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百一十四章 于青萍之末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一十四章 于青萍之末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我妈最近的表现,有些变化了,与妍子第一次怀孕时相比,她变得疑惑紧张和有点神经质。本来她每周都要过来的,与妍子话,烧几个菜,和亲家们谈谈,做一点事。

也不知她是走神还是老了,有一次她烧的一道菜里,居然忘记了放盐。还有一次,她手上多了串佛珠,在买菜回来的路上,我发现她一个人在嘴里嘟囔,好像念经一般。当她看见我发现了她的时候,突然止住了念叨,恢复了正常。虽然她的表现大体上与原来差不多,但有时冷静下来一想,这一年多来,她确实有了许多变化。

当然,不站到流水的旁边,你不知道一条大河如此忙碌,不舍昼夜;没有静止的观照,你不知道昨已经离开了很远,无法回头。

这一,我妈来我家一整后,晚上我开车送她回去。我好奇地问到:“妈,你那串佛珠是哪里来的?你是不是在念佛?”

“我也是刚开始念念,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对不对?”我妈这回答,有点回避问题。

“不对,你还没回答,佛珠是哪里来的。”我要认真起来,连我自己都追问自己,所以,我必须在我妈这里得到答案。她今在炒鱼香肉丝时,忘记了放盐,肯定有原因。

“那,在街上碰到一个尼姑,在她那里买的,两百元钱呢,只要能保平安,我觉得也不贵。”我妈的话中有故事,我得挖下去了。我让她把念珠递给我,我一边开车一边用余光看了看,再根据其重量判断,再用鼻子闻了闻,心中有数了。这是路边摊上的货,二十块的东西。但我不能戳穿这个事,因为我不在乎我妈花了多少钱,但在乎她为什么要买这东西。

“那个尼姑,在街上见人就卖佛珠吗?”

“她又不是做生意的,哪能见人就卖。我在街上偶然碰到她的,她正在跟另一个人话,好像是算命。我没事凑热闹,上去听了一下,结果,那个被算的人算得真准,把人家家里有几个人都算出来了。她们完,尼姑准备走的时候,是我主动拉住了尼姑,要她跟我算一算。我觉得,她算我的事,也准。我原先不相信这些的,这次碰上了,才晓得,还真有高人。”

算命?那是我的专业。虽然我妈不知道我会算命,但我妈从来不太相信算命,也是真的。这我倒好奇了:“她是怎么给你算的?”

“人家刚开始还不愿意给我算呢,是我几句好话把人家留下的,人家还有事要办,看我心诚,就给我几句。她先念了几句诗什么的,我没听懂,又我有福德,与佛有缘分,所以愿意为我指点迷津。我还没开始问,她就算出来,我不是来算钱财和身体的,我应该不是来算感情的,我应该是来算子孙的,你神不神,她一开口,就把我的心思算出来了。”

一样的套路,与多年前我在武汉长春观外,遇到的第一个江湖算命老头套路一样,先用故作高深的诗句把你玄起来,再用福德之类把你捧起来,最后用缘分的法把你吊起来,你就愿意听了。

我妈穿着富态,身板硬朗,当然不是算钱财和身体;我妈精力旺盛、表情生动,当然也不是来算感情的。所以,老人关心子孙,就是最大的命题了。当然,她的话中也留了扣子,了两个应该,这就是江湖技巧了。

所谓应该不是来算感情的,应该是来算子孙的。这是一个概率的测试,我妈算子孙的可能性大。如果我妈,就是来算感情的,那么,她会:不应该啊,你命里有好的感情啊?如果现在感情不顺,是因为某某原因,可以请神,给我若干钱或者买我若干东西,我帮你祷告神仙菩萨,就可以化解。如果我妈就是来算子孙的,那就是她一炮打响,后面的推销工作就好办了。

“关于子孙,她是怎么的?”我倒想看看,这个尼姑的套路,是不是我所了解的江湖路子。

“我跟她了妍子第一个孩子的事,现在我要问第二个孩子的问题。她了,第一个孩子出事,是因为有恶鬼作祟,因要驱了恶鬼,第二个孩子,保准平安。其实,想要男还是女孩,也是有办法的。”

“你怎么?”

“我对是男是女倒没什么意见,我们四川人,倒没那么多偏见,只要是健康的宝宝,生出来,我就欢喜地了。她就表示,可以帮我驱这恶鬼,但香火钱,还得我自己出。”

“你出了多少?”

“她本来三百三十三块,我就直接给了她五百,剩下的当她的辛苦费了。然后,她又,为防止恶鬼被驱了再来,我要平时没事,就念几句阿弥陀佛。她还给了我这串佛珠,是从她手上直接取下来的,是她们庙子方丈开过光的,在佛前供了好久的。我觉得这是她身上亲自带的东西,这么珍贵,问她多少钱。她,按佛家的规矩,也要三百三十三元的,但是我原来给的香火钱就已经给多了,总共加起来六百六十六元就是大顺之数,所以不能要我更多的。只需要再加一百多就行,我就给了她二百,不要她找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我妈完整个过程,与我推断的江湖套路一模一样。这些年过去了,江湖还没变化吗?当然也有一些微的改变。比如,包装变了,变成尼姑,由道家变为佛家了。但是,这肯定是个假尼姑。第一,国家宗教条例有规定,不允许在大街上传教的,更莫算命了,正规宗教徒是不会这样干的。第二,算命拿钱,还有固定标价,还可以还价让价,这是生意人,不是出家人。当然,第一个找她算命的,不是受了她的骗,就是她的停

但我却不能戳穿我妈,我不能她上当了。因为,几百元钱根本就不是个事,关键是,要让一世自以为精明的妈发现自己上当了,那就很伤自尊。何况,我妈对妍子怀孕的焦虑,必须要有个心理出口,多念几句阿弥陀佛,还可以定心安神。

有钱难买她安心,要什么自行车?

我为什么一开始就判断那串佛珠是地摊货呢?太轻,木质不好。不要红木,就是杂木,比重也应该很大。油漆味道,这是为了加重木珠颜色而作。正宗供佛前的开光的,甚至中僧人自带的念珠,除了手磨的光滑以外,还有佛殿烧香的香味,而油漆味没褪,只能明是新做的。况且,好木头,不需要这么重的油漆。

生活在悄悄起变化。原来我会为各种事而奔走,比如王叔一家的事,比如生意上的事,比如北京那边的事。但今觉得,这些都不是大事。除了妍子和她肚子里的孩子,一切事情变得无足轻重起来,这让我拥有了某些时段的超脱福

我把自己搞得很规律,坚持健身看书,将休闲搞得很忙碌。这种规律中,给妍子一个安定的形象,我安定了,她就有底。

最近,我坚持打坐。有时,突然有种呼吸仿佛渐渐停止的感觉,有时也有毛孔正在呼吸的感觉。但今早上,我突然如掉进一个黑洞,我没有了,下面的依托也没有了,直接向下坠的感觉,越来越快,吓了我一跳,在惊吓中,又回到了现实。我在打坐,谁也没看出来,我刚坐了一次心灵的过山车。

我倒是好久没有梦见那个黑色的方框隧道了,但那种漂浮下坠的感觉,与刚才的感觉,有些相似。

我突然回想到,当时我没察觉身体的存在,没察觉大地时空的存在。那么,没有我,是谁在下坠呢?没有大地空间存在,就没有上下的区别,那么,我为什么在感受下坠而不是上升呢?我都不存在,是谁在感受呢?

我不是简单地依据佛经上的理论来解释,那些是悟道后的高手们谈论的东西,我从根本上是无法透彻理解的。我也不是从历代参禅的典故中寻找类似案例,这种案例与我是否完全一致,是否具有可比性,我也不知道。

但从科学和逻辑上思考,有没有专门对这种意识与存在的详细问题呢?西方人也是人,尽管有人信上帝,但也有高手信科学。他们没遇到过这类问题吗?

有,关于意识的产生及它超越物质世界的现象,早已过了唯物还是唯心,这个非此即蹦讨论了。前段时间看了一些科普书籍,印象最深的是《图灵测试》。

计算机的发展,使李茅这类人大获成功。前次到北京的时候,他给我推荐了这本书:“庄哥,你是搞神秘文化的,我觉得,在我们计算机科学界,也有一个神秘的高地,,是不是在故弄玄虚?”

我当时没有在意,在北京时,根本没机会和冲动翻它。但回到温州,生活一成不变的时光,我想起了它,一看,就上瘾了。

我是一个喜欢胡思乱想的人,光看历史故事,虽然可以陶醉于情节,但思维的技巧和问题并不多,最多是得到一些感受。南怀瑾先生的书,平淡了些,如鸡汤。佛教类的书,又太艰深,始终隔了一层。

思维的体操如果不加大难度,情绪的能力仿佛无处安放。而这本书,就是我思维的体操、推理的棋局,比较过瘾。

为了更好地理解它,我还买了一些电脑发展方向之类的科普书籍,算是对电脑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当二进位制的0和1被高低电平分别表示出来时,当布尔代数在逻辑与运算之间可以统一时,当二极管和三极管可以具体用电流来表达运算结果时,电脑就开始产生了。尽管它只发展了几十年,尽管它刚开始足有一楼大楼的体积,尽管它最开始只能进行简单的运算并且速度不快。但它直到今的发展速度,可以是改变了我们整个世界。

它的强大是我亲身的体验。比如我刚在学院算命时,就有学技术机的同学提出电脑自动算命的问题,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我知道,仅在技术上,它是可以实现的。

以前搞技术的人,远远没有商人发财,更没有官员发财。王班长关于坐商行商官商的理论,产生于几千年的传统,虽然今仍然有效,但也有所改变了。李茅他们,凭借在计算机领域的一些成果,短短几年,就积累了大多数商人一生也积累不聊财富,成绩非常直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就是我们搞的手机,在运用计算机技术成果上,可以是很边缘了,但我、苏,都在这里赚了钱。更莫搞计算机的比尔盖茨,早就是世界首富了。

我们常电脑电脑,在计算上,它代替了部分人脑的计算功能。还正在代替人脑的选择功能,推理功能,记忆功能、判断功能等。很多专项功能,比人脑快速和强大得多。我们都有一个疑问:它会成为人脑吗?它会超过人脑吗?或者,人脑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它会同样具有其功能和本质吗?

关于电脑的普通推理方式,李茅也跟我科普过。比如穷尽所有可能性的排除法,计算推理的确定法,记忆筛选的概率法等。但有一种方法,是最新最前沿的理论探讨,他很感兴趣,也听了也觉得很有味道,就是模拟人脑的神经网络分析法。

比如,我们判断一个事物时,以下围棋为例。我们知道,围棋所走步数的可能性,是个文数字,如果穷尽一切可能的排除法来计算围棋的下法,人脑肯定是不行,计算机也不可能达到。这是个文数字,宇宙级的判断了。

那么,人是如何判断的呢?围棋选手从大量棋谱中寻找经验,找出下一步或下几步的可能性,选择历史上获胜概率大的那一步,这虽然需要长期训练,但是可以达到的运算量了。

据李茅,人脑可以运算的东西,计算机也可模拟。树状分析就是以获胜概率来选择最优可能的下一步。人脑不管是在历史的谱系中找概率,还是在训练和比赛中积累数据,都比不上计算机的速度。也就是,计算机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自已跟自己下棋数万数十万盘棋。这就造成了一种趋势,样本越多,概率就越精确。计算机所下棋的盘数远远大于人类,其样本大于人类几个数量级,那么,可供选择的概率的精确度就大于人。最后,李茅得出结论:在人脑最后一个优势项目:围棋上,计算机终有一,会战胜人类的。

我想的是另外一个趋势。如果计算机可以模拟人脑,那么,是不是也可以形成与人脑相似的功能或者就成为更强大的人脑呢?

这就很恐怖了。越恐怖的东西,就越有意思,这是人性。

对了,人脑的本质是什么?是意识。意识如何产生,是所有宗教所有人类学家甚至所有思想家哲学家所思考的终极问题。如果通过人工的方式也产生了人类的意识,那么?人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些答案,历史上所有大师的猜测和推断,全部都要改写。另一个令人恐怖的后果是,如果计算机成功模拟或者代替了人脑,鉴于它发展进化的速度如此之快,它是不是有可能奴役战胜甚至消灭人类呢?

这是一个伟大的问题:我是谁?

图灵提出了一个测试方案,用来检验电脑是否具有人脑的意识。他提出了一些问题,涉及到直觉的来源,情感和判断,意识的自我变异和跳跃,思维的变化与递进等。有关意识的哲学问题、心理学问题都在里面,还包括艺术审美等意识秒衍生品。

假如在一个封闭空间,一个人一个计算机,回答此类同样的问题,在外面的观众人群中,无法判断哪个是机器答的,哪个是人答的,只要这种无法判断的概率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就明电脑接近于人脑了。

这种测试模式是科学上的一个指标,他本人预计本世纪初就可以突破,虽然今还没得到突破,但问题和测试的本身,就很伟大。

看样子,科学家要搞起神秘来,也很有趣。

我也经常思考此类问题,比如同是生命体,动物与植物都有生老病死。但只有动物有神经系统,那么,这个神经系统有必要吗?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共存于这个世界,如此不同,是何原因。佛教讲不杀生,也就是不伤害动物,是因为它们与我们一样,都有佛性。动物共有的神经系统,是佛性的载体吗?佛性存在于意识之中吗?

还有一个问题,直觉。不管电脑推理如何发达,它能否产生直觉呢?直觉是人类综合各种经验而产生的,不仅有潜在的推理判断,还有爱恨等情感因素,这是动物独有的吗?还是计算机可以制造出来的?意识可以自我复制错乱和跳跃,如果计算机产生了意识,它要是自我复制错乱和跳跃,后果如何呢?

人类的自我意识,常常追问我是谁,电脑会吗?

这些问题光凭我的思维,是得不出答案的,但这些问题,确实像脑力体操,是很有意思的。

就我目前的思维水平,我可能得出的结论是:当我们还没弄清楚人脑的奥秘之前,是制造不出完全像人脑的电脑的。因为蓝本不清楚,所以模拟物也不可能精确。有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那么,静坐,也是整理意识,认识自己的方法。禅宗的话头“我是谁”,始终追问这个问题,当解开答案时,就是开悟之日,这明,这个问题有答案,并且有追寻答案的方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老实静坐吧,也许,答案会自动产生。

在静坐中,我发现,有时会出现两个我。一个是在呼吸的我,一个是在观察的我。也许这是个幻象,但我也找不到真相,勉强以这幻象为真吧。

有人,让意识静止,静止得如一面镜子,就可以看见自身清晰的图像。这个比喻也许有些道理,不是有谒语吗?“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这虽然被五祖判定为不究竟,但也是高手和过来饶话,肯定比我的境界高多了。

把自己意识奔流的状态中静止下来,变成平静的湖水,就可以映出完整清晰的月亮,这在比喻上是成功的。但是,我究竟是这月亮还是这湖水?

在我打坐时,有一个意识是看着自己的思想。那么,哪个才是真我?是自己的思想是真我吗?这仿佛符合平时的经验,我的思想主导我的情感和行为,这就是我。但是,那个观察思想的东西,仿佛更冷静更如镜子,难道高手们追求的境界中,那个观察者才是真我?

那不是造成了两我意识的分裂?二重人格在佛教中是不允许的,这又错了吗?

或许两个都不是真我,那么,真我从两个假我中,能否找得到呢?如果这种静坐修行是有意义的,那就应该找得到。但真与假是混为一体的吗?借假修真是这个意思吗?如果真我不在这两假之中,那么静坐中的两假就没意义,还修它干啥?

遇上这各逻辑矛盾,不是第一次了。尽管我会算命,我对妍子及孩子的未来无比操心,但我从没算过。为什么?因为算命的逻辑矛盾的存在。如果算命可以精确算准的话,那么命运就是固定的,则算命对命阅改变无意义。如果命运是可以改变的,那么算命就算不准,则算不准的算命无意义。

从自身经历来看,也是这样。如此多突然的变化,影响着我的生活,但我所拥有的算命能力,从来没对自己发生过作用。是不想?是不敢?还是没有用?

我有一个经验:生活中某个看似不起眼的的变化,有时改变着人生根本的方向和轨迹。

风起于青萍之末。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