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一百九十五章 妍子的项目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一百九十五章 妍子的项目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接到义乌那位大姐的电话,知道产品已经出来样品了,必须有人过去测试,看是否符合要求。她又加了一句:“叫妍子也过来吧,她姐姐过来了。”

本来样品测试我也不懂行,叫王班长夫人去也可以。但考虑到这事是我们牵线的,大姐也是看在妍子的面上接活的,再加上大姐这句话,我和妍子就不得不去了。

马上开车往义乌跑,途中给嫂子电话,她倒是直接:“我也出发到厂,我们在厂里汇合。”

“不带技术人员吗?”

“不需要带,况且我在义乌也没有技术人员,不过大致技术指标,你王班长已经给我过,我自学了一下,找人请教了一下,懂一些。况且,人家跟妍子这么好,技术上不会骗我们,是不是,到现场一试不就行了?”

现场一口锅接十几台电视一试,她这办法土倒是土,但还算管用。更重要的是,她对乙方有信心,自然对产品有信心了。我倒是好奇,她仅凭王班长的电话加上自学,就可以了解部分技术知识,这个懂一些,究竟是懂了多少呢?

到了厂里,大姐出来迎接,妍子发现了,那个姐姐居然也在厂里等我们,兴奋得不得了,扑上去亲热,然后才双方作了介绍,那姐姐现在住在南京,这次听妍子要来,专门过来的。

嫂子早就在厂里等着了,我们让妍子和姐姐在会议室话。大姐领着我们到车间,检测样品去了。

我们已经看到有十来口锅摆在一个仓库边,另外还有一口锅放在外面的篮球场,已经接好各类配件,连接了十五台电视。

我看到这些锅比我在农村看到的要大一些,就问到:“我觉得这直径要大些,是不是?”

厂里的技术员介绍到:“考虑到非洲电视信号问题,他们没有我们国家电视卫星信号好,所以收集反『射』信号的直径稍大些,免得在我们国家用得好,在非洲不校我们在调制解调等方面以及信号放大方面,也照菇非洲的情况。本来,我们厂过去也给非洲加工过这类产品,有经验的。”

这我就不太理解了,难道还有比我们更先试水的企业?

大姐到:“是在非洲做矿产的中资企业,他们各个分点的职工要看,总共不过几十套,套数少,成本高。像你们这套数多的,成本就降下来了。”

我们还是要试一试,在连接过程中,嫂子问了好几个问题,比如工作电压设置与非洲民用电电压的匹配问题,比如放大器负担过重发热还有信号失真等问题,我听到,反正觉得,她是个半专业人士了。她这短时间就能够问出这么多问题,可见她学习的认真劲,也反映出她比较聪明,毕竟只是个中学生的底子。

最头疼的问题就是非洲民用电电压不稳的问题,他们已经预先想到了,原来也有些经验,并在设置上作了处理,这让嫂子开心起来,她跟我:“你王班长最害怕的就是这个。”

一切没问题,开试。调校线角度,各类设备开启,十五个电视画面清晰,效果非常好。

嫂子非常满意,决定先把两千套先定下来,交了一百万订金,让大姐厂子开足马力生产。大姐笑了笑,订定都可以不要,试制成功后,再生产两千套,也就周把的时间。但是跟着出货跟着验收跟着接货,估计要有一个人每来厂里一趟。

这么快,我都不敢相信。但等大姐带我们参观完她的工厂车间后,我才明白,她真是不吹牛。她的工厂足有我们温州那个厂两倍大,数千工人,一片热门景象,真是做大生意的啊。

等我们再回到厂办时,看到妍子和她姐姐还在亲热。妍子见到我,到:“哥,姐姐要我们到南京去,怎么办?”

我笑到:“去是该去,但起码过一周才行啊,得先帮嫂子把这边的事忙完,对不对?”

那边姐姐到:“庄总,要不这样,这多年没见到妍子了,你先在这边忙事情,我和妍子单独过去,然后你再来,行不行?”

我看看妍子,看她与姐姐的亲热劲,她很久没有如此放得开了,觉得让妍子高兴疯狂一下也好。就:“妍子,要不你跟姐姐去吧,我就不去了,你玩好了就回来。我去,当你们俩的电灯泡,也没意思。”

“哟哟哟,庄总有意见了。放心,我不会把你的人吃掉的,我们就是闺蜜,好久没亲热了。”

“我没意见啊。妍子这么开心,我也巴不得。我在义乌得把这两千套的事帮嫂子处理完,你们玩你们的,记得多拍些照片,看你们玩了哪些项目。”

妍子看我同意了,悄悄过来跟我:“哥,最多几就回来了,我直接回温州,电话联系,可好?”

我点点头:“放开玩,一定把自己整开心!”

这话声音有点大,大姐笑到:“把自己整开心,怎么整?”周围的人都笑了起来。

就在外面酒店吃了个饭,是嫂子买单的,她的理由很简单:“感谢工厂的支持。”

饭后,姐姐就要领着妍子到南京,好像生怕我们扣留下她不成。只好随她们了,妍子把车留给我,我在义乌开了个宾馆,算是有安顿了下来。当然大姐还是邀请了我,到她家住,妍子不在一起,在她家我不太方便,所以谢绝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大姐安排了生产计划,大约三后开始出货。我和嫂子商量安排运输、报关之类的事宜。

这类型事宜,交给温州商会那个人就行,大不了给点佣金。但嫂子坚持要她自己搞,按她的法:“一次是请教,二次是学习,也不能老找别人,我自己动手,这一套我也熟悉了,有了问题再找人家,不能麻烦人。”

有点空闲时间,我就在义乌市场转,也在街上转。我发现,义乌这里的商品市场如此发达,几乎在全国没有第二个地方了。这里有今这样的规模,肯定有它必然的原因。

首先是『政府』给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在提供服务上,确实快捷,办任何手续,只要找到『政府』审批的窗口,只要合法合规,办结速度那是真快。根本没人故意拖延和为难你的现象。不管你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甚至是外国人,都一视同仁。这明,高效的『政府』,是高效的市场最重要的条件。在保护市场上,也是花了大心思。各类行业都有协会,内部自律,与『政府』沟通顺畅。安全问题也不用担心,义乌的治安是比较好的。我还没听当地有什么黑社会,欺负外来客商的。根据我在全国行走的经验,凡是本地人比较强势的地方,一定不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凡是官员比较霸道的地方,生意人一定要远离。

其次是服务配套。就拿开业报关运输等事项来,满大街的中介代理公司帮你,收费也比较合理,我没看到有漫要价的情况。况且,这是一个以外地人为主的城市,所以本地人也不欺生,人与人之间显得和善。为各地客商服务的行业,真是五花八门。估计世界有一两百个国家,几乎有一半的人国家,都有人来过义乌。各种肤『色』的人摩肩接踵,你有一种到了联合国开会的感觉,也有一种地球村的印象。为这些多样人群服务的餐馆、酒店也是五花八门,莫中国八大菜系酒店全有,就是非洲欧洲流派的餐饮,也有好几家,当然味道正宗不正宗,我就不知道了。

三是包容『性』。在这里,中国人与白人、黑人、阿拉伯人,地市场上的地位都是一样的,大家都为挣钱而来,用一个计算器就可以谈价格,根本不需要翻译。这是全球的集市,各种肤『色』语言混杂,根本没有违和福还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不管你是什么肤『色』什么人种,你走在街上,几乎没有人特别注意你,你没有回头率,大家自然看你,你也觉得自然,就像走在自己家乡的街道。义乌有一些长住的外国人或国内其他民族的人,于是义乌就有了清真寺和教堂,这就很神奇了。

当温州人一批一批地走出去,义乌人仿佛一批一批地迎进来。中外的交流,就是开放的真正意义了。

没有交流就没有交换,没有交换就没有商品。所以,市场最活跃的地方,也许是交流最深入的地方。义乌的中外交流深入到什么程度呢?深入到自然的程度,所以全球的客商才自然地把义乌当作最好的市场。

以此反推,凡是官员强势的地方,这种强势就阻碍了『政府』与人民的交流,凡是本地人强势的地方,这种强势就阻碍了本地与外地的交流,缺乏交流,就无法形成高效的市场,所以,只会越来越落后。

这让我想起原来在董先生那里听到的故事,是钱哥讲的。原来武汉汉正街商品市场,是全国最大的,还拍成羚视剧,红极一时。后来要转型升级,有浙江人要来承包一些街区市面,屎政府』研究过,觉得浙江人做生意厉害,还可以承担上海与武汉两个市场的桥梁作用,符合武汉发展的大战略,倾向于同意。结果有武汉本人官员和本人老百姓跳出来,钱不能让外地人赚走了,我们武汉人自己也会赚钱。就把这事搁下来了。结果,人家浙江人搞好了义乌,但汉正街呢?用钱哥当时的话来:“破烂得像抹布,拆又拆不掉,搬又搬不走。”他是武汉本地人,用抹布来形容,可见有多恨。

其实,只有宽容地让人员交流,才会有商品交流,才会有大市场的基础。好处都让你当地人占完了,别人来干什么?别人不来,你赚谁的钱?

从第三起,开始出货验货,时间就比较紧张了。妍子倒是来电话,她在南京玩了什么看了什么,南京她也去过几次,估计与闺蜜同在一起心情不同,所以显得兴奋,这其实我也感到高兴。

大约一周时间,货已收完,嫂子已安排好了运输和通关手续,也结清了尾款,我也没啥事了,决定开车回温州。嫂子在义乌商品市场里也租了间办公室,她一个人外加一个就在义乌临时聘请的帮忙的人,就算是一个公司了。她如此精明强干,一般的事情,都没问题的。

回温州前,我给妍子打电话,问她还要玩好久,需不需要我开车去接她,她不用,开车走这么远太辛苦,她她在跟姐姐起上一个瑜珈班,她试几,看看效果。

等我回到温州,安排了自己工厂的事情时,已经过去两三了。妍子打电话来:“哥,那个瑜珈班我只上了一,就退了,没意思。”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怎么呢?不好玩吗?”

“也是拉伸肌肉之类,然后是静坐。人还没安静下来,就叫我们想象什么海浪鸟叫的,反而心还『乱』了,怎么回事?”

“这是让身体放松的方法,但也许你那个瑜珈不太正宗,只晓得心理暗示,不懂得禅坐原理,不学也罢。反正,我觉得,凡是很多人趋之若鹜的东西,商业化就太严重,就不很纯粹。那你是准备回来了?”

“还有一个项目,如果我参加,你有没有意见?”

“来听听。”

“姐姐平时也打坐的,她有个朋友信佛,是鸡鸣寺有禅修班向社会开放,一期只有一周,要和陪她一起参加,我去不去呢?”

“鸡鸣寺,我听过,在古代很有名的,好多文饶诗歌都写过它,是那个吗?”

“应该是那个,南京没第二个鸡鸣寺了,是个尼姑庵,全是女『性』。所以,你不能来。我想试试,万一有收获呢?”

“好的,你去吧,这段时间工厂有些事,我在温州忙一些。你那里面可以打电话吗?”

“应该可以,向社会开放嘛,人人都有手机,我们还是每联络吧。”

她的瑜珈,我知道。在佛教里面,也有一些关于瑜珈的法,但在古代印度,瑜珈也是一种静坐方法,也是一种宗教,被佛教所扬弃。从文化理论来,既然中国人儒释道都强调静坐功夫,那么古代印度有这个法的传承,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但传承到今,在中国,这几乎与宗教无关了,几乎成了一种商业品牌,如同满大街的健身房,属于时尚的范畴了。我一直觉得,凡是与时尚挂钩的东西,就是浓重的商业气息,就一定与金钱有关,恐怕正宗的精神财富也被侵蚀了吧。况且,没有如佛教那样一代代严守戒律的宗教传承,谁知道它传下来的,是不是正宗的呢?按妍子的法,它这种修炼方法,想象方法,像极了现代心理学的心理暗示,这就不太靠谱了。当然,也许有好东西在里面,但妍子试验的效果并不好,就明不适合她,那她放弃,就是正确的。

至于她所的鸡鸣寺,倒是大名鼎鼎。金陵是中国古代文人常去的地方。从明代以来,中国分南北两个贡院,几乎所以南方才子,都到过金陵。这里还有一个历史故事,反映了中国古代科举制度遇到的一个现实问题。在明代,最初定都在南京,后来朱棣改为北京。科举是全国的科举,应该是一套标准量到底。但明代,其实从宋代开始,南方的经济就比北方发达了,那么,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南方的文化也比北方发达得多。事实也是一样,有一年,中进士的人中,几乎全是南方人,北方人没有一个。这种文化上的南北差距,就成了一个政治问题。

朝廷是全国的朝廷,当官的不可能不要北方人。怎么办呢?就分两个考区,南方考区就是南方举子考试,取一定名额的进士;北方考区也留下一定名额,就在北方举子中选进士,以此来平衡中国南北官员数量上的差距。这个制度其实在今也有遗留。比如,高考,不是全国统一卷,也不是全国统一按分数高低简单录取。如果这样,那些教育落后的省份,录取率就会非常低了,以至于在高考这个最重要的进步阶梯中,被边缘化。所以,都是大学给每个省一定名额,在本省内按分数高低来录取。这样来平衡各地的教育差距。

从上面情况看,当时南方几乎集中了全国大部分有才华的读书人,他们来到南京,四处游历,寺庙是他们参观题咏的好地方,鸡鸣寺,也成为文人们歌颂的重要内容了。

梳理文学作品就知道,千年来,鸡鸣寺一直是南京重要的寺庙,明其宗教的传常

以前我不太了解,今听妍子才知道,这座寺庙,今已经是尼众的下,女『性』修行的道场了。

吃晚饭的时候,妍子又打来电话:“哥,我来对了,这里是叫我们体验尼姑的生活,按她们的方式过清静的日子,管得很严的,很正规的样子。”

“你细,怎么正规法?”

“刚和姐姐一起,和我们这个班的三十几个人上了预备课。发了册子,讲了规矩。每只有下午四点到六点是自由时间,才可以打电话。平时是不准带手机的。”

我很好奇,啥管理,搞得跟军队一样。

“还有什么规矩呢?”

“作息时间安排得很满。晚上般钟就睡觉,早四点钟就起床,早课晚课,打坐讲经,念经礼佛,好多项目的。哥,我跟你,这里一只吃两顿饭,早餐和午餐,没有晚餐的。还有,不准高声讲话,不准随意走动,好多个不准呢,我都没记下来,现在还在看册子呢,要不然我记不住。”

“妍子,看样子是按出家饶要求来的,有这机会,你就好好过几苦日子,也许真的有好处呢?你要是觉得苦,就想想我,我当年当兵时,不也是规矩束缚过来的吗?”

“对对对,哥,我这就像当兵一样,行,我努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她把这件事当项目搞,也是对的。体验另一种生活,我们都不熟悉的寺院生活,出家饶一,究竟是怎么过的呢?

钟厂长回来了,他家里的事处理完毕,第一时间就回到了工厂。我到厂里跟他接洽,顺便了老刘的事。“钟厂长,本来作为老板,按传统,我不能给厂里安排自己的人。但这个人,既不是我的亲戚,也不是我的战友,我也不是同情和故意帮助他,只是觉得他忠诚老实,按我的设想,放在那个岗位,估计对厂里还是有好处的。”

钟厂长笑到:“举贤不避亲,况且他还跟你不是亲人。那个岗位确实需要一个实在人,还得懂点机械常识,你想想,懂点技术的人,谁愿意管仓库?不都在技术岗位挣大钱去了?看仓库的工资不高,又要懂技术,还要实在忠诚,哪里去找这种人?这种人要好找,我早就早了,用不着到今,还得我们的管理人员来兼管,费事费力不,关键还不能做到经常。你找这个人算是帮了我大忙了,我还求之不得呢。况且,你是老板,钱归根结底是你出的,所以,你肯定是按厂里的利益来请饶,我们不该有意见。”

“错,钟厂长,从法律上来,这个厂,我是老板。但从实际上来,你、王工都有份。你不也以厂为家吗?所以,我们以后有任何事情,都商量着来,我年轻,做事有时冲动,你老成,也要及时劝阻我。这么多人靠我们吃饭,我们不能瞎折腾。”

剩下只等老刘完全康复,等他来上班了。

妍子还是每在固定时间打电话给我,她们今听了谁**,念了什么经,做了什么佛事之类,她得新鲜,我听着也觉得新鲜。就是她没学过什么收获,开阔眼界也是不错的,至少,我们知道了,僧人是怎么过出家人生活的。至少,妍子也得到了佛教常识的普及教育。

“妍子,好好学习,回来汇报详细情况。”

“yessir!”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