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吓人的秘密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九十四章 吓人的秘密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那么,与我们社会人间影响最大,最有关联的山与水,究竟是什么呢?或者问,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地理因素,究竟是什么?是如何发挥作用?今后趋势怎样?这些巨大的问题,我们研究院作了多年的研究,现在,我即将给大家报告一个吓人的秘密,当时,得出这个结论时,也把我们自己吃了一惊。”

这话一出,整个场面鸦雀无声。

大家仿佛置身于学术的高端,即将成为中华传统学术巨大成果发布会的见证者,大家的表情严肃起来,不敢稍有动作,害怕发出声音。仿佛都害怕,担不起破坏这一历史时刻的责任。

我见过『乱』用外国名词吓唬中国老乡的教授与海归,也见过一连串英语法语德语甚至希伯来语的貌似广博的人。但利用大家最熟悉的话题来取得吓人效果的,这还是第一次。

我是不被吓倒的少数的人,当然爸也不会被吓倒,他不仅是见得多。更重要的是,我都不紧张,他就有底了。我知道蔡老师的底细,虽然不准备揭穿他,也不可能被他唬住。揭穿他不厚道,不信他是因为了解。

但是,如果他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人,如果我对传统风水学没有深入了解过,恐怕我此时的表情,也跟会场上的人,差不多吧。

屏幕上那张地图,中间那一根线突出地闪烁。蔡老师轻松地说到:“大道至简,答案其实就在常识中,也许在座的诸位已经有所体悟,这就是秦岭和淮河。”

大家松了一口气,我们背后一排还有人轻声议论:“看样子,我没猜错,果然是它们。”好像,自己也跟研究院的人一样的水平。好像,猜到这个结论,证明了自己并不笨。

“但是,光知道这点就够了吗?我们还在研究什么?如果研究只到这种程度,那我们研究院不如解散算了。就像你研究半天,证明了人总是要死的一样,这是没有意义的。关系的问题是,如何好好地活。”

蔡老师这样讲,又勾引了大家的兴趣。

“我们要研究,这个规律如何起作用,人们如何利用这个规律,把自己的生活,真正融入到大智慧中,得到一个圆满的人生,这才是研究的意义。如果大家觉得我说得对的话,请表示一下。”

要掌声,有时是很有意义的。大家有种参与感,在激烈的掌声中,群情激愤。

“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在距今一千年以前,也就是唐代以前,关于都城,有一个规律。这个规律,从文献、从考古中都有材料证实,我不详加叙述,大家有兴趣,回家去查一查就知道。况且,在座的,有的还是这方面的专家,论据我就不一一展示了,免得耽误大家的宝贵时间。我直接上结论。”

大家看到地图上有好几个点在闪烁,其中有两个点闪得特别明亮。“大家看到了,闪烁的点,就是唐代及以前,中国最主要的都城。闪得最亮的两个地方,在座的,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甚至都去过。长安和洛阳。”

“都说华夏五千年文明,夏朝的实际情况,我们不能随便妄断。就是商朝,其传承脉络及具体情况,目前也是国家工程即断代工程,还没有正式的结果。但是,我们今天最为熟知,最值得研究,有最可靠证据、最详实记录的,是从周朝开始的。”

这一段话,大体上没人问题。如果是一个对历史学比较感兴趣的人,就知道,这也是一个常识。但对在坐的外行来说,这几乎就显得非常学术了。

关键的问题是,他的引言都大体正确,但会有可能会给你推导出有严重倾向『性』的错误的结论,这是当今骗术的常用技巧。把已有的事实夸大,脱离某个规律的适用范围,将个体特殊当成一般普通对待,孤证立论,都是没有逻辑的表现。而中国人,恰恰缺乏逻辑思维的训练,最容易上这个当。如果利用这个思维弱点赚钱,相当于收智商税。

他继续说到:“大家都知道,周文王作《周易》,中华文明正式系统化,这是道统的确立。周武王统一天下,这是法统的确立。此时,道统与法统的一致,导致中华民族从此确立起来。中华民族是文化立国的,因为是个多民族国家。赞同这个道统的,就是我族,不管其血缘。这是中华民族构成方式与其它国家的不同点。这也是中华文化伟大的最典型的例证。”

这段话,如果是平时闲聊,大致可以,但作为专业严谨的学术发布,是欠妥的。其中有许多推导不明,许多概念不清。

“八百年天下,周朝分东周和西周。兴旺的是西周,衰败的是东周。孔子崇尚的礼,崇拜的周公,都是西周的事。而东周,已经是列国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春秋战国时代。周王朝根本没能力控制国家,有名无实。以至于长江以南的楚国不服周,有问鼎中原的野心。”

如果一开始就说假大空,别人是不会相信的。尤其对于在坐的老江湖而言。一开始说些正确的理论,有利于打消大家的戒备心理。在这点上,蔡老师把握得很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我有时想,假如蔡老师没有学道的经历,不是一个书法家。这个人哪怕在街上算命,生意也一定很好。哪怕进入某个传销组织,也可以当上讲师。聪明人如布袋中的锥子,总是要『露』出锋芒的。

“为什么叫东周?为什么叫西周?因为定都位置不同。强大的西周,定都长安;衰落的东周,定都洛阳。都是周朝,两地都是黄河流域。都是曾经的古代都城,为什么差距这么大呢?”

用定都位置证明王朝兴衰的理由,是不是牵强了些?我估计,他要开始走偏了。

果不其然,他接着说到:“我们研究发现,以长安为中心的都城,大都代表着中国最强大的王朝。其余的古都,都没有这个特征。比如洛阳,开封,杭州,南京等等。有人或许会产生一个疑问,问北京如何。各位先生,注意我们的定义,我们是说一千年以前的事,而北京首作都城的元大都,不过六百年。”

这一通说法,似是而非,确实比较唬人。

“发现现象并不是我们的目的,通过现象看本质,才是研究者应有的态度。是什么原因什么因素造成了这个格局呢?即使从周朝算起,到一千年前,中国两千多年历史,为什么有这样一个规律呢?”

本身他总结的规律就有点问题,他还要推导出答案,估计就更不靠谱了。

“其实,东与西的区别,在于与秦岭的远近。我们选取了四个城市,也就是四个古都,来重点研究。西边的有长安和咸阳,东边的有洛阳和开封。大家注意到没有,长安和咸阳定都的朝代,几乎占据了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大家想一想,秦朝、汉朝、唐朝,对不对?”

大家纷纷称是,这是常识,只要是中国人,对这三个伟大朝代都不陌生。

“为什么?因为相较于其他地方,长安和咸阳,离秦岭近。我们前面说过,昆仑山是祖先和神灵居住的地方,是风水的发源地。但风水的兴盛地,当属中间的山系和水系,秦岭和淮河,要不然,它们是成不了中国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的。”

这一通偷梁换柱,不仔细辨别,我都差点相信。

“以上说的是一千年前,中国历史的趋势,秦岭,中国最有权势的地方。这是我报告的第一部分。接下来,我要讲近一千年的风水趋势,以及我们应该应对的办法,极具实用价值,请大家先休息十分钟”。

这就搞得很正规了,还有下课十分钟,还有“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仿佛真的跟学术研讨,上课交流一样。其实,就是他在说评书。

在所有条件和结论正确的面目下,千丝万缕的由头,让你理不清头绪,如果有人告诉你,他找到关键结点了,你兴奋不兴奋?下课时大家激烈的讨论,就证明了这点。观点在交流中互相强化,仿佛大家听到了从未有过的真经,脸上抑制不住自己的兴奋。

还有几个佳宾,围住蔡老师,讨论什么具体风水的位置等,搞得很有气势。当然,还有找鲍老板的,要求请蔡老师提供咨询,请鲍老师当介绍人。

他这一套,我都会。当年,如果没碰上妍子,如果我以算命为生,估计到今天,也走上了蔡老师这一条忽悠之路。

除了上卫生间的,人们迅速回到了原位,好像生怕听漏了一句话,静等下一节课的展开。成功的老师,最主要的是把握气场,这一点,他们做得很好。

“接下来,我讲第二部分:转移的趋势。在前面,我讲过,权势与山有关,财富与水有关。并且,在中国,最着名的代表是秦岭和淮河。那么,近一千年来,演变的趋势是怎样的呢?”

“我们都知道风水轮流转的道理,三十年改变一个人生,百年改变一个政权,千年改变一个民族。这是统计出来的近似概率的结论。”

高啊,他居然把概率和数字都拿出来了,不由得你不信。甚至,近似这个词,也显得严谨。

“财富向东南流,政权也向东南走,沿着淮河流动的方向,走到了大海。”他说到这里的时候,屏幕上的地图分别闪烁着后来的都城,从开封到杭州、南京等。

此时,大家又开始议论起来,表示第一听到这种观点。

“我知道大家有个疑问,就是关于北京。毕竟这后一千年中,最终比较强大的王朝,是定都北京的。这里有一个例子,更说明了这个问题。比如明朝,最初定于南京,但长不了,最后改为北京,才强大稳定起来。比如民国『政府』,定都南京,也长不了,才几十年,还是被北京的政权所取代。大家发现一个规律没有?东南方向,也就是靠近淮河流域的下游,越来越富裕,但建立的王朝,寿命越来越短,这是为什么?”

这是个问题,这个问题几乎人人都意识得到,但都给不出答案。

“原因很简单,跟着水是有财,但没有山,没有势。没有势,就无政权。南京的钟山,当然比不上北京的燕山山脉,对不对?从大小、走势,到地理分界线的意义,对不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当然,燕山山脉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分界线,是草原民族与内地汉族的交接线,地理上的意义相当大了。当然规模也比钟山大得多,不是一个量级。钟山只是一座山而已,没有脉,没有气,当然承担不了中华的命运”。

“那么,政权与财富,为什么在风水上如此背离?这与它们二者的『性』质有关。大家都是有财富的人,财富靠什么?靠生产。政权做什么?做分配。生产出富人,分配出强权。对不对?”

这话一出,大家几乎要炸锅了。这些有了财富的人,最怕的就是强权。当然,强权也有好有坏,但唯一能够让在座富人有所收敛的,当然是政权了。

“所以,政权在北方总是比在南方有力量。但是,这还不能解释我刚才所说的东西的问题。”

对,他开始说的什么东周西周的,现在又说南北,肯定有些不对。他要弥补这个显而易见的漏洞,显得自己理论上的严谨。有时形式上的破绽,是故意『露』给你的,让你将怀疑注意到这个明显的地方,过一会,他自己将破绽一补,你就相信他了。

我记得有一次,和小池,开着王班长那辆老车,听电台。一个说评书的讲到:“说张飞身高八尺开外,大家要问了,这个身高是吹牛吧,一米等于三尺,难不成张飞身高两米六,比姚明还要高出两个头?告诉你,你的怀疑是对的。但是,我这样说也是对的。为什么?因为古代一尺大约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七寸,七八五十六,相当于今天身高接近一米九的样子,这就合理了,对不对?”

当时听到这里,小池笑了起来:“真是吹牛不打草稿,各个朝代的度量都不同,他居然就得出结论了,哄小孩呢。”

这种『操』作方式,跟哄小孩差不多。

“那么,向北走的趋势,与东西有什么关联呢?我们想想元代建立都城前,它兴起于成吉思汗,是不是在内蒙古,最大征服的是中国的西北?明代朱元璋兴起时,是不是确立地位的,是跟西北的农民军队打仗?清朝衰落的时候,是不是西北的李自成出来?今天的政权,是不是在陕北才有了龙兴之象?”

这一通附会,显然是以偏概全,但也有某些相似的地方。一个政权的确立和衰败,是多重因素决定的,仅用风水这一个因素来解释,肯定是不够的。

他话锋一转,讲起了一个故事:“我原来道家的师父,陕西道教协会会长,八仙宫老道长,他在世的时候,就跟我说起过这个问题。依据他观察天象,他跟我说过,当上海成为中国最发财城市起,不到一百年,风水又要向西北转了。当时,我很不理解,因为没有证据。师父解释到:我观察和推算的结果是,陕北这地方已经孕育着一个大人物,三十年内必定出山,不过这人是谁,我师父没明说。他是道家的出家人,讲究天机不可泄『露』。”

这话一出,大家将信将疑,有人私下议论,不知真假。

“但是,西部大开发,已经开始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2008北京奥运,我们用的奖牌,就是昆仑玉制作的,为什么呢?人家都是金牌,我们非要制作成金镶玉,还用的是昆仑玉?”

这又是一阵议论,场面话题的集中度到了某个临界点。

是时候引爆话题了,我当时正在这样想。果然,蔡老师说到:“我想,上头还是有高人指点的,回归祖源,中华复兴,就从那时开始了,只不过,大家都还没意识到而已。”

中国人除了文化崇拜外,还普遍有权力崇拜,一说是上层高人,大家的心情立即变得神秘起来。

“重新回归万山之祖的中华源头,是中华文明重兴的起点。而兴盛的中心,当以秦岭为基础。大家注意到没有,在历史上,秦岭之下的关中平原,既是权势集中的地方,也是财富集中的地方。八百里关中的富庶,到今天也不算太差。这是中华传统的龙兴之地,秦岭,护佑着中华子孙家国不亡,护佑着我们的风水绵长,护佑着我们代代兴旺!”

这段话迎来了巨大的掌声。

他双手示意大家停下来,接着说到:“今天我讲的,只是我们院的研究成果,大家都是成功人士,注意不要随意传播。有价值的信息,或者说学术上的秘密,知道的人越少,越有商业价值,对不对?”

几乎所有经商的,都知道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好处,大家纷纷点头微笑,仿佛自己掌握了某个天机。

“大家也不要『迷』信我,我今天说的结论也不一定是准确的。但报告给大家,是想让大家知道,我们研究院,这些年努力工作,也算是有成果的。如果大家对我们的努力稍有同情的话,请给我同事们以掌声。”

这不是在跟自己要,是在跟同事要,显得多么高大上啊。

“但是,知道这些就够了吗?我们该怎么办?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如果你说,明天要下雨,这没什么稀奇。但接着说,明天出门要带伞,这就有意义了。对不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们都是小人物,我们不能造势,我们只能借势,对不对?于是,下面我报告今天的最后一个内容:龙脉的布局。”

这话一出,全场哗然。关于龙脉这个词,在座的人恐怕不陌生,比如北京城的中轴线,比如十三陵的山脉走向等等。许多城市的房地产商人,就是拿风水和脉气,作为楼盘的卖点。

比如某平原城市修建了一个四十几层的高楼,打出龙脉正宗的招牌,吸引了大批所谓高端客户。其实就是收智商税,拿别人不懂行又追求的心理,多卖些钱。

要知道,没有山脉,就是水脉了。平原地区没山脉,当然水脉是指大江大河。那个楼盘不临江河,凭什么吹嘘龙脉?当然地下河也算。但是,房子建在地下河上,就不危险吗?况且,楼房上百米的高度,桩基的深度也有好几十米吧,多好的地下河,水脉也在修建过程中被破坏了,哪有什么龙脉存在?

在北京的石景山边上,曾经有商人开发了大型楼盘,确实在全国引起了一阵『骚』动,说是龙脉。但是,高层建筑,基本已经破坏脉象了,挡风挡水的东西,是不配讲什么地脉的。最多只有气势,人造的气势。

故宫中轴线是无法破坏的,不光是尊重传统,也是尊重中国人的习惯。如果你要在北京城号称龙脉,你不如住在故宫里算了。

况且,仅仅挨着个石景山,就吹嘘龙脉,这龙脉估计也起不了多大作用吧。要不然崇祯帝怎么死在那里?叫龙煞还差不多。

要说北京的龙脉,如果古代风水典籍记载的是科学的话,也不过是以燕山山脉为基础,与它的余脉相连的地方,才有龙脉可言。

当然,他此时,所说的龙脉,不用猜我就知道,肯定是指秦岭了。而且,他肯定要说,就是这别墅项目所在地了。他们的目的,我是一来就知道的。蔡老师的水平,我也是很早就清楚的,所以,我不会『迷』信。

但是,在场的这些新富们,有几个知道底细的?况且,有几个真正学过传统文化的?即使偶尔学习,也不过是赶时髦懂一点东西。

这种人最好骗,淹死的都是会水人。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