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百九十六章 成功的推销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九十六章 成功的推销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有才有才,庄娃子,那个蔡老师,你认识吧?”

爸出来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我当然认识,但不能说认识的原因。并且,我有点疑惑,爸说他有才,难道,刚才的忽悠,爸也上当了?

“认识,在鲍老板的山果居认识的。在我的印象中,他没什么才,只是会忽悠,你不会真信吧?”

“会忽悠,这是一项本事。”爸没正面回答我的问题,他接着说到:“这是一个成功的推销,这么偏僻的地方,这么大的金额,如果没有这样高级的忽悠配套,是很难卖出好价钱的。”

原来他是说的这个,按这个思路,确实,他们这一套忽悠组合,是比较高级的。从这个角度上讲,小苏应该来听课的,他也应该见识一下,什么叫高级。

“我当年上过当,所以,对这一套有免疫力,但是,对于今天参加会议的大多数人来说,恐怕是有作用的。”

免疫力的获得如同患上天花,只要第一次感染挺过来了,没死,你就自动获得免疫,不会再得第二次了。当然,不排除有个别人,一而再再而三地上一个人的当,比如小苏,几次都差点被小马哥忽悠。不是小马有多强,而是小苏对暴富的渴望,让自己变得愚蠢。

这就好比传销,洗脑的讲师再怎么口若悬河,都只对那些对暴富充满想象的人起作用。对于冷静的踏实的人,那只是一场秀,根本没有什么冲击力。

在座的新富们,刚好有点钱,就渴望做世代基业,如同中国最伟大的皇帝,秦始皇称帝后,幻想万世基业,传二世三世至万世,结果,只传到二世,就亡了。

古代有一首打油诗,写人们**的贪婪。“逐日奔忙只为饥,才得有食又思衣。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前却少美貌妻。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门前无马骑。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家人招下数十人,有钱没势被人欺。一铨铨到知县位,又说官小势位卑。一攀攀到阁老位,每日思想到登基。一日南面坐天下,又想神仙来下棋。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是上天梯。上天梯子未做下,阎王发牌鬼来催。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梯还嫌低。”

此时,我对爸年轻时上当的经历还是有兴趣的,他不说,我当然也不好问,这不礼貌,哪个愿意揭旧伤疤呢?

“你知道,我的文化并不高,但对文化充满渴望,也许是我们那一代的通病吧,我上当的原因,就是不懂装懂,不是文化人的料,却冒充文化人。”我开车的时候,爸主动谈起了这段,我感觉到,有内容,绝对精彩。

“我今天跟你讲这些,你妈都不知道,好在当年我损失也不算大,但受骗的感觉,肯定是不会忘掉的。我跟你讲这些,是要你吸取我的教训,不要再上这些当了。”

我没有说话,安心开车,安心听讲。

“我母亲长年有病,你妈身体也不是很好,这你是知道的。西医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我就对中医感兴趣了。尤其是妍子的出生,多亏朱先生帮忙,所以,我对中医的神奇多了份痴迷。见人就谈,不懂装懂,这就惹下有心人设的局了。”

这肯定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但我没把握,爸是不是能够把它讲细致。毕竟,这是揭开自己的旧伤疤,有疼痛感的。

“先是一个朋友,介绍了一个所谓的修道的人,所是葛洪派系的。如果你对道家感兴趣,应该听说过葛洪这个人。”

这个人我听说过,是外丹派的代表,有医学上的贡献。当然,他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化学实验者。我老实答到:“原来我师从董先生时,听说过他,写过一本书叫《抱朴子》,记载了很多方子,我简单看过,有的是关于医学的,有的是关于鬼神的,没人试过,也不知道真伪。”

“对,当时,我对这个人的认识也就到此为止了,跟你刚才说的认识水平差不多。本来,这个认识仅是个常识,我们不是专业人士,很难看清里面的门道。但是,那时自己狂热的爱好,导致迷信,也就相当相信这个人了。”

他说到这里时,我觉得,下一步,我也要买一本来看看,这究竟是本怎样的书,让爸这样的老江湖也上当了。

“他给了我一本古本的《抱朴子》,纸质古老薄脆,全书残缺。他说,这是他祖祖师传下来的,给他是这一本,虽然不完整了,但是真本。目前市面上留下来的,都是伪本,根本不准确。他看我好奇,给我看了一会,就收走了,说是祖师留下的东西,是祖师给他的凭证,不能给别人,只能传给本门的关门弟子。”

我没想到,这本有名的书,还有什么真伪之分。

“我呢,当时也是年轻,不知是套子,只是对他说,这样的古本,还有吗?他却对我说,就这本书,只有他这一本了,要不然,怎么作为本门正宗的凭证呢?再多少钱,再多好的朋友,都不会给的。”

“这就勾引了我对古书的兴趣。我也认真地对他说,如果以后看到世面上有什么有关医学的古本,如果能够买,让他帮我留意一下。我的本意,一是自己想见识见识,二是想送给朱先生,好感谢他对我们家的恩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这个局做得长,其间有其他人送古本来的,都被这个家伙否定了,说是假的。直到三个月后的某天,他神秘地告诉我,有消息了。”

我也振作了精神,知道精彩的地方要来了。

“他说是另一个医学世家,在江浙一带行医,因民国时期通共,全家被搜,其中有一套现存唯一的古本《齐氏医案》,被当时抄家的一个中统特务拿走了。这个中统特务没有离开大陆,而是潜伏了下来,靠自学此医案,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医生。但是,由于他是半路出家,也没带弟子,也没教家人,现在他年纪老了,这本书想找个医家出手。”

“我问他,这个人要价是多少?对方说,这个人要价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卖给医家,因为这本书可以救命,不能中断了这本书的功德,也好为他本人前世作的恶赎罪。二是价格很简单,能够在苏州买一套三居室。”

“我当时觉得奇怪,第一条好理解,第二条是个什么东西。经解释,原来,这特务有一个最疼爱的孙子,在苏州打工,想在苏州买房结婚,再接爷爷过去养老,需要个三居室,就这么简单。”

“我听了后,觉得相当靠谱。你知道,我也倒腾过文物字画什么的,也交易过古玉瓷器什么的,虽然是小打小闹,但也知道一些常识。对于家传文物来说,他的定价机制是这样的。不是看这个东西究竟值多少钱来定,而是因他需要多少钱来定的。比如,有一次在河北农村,我看中了一个明代圈椅,就是温州家里书房边上那个,你有印象吗?”

“有,坐着蛮舒服的,就是老了点,有的漆都脱了。”我回答到,那东西,原来是个真家伙,还是他从河北收来的,这真让我没想到。

“坐着舒服,是因为明代家具是中国家具发展史上的高峰,人有多高,腰有多宽,向后靠的幅度有多大,脚与地面的高度是多少,都是有固定规律的。别看这个圈椅那么简单,包含的学问大着呢。要说老了点,脱了漆,那是自然,明代留下的东西,根本不可能新吧,虽然那也是黄花梨的,木质坚硬,但漆,不可能不脱,毕竟那是多少人多少年坐过来的。”

听爸这一说,我才明白,原来这里面有这么多学问,自己还以为懂得多,在这方面,比爸就差远了。后来,我一想,也难怪,要不是爸懂得这么多,那个汉代的玉人,他凭什么就敢高价收购呢?

“当时我不动声色地要收这个椅子,但又不好明说,只是说把他全屋的旧家具都收走。问他要什么价。结果对方倒是爽快,给了我一个意想不到的答复:你算一算,把我这些旧家具全部换成新家具,再添上电视、洗衣机、电冰箱什么的,你看值多少钱。原来,这家人要娶儿媳妇了,按女方要求,必须换全新的家具,就这么简单。他需要的东西,就是他的价格。我当场给了五万就成交了,你要知道,这事不能过夜,过夜后,他找人咨询问出门道来了,第二天会涨价的。我当天晚上就把这东西拉走了。”

我问到:“那些东西呢?不是还有其它的旧家具吗?”

“那些东西不值钱,就这个明代圈椅值钱,那些东西,都送给开货车的司机了。”

我笑了笑,这包装,比内容大多了。

“这本书的来由让我深信不疑,我提出来,按当时的价格,一百万顶天了,我给他一百万,他会不会把书给我。对方说,他不会把书直接给我,会给他,因为他才是中医。当然,他只是转个手,随后就会把书给我。为了得到这本书,我甚至还给了这个中间人十万元的辛苦费。”

“当书到手后,我一看,从纸张到印版,全是古本,按他的说法,传世仅此一套,那肯定是珍贵的。我得到书后,自己看了几天,也没看明白,毕竟,我没学过医。我就把全书用相机拍了下来,算是保存了资料。”

“现在想起来好笑,我自己好像是做中统特务的,这事要避开你妈,免得她说闲话。我都是借口进货出差之类的事,在外面的宾馆,带上书和相机,完成拍摄的。这套书有好几本,拍了我三天才拍完。我拍完后,就直接到杭州,找朱先生了,直接献上我的成果,我以为自己会得到他的称赞。”

“结果,他只翻了大约两分钟,就问我花了多少钱。我没敢实话实说,当然也怕说多了,他不肯接受这个礼物,只好虚报了个神仙数:十万。结果朱先生说到:你上当了,当然也不算是什么大当,这套书如果当文物卖,也值万把块钱。在我的追问下才知道,这本书是清代早期的版本不错,就因为这个原因,值万把块。但《齐氏医案》这套书流传很广,从医学知识来说,根本没有什么稀缺性,所以,也就失去了我以为的最大的价值了。”

原来是这样,有的价值是真的,有的价值是假的,巨大的假像附着在真的东西上面,是很哄人的。

“我凭着自己的文物知识,知识这纸张和版本肯定是古本,就忽视了这本书的稀缺性,用古本就一定稀缺来思考,不知不觉上了当。当然,我再去找这个中间人时,这个人已经凭空蒸发了,我知道,上当后,这是必然结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得到的结论是:全假没多少人相信,全真不是骗。半真半假的东西,才是最能够骗人的。”

他总是喜欢在话题的结尾处,搞一点纲领性的东西。

“怪不得,我看你今天听讲课,尽管不了解这个蔡老师,并没有被他忽悠。”

毕竟老江湖,见多识广。当然“吃一堑长一智”这话,我可不能说出来,有点不太尊重。

“主要原因是,他忽悠得再好,一开始的错误,让我就不得不产生怀疑了。”

爸这样一说,我问到:“他们一开始就犯错了,我怎么没看出来?”

“那是你从一开始就没打算信他们,因为你了解他们,所以对细节没注意。”

对了,爸这个评价,对我来说是精当的。我一开始就是抱着应酬的观点,去看热闹的,根本没打算相信他们。

“那你是如何判断出,他们是忽悠呢?”

“第一,从那个鲍老板对我的态度来说,我就判断,这是一个老江湖。孔子说:巧言令色,鲜亦仁。就是指的他这种状态,口吐莲花,十有**,来路不正。第二,他们还没开始上课,每个人的座位上就摆出商业项目的资料,目的太明显了,这只不过是文化包装的一个商业噱头,导向太明显了。”

这两个细节,我没太注意,但爸能够看出来,是他的经历教给他的精明,也是他事业成功的重要原因。

我问到:“那你怎么又说,他们有才,是个好的推销呢?”

“看效果,效果摆在那里,况且,后续打开销售局面,从这场会议的情况看,是没有问题的。”

“你觉得,他在这会上的人中,能卖出多少套呢?”我是搞预测出生的,喜欢看预测的准确性。

“十来套是要卖的。但是,哪怕他只卖出三套,在今天这些听众中,都是成功的。”

三套就算成功,按他们的规划,这恐怕是几十套的规模吧,这点销售成绩,还算成功?

爸后面的解释,让我大开眼界。

“今天到会的人,大约上百个。有购买能力的人,大约五十人,有购买意愿的,大约只有二三十人了。我们出来时看到,围着鲍老板的,也就这多人。这二三十人中,真正最后达成购买交易的,估计也就十几个,所以,我说,他们估计能够买出十几套,是依据现场情况及平时经验得出的,并不是神仙数。”

当然,我相信他的直觉,大量实践经验积累出来的直觉,往往很准确。

我有点不太理解:“这么大的规模,只卖十来套,算成功吗?”

“这你就有所不懂了,庄娃子,他图纸上的几十套也许修起来的,也就他在幻灯上实拍的那几套而已,你以为,他会借这多钱,修这么多院子,来北京碰运气?那风险有多大,况且,那得多大的实力,才能自己垫资修这几十套来?如果他们有这么大的实力,今天请来的佳宾就不是这些人了。庄娃子,要判断一个人的实力,有一个简便方法,就是,他在哪些人群中,他就属于哪个阶层的人。”

又是一句纲领性的归纳,爸讲到生意的时候,简直是金句频出。我想起一句歌词: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我也算了一下,假如从买地到税收到建安成本,以一套成本价格五百万算起,按他规划的八十套,得拿出四个亿,我知道鲍老板的实力,他是拿不出来的。

那么,如果按爸所说,他只修了几套,那么在今天全卖出去了,那不是最成功的推销吗?如果卖多了,还会造成供不应求的假像,更会抬高价格。

“那你说,如果只卖出去三套,也算成功,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不太理解这个房地产的规律,按我工厂做产品来理解,如果修十套卖三套,无论如何,也不是最好的推销。

“这涉及价格问题。别墅,尤其是他在风景区或者所谓的风水宝地卖的别墅,其价格是有巨大的操作空间的。你要知道,如果我们在北京城区住的别墅,其定价机制是有参照物的,按地价计算,很好估值的。”

我不太懂房地产,这正是学习的好机会,我问到:“我们住的别墅,如何定价呢?”

“很好定,比如相邻的楼房,拍卖土地时,有一个地价,也就是土地拍卖总价除以土地总面积。比如,我们别墅区附近,规划有一个楼房,同时与我们别墅的土地竞拍,大致上得出相同的土地价格。但依据设计,对方修的楼房卖出的总价,与我们修的别墅卖出的总价,减去不同的建安成本,就可以得出别墅总价了,别墅总价除以面积得出单位面积的价格,这就是参照。”

我想了想,大概明白这个公式了土地总价确定了,那么就可以比较了,增殖部分按相应比例扣减就可以得出别墅参照价格。比如以相同面积相邻楼盘价格来计算,利润率嘛,按大概差不多或者更高一点,也可以参照。毕竟,别墅的去化率要稍低一些,消费对象对价格的承受能力要相对高一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但是,这是对有参照系的别墅而言的。对于没有参照系的别墅,定价就是一门艺术了。你说,在西湖风景区的别墅,是按成本来定价的吗?”

“当然不是,那里面有风景溢价。”

“对了,西湖风景区内没有商品房,无法参照价格。但这个风景的唯一性,是价格炒作的噱头,具体怎么定价,与心理影响和市场追捧有关。而在这些操作的过程中,第一套卖出去的基础价格,最为关键。如果第一套价格卖好了,后面价格的升降,完全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定。”

我仿佛明白了一点,定一套是基础价格,这是剩下所有价格的参照物。

“问题还不在这,在于这个基础价格如果能够定高,那么对于后面的销售,还有巨大的影响。比如,第一套别墅卖出八百万,那么老板赚了三百万。但是其它顾客并不清楚其真实成本,只能根据与第一套的比较来确定自己是否划得来。那么,我告诉你,如果市场好,我可以按第二套八百五十万来卖,第三套按九百万来卖,造成买晚了还要涨的预期,这就为提前收预订金打下了基础,也就是借别人的钱来做自己的生意,这样滚动下去,利润有多高,你想想?”

这个我懂,提前预售,这是商品房惯用的操作,是利于资金周转的。开发商宣称自己的利润率只有百分之五,这只是一个噱头,他是用总收入减去总成本得来的。但是,从开发商拿到土地起,就可以利用银行贷款进行操作了,再加上预售制度,几乎不需要开发商再投入资金了。经常是这样,开发商的楼盘总销售额如果是一个亿,也许这个开发商从一开始就垫了一千万土拍保证金。这个利润率得乘以十,就是百分之五十了。

我问到:“如果后续销售不太好,那他怎么说?”

“这房子值八百万,我们是朋友,亏点,七百五十万卖你,怎么样?他要这样说,你动心不动心?”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