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百三十四章 是否有秘笈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三十四章 是否有秘笈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当我感叹一无所有之时,其实我也知道这有点虚伪,这不过是顾影自怜的把戏罢了。我其实还有很多东西。有班长的关照、有岳父母的关心、有战友的牵挂。最重要的,我还有钱。

钱这个东西,是大多数人缺乏的。当我拥有财务自由之时,它却变得无足轻重似的,我经常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这是为什么呢?我曾经那么贫穷,那么渴望钱财,到今天,它却没能给我带来想象中的兴奋和满足感。当我觉得用钱能够解决的事都是小事的时候,我估计是摊上大事了。

妍子恐怕也是这样想的吧?

也许,我没有认识到心理的作用。当你把每一件事情排序,这个排序经常是变动的。当我在小山村的时候,钱,肯定是排在第一位。而如今,排在第一位的,是妍子。这就不是钱的问题了,她的问题也不是钱。

当钱解决不了的问题,这就是大问题。

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在心理的需求中排序,如同马斯洛的层次需求论,一个一个的阶梯,实际上,最后一个阶梯,也就是金字塔的顶端,自我实现,这基本上是个虚幻的目标。我们无法认清自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实现。

我们经常被现实的问题所干扰,转移心理的目标。我们也被**的扩展而牵引,给自己创造更大的渴求。

人心不足蛇吞象,没有满足的时候。

在心理上,没有人能够真正满足。妍子说要找的安心的家,是不是企图解决这个问题呢?也许,她只是想试试。

我读过一些书,企图找出发财的秘笈,找出命运的捷径,找出导师般的预言。但是,几乎没有这种密籍的存在,所有大师,所面对的心灵问题,无一不受生活的干扰。因为最真实的,是他们的生活。

史铁生说:我的职业是在家生病,业余才是写作。

许多武侠和网络小说,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它让人做梦。在这些梦中,有一个捷径或者秘笈,让人满足现实中渴望的东西。比如张无忌,从一个孤儿,获得能力、声望、美女、地位,这些奇遇,帮助解决了**中渴求的结果。令狐冲也是这样,郭靖也是这样。他们只要拥有善良,他们最终就因为某个绝世武功或者武林秘籍,而笑傲江湖。

但是善良,哪个读者不认为自己善良呢?

用一点点的自以为是的优点,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成功。这是一种投机取巧的办法。

我不否认窍门的存在,也许有人把这些窍门叫做知道。但是,即使是真正的知识,也因解决问题而存在。离开问题,它就没有意义。

很多知识分子面临事实上的困境,许多人因此郁郁而终。他们在自以为掌握真理的情况,被现实一次又一次的折磨,甚至受到羞辱。他们就会变得愤世嫉俗,如果祥林嫂,天天重复那几句话,朋友和亲人都要远离他,防止被他的负能量摧毁,让他孤家寡人。但知识分子是可以用语言来自洽的,他们往往认为自已是曲高和寡,甚至用卓尔不群来让自己开心。

这是为什么呢?就象我看了易经,懂得一些算命的方法,但为什么无法利用它改变自己的命运,是易经错了,还是我错了?

有可能都不是。

我们学了一大堆知识,这些知识中有真的,有假的,有不适合现实只是头脑中能够自洽的,也有当时管用但现在已经被抛弃的。也许我们学了一车东西,能够真正有用的,只有一口袋而已。因为即使有许多真知,有许多有用的窍门,你的一生却根本没有遇上能够使用它的条件。

比如,你整天研究帝王之术,但一生却没有机会靠近帝王,这种没经检验的知识,其实用『性』就值得怀疑。况且,即使你说的都对,有什么用呢?你没办法影响帝王,你白学了。你无法用此来解决自己和身边的问题。

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而真正成功的能够影响帝王的,先得学好八股文,这是我在南京贡院时得到的启示。八股文,纯粹文字和智商的游戏,根本无法用来判断一个人政治才能的高低,但必须的阶段要经过,你必须在你的前半生花上最大的力气。

只有登弟后,你的政治秘笈才能够起作用。大多数有政治抱负或者说有些所谓秘笈的人,就倒在这上面,倒在你看不起的八股文。

当然,另一个岔路出来了,就是把手段当目标。

比如你的目标是实现政治上的理想,把多年修炼的秘笈试验一下。结果你为了实现这个跨越,精心钻研八股文,精心钻研为官之道,精心钻研如何取得权力和平台,结果,你在这种习惯中,忘记了初心,被官场所同化,这好像是大多数有志于政治的青年的结局,二十四史中就有很多例子。

比如你的目标是一个美好的爱情、圆满的家庭,那需要钱。你在挣钱中习惯了,把生活当成了挣钱本身。

此之谓失其本心。

还有一些学者,我姑且称他们为学者,就是抱着自以为的秘笈不放的人。这被称为理想主义,也被赞颂为坚持真理。这些人有价值,是因为他的秘笈有价值,而他本人,很容易夸大自己的价值,而愤愤不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没必要愤愤不平,因为你的秘笈在没有造成社会影响的时候,你应该甘愿做冷板凳。你坚持你的真理,并不具备让所有人都要听你的权力,人人都有选择权,你凭什么要大家顶礼膜拜?除非,你的秘笈得到了大家的承认。

没有市场的物品,就不是商品,你不要指望它现在就能换个好价钱。

如果套用商品的概念来理解,也许比方打起来更顺畅一些。秘笈,貌似有实用『性』,也就是有使用价值。秘笈被少数人掌握,也就有了稀缺『性』。但,你不能指望,它一定是个好的商品。比如,红楼梦中妙玉的茶,什么时候的梅花什么时候的雪水,稀缺『性』不可否认。她给宝玉的茶得到了高度的赞赏,也体现了实用『性』。但是,它是好商品吗?没有宝玉的到来,它就很难发挥如此的价值了。受众太小,难以形成市场。

当然,今天所说的奢侈品不一样,它的存在,其实是在满足人们奢华的内心,其受众是广大的,而产品故意搞稀缺,这是饥饿营销,卖的就是你的**。

上一次,在张思远的婚礼上,听到一个词叫“轻奢”,被小池当场驳斥:其实就是没钱。小池这个人说话不给人留面子,太有攻击『性』。

在读《史记》的时候,我对张良佩服得五体投地,因为一个机缘,或者说就是因为他的善良和修养,就得到了一部秘笈《太公兵法》,或者有人说那其实是《太公阴符经》,从此就成名天下,成为所有读书人向往的奇迹。

在《史记》里,张良是最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我在读书的时候,深刻地感受到司马迁对他的偏爱。《留侯列传》写得极为精彩极有感情,在那个泥沙俱下的动『荡』的大时代里,张良绝对是一股清流。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这话虽然是从刘邦口中出来,但这句话所隐含的意义,确实给秘笈蒙上了神奇的『色』彩。

在整篇文章中,司马迁描写了一个韩国贵族后代的传奇一生,如果按太史公的笔法,这是一个改变了历史的人物。比如大铁椎刺杀秦始皇的事情,那一击,虽然没有击中秦始皇本人,但却把他吓死了,这算不算改变历史?帮助刘邦建立汉朝,这算不算改变历史?后来又为推翻吕氏恢复刘家天下出谋划策,这算不算改变历史?

这个人的成就,就代表了这个秘笈的伟大。看到这里,我们都想有张良的奇遇,都对秘笈产生了巨大的期待。这也许就是秘笈对我们吸引力巨大的开始吧。

但是,当我看过《太公兵法》,甚至也认真看过《太公阴符经》这些书后,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秘密,根本算不上改天换地、一招致敌的法宝。这是为什么呢?是我没读懂?

不对吧,这本书面世不说多久,不说三四千年姜太公的时代,就是从西汉张良得到之时起,也有二千年了。历史上这么多聪明伟大的人,读过这本书,也没见有什么巨大的发现和心得。这只能说明,这个所谓的秘笈,不过是一本普通的书。

但为什么司马迁要渲染它呢?估计与他自身的爱好有关。司马迁喜欢道家,张良是道家人物。

当然,姜太公也被认为是道家人物,那本兵书也是道家经典。而张良,后来的功成身退的做法,也符合道家的标准。与其说司马迁在喜欢张良,不如说他在鼓吹自己的信仰。

太史公,这个职务,既要管历史,也要看星相,管占卜,这是司马迁的专业。看星相、管占卜,这正是道家的强项,所以,有人说司马迁的道家倾向明显,这是职业特点决定的。

自从汉武帝有儒家倾向以来,司马迁为了自己的信仰,也作了最大的努力。在『政府』指导思想的转变中,司马迁代表即将失势的道家,在朝廷斗争失败后,转向着书立说,为道家的传承作最后的努力。

但是,历史终归发展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了。

此时,司马迁是多么怀念张良的出现啊,汉代开国功臣的事迹,是不是还能唤起汉武帝对道家的尊重呢?此时,司马迁是多么希望有一本秘笈出现啊,一本立马可以改变历史,震惊天下的道家秘笈。

等来的失望,抗争的失败。让他情绪很不稳定,为了儿时的朋友李陵,与皇帝情绪化的抗争,终于触怒了一代圣主,司马迁受到了残酷和屈辱的宫刑。秘笈没有来,张良没有来,司马迁怎么办呢?

张良的晚年,是在关中的山上度过的,五百童男童女,他在炼丹,他如果长生不老,此时应该出来啊。但如果他没有长生不老,道家还有超脱的人物吗?太史公陷入了巨大的痛苦和怀疑之中。

在一封写给同乡读书人的信中,他表明了自己的心志。如果没有秘笈,我就创造一个秘笈。藏之名山,传之后世。如同《太公兵法》一样,期望后世能够出现一个张良。

此时,太史公的心情,与其说是相信张良是因为秘笈起了作用,倒不如说,他愿意相信秘笈的存在。即使不存在,他要创造一个。这有点像自我安慰,也有点像自欺欺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但以他深厚的学术底蕴,以他饱满的使命感情,他没有写出秘笈,却写出了一部伟大的历史教科书、伟大的文学经典。这本不是秘笈的经典,被称作“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有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

历史上许多经典,产生的影响经常与作者开始的初衷不同,但这些经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高手写的。

比如《金瓶梅》,作者定作的初衷,不过是劝人不要贪恋『淫』欲。结果,在我们今天,它的最大价值,是让我们了解了明清市井生活的细节,甚至很多细节有很高的历史价值。由于描写生活细腻生动,我们今天看到的,明清时期,人们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米卖多少价钱、田有多大产量等。

比如《资治通鉴》,本意是要为帝王治国理政和家族传承提供资料的,结果成了大家通读的历史教材。

最有趣的是晋代葛洪写的《抱朴子》,本来是要修道成仙的,长生不老的,具备所有秘笈的特征。但他要达到的目的,没几个人达到过。也没听说有谁因为看了《抱朴子》飞升成仙的,但今天,这本书,成了中医『药』着作,专家根据它的描述,找到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

许多人说《周易》是本秘笈,但我认为,这本秘笈有几个问题:第一,读不太懂。这本书过于宏大,一般人没有能力全面把握。比如算命,只是它的功能之一。但孔子又说善易者不卜,因为只要掌握了自然法则,你照着顺应就行了。第二,难以和现实对应。这本书从卦像来分析,如同一部哲学,还有数理。但从系辞来说,就像是拉家常,打比喻。两者之间,缺乏一个解释的可供理解的『操』作通道,这就造成了大量的歧义。与这相对应的,还有一本书《黄帝内经》,这也不像是本秘籍,虽然它是伟大的经典,但有几个人能够全面读懂它,有几个人能够全面应用它?只掌握其中几项功能,就了不得了。

在我们心目中,秘笈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好学,一看即会;管用,一招致敌。

我想起了董先生给我的《推背图》,这仿佛具备了秘笈的所有特征。这产生于唐代的东西,流传于社会也大约千年了。如果你读懂了他的文字或画面,或许就可以预知五百年了。

这东西好象真有那么神,解释已经过去的历史现象,还真有点像那么回事。要不然,董先生怎么传给我呢?还以如此郑重的方式:临终托付。

但这东西存在于社会上,它的功效就很值得怀疑。如果真的像它预测的那么准确,那么,每个朝代的帝王都会有这个冲动:消灭它。

当一个帝王看到这图上推算的,本朝代即将灭亡时,他是什么心情?比如,一个姓张的人看到,马上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张家人建立的朝代,是不是每个自命不凡的张姓人,都有造反的蠢蠢欲动?

更重要的是,如果历史是注定的,那么帝王非要如此努力干什么?朱元璋如果知道自己的儿子要造反,为什么不先把朱棣杀了,以保护自己喜爱的孙子?

如果道光皇帝知道自己在位时,注定要受外国人欺负,何必那么努力奋斗、勤俭节约呢?穿补丁衣服,皇后生日,只招待大臣一碗打卤面?该吃吃该喝喝,等到签订《南京条约》的那一天。

明末清初的时候,有个才子叫金圣叹,自认为读懂了这本书,就给它写了注解,让所有人都看得懂,以至于此书大量流传民间。这当然引起了中央『政府』的重视,把金圣叹杀了。

杀个人容易,完全禁掉书却难。民间流传量太大,分布范围太广,想要收缴完毕,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况且,民间有些人的心态是这样的,朝廷越是禁止的,我越是要私藏,当书越来越少的时候,我这本就是秘笈了,奇货可居。

朝廷还是高手多。有人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办法,鱼目混珠。是这样『操』作的,将这本书里的预言,把顺序打『乱』,形成多个不同顺序的版本,然后大量印刷,全国发行。这样,依据物以稀为贵的反向推理,多了,就不值钱了,就不秘了。秘都不秘,叫什么秘笈?

另一方面,每个人都可以看到不同版本的秘笈,就有顺序的争论,就有正版与盗版的争论,在这众多的争论中。原始的真版本就淹没在没有意义的讨论中了,现在,没有谁有能力辨别,哪个才是原始的真版。

当真货没有辨识度的时候,真货也视同于假货,没有价值了。这是中国文化史上,劣币驱逐良币最成功的『操』作。

是不是,董先生以为,他给我的古本《推背图》,就是原始的真版呢?我估计,他也难以确认,我自己更没判别能力了。

秘笈带给我们的期待,主要是期待它所承载的秘术。也就是超出常人的能力。这是学习上的投机取巧,总想一术行天下,短期学习,就可以所向无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我们对魔术着『迷』,虽然魔术师一再告诫我们:魔术是假的。但我们宁愿相信,真的有神奇法术的存在。

我们与其是在给魔术师掌声,不如是在试图肯定自己的猜想:有超越现实的法术。

有没有?有。吴承恩在《西游记》中所描写的千里眼、顺风耳,是法术。但经过几百年的科技发展,有了电话,电视,电脑,这些技术都成了现实。但这些技术的进步,是长时间数代人积累而来,而不是古人留下的秘笈中就写好了的『操』作指南。

我们都是懒汉,总想一飞冲天。

当人类的思想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品种的时候,就产生了一个巨大的矛盾:现实的有限『性』约束,与思维无限『性』之间的矛盾。你可以想象到宇宙边际,你可以期盼未来,但你必须始终地留在现实之中。

凡是能够有超越现实的可能,都会寄托人们最大的热情。比如武侠小说中所描写的大侠境界,人们超越现实获得的自由空间,就成了畅销的理由。

武侠因为得到秘笈,实现了三个自由。一是财务自由。武侠的世界里,银子总是花不完的,这在现实中,也许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做到这一点。仅凭这一点,就够读者意『淫』了。二是行为自由。杀人随便、盗抢随便,好像法律和『政府』都不存在,有的帮派领袖,仿佛自创了一个『政府』,当上了事实上的皇帝。三是身体自由,有轻功,可以随便摆脱地心吸引力,飞来飞去。有气功,钢筋铁骨不怕打击,还有不怕雪山冰冷的,不怕高原缺氧的,不怕海水淹没的。这些自由,可以快意人生,心情地满足自己的**。其实,读的**在阅读中,也得到了释放。

正确利用人们追求秘术的心态,有艺术作品,也有魔术表演。而不正确地利用,与断手人之类的江湖骗子类似。

伪秘笈只是让读书人自以为是,也还罢了,但有人偏要把它运用于真实的实践,就造成了灾难。

比如义和团,总是相信那道符、这道咒,可以令人刀枪不入,于是成批成批地倒下,血流成河,成为惨剧。在物质面前,在现实面前,这些可提供速成超能力的秘术,都不堪一击。

我不敢否认秘笈的存在,也许是前人经验的总结。但总得要试一试,才能判别它的真伪。而不是以为自己读了几本稀缺的书,就以真理在握的姿态,搞知识霸权。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小说!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