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二百零四章 动机各不同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二百零四章 动机各不同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班长把话挑明,也是为了提高谈话效率,如果老这些大而无当的东西,完全没有作用。

许多人喜欢大话给平凡的生活壮胆,一是明他们的生活确实平凡,二是明他们不甘心这种平凡但又没办法想到出路。街边烧烤摊上喝酒啤酒吃毛豆的,大谈政治、世界和兄弟情怀,藏否历史人物和评价明星,这是用澎湃话语词汇来增加酒精的度数,互相给对方打鸡血,只有结漳时候,才能够回归现实。

很多人喝酒时爱吆五喝六、呼朋唤友,需要在酒桌上夸张任何情感,普遍流行交浅言深,拿所谓的兄弟情壮胆,拿所谓的江湖世界幻想,都是不切实际的。实际的是:谁最后付了酒钱。

老实,爱喝酒的人并不一定是真的热爱品酒。但热爱酒桌上的气氛,让生活豪情满怀一回。但这在今,这个战友集会中,已经没有意义了。各人差距太大,再,不用吹牛,谁不知道谁呢?

我不是混迹街边的人没有圣者。古人隐隐于山、大隐隐于世。有卖草鞋的后来成为皇帝,有钓鱼的后来成了相国,但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知道自己能干什么、想要什么。他们最大的行为方式是,不怎么跟普通人话。他们沉默,因为,他们太高明,与你们无话可。

班长看大家都在顾左右而言它,感觉非常不爽:“我们好不容易有机会在北京见面,就得抓紧时间,利用时间,争取得到某种结论。但你们扭扭捏捏的样子,是不好意思提呢?还是根本就没有想好?如果不好意思提,那就算了,我们十几年的战友到了今这个地步,话都不好意思了,还有什么聚会头?如果根本没想好,那么,我们可以心理话,交交心,即使没找到什么发展的项目,至少也可以互相温暖,彼此体恤,也有感情上的收获,对不对?”

他的激动不仅表现在语言上,而且表现在声音的大上、表现在面部的表情上,这可把他急死了:他是真心想帮助这些战友的啊。

李班长首先开口了,与我的猜测一致。因为他在这四个战友中目前经济状况最好,也相对有些自信。“老陈,你把话都到这份上了,这就是真的战友情。伙计们,你们有心理话,今都可以摊开,没什么不好意思。都混成这样了,脸皮还薄成那样,有什么意思嘛。你们要不想,我就先。反正老陈和庄都不是外人,我也不怕丢丑。”

“我的情况,大家也了解。目前虽然负责一个单位,手头上活一些,但我始终觉得,如此混两个钱对我的生活没有作用。这是从儿子要到省城上学,面临大量实际困难,才产生了这种想法的。要以前,我还有点沾沾自喜,毕竟在县城日子还过得去。但当我和老婆决定把儿子送到省城读书起,我就开始了预备工作,才发现,自己有多差!我在县城有两套房,过去战友们只知道我在环卫分的那套,其实我在外面也买了一套商品房。我原来想的是,把商品房卖掉,供儿子读书。结果一咨询价格,傻了。我县城一套房子,仅够省城一套户型的首付。原计划家属辞掉工作,住省城陪读。光卖掉商品房就仅够成都买房的首付了,家属没工作收入减少,还另外负担房贷,经济压力就只有勉强支撑了。如果不在省城陪读可不用买房,让孩子读寄宿制学校,但我也算了一下,初中高中下来,费用几十万,还不能通过买房让孩子转入省城户口,划不划得来?当然划不来。所以我们决定,长痛不如短痛,在省城买房,把家属孩子户口转到省城去。这才知道,自己混得有多差,在县城仿佛成功人士,一到省城就现了原形。所以,我在想,趁着自己现在还有精力、还有一点资金,投入一点,有个第二收入,起码可以弥补老婆没工作的损失,也可以让他们在省城生活宽裕些,这就是我的想法。我今在县城,虽然钱不多,但关系还有一些,这些都是资源,如果这些资源不及时利用,今后哪里去找赚钱的门道?”

李班长这一通,既真实诚恳,又合理合情,给其他人做出了榜样。

班长到:“我觉得老李的想法明确,路径清晰,是个好的思路。我认为,你将自己重新置于第二次创业的地位,想通过努力,将家庭基础由县城向省城转移,这是困难的,但也是有决心的,我觉得你现在比过去清醒多了,毕竟是当领导的,考虑问题直接到位。你们还有什么不可以直接的呢?你们的困难难道比老李还少吗?”

赵班长看了看大家,估计有的人还没想好,他就接着到:“刚才老陈要我们心理话,老李的,我觉得都是心理话,有些话还从来没跟我们县城的战友过,对不对?”

“跟你管用吗?”李班长笑笑:“要不是老陈逼我们,我们平时哪个有机会出这些?”

“我呢,跟老陈是一个乡出来的,要困难是真困难,困难到哪种程度呢?我原以为,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没有改变的希望了。当时老陈回老家,接他父母上北京,我都觉得是他命好,我不能比。我是终老乡镇算了,我家庭负担虽然重,但至少还有个果园,勉强可以支撑。老婆孩子健全,也可以自我安慰。日子平平淡淡,粗茶淡饭也还过得。守住平安,守住清闲,也就够了。谁知道,时代跑得太快,根本不让人有平淡生活的机会。人人都在跑,我被挪下了。关键还不是与别人比,关键是现实逼迫,我的现实是:平凡的好日子就快到头了,或许自甘平淡,在这个时代里,根本就不要想过好日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他这个结论,我不知道是对这个时代的赞扬还是贬斥,但他的结论确实让人感到惊慌:你想知足长乐吗?对普通人来,没机会的。

“我的情况大家也很清楚,老婆是村里的,与老陈当年的情况一样。但好在父母身体还行,老婆的要求也不那么高,所以勉强还过得去。现在有点过不去的是,收入越来越没起色,但支出却越来越大了。孩子上学,还算是努力,成绩始终在中上游,某些科在班上也算是尖子。本来我觉得这就可以了,但上一次的竞赛教育了我。我们镇中学推荐我孩子参加县物理竞赛,结果在县里比下来,一百多名。要知道,我孩子在镇中学物理是长期第一名的。我明白了镇中学与县中学的差距,怎么办呢?是不是要到县中学去读书?”

赵班长到这里,我自己深有体会。马上到:“如果你确定你孩子读书有出息,必须坚决送到县中读书,甚至努力送到省城读,教学质量差距太大了!”

“省城我就不想了,老李有底子,他可以。我们的能力只能送到县郑到了县中才知道,我孩子还有些课程是弱项,需要上培训班补课。你们知道,县城开销大,补课开销更大,支出就大了些。我老婆原来在镇上还自得其乐,到了县城陪读就开了眼界,才明白我们有多穷,就开始嫌弃我没有用了。伙计们,我现在明白了两个古语:啥叫捉襟见肘,啥叫贫贱夫妻百事哀。还有个情况,估计老陈晓得,我岳父母家庭条件差,我每个月还要拿出钱来补贴她家,我才真算得上疲于奔命了。老婆报怨不了,反正女人们都爱报怨,我也习惯了。但孩子报怨也来了,与班上同学比较中,孩子也有点心理不太平衡。这就是我不能忍的地方了,毕竟我觉得自己也算努力过,也算国家的工作人员,怎么就混到今这个地步了呢?我也反思了一下,这就跟部队的队列训练一样,别人都在跑步,我却原地踏步,别追不上了,甚至连别饶影子都看不到了,我几乎丧失了追赶的勇气。要不是老陈的成功激励了我,老向提议我们要找些事做,我还真不知道出路在哪里。要我的目的,原先在想,是不是农村有发展的空间,有可以利用的资源,能不能把农村的土地利用起来发财,这是我想的方向。反正,不管是哪种方向,只要能够挣钱,就校我现在不是贫,而是困了。”

班长到:“你也别灰心,我们这些个战友,又不是没头脑的人,也有一些资金,只要大家全心投入,总归是有项目的。今,我们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也这么觉得,他们就是缺乏机遇,这几年的日子被家庭琐事所牵绊,没有下定决心闯出来。但他们的综合素质还是比较高的,只要努力,肯定有机会。

孙班长到:“要项目,我还真不知道什么项目能够赚钱。主要是原来自己缺钱,没有投资的机会,所以也没关心投资项目这方面的事情。”

“你净考虑你老婆一家你自己一家的事情去了,整跟个好不得聊救世主一样,安排这个安排那个,你好大个家,结果,自己的事没解决,咋样?现在知道着急了?”李班长调侃他,他也没什么反驳,继续到:“我在想,不管什么项目,得适合我们几个饶特点是不是?首先,我们的生活基础和所有资源都在县里,是不是在本县考虑一个项目。其次,我们县的比较优势就是劳动力,是不是考虑一个劳动密集型的项目。第三,我们的资金都不是很多,我的钱就更少了,是不是考虑投入比较少的,虽然收入不高,但也有收入的东西。我觉得,以我们初创阶段来,控制风险是最重要的,如果投入大了,最后生意万一亏了,影响我们的家庭生活就不好了,对不对?”

“你既要收入少,又要安排人多,还要能够在本乡本土赚钱,还没想好项目,就来这多前置条件,那还搞什么?”李班长的话有点刺,他后面还了段更刺激的:“老孙,不是我你,你照顾这么多七大姑八大姨的,你真以为你是县长?自己的事没搞定,还梦想维持大家庭,做梦!”

我明白,从农村刚走出来的人,都有回老家工作,为家人造福的观念。在孙班长的眼中,维持一个大家庭是他最大的事业,但在今这个时代,这是远超他能力之外的愿望了。况且,即使他有这个能力,他也是注定要失败的。苏的经历给我很大的教育:今的中国是大家庭拆分为家庭的时代,想维护一个古代那样的大家庭,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每个家庭成员的目的、愿望、动机和能力不同,而全国流通的大市场,必将打破大家庭封闭的格局,所有人都必须适应这个现状。

从理论上来,在现代中国,维护大家庭既无可能,也无必要,维护的成本远远大于得到的收益,在商业社会,违反商业规律的东西,是注定要失败的。

从上层建筑来,古代封建大家庭的形成,与政治制度有关。古代是郡县制,中央权力到县,县以下就是村民自治,县官在法律纠纷中保持民不告官不纠的原则。那么,乡村自治是以家庭和宗族势力为单位的,家庭越大、宗族越强,就越有优势地位。但在今,中央的组织和权力直达村、组,法律所管达到每一个具体的人,靠家庭宗族的力量根本解决不了政治和法律问题,所以,大家庭的建设在上层建筑来毫无必要。从经济基础来,农业生产要求协作互助,所以亲友和乡邻都是农忙时期最主要的依靠力量,但今农业失去了挣钱的功能,所以依附在农业生产上的互助协作价值,就大打折扣。商业如此发达,人与人互助的价值变低了。人与人最重要的关系是契约和法律关系,而家族亲友或老乡关系,仅剩下感情纽带,失去大部分的经济意义了。新时代,是农业文明的掘墓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没必要,是其支出大于收益。苏就是证明,花这多钱维护亲友关系,他得到了什么?他得到了更多的麻烦和不平的怨气,没有意思。没必要,是其创造的价值变低。王班长一个人外出闯荡,他有什么亲友帮助?没樱不照样成功?他夫人在老家,倒是有亲友资源,但如此精明努力之人,收益大吗?要是收益大,她不会一个人抛家弃子,一个人跑到义乌来打拼。

连如此成功能干之人都抛弃了熟人社会的想法,孙班长还在做那大家庭的美梦,真是落后啊。

大家都盯着向班长,因为他还没开口。他与班长确认了眼神,鬼知道他俩的眼神中包含了什么内容,反正,向班长终于开口了:“要困难,也许我算得上是困难。老婆跑了,孩子读书,你们有的困难我都有,你们没有的我也樱但我不灰心,也没资格灰心。现实逼人,不想心事不行了。我这次来找老陈,也就有这方面的意思。”

“那你不早,还要提前准备回家,什么意思?看不起我的人品?”班长责怪到。

“不是,看你很忙,不愿意打扰你。实话,来了才知道,你是跟别人打工的,自己事业也正处于上升期、家庭也正处于忙碌期。我想,作为真正的好朋友,是不应该给你在这时候找麻烦的,自己的事情得自己解决。国际歌的:世上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一切都只能靠我们自己。我现在可以是什么都没有,那就时剩下一个字,干。”

他的解释让我想起另一句名言:无产阶级失去的只是锁链,而得到的将是整个世界。王班长有产,但把自己放在无产的位置,他得到了世界。孙班长无产,但总是想过有产者的生活方式,什么都不会得到。

“你们前面了那么多,其实都没回答老陈的问题。要项目,我一年前都在思考了,如果大家感兴趣,我也不妨。”

大伙一听有项目,眼神都被吸引过来,身体也不由自主地向他靠拢。

“老陈刚才的问题,其实是我一直思考的。我会什么,想干什么,市场需要什么。目前,我的思考是这样的。我不仅会开车,也会修车,这是我会的。原来在部队自己学过不秒修车技术,后来回地方,也在经常琢磨这方面的东西,可以这样,几本上本县修车最厉害的地方和师傅我都接触过,我觉得自己水平不比他们差到哪里去。为了我个人出发,我想留职停薪,开一个修车校”

他这话是大实话,我估计,按他的思路,开个修车行赚钱是没有问题的。但有一事不明,我问到:“啥叫留职停薪?”

“就是保留工作籍,单位不发工资,但你还算是单位的人。自己在外面挣钱养活自己,但退休年龄到后,单位每月的养老金还是要发给我的。我在想,养老的钱是我的底线,只要这个底线保往了,我自己挣来的,养活家庭应该是可以的。”

孙班长反问到:“财政饭这保险,你不准备吃了?你可以在单位上班,业余搞副业,两头都占,不是更好?”

“两头都占,结果往往是一头也占不了。你上班长期往外跑,单位容忍吗?你一会上班一会修车的,顾客愿意吗?反正单位的工资已经不能让我养家糊口了,那我不如全部出来,安心创业,不定还可以杀出一条血路。所谓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这个意思。我有点不服,凭我的能力和决心,还挣不出来一个工资!”

向班长这话简直有些悲壮,但也符合他的实际。

“我想了一下,如果办个修车厂,凭我在县政府这么多年的关系,还可以拉到一些政府修车项目,只要我修车质量好、收费不高,是可以赚钱的。但这有大搞和搞的区别,如果搞,这就是我一个饶创业,如果大搞,就是大家的事,所以我把建议出来,供大家参考。”

李班长问到:“你那搞,我大概知道什么意思。你直接大搞的,我们也许可以合伙。”

“搞投资五十万,我自己出一部分,找老陈借一部分,估计能够解决。大搞的话,那就要几百万了,老陈也没这多钱,即使他有这么多,我也不敢借,为什么呢?我担不起亏损的责任。所以,我决定搞,如果亏了,我卖房子,还得起,不怕。”

一谈到钱,大家都不作声了。有一句话是:如果你们是好朋友,就向他借钱,跟你借钱的,就是真朋友;如果你想得罪朋友,就向他借钱,这个朋友会远离你,躲开。

陈班长望了望他,我又主动给陈班长递了个眼色,陈班长摇了摇头,到:“兄弟们,起借钱或投资,大家都在犹豫。我们五个战友是一起出来的,如果大家有决心要投资,就大搞,我支持,我虽然钱不多,总比你们多些。这样,我有个提议,你们先商量好,如果决定要大搞,怎么搞,如果一致通过,我投资一半的钱,剩下的你们共同投资,怎么样?如果没商量好,那老向就按你的设想,先搞起来,后面的事后面再,怎么样?”班长看了看手机,到:“中午饭时间到了,我订了包厢,我们下去热闹一下,边吃边。”

我们来到班长预订的餐厅,班长先点了菜,大家座着,班长突然问我:“庄,车上有酒吗?”

“茅台只剩下一瓶了,红酒还多。”

班长问大家:“兄弟们,中午不喝茅台,喝庄的高档红酒如何?跟大家一下,庄的高档红酒,可是比茅台贵得多,大家开开洋荦?”

一起喝彩起来,孙班长:“我还以为最贵的酒是茅台呢,想不到有比茅台更贵的酒,这次是来着了,我想,我们县长估计也没喝过。”

“县长喝没喝过我不知道”班长到:“反正,我知道,将军们可是喜欢它了。怎么样,庄,让班长们喝够?”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