出生的孩子看,我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我不甘心,不甘心那个用最大努力培养我的地方,我成了最后一个清华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李茅说这些话时,语言中有一种悲壮的坚定,他的形象,此时,在我心目中,突然高大起来。理工男不是没有情怀,只是他把情怀凝聚在他的行动中。

此时,这个逻辑『性』严酷得没人『性』的直男,突然『吟』诵出一句诗歌,我们都听懂了,因为他的声音哽咽,因为他的语言是一字一句咬出来的:“为什么我的双眼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我不同得想起了艾青同时代诗人的一句,不自觉地念了出来:“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延安的小米把我养大。”

而小苏,却抹起眼泪来了,他没说话,没哭出声,他只是抹眼泪。好久好久,他才回过神来:“我读书的镇中学,我最爱的数学老师,现在在省城,给人当家教了。我真他妈的不是人。这个老师跟我亦师亦友,当年如果没有他的鼓励,我根本上不了一本,他每天辅导我数学,晚上还给我加餐,是用他自己的钱,他也是单身汉。要没有他,我数学高考不会有130分,要知道,我英语只考了80分,其它科也差,要不是数学,或者说这个老师,我根本没机会跟你们坐在一起。”

他述说的平静中饱含着重量:“这老师在乡中呆不下去了,因为老给学生垫学费,他老婆骂他不会挣钱只会贴钱,他只好辞职,到省城挣钱来了。我知道,他的理想,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更多学生的命运,而今天走的路,是他不愿意的。我给他钱,他不要,他说他今天挣得不少。但跟我说:如果不能改变几个贫困学生的命运,他觉得他活着没多大价值。我不知道该怎么帮他,我虽然没你们有钱,但改变他一个人的处境还是可以的。但是,如何实现他的理想,我根本没有信心。他用全力培养我,我却帮不了他,我真是无能!”

“然然在大学里,老师和同学的关系相当密切,他们甚至组成了利益共同体。就连她们中学的师兄弟,也在生意或者事业上,有互相帮助的习惯。她们所处的阶层,其实都是日子好过的人。恰恰是我们这些所谓凤凰男,成了乡亲的、父母的、老师的骄傲,却根本没有帮助到他们。”

我听到这里,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只要妍子同意,我愿意把酒吧的赢利拿出来,作一个教育基金。因为原来我就跟妍子商量过,这酒吧和利润,作我们孩子的教育基金。我们没孩子,这基金再用于教育,她应该是可以同意的吧。

我说到:“老实说,跟你们比,我境界差大了。我想了想,我现在能够支持的只有钱,如果能够用钱来解决问题,那我愿意做,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庄哥,仅有钱,是远远不够的。”李茅说到:“我没投过钱吗?我们乡中,校舍重修的钱,实验设备的钱,都是我投的,有用吗?没有用。好老师都走了,没好老师,哪里教得出好学生?”

“庄哥,以我原来中学为例,你是不知道惨状。”小苏说到:“一本率是多少?不到5%!我们在读书的时候,一本率还有10%以上呢。怎么办?连最爱教育的数学老师,都留不住,怎么办?生源也不行,家长也不重视,学生也没希望,混一天算一天。”

我算了一下,按小苏所说的一本率,大概相当于全国所有高中的平均水平略低,当年的10%以上,已经高于平均水平了。看样子,他所说的现状还算是中等情况。可想一下,那些一本率达不到5%的学校,还有一大把。我想,我原来读书的中学,估计,要考上个一本,也是极少数人的事了。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究竟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里?”李茅这分析思辨的习惯,又充分展现了出来。

我们讨论了一下,关于教育这类的系统工程,按分析习惯,大概可以分为硬件我软件两个方面。从硬件上看,需要的是钱。但这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比如李茅就投入过,但没什么好的效果。

那么,原因主要就是在软件上了。所谓软件,大概分为生源、师资和制度了。

“师资!关键是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模式!”小苏得出了答案,我们都表示赞同。

我问到:“这恰恰是最难解决的问题。好老师被大城市调走,人往高处走这是必然规律,难不成,你能够把他们拉回去?”

李茅说到:“最近,我有一个粗浅的想法。网易网不是开设了公开课了吗?互联网,也许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小苏兴奋到:“我也看了一些,比如耶鲁大学的讲课视频,我就对其中一个哲学教授讲的课非常感兴趣。要说我一个工科生,本来对哲学不感兴趣,我原以为这是我的『性』格。听了他的课后,我才知道,这是因为,我没碰上能够吸引我的哲学老师。”

“但是”小苏又有疑问了:“这东西,如果看看讲座,丰富课余知识,有用。高考是个历时三年的,甚至把初中加上,是个历时六年的漫长过程。整个学习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么大的数据量,如何采集,如何播放,如何互动,这是个大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了,根本谈不上改变。只不过像看电视,过过眼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说得没错,碎片化的知识,解决不了高考的问题。这里面除了老师的讲授,还有考试、作业及有针对『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同学之间的互动,极其重要。

想当年,在县城高考前,二娃与同宿舍的同学,考前互问文学常识,那是多么高效多么有用的互动啊。我在乡中,长年第一名,根本没有这种互动的对手。

李茅也认识到这个问题:“还有同步『性』,每一年高考的形势是不一样的,各省的教材和考点也是不一样的,没有同步『性』就无法复制好学校的针对『性』,这是要命的。我们当年,为提高测验和作业的针对『性』,高中时专门派出两个老师,守在湖北黄冈中学的门口,跟那里的老师和学生拉关系,买他们平时的试卷,发回来给大家做。我刚开始做的时候,才觉得人家的难度有多大,自己的水平有多低,做久了,水平也就跟上来了。要不然,这高考,我能上清华吗?”

小苏也说到,他们也做过黄冈中学的卷子。跟一流中学的进度一起,让高手拉着你进步,这是最好的办法。

但是,这种偷偷『摸』『摸』的抄袭别人的做法,注定是不长久的,而且因生源的不同,教育的方式也应该不一样。怎么办?

“我想了想,让好高中跟我们乡中联姻,我给钱,让他们把每一课,按高中低三个班次,同步通过互联网,发到我们学校,让我们学生与好高中的学生,享受同一个老师的即时教育,怎么样?”这是李茅的办法。

小苏问到:“这恐怕不行吧,人家好高中『政府』补贴高,他能同意你干这事?”

我倒想起一个办法:“那是有『政府』补贴的公办高中,我们找质量高的私立高中不就行了?我在武汉时,我就知道有一所着名的高中,叫武汉外国语学校,相当厉害,据说是民营的,学费很贵。那既然他是民营的,我们只要钱给得合适,有何不可?况且,给他戴一个教育扶贫的光荣帽,请你老家的领导专门出个文件,这不是难事吧?”

“果然,庄哥就是高手!”李茅一拍大腿:“别说县领导,就是省教育局的领导,我也请得动。毕竟我还算是上市公司的董事,回我们省找行政上的关系,还是有面子的。况且,我们这是做好事。我知道青岛有一个着名的民营高中很厉害,找省教育局领导出面做工作,我给钱,应该阻力不大。”

我接着说到:“我建议,你给省教育局领导做工作时,同时把这作为教育探索的一部分,争取在你们乡中进行试点。他不出一分钱财政资金,就当试验一下。成功了,他有功劳。失败了,他改过来也没损失,这不就得了?”

小苏建议:“如果发个文就更好了,没有文件,有个批示也行。现在,就这东西管用。”我听到这里,觉得小苏这人没走官场,如果走官场,他肯定会很成功。

“如果这能够实现的话,我只需要掏出网络费用,建立一个小的机房,每个教育建立一个投影装置,一台电脑,几个维护人员就行,前期投资三百万,就可以解决问题,对不对?”

小苏说:“还得把每年的运行费用算进去,设备维护,私立学校的费用,人员费用,每年,起码维护这一块,得加两百万吧?”他想了想,说到:“不过,两百万,对李哥来说,只是收入的一小部分,承担得起。”

“关键是,万一成功了,我是说万一”李茅激动起来:“那我就算这一生只做成了这一件事,我就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老师,对得起孩子,对得起我的父亲了”。

“你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我问到:“我是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你的人生,另一方面是指你办的这种教育。”

李茅想了想:“我成功的标准,从人生来说,起码我自己幸福,并将这种幸福传递给尽可能多的人。也就是说,我能够在别人幸福的路上,做过一些好的影响,人生就有意义了,就成功了。要说这个教育成功的标志,还是靠硬指标。先不说改变穷孩子命运这些大话,只想说一本率明显提高,二本率占半数以上,最终,再考出几个清华北大,对不对?”

当然,硬指标,是理工男最在意的。他们数学好,喜欢用统计数据来说明问题。

但他这段话给我冲击的,更多的是第一句话。人生的意义,在于影响更多的人,好的影响,就是好的人生。

妍子所谓的做功德,那是她自发的善心,出自于天『性』。但像李茅这样,将善心做成事业,那就是出于某种自觉了,这是更高的一种境界。

可怜,我读了更多的圣贤书,却在境界上,根本没有李茅的高度,连小苏也赶不上。

小苏说到:“我没你们有钱,但是,我要努力挣钱。李哥,如果你的试验成功了,我也要学,到时,有事找你们临时借点资金,你们可得满足我。”

李茅说到:“我先趟一趟吧,你们要搞的话,我来支持,我们三个都是从穷地方出来的,我们今后挣了大钱,可以像庄哥所说那样,成立一个基金,推广我们的设想。放心,小苏,我不怕给你借钱。甚至,你如果要干这种正事,我在咱们手机公司的股份分工,都可以借给你使用,前提是,你能不能在你那学校里,产生北大清华生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难!我们学校,历史以来就没出现过这种学生。”

“难道,你不想开创历史?”李茅这样问,明显显示出了他有点难以自持的兴奋。

当我们晚餐结束,各回各家的时候,我们在酒店门口告别,我们一起面对着嘈杂的大马路,停顿了一会。我忽然觉得,这街上的某行人、街角的某个灯、店铺里的某个伙计,仿佛与我有关。在这烟火气十足的闹市,各种响声亲切,一种希望引领下,我仿佛听到了交响曲的节奏,和谐而宏大,优美而激动人心。

我重新回到了当年第一次到北京时的状态,有某种说不出来的希望和期待,也有某种在喧嚣中跳动的情怀。但是,当年,这种情怀是盲目的,而现在,这种情怀仿佛有了一些寄托,仿佛催着我的脚步,向某个光明的地方前行。

我们三人,没有什么礼貌的告别,只是相互看了一眼,眼神中的火花明显,彼此心照不宣。

我记得某本书上说过,人生本无意义,但总给它寻找点意义,才会让生活变得有意思起来。

开车回家,才想起,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要到酒吧看看。

北京的道路,如果你错了一个路口,得好久才能转得回来。但此时,我心里根本没有焦急或者烦躁,仿佛有一个暗藏的使命,让我心理踏实起来。

当车子在邻近商场地下停车场停下,我故意没乘电梯上去,步行出了停车场。与安静的地下室相比,外面街道的声音和『色』彩几乎是扑面而来的。

远远已经望见酒吧了,我听见身边有声音传来。这是一个中年保安,正座在收费亭边上,用手机在看电视,我记得那个电视剧,那是《士兵突击》。这中年男人也许当过兵,也许曾经和许三多有一样的情感,也许有王宝强曾经的经历。

我路过时,在这巨大的喧嚣中,仍然清楚地听到,他手机里传出的台词:“有意义就是好好活,好好活,就有意义。”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