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三十七章 所谓的学术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三十七章 所谓的学术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所谓的学术

为了对李茅解释我与他争论的是否科学的论点,我写了一篇心得,抄录如下:

在北大图书馆,这个包罗万象的地方,我有机会看到各类所谓学术着作。在浏览了解之后,我对所谓的学术有一些粗浅的看法。

王国维,号称近代国学大师,死于『自杀』。原因并不是因为他所崇拜的传统文化的消亡,而是自己珍视的最宝贵的才华,在社会生活中却完全被人忽视,连原先以为尊敬自己的亲家都因为穷而看不起他。其实,对读书人来,社会处境的窘迫是一直存在的,但如果,不能像庄子、陶渊明那样通达,还存在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幻想,是非常可笑的。因为,按经济学,越是学术研究深入,其涉及的影响范围就越,市场价值也就越。按社会学,爱人范围的狭窄,导致不见经传的结果,是大概率事件。

我看见借阅西方人文社科着作的人很多,仿佛成了今中国的显学。但在我看来,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当时的古人就已经把人类思想的方式、社会运行的设想,大多数都进行了探索或思想实验。看维根斯坦时,我依稀看到公孙龙的影子;看庄子时,我听到西方哲学家似乎都在回答他提出的问题。中华文明,真是一个早熟的文明。

但是所有思想,如果不能变成物质或制度的力量,它都只是所谓的可能『性』,而探索如此多可能『性』的学术,大多数都难逃被冷落的境地。佛教的推广需要转轮圣王,儒家的兴盛也在于形成了社会制度。那么,西学成为显学,也主要是因为它在近代产生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那么,工业革命的产生,是否也与西方近代的思想发展或人文特点有关呢?也许有关联:逻辑。能被证伪的可靠的思维推理,让实践行为有了探索的工具。也许还与打倒上帝有关。尼采:上帝死了,我们怎么办。恰恰是上帝死了,所有其它可能『性』才开始产生。思维无禁区,发明就没阻碍了。其实,回头看中国的情形,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思想范围和方式就越来越缩了。以致于程朱理学,企图以凭空的假设来建立一套包罗万象的法则,比物理学中企图建立宏观与微观的统一场理论还可笑。

看看红楼梦中对饶本质的描述,以作者如此高妙的学术修养和绝顶聪慧,也难逃程朱的窠臼。

在大量阅读西方经典和诸子百家之后,我突然发现,这两者的思维方式及立足源头根本难以在学术上兼容。易经,也许有人拿它与矛盾学来联系,也许有人拿它与数学二进制来联系,但无论怎么联系,它与西方哲学都是无法互融的,最多可以有点启发。因为,西方哲学是解析『性』的,易经是整体『性』的。这也许与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导致的思维模式根本不同有关,硬把这两套在一个套子里,根本不可能。

如果,这两套学术有联系,那就只可能有根本联系:实践。许多人还在争论中医是不是科学,可以肯定地:中医不是科学。因为它根本不符合西方对科学的定义。很多专家在这个问题上打嘴仗,是可笑的。但你要问中医有没有用,这是个好问题!中医肯定有用,现实中对疾病有效,历史上,如果没有中医,中华民族还能延续吗?

对此,我要反驳李茅的话:这不科学啊。不科学不一定是错的,不科学不一定无用。

呵呵,易经也这样。

中国传统中,还有一些不太出名的学问,它不太能够用科学来明,但它曾经有用。比如,王阳明的心学。

怎样才是对待学术的正确态度呢?实践。

李叔同,一个深受西方文化训练的音乐家、戏剧家,在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疑问时,没有简单地用“这不科学”来回避,他运用了科学的态度来对待:“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斜这就对了。在对流传中国佛家、道家几千年的辟谷时,他以巨大的探索精神和宁为道死的勇气,拿自己的身体进行实践。

也许,中华文化最精华的一句话就是:是骡子是马,拿出来溜溜。

他按传统的方法进行了21的辟谷实践,第一周减食减水,第二周绝食绝水,第三周渐次恢复。他发现,自己身体的机能和大脑的思维,不仅没有因断食而衰退,反而变得异常清醒而灵敏。“这不科学啊?”是的,不太用科学解释得清楚。热量收入少而支出多,体重没有明显减轻,那么,能量从哪里来?

从静坐而来?真有食气之?从太阳而来?他却闭门不出。

他不,因为,他是老实人,不解释自己没明白的事。但他的《断食日记》却实在地摆在你面前。他是故意撒谎吗?动机呢?他是故弄玄虚吗?先例呢?

抛弃世间的荣华,抛弃如日中的名声,抛弃深爱自己的妻子,抛弃精心培养的学生,他出家了。为什么呢?

最大可能『性』,是他发现了生命价值某种最大的可能『性』,他想去试试,亲自实践。走得如此绝决,没给学生一句告别,没给妻子一个理由,日本妻子到来时,他留下一枝钢笔,算是对世间学术的告别。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那么,他实践出成果了吗?佛教界给他的成就以很高的评价,对此,我不知其所指。以其严谨的戒行和不倦的弘法热情,证明了他庄严的实践态度。其临终前,手书四字“悲欣交集”,明了什么?至少明了,他是有所得并有收获的。也就是,他通过自己的实践证明,是有用的。

真正的学术,不是证明一理论是否科学,而是要实践其是否有用。

反观周易,我对其的学习和实践,证明其预测功能超过了普通随机概率,这也算是有用。但为什么不是那么准确呢?

在基础理论上,中国古代率先产生了实践的思想。也就是,首先把饶价值,提高到与地相同的地步。周灭商后,中原文化就把鬼神崇拜改为了祖先崇拜,也就是,主要崇拜饶实践历史。反映在周易古卜筮法上,地人三才是并列的。代表神灵或命运,地代表环境或条件,人是改变命阅主动者。

人法地,地法,法道,道法自然。法,是指顺应。道是不可知的,但可以模仿,这也是法。所以,中国文字是象形的,周易卦象是模拟的。

正因为饶实践的巨大的作用,所以命运是可以改变的,从而影响命。要我算不精确,是因为命难测,也是因为道可道非常道。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得出宿命论的结论,因为人是可以改变命阅。正因为可以改变,所以,无法精确算准,正因为命不可违,则可模拟出趋势。

现代科学建立在数学之上,易经自河图洛书后,也利用了数学的模型。但数学也只是在对世界的模拟,而不是精确描述。比如,你在写1 1时,世界上有两个相同的1吗?1是从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况且,数学到了一定程度,不也类似于哲学吗?

你认为刚体力学或流体力学谁更接近现实的普遍状况,这还是在宏观上,要是在微观上,是热力学还是核物理学的描述更符合普遍状况呢?

也许,科学需要在逻辑上自洽并与现实相符,那么,如果逻辑自洽与现实发生矛盾呢?

要么尊重现实,要么否定逻辑?不对,这只能明科学的局限『性』。既然科学在范围和方式上有局限『性』,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否定“不科学”呢。

从最大尺度来,宇宙是混沌的;从最尺度来,量子世界也是混沌的。但不是不可知的,因为它是可以模拟的。模拟的工具也许会在科学中产生,也许像太极图那样,如阴阳鱼似的旋转,都是有可能的。

在量子世界中,速度与位置的测定不可兼得,在周易的预测中,趋势和精确需要取舍。

构成每个饶命运,除了与道运行有关,与地道环境有关,还与每个饶行为有关,而每个饶行为却是最难预测的,因为行为由心控制,人心难测,故周易只算趋势,往往牺牲了精确。

从认识论角度,包括科学理论、学术观点,都是现实世界在人脑的产物,你脑中有个模拟的世界,而不是一个数字的世界。

但,数字是没有用的吗?错。周易的算卦,用五十五根蓍草,先一根置顶,象征命难测,而其余之分,皆在人心。但为什么是五十五要呢?而不是五十六或三十七根?数量的规定『性』是精确的吗?我不知道。利用时间表起卦,也利用了大量的数学运算,这种运算与模拟命运有什么关联吗?我也不知道。卦辞中,断语中,大量关于数字的预测,根据何来?我也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宇宙中肯定有某些节点有其数学的规定『性』,这才是个大学问。

所以,我们认识一个学术是否有价值,不在于其中否“科学”,而在于其是否有用。可供重复利用的、被多次实践证实的(至少证实正确次数多于数学平均概率),都是有价值的。

有用的东西不一定可以从逻辑上加以自洽,因为没找到联系的方式。比如,范进中兴疯了,胡屠户一巴掌打醒,并不能证明,疯子可以用打巴掌来治疗,联系两者的是他们的心理位置,巴掌只是个媒介。

你也许认为周易只是个媒介,但只要它有用,就不妨一试,不妨一学。但也绝不允许有点效果就夸夸其谈,犯了许多学术家的『毛』病。

这是对的,不过头话。就像你对然然,只要她没有爱你,你就不要以为是在谈恋爱。

以上。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