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百二十六章 寻找老仇人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二十六章 寻找老仇人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当我决定要找断手人的时候,其实就选择了一条漂泊之路。这人行踪不定,隐藏于市井角落,寻找难度极大。事后我在想,即使找到他,又能怎么样呢?哪怕那个地煞符是真的灵性,我如何报复他?我如何让他化解?即使不化解,又有何妨呢?和我最亲的女人都没在身边了,我身边没有亲近的人。它能够作用于谁呢?

当仇恨占满你的双眼,你看不清任何东西。

当然,更重要的驱动,或许是我的疑问,如果妍子在寻找因果,那么,我也寻找因果,如果我找到真实的原因,不就可以接妍子回来了吗?

我踏上了孤独的寻找之旅,只有一个双肩包。

当我离开家的时候,我回头看了看。岳父母看了小姐姐回的短信,知道他们也无法短时间等来女儿,就上北京去了。我知道,这是他们的伤心之地。

没有一个故乡,不让人伤心。

我回头看了看,这空无一人的家,那里发生的一切,如同昨天,仿佛妍子的声音和香味,还在回响。

我拉上了大门,在想,也许宋姐偶尔回来打扫时,仍然想得起,这屋子里欢笑和声音。

一个家,没有人,就不是家了,它只是个房子。所以与家有关的记忆,都在里面封存。

当我离开的时候,狠狠地说了句:“我会把妍子带回来的。”但我不知道,是自己说的时候,还有没有真正的底气。

我又成了一个无家可归的人。

生活就是这样奇怪,让你拥有,又让你的失去。仿佛故意告诉你,对命运的所有努力,都没有意义。

如果漂泊是我的宿命,但这次我总算是有个目标。既然是寻找一个四处游走的老江湖,我得轻装前行。我的双肩包里,一套冲锋衣,妍子给的亲手打的毛衣和围脖,水壶,毛巾,牙膏牙刷,手机充电器和钱包,没有任何多余的东西。我想起一个词,行军。

对,我这是苦难行军。不仅仅是要找到那个仇人,而且要通过苦难,来掩盖痛苦,让我对妍子的愧疚,减轻一些。

我体会到,自虐往往是从企图赎罪开始。

买了到成都的飞机,从最近的线索来看,那个断手人当年取走钱款的地点是在四川德阳附近,我可以依靠的力量,就是贺部长,毕竟武警的首长,在公安方面还有些关系。

我接前跟贺部长打了电话,当然没有告诉他,我此行的真正目的。我只是说,有事回四川,顺便拜望他一下,主要是受北京朋友之托,寻找一位老人。

当我从双流机场下飞机的时候,就看到一名武警士官,举着有我姓名的牌子了,我知道,这是贺处长派来,接我的人。

其实,这是我第一次来成都,尽管我是四川人。贺部长派来的军车霸气,司机的作风也霸气,横冲直撞,有时路车辆不多时,红灯也闯,有时单行道,他也逆行。

副作用也有,我本想认真瞧瞧这个传说中的城市,但我几乎无法真正坐稳,车辆在高峰期左摇右摆,时疾时停。这是有特权的车辆,但我更希望它平稳。

按司机的说法,如果按部就班地开,要到酒店,估计得一两个小时,这是高峰期。

但我还有一件事没做,这可不行。我让他把车暂时停在一个大商场边上,我要买点东西,不能空手求人。

“你把车在门口停一下,等我下去后,你就把车开进车库等我一下,我买完就来找你,我电话你记一下。”我跟司机说到。

“不怕,庄总,我就在这大门口等,我这是军车,不怕交警的,你进去吧,我就这里等。”

算了吧,各地有各地的规矩,客随主便。

等走进商场,我才发现,送礼这事,还真不简单。买烟酒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但是这对贺部长来说不好使。因为他是后勤部长,茅台与中华,就是他在管。我在北京的红酒虽然稀罕,但现在也来不及了。

转了好一会,突然发现一款手表,倒算是个见面礼吧,几万块钱,不算贵也不算便宜,不空手见面,况且还需要他的帮忙呢。

出来,果然军车还在商场门前,在巨大的车流中,它如同一个不动的礁石,挺立着它的骄傲,也引起我某种不安。我不喜欢特权,但我却在此时,需要它。

到了一个地方,晚上只看到灯光,车辆停下,已经看到贺部长了,在路口等我。我下了车,贺部长挥挥手,司机把车开走了。

“庄总,我到四川来两年,你是四川人,也不回来跟我打个照面,是看不起我嗦。”他憋着七分像样的四川话,我听起来,还真有点亲切感。

随他走过一个回廊,记得两边有盆景竹林,看门口青砖木门,琉璃设彩,薄纱宫灯。进得里面,灯影娑婆中,假山天井隐约;走过池塘,水光纷绰下,睡莲锦锂闪现。

“这是一个老宅子,解放前军阀的庄园,一直没被破坏过,现在成了会所,今晚,咱们吃住都在这里,怎么样?”

我走过这么多地方,高档的餐厅也去了不少。如果说这是解放前没有破坏的庄园,那么在北京或者上海,就算是文物了。原来的外国使领馆,还有几座。但像这样保持如此完好的砖木结构的庄园,我还真没见过。这几乎就像在文物里吃饭,在艺术品中睡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允许吗?贺部长,这不是文物吗?”

“什么文物,四川这东西多得很。你别忘记了,当年,日本人,从来没有打进过四川,重庆还挨过大轰炸,成都,几乎是保存完好的。”

“这个院子本来就地处偏僻,解放后,就成了一个川剧团的所在地。你要是白天我带你转,里面还有一个戏台,那是解放前那个军阀自己修的,是这个庄园的一部分。解放后,就分配给川剧团办公排戏了。现在这个川剧团演员演员也老了,也没新人进来了,没有演出,无法生存。有生意人就想办法了,把它租了下来,重新按原样恢复整修,就成了今天这个会所,生意好得很,还要预订呢。当然,他每年也给川剧团租金,养活那些老艺人。”

“这人还真有眼光,既赚了钱,还做了点好事。”我赞叹到。

“他就是这个院子出生的,他父母都是这个剧团的老艺人,人家对这院子熟悉,有感情。所有一砖一木的修复,都是根据当年老人们的回忆进行的,每一件摆设,花木、甚至桌椅板凳,都可以说是原模原样,你说,在哪里去找这样好的地方?”

“也只有成都才有这好的条件,不经战乱,又很富庶,比起我老家,简直就是天堂。”

“天府之国嘛,都叫了两千年了,不是没道理的。”

就我两人的晚餐,在这个古朴的院子里,在这个单独的房间内,有十几个小碟子,是各种点心小吃,一口一碗的量,也是为了尝尝鲜,最后上了几道硬菜,松茸虫草之类,也算是川西高原的特产了,分量少而精,品种繁复,如此大的桌面,只尝尝,就撤下,免得新来的菜品无法上桌。我们俩根本无法一一品尝。当然,对于贺部长来说,这些菜,是他经常吃的,估计都吃厌了。但对于我来说,这些小吃,只有少部分叫得出名字,要不是贺部长一一介绍,我根本不知道,四川还有这么多好吃的。

“部长,你到四川来,倒成了美食家了呢,这好多东西,我四川人,都没见过。”

“那是因为工作原因,小庄,我是后勤部长,管首长吃喝的。要说四川最大的特色,熊猫山川传统文化,但首长们最爱的,还是川菜,还是这些永不重样的小吃啊。”

“什么叫永不重样呢?”这个话我不太懂,因为不管你哪个菜系,菜品总是有数量的,食材总是有数量的,不可能永不重样。

“这些年你长期在外,对家乡的饮食文化体会,还不如我这个外乡人深了。成都人千百年来,因都江堰而旱涝保收,闲暇时间多,就把主要的创造力,用来做菜了。四川有高原雪山,也有原始森林,除了海产品,可以这样说,中国产的食材它都有,许多其它地方没有的食材,它也产。食材品种的多样性,四川人创造能力的丰富性,就造成了川菜菜品,从食材到做法无穷的变化。更重要的是,川菜是复合味,这是中华菜系中唯一的,复合味,就是厨师调和出来的味,用各种作料和烹饪方法,制造出自然界没有的大量味型出来,所以,几乎可以说,川菜的菜品从做法到食材到味道,综合起来看,可以组合出无穷无尽的变化,这是不是永不重样?”

这个解释,说得通。果然专业啊,在哪个山唱哪个调,川菜鉴赏美食家,还得在后勤部找。

吃过晚饭,服务员上茶,问我要喝什么。如果一般的茶馆,大不了就是区分绿茶红茶铁观音之类,四川人最大众的,是花茶花毛峰或者就是绿茶毛峰。但是,这位服务员报的名字,可把我难住了。什么蒙山白茶、冻顶乌龙、巴山雀舌之类的名字,我并不熟悉。倒是贺部长问到:“听说黄茶出来了,要不要尝尝?”

我同意了,我其实不知道黄茶是什么味道,因为从来没有喝过,但听岳父说过,四川产这东西,但制作过程比较复杂,现在没多少师傅会制作了。

客随主便,因为我们喝过一点五粮液,配上这黄茶的口感,还真合适。当然,贺部长是吃喝专家,听他的准备没错,客随请便吧。

“要说这黄茶,新出来的,量少,因为制作的师傅少了。每年出来,我都要跟老将军寄点过去,让他尝尝鲜。他去年来过,爱上了这个东西。”

我倒也表示钦佩,因为一个退下来的将军,贺部长仍然对他尽心尽力,说明他还是一个讲感情,知道感恩的人。

我把表送给他,他不要,我说到:“走的时候急,什么东西都没带,临时买了块表,意思呢,是表表心意,你不要嫌弃。”

他收下了,问到:“你来要找人,我能帮你啥忙呢?”

“这是北京一个朋友要我来的,帮他找在四川德阳的一个老人,说是过去有交情,看他在不在。”

“德阳”他拍了拍脑袋:“对了,没问题,德阳公安局副局长,管治安的,找他没问题。他去年转业的,原来德阳武警支队支队长。他从当战士起就在德阳支队,在那里搞了二三十年了,现在又在公安局管治安,红道黑道都熟,找他,没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如果只是简单查询一下户口之类的,我倒不担心,如果是要深度查找,恐怕需要关系特别好的人。我问到:“你跟他关系好?”

“应该说,有利益交往,不次于你我,你放心吧。”

这就放心了。在人与人关系上来说,除了天然的关系,如血缘等,还有罕见的友谊,如我和二娃。人与人之间最牢固的关系,莫过于利益了。

当晚,我们说了好些北京的闲话,也说了好些关于四川的事情。晚上,就睡在那个庄园了。

第二天,我们还是在那里吃的早餐。部长司机来接我们,部长的意思是,司机先送他上班,然后就直接送我到德阳。我没同意,我觉得自己包个车就行。

“为什么呢,庄总,看不起我嗦,你办事,有个军车,有个司机,不要方便些?”

“是这样,贺部长,这个事,我北京的朋友不想打眼,我得悄悄地村。”我故意向他眨了眨眼,他仿佛明白是什么意思了,就说到:“行,你这任务特殊,就按你的意思。德阳那边我电话已经打了,你直接到他办公室找他就行。如果有任何需要,直接联系我。”

望着他上车离去,我招手拦了一个出租车,包车到德阳。

其实,成都到德阳是很近的,高速路,一两个小时就到。等我找到德阳市公安局大楼的时候,才十点钟。我在路边买了两条中华,因为贺部长跟我说过,这位局长,喝酒不行,但烟瘾极大。

跟门卫解释清楚,门卫打电话,局长就亲自下来接我了。

“贺部长跟我打电话,说你是他在北京的小兄弟,想不到,你这么年轻。”

“正因为我年轻,所以朋友办事,我就跑腿了。”

打过哈哈,进入正题。

我在路上想过,我这一次,要做最坏的打算,用最大的努力。如果,那家伙能够帮我解开这个符,假如那个符真起作用的话,我也了解了所有事件的缘由,也可以有信心接回妍子。所以,在真相没明的情况下,我不能随便以诈骗罪来报案,我只能说是帮人找一个故人。

“是这样,首长,我也当过兵,所以习惯了把你叫首长。北京的朋友要我在德阳在帮他找个老人,我又年轻,又是四川人,关键是有贺部长这层关系,所以就让我来找了。”

“贺部长交代过,我当任务完成。这样,你直接说线索,我帮你找找看。”

我就把这个人的相貌、特征、平时职业、大致年龄等,告诉了局长。

局长马上打电话,一个治安大队的警官就过来了,局长给他安排了任务:“这几天,你就全力配合庄总查到这个人,其它的事放一放,以这事为主。”

那个警官把我领到了他的办公室,我们开始了分析。

“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有以下几点:年龄在六十岁左右,身高约165厘米”,这位警官一边在本子上记,一边思索,显示出很高的效率与专业,看样子,也是这方面的老手了。

“左手残疾,右眼明显斜视,四川口音,最后一次出现在德阳某银行ATM机取钱,这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鉴于银行贮存的当时取钱的照片,已过保存期,已经没有确切的图片资料了。”警官突然向我问到:“你见过他,能够清晰分辨出他的长相吗?”

“能”我回答到。

“我们部门不是搞刑侦的,这也不是立案调查,所以我也不好找随便找我们那个画像师,当然,最后没有办法的时候,也不排除找他帮忙。现在可供利用的资料和线索还多,我们先穷尽这些线索,再想后面的招数。”

他的话条理清晰,更让我放心了。我觉得,这次找到他,把握比较大。

“这个人的职业是比较特殊的,可以在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中打听,但容易打草惊蛇,我们先不从这个方向进行。另外,有一个思路,他是残疾人,从这个思路你谈谈你的看法?”

“我的印象,他是很年轻时手就残疾了的,我只知道这点,斜视不是残疾的标准,只能算他的外貌特征。”我说到。

“庄总分析得有道理,斜视不是评残的条件。断手是,如果说他很年轻就断手的话,他有没有可能在民政局、残联登记了?或者以残疾为理由领取过政府的补助?”

果然是高手,一下就理出了思路,我说到:“有可能,这个人喜欢钱,有便宜,他估计是要占的。”

“好,我们第一步,就到残联、民政,了解相当年龄的残疾人情况。”

上了他的车,我注意到,这不是警车,而是一辆普通的车辆,也许是他自己的车吧。德阳城区不大,政府机关也大致在一块,不到十分钟,我们到了市民政局。车到位置后,他示意我暂时不要下车:“我以公安局办公事的名义,先去摸个底。不能让人家怀疑我们在干私活,毕竟这是政府机关。我排查出特征比较吻合的人,我再给你打电话。”

我明白,我这是私下通过关系找人,并不是真正的办案,当然要避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警官也没来电话,我等得有些着急,但这也没办法,我只能靠他,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

我想,人家帮我办事,我得有所表示。就在路边买一两条烟放到了车上。刚上车,就看见那位警官下来了,手里拎着一个档案袋。

“庄总,我在民政寻找了条件匹配的人,总共有79个人。年龄我从50到70这个区间,范围扩大些,防止遗漏。你说过他两年内从北京回到德阳,但时间长了,查火车购票信息不现实。我在残疾人理由里寻找,左手断了的,生活基本能够治理的类型。如果这个人办过残疾证,那就一定在这79个人范围内。这些人都有相应的身份证号码和残疾人补助金账户,我们慢慢找。”

“谢谢了,你想得周到。”我没明说烟的事,因为,我怕他面子上挂不住,当场拒绝就不好了。他自己下车时,就会明白。

车又开回公安局,下车的时候,他看到了烟,问到:“庄总,你这样就不好了,老大交代的事,我怎么能收你的东西呢?”

“你这是干私活,要求人的,不带几包烟,不方便,这也是方便做事,我们都是年轻人,不要客气。”

他也没再作推辞,我们一起上楼,来到他的办公室。他给我倒了杯茶,我把包放在桌上,喝茶看报。他在内部电脑上,查找身份信息。

“近两年,我们换第二代身份证,如果这个人也换了,那么身份证上的照片就是近照了。我看到有斜眼的,就喊你来辨认,你慢慢喝茶,我慢慢找,这是个长过程,你不要慌。”

我点点头,只好看报,等待他的召唤。

“这么多人没换?”警官说到,叫我过去。

“你看,有斜视的,就只有这三个人,都是第一代身份证登记的,没换第二代身份证。这三个人,你能够辩认吗?”

我看了看,觉得其中两个有点像,但不能确定。这几张照片上,都是十几甚至二十多年前的老照片,不好确定对象了。

当你觉得希望就在眼前的时候,突然出现不确定的结果,当然很是失望。

“不行,这三个都有嫌疑,都得排查。按你的说法,他是个阴阳先生,搞巫术,做法事的。我们在这个圈子去问,也许找得到其它线索,来确定具体的人。”

“这圈子你也知道?”我感到有点意外,这江湖的事,官府也了解如此清楚?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