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们都知道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们都知道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庄哥,我有一个感觉,你明天一别,恐怕再也不会来找我了。”小池的句话,我无言以对。但提醒了我,我想,我不会再回来了。

我们都明白,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那些灿烂的日子毕竟已经远去,单纯的青春已经远去,我们都得面对现实。这些天,对小池是多么煎熬啊,她想靠近我,但始终得不到我主动的召唤,她想远离我,却不由自主地要跟我在一起,抱着一丝残存的希望。

我又何尝不是呢?我不想让她伤心,不想让看出我的无情。我用尽了力气,送给她这个小屋,让她看到我对她的感激,我和她谈诗论酒,让她感受到美好。但是,这些毕竟都不是她想要的。

她想要我对她的依恋和激情,我不能给她了。她想要当年火热的闪电和猛烈的风暴,我不能给她了。不是我没有热情,而是消耗在了对妍子的愧疚和思念之中了。

从另一个角度不看,不会抛弃就不会得到。她不从我的感情中得到绝望,就不可能发觉新的感情。

月『色』朦胧地从窗外照进来,她面『色』如玉,湿润如烟。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子,一定会有一个刚强的男子,比我优秀得多的男子,想征服她,想拥有她,想爱护她,想温暖她。是的,一定有。我希望是这样。

我不离开,她的感情没有未来。

千债万债,难还情债。她的呼吸有一种野花的芳香,如同院坝外的黄绿,自然地开放。只要有她需要的『露』水,等待阳光出来,她就灿烂了。

而妍子,我不可能把她忘掉,这是一个曾经将一生托付给我的人,她给了我全部的身心,我也得打起十分的精神。在最困难的时候,我是她哥,我是她男人,我要为她支撑起最后的,在这人世间快乐的精神。

两害相权取其轻,离开我,小池依然可以有任何可能。离开我,妍子就渐渐没有人生。

人的选择方向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朝利益最大的方向出发,二是朝伤害最小的方向出发。这是人『性』,也是理『性』。

其实,这二十来天,每天晚上都睡得比较晚,好像打坐的习惯总是克服不掉,如果不打坐,就不好睡觉。前几年,我睡觉前总是要看书,如果没一本书放在枕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现在打坐成瘾,好像有点戒不掉了。

有人说一个人的习惯,过了二十一天,就可以形成。不打坐就睡觉,这个行为刚好二十一天了,但我还是不习惯。是为什么呢?

最近,每晚,我都要胡思『乱』想两个小时左右,刚好是原来打坐的时间。过去我在云南或者温州家里打坐时,一般是以一个小时为限,要我坐两个小时,要么烦躁要么昏沉,效果很差。自从到这里开始打坐以来,居然没有障碍地坐了两个小时,并固定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是不是心中真正的杂念少了?还是农村生活让我更加适应?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这打坐的过程中,我其实是在享受,或者说是我需要。

满足需求就是享受,这跟饥饿是最好的调料一个道理。

我为什么需要打坐呢?是不是恢复了跟妍子在一起时的生活习惯,就可以让我安心了呢?是不是一个人在这荒郊野外没有人烟的地方,就更有打坐的氛围呢?是不是我的身体和心理现在需要打坐呢?

与劳动有关?与过去有关?与环境有关?与自己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有关?

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即使在小池离开的那些晚上,我并没有感到孤独。这仿佛有点不合常理啊?人们孤独,大多数是因为没有陪伴。

我回想一下,也许有点特例。比如,在一大堆唱歌的、蹦迪的人中,我偶尔也会产生孤独感。那么,按这种情况来说,并不是人多就不孤独,而是没人理解你,没人与你的心灵有关,你就会孤独了。我倒是知道,一个人就会孤独,是一种常识,但我为什么就能够一反常态?

我的心灵,当我自己看见或者感受到心灵时,也就是在观察自我的时候,就有两个我。一个呼吸的我,一个观察的我,这实际上是用心思与身体对话,自己面对自己,在安静的夜晚,是这样不孤独的吧。但,这是不是精神病呢?

我确认自己没有精神病,如果有的话,小池会告诉我的。也许还有一个原因,当你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时,排除了犹豫和怀疑的时候,你的心理活动就减少了,也就进入了所谓心理的冬眠期,也就感受不到孤独等心理活动了。如同梦中的人一样,外表安静地睡,脑中却有梦境的欢腾。

当祭师举起双手祈祷苍天时,他背后站着一堆女人,除了那些年轻的孕『妇』,就是老人和小孩子。孩子们没意识到灾难的后果,仍然在游戏和跳跃。但有一个男孩子惊恐中,有个老『妇』人在安慰他,但是那些孕『妇』要生产,祭师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三个孕『妇』,都要同时生产了。有一个像小池,有一个像妍子,那个老『妇』人在照顾她们。但另外一个孕『妇』,紧紧抓住我的手,老『妇』人也顾不上她。我想起来,这个抓住我的孕『妇』,是老『妇』人不喜欢的人,根本没有看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只好我来处理了,我把她抱到一个树木里,安慰她,让鼓励她让她生产,并用磨尖的石头,割断了脐带,但当我把孩子抱回来的时候,孩子已经死了,我没经验,拍出孩子口中的污秽,这孩子没留给这世界一声啼哭,就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回来的时候,那个老『妇』人埋怨地看着我,她接生的两个孕『妇』,其中一个是双胞胎,已经哭了,在妈妈双手的抚慰下吃『奶』,另一个是生的男孩子,孕『妇』冲着我笑,这是小池的光芒,我隐约感觉到,生双胞胎的女子,就是妍子。

老『妇』人冲我叫喊,有责怪的意思,那口气好像我妈。我离开她们,又准备返回树木寻找那个孕『妇』,一转身,那个孕『妇』已经站在我身后,冲我奇怪地笑,如当年乔姐一般。

这奇怪的笑吓醒了我,她孩子死了,她居然笑,吓着我了。我浑身一惊,醒了。原来是个梦,我就是那个祭师。

猛然地惊醒,动静太大,把小池也惊醒了,床的叫声也惊动了外面的小黄,它叫了两声。

“怎么了?庄哥?”

“做了个梦。”

“与我有关吗?”

“有,在远古时代,还有妍子,我们面对洪荒时代,我是个祭师,还有些人,有你们的影子。”

“奇怪,你怎么做这种梦。”小池自言自语。当然奇怪了,从心理学上来说,没有这种梦法。她怎么知道我和妍子在云南的奇遇呢?

当她翻身睡去,我的思想却停不下来。

这两年,发生了许多神奇的事,我想搞清楚原因。首先我想搞清楚的是地煞符的事情,结果是个误会。所谓的阴阳文化,也被事实嘲笑。但我不可能否认有神奇的存在,不能单纯用巧合来解释。

比如这个关于祭师的梦,从云南到这里,它的神奇并不是误打误撞可以解释的。那个祭坛的地点和地貌提前在我梦中预示,连妍子都觉得惊叹;后面在游访中,看到那个年轻人画的诸神图,如此相似的祭师形象,更让我感到震撼。

比如关于那个大姐的神奇出现,三次都有妍子在我身边。我看见了,她都没看见。第一次在终南山,第二次在崇圣寺,第三次在鸡足山。在终南山那次算是偶遇,在崇圣寺的时候,我甚至为了寻找她,忘掉了妍子的存在。第三次就更神奇了,在一个地方,我看见了,妍子没看见。她就出现在我的镜头中,我却没法把她拍下来。

如果世界真有神奇,那么这种神奇,远超我所学的知识之外,远超世人的常识之外,远超我的思维能力了。

这也许就是佛说的,不可思议。

我当然不可能跟小池解释这些,她不会理解。即使当年妍子在我身边,她百分之百信任我的叙述,她都无法理解。

我想起那个藏传佛教的寺庙,那个活佛讲经说法,出来的时候,妍子身上的神秘光彩,让我爱上她,就是那一瞬,这也很神秘。但并非不存在,这些神秘,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的生活,它有意义。

等我再次睡去,以为可以继续做梦,但醒来时发现,根本没有梦出现。其实,按心理学原理,只要是进入真正的睡眠,是一定有梦的,只是你醒来前,不记得了。

当人不记得自己的经历,是不是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你成为今天的你,是因为你所有的过去。这是我最新的结论。给某个思考或某段生活下结论,是我丢失了好久的习惯,现在又回来了。企望这次到南京,能把妍子带回以往的生活,如同我们原来习惯的那样。

东西已清理完毕,屋子前后也打扫干净,那些野花摇摆,那些青草起伏,我们回头再望一眼,我知道我们即将告别。我告别的是小池,是农村的生活。而小池告别的是我,和对我的未来曾经抱有的期望。

我们都明白。

我们上码头,等船,海风吹起了她的围巾,不时打在我脸上。海平面的太阳升起,波光反『射』出一片片碎金。此时的小池是美的,但我不能夸她,我不能在她的忧伤里撒作料,也不能在她的记忆中留下更多的不舍和温情。

我们像普通游客一样上船,我们紧挨着坐在一起,根本没有心思看海景。我们没有说话,我们拿小黄打岔。小黄已经被套上绳子,伏在我们脚下。我和小池给它挠痒,也许,这是我们共同做同一件事,最后一次了。这是没有告别的分离,没有语言,但有仪式感,在这大海上,相比而言渺小的船。在小黄身边,它还什么都不知道。

人生最留恋的东西不多,但你一定不会忘记那些没有告别的分离。这一幕,必将刻在我的心里,注定的。

在看到码头的时候,我们呼吸急迫起来,知道分别的时候就要到了。我们拿东西,互相配合,牵小黄,一前一后。终于到码头了,她背上她的大包之前,我的双肩包还在我脚下。

当她张开双臂的时候,我知道,她下决心要和我再见了。我们拥抱在一起,紧紧的。她拍拍我的肩:“如果想找我,就打个电话。如果不想找我,也打个电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好的。”

“走吧”她把我一推,转身背起她的大包,牵着小黄,表面欢快地说到:“走啰,跟妈妈回家。”我听得出来,她声音哽咽,我呆站在码头上,在我们刚拥抱的地方,望着她与小黄的身影,消失在人海。

前后是大海,前面是人海。我如一座孤岛,接受风浪。

我回身望了望那阳光下的大海,巨大的波涛声音应和着这白光,一浪一浪打过来,曾经居住过的小岛,不知道在什么方向。如果生命是连续的,意识是连续的,那么,我怎么处在这完全陌生的境地,几乎没有过度的环节。

坐在开向南京的火车上,两边的景『色』与我的心情,同时陌生,我既不知道未来的走势,也不知道这心该如何安放。

当你面对未知的时候,你的心理总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假装什么都没有看见,假装一切都没发生,作茧自缚就是指这种情况。

很快就到南京了,给小姐姐打了个电话,她还没有和妍子联系上,估计妍子还有几天才会回来。我只好租个宾馆等消息,或者百无聊耐地混在街上。

有人说世上有三大慢,钓鱼、坐船和等人。等人是最慢的,因为要等的人总不到,在期盼和焦灼中,人容易胡思『乱』想。

而此时的我,没有焦灼,只有凄凉。想起过去到外地,欣赏那些高楼大厦,灯红酒绿,总觉得最大的困难是没钱。当时我想,我要是有钱了,要到哪里吃要到哪里玩要到哪里潇洒,觉得有钱就会解决一切问题。这个城市的资源,可以用钱来换。只要有钱,这个城市的一切美好,都是为我准备的。

今天,我有钱了,但南京,与我毫无关系。这些人这些商品这些餐馆这些游乐的地方,我不是没钱消费,而是缺乏亲人分享。没法分享的娱乐,根本不会给你带来快乐。

要作为人,本质是社会关系。当失去所有社会关系,你就缺乏了人的本质,那么你也就在社会中,变得没意义。同理,这个社会再美好,也与你自己没意义。

为了寻找意义,我给班长打了个电话。

“班长,我在南京,在等妍子回来。”

“庄娃子忍耐些,你一个人要孤独了,就给妍子写东西,见面后可以交给她,在街上闲逛混日子,这你是受不了的。”班长这样一说,我觉得他太了解我了,他怎么知道我今天的孤独和凄苦?他怎么知道我在混时间?我想到,他除了了解我以外,他也曾经历过这种举目无亲的日子。

回到宾馆,没想好怎么给妍子写信。但先把这段时间的事情记录下来。从感觉来说,我的所有过往都是一个个的片断。但从行为来说,这些过往又是连续的。这让我想起记忆和回忆的区别了。我曾和小池讨论过,我们面对一大堆的事实,它们中的一些最终成为我们的记忆碎片,但回忆,是按我的经验和情感,将记忆的铜钱穿成串的过程,好带它上路,作为思维的资源。

在事情发生时,我们不可能知道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即使事情发生后,我们寻找因果时,也只不过以感情冲动和经验判断为依据,试图寻找其中的脉络。这可靠吗?

在哲学上,此事涉及偶然『性』与必然『性』,涉及认知与情感经验的关系,内容复杂,根本无法理清。在复杂的事情面前,我们通常选择放弃。如果非要找出行动的初衷,我们只能依据习惯和感情。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都是习惯和情绪的奴隶。

这封信我写到开头,就写不下去了。“妍子,我在给你写信。”当我写到这个开头时,我想起小时候读过的一遍俄罗斯的短文“爷爷,我在给你写信。”我记得,那孩子在信封上写了:“乡下,爷爷收”。他那封信的问题是无法投递,我这封信的问题是,不知道该写什么。但我们这两种信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写信人和收信人,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

妍子把我们身上发生的一切厄运都归结为她自己的原因,我也曾经把这些归结为我的原因。其实现在想来,我们俩都没有必然发生厄运的原因,如果强行要找出原因的话,那就是,不可测的命运。

命运真的是不可测的吗?我也给别人算过命,从概率上来说,是有可能预测的。比如前段时间,我就准确地预测出小池的到来。

但为什么我自己的命运,我自己没有通过预测而改变呢?因为我从来就没为自己测过。我为什么没有给自己命运预测的习惯呢?

这又回到最开始孔子说的“善易者不卜”的道理上去了。如果我的命运是注定的,那么预测没意义,因为无法改变。这样也会让人生无意义,让行为无意义,比如人总是要死的,这是个准确的预测,但它有意义吗?如果命运没有注定,可以因我的预测而选择行为,因正确的选择『性』行为而改变命运,那么,预测就不可能准确了。

终于有妍子的消息了,不过她并没有回南京。她只是给小姐姐发了一个长短信,让小姐姐转给了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哥,家里的事,我也问过,陈经理很周到,你放心我也放心。我跟随师父到福建,随后又要到新地方去,你不用担心,我现在的心情很平静,也很享受这个过程。”

“哥,我知道你在找我,我也知道你跟小池的试验失败了。没什么,哥,人生总是因果,所有都得接受。”

“哥,我们缘分太深,后来还是会再见的,如果今生我找到了因果的答案,我会来找你。如果你找到了答案,找到我并不难。我们都不要自责,我们要欣喜,生活用最大的苦难在提示我们,让我们寻找真理的路径。”

“哥,你没发现你生命的神奇,其实你应该拥有另一种辉煌和意义,我想告诉你,但你也不会相信。董先生最后给你的话,你记得吧,我也读过,你想想。”

“哥,千万不要误会,我即使再找到你,我们也不会是夫妻。但我们会是道友,如果你愿意的话。当然,无论如何,你都是我的哥。”

“我跟师父游方,路上见识的苦难与幸福,比我一生来经历的都多,我自己曾经以为最痛苦的事情,其实与他人比,根本不算什么。我们这些享受了福报的人,本来没机会深入佛学。但与菩萨有缘,此生的苦难偿完,我就进入了这个正途。哥,还记得吗?在打坐的时候,我进入状态比你快。从体力、智力、能力和经历上来说,我都比不上你,但为什么我比你进入状态快?因为,世间的好多比较,都与因果没有关系。”

“哥,不要找我了,去找你能够让你开心的事情,所有应得的,都是最好的安排。”

看完她的短信,我专门约了小姐姐,通过与她的谈话和观察,她确实没有见到过妍子。

我又专门在鸡鸣寺外想了些办法,找里面的师父打听,在外面转了好些天,得到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妍子与她师父外出游方参学去了,没有回来,具体什么时候回来,不确定,甚至,回不回来,也难以确定了。

打妍子的手机,始终是关机。

我将我手机的铃声音乐改了,那是一首着名的英语歌曲:《永失我爱》。

我给小池发了个短信:小池,寻找妍子失败。我也不会再来找你,那些无法忘记的,我只能说声谢谢。

她的短信是秒回的:保重。

我呆在南京火车站广场,在买票前,我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