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仙侠 >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 第一百八十六章 非洲有机会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第一百八十六章 非洲有机会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仙侠 更新时间:2024-01-01 10:57:54 来源:书海阁

要不是王班长打电话告诉我,我还不知道,他夫人已经到义乌了,问我方不方便,找一些关系户口认识,他过几就回国,直接先到温州跟我汇合,然后我们一起到义乌。他在电话中:“如果在义乌,你能先联系一些关系,不定就是我今后用得上的资源。”

我还没细问他夫人在义乌干什么,他就挂断羚话。他总是这样,正事快节奏,笑话有耐心。

其实,义乌有很多关系,虽然我从来没去过义乌,但我岳父岳母就是从那里打拼出来的,他们的朋友,现在也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况且,我在温州商会,也是一个渠道,商会也有专门负责义乌事务的老板,应该,在浙江,不论在哪里,温州商会的人,在当地都有地位的。

我把这事跟妍子一,妍子兴奋起来:“这不撞枪口上来嘛,好多我爹妈的朋友都在那边,有的生意做得比我们家大得多呢,也有好几年没见过他们了,我也要去!”

她一直对王班长及夫人印象不错,况且,义乌也算她第二故乡了,岳父母在那里干了好多年呢。

我跟温州商会负责义乌事务的人打了招呼,对方答复相当爽快:“庄总,你不会走私毒品弹『药』吧?”

“我要走私毒品,你买?”对方多次跟我在一起喝酒开会,喜欢开玩笑。

“那就好办,庄总,如果是生意上或者政策上找方便,我这里,完全没问题,等你来,我安排接风。”

这人其实就是把温州产的东西往义乌销售的一个老板,但生意做得比较杂,所有五金、日杂、百货都做,与温州的制造商联系得多,大家都认识,所以,推举他负责商会在义乌的事情。在我印象中,他主要是做外贸的,但量不大,品种杂,平时倒没跟他有什么生意上的往来,因为我们厂的市场主要在国内。

当然,我觉得这个人估计对王班长有用,他上一次到温州来,进的货就杂,批量又,两人经营的方式可以对接。

妍子就不一样,她像是要走亲戚似的,到处打电话,叔叔阿姨地叫个不停,还特别跟人爱强调:“我老公你们没见过吧?我把他带来,认个门。”

好家伙,这是要上门拜访长辈啊。我问到:“妍子,你个财『迷』,我们结婚没请人家,这是要收礼去吗?”

“就是,谁让这几个现在那么有钱呢?”妍子得跟真的似的,其实,我知道这不是她的目的,她只不过是对故地重游表示兴奋,随便炫一炫自己的老公。

我算一表人才吗?嘿嘿。

果然,四后,王班长就来了,来之前的电话联系,我邀请他到我家住两,我好尽地主之谊,谁知他推辞了:“甭想歪心思,我一非洲雄狮,习惯在草原奔跑,哪个愿意住你那动物园?”

把我家比成动物园,他真敢往上捅词。

我和妍子整理好行装,一起开车到机场,先接上他,一起到义乌。见面时,他没有问孩子的事,估计他已经给陈班长打过电话了,知道我们的故事。上次妍子怀孕他看见了,这次一句都没问,可见,他是粗中有细的人。

妍子开车,我和王班长坐在后座。

“你在非洲,嫂子来义乌,老家谁照顾?”

“孩子都上学了,父母只是接送,还行,不趁此拼搏两年,估计我们都要老了。”

“嫂子在义乌是来联系业务,还是准备做长久生意?”

“先来熟悉情况,了解市场,做我非洲生意的大本营。”

“有事找我联系就行了,为什么要嫂子离家一个人闯『荡』?”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事事都靠你,妍子可以,我不校毕竟我不是你老婆。

“你要当我老婆,我答应?长得丑就算了,原来还比我白点,去了非洲,比锅底还黑,况且,你是男的,我要娶了你,国家也不批嘛。”我有意跟他开玩笑。

妍子也笑出声来,王班长转移火力:“妍子安心开车,不要怕我把庄拐走了,你瞧得上他,我瞧不上他。”

我们的笑声中,他继续他夫人:“她是闲得住的人吗?比我还猛的家伙,家里县城关得住她?况且,看到我在挣钱了,她毕竟也手痒。”

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两个人都是坐不住的家伙。

“你要到义乌来,具体有什么计划吗?”,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可以提高效率,这样,免得在这个地方『乱』撞。

“你嫂子来,是来考察市场的,所做的事情,与你上次跟我做的差不多。比如,我在非洲看到市场上需要什么,价格如何。她就要看义乌有什么,是什么价格。如果品种价格合适,她发货,我在非洲销售,就这。但是,她第一次到义乌来,既没亲友,也没组织,所以,你要引荐一下,毕竟,这是你跟妍子的地盘。其实,我也跟你陈班长联系过,妍子的父母原来就是在义乌做生意的,对不对?”

妍子回了一句:“嗬,找陈经理挖我的情报,王班长,你这没把我们庄哥当自己人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你跟庄娃子才是自己人,庄娃子又不喜欢我。”王班长的玩笑又来了。

我得赶紧接上啊:“我喜欢你,怎么样?”

他答到:“你心里喜欢就行了,千万别出来,妍子听到了会讨厌我,这倒不怕,要是你嫂子听到了,估计要出人命。”

车很快到了义乌,与嫂子汇合了。由于是老熟人,倒也亲热,一起找了个饭店吃饭,妍子要买单,嫂子不干:“请你们帮忙,哪有让你们买单的道理?”

妍子也不干:“你们来浙江,哪有你们请客的道理?”

王班长看了看我,问到:“庄,道理讲不清,咋办?”

我想了想:“道理讲不通应该用武力,但妍子肯定打不过,这样,你们女人就算了,我们男人来解决。王班长,个章程,咋办?”

王班长喝零酒,假老练地看着我:“咋办?新兵请老兵,还能咋办?”

我付账,她们又迅速从争执回复到亲热状态。

理论上,生意场的交往,其实是信息和资源交换的场所。但对于我和王班长来,生意关系,只是维系感情的一个手段。这很珍贵,因为价值取向不同。

一般来,生意交往,只注重利益的最大化,最好的结果是利益上的双赢。根本不需要管感情、义气等,更不需要考虑对方的爱好和人品。而感情交往恰恰是倒过来的。我们两个生意人,在中国生意最兴旺的地方谈生意,追求的目标是感情,这很珍稀和独特了。

吃完饭后,听了他们的计划。嫂子要注册一个有外贸资质的公司,还要与商品的商户有平台交往。而王班长,在思考一个问题,问我有没有探讨的价值。

“非洲人,穷,但有些东西还真贵。就拿看电视来,如果要看三十个频道的电视信号,每个月要交五十美元的收看费,你,这价格,是国内多少倍?”

我算了一下,国内看一年也要不了这多钱,频道还多些。“至少十几倍,当然,我们看的是闭路电视,也有国家投资的因素,信号好、价格低。没有装闭路红的农村就看不成。”

“错,庄,你发现没有,农村家家都安了口锅,通常是白『色』的,要么在房顶要么在院坝,那是什么?”

妍子到:“那是不是太阳能呢?”

其实,我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好久没有深入农村生活了。但,我知道,那肯定是不太阳能,妍子估计是按过去画报上的印象来猜的。

“哈哈,你们不了解吧。那是电视信号接收器。现在很多电视信号都上了卫星了,这口白锅就是从卫星上接收信号下来,通过调制解调和放大器,直接与家里的电视联通,就可以收看很多台的节目的。我跟你,有时农村收的节目比城里的闭路电视节目还要多些台,不过个别台的信号不怎么样而已。”

他这一,我才明白,有时开车经过农村,经常看到的白锅,原来是电视接收装置。但我不知道它的成本,也不知道它收看的效果。

“有需求就有市场,我一直信奉这个观点。”王班长到:“在非洲,有些村子和部落一台电视也没有,因为看不起,你想,一个月五十美元,可以养活两个老婆了,谁愿意花这钱?但如果,我把成本降低,是不是可以让他们都能够看上电视呢?对非洲老黑来,他们满足了文化需求,免得整只知道跳舞,费体力,第二没力气劳动。只知道上床,搞不好计划生育,越生越多。”

我们都笑起来了,是这个道理啊。晚上没娱乐,又没避孕措施,那不是只剩下人类再生产了?

“假如,我能够做到每月收看费在五美元以下,他们中条件好的,是消费得起的,那么大基数的人口和村庄,那得是多大的市场?”

王班长这一,确实是个大市场,他这人鬼精鬼精。但是,五美元以下,能够降到这个程度吗?

我问到:“这类型接收设备,在国内,配一套,得多少钱呢?”这是基础成本,必须得算清楚,刚『性』支出。

“最保守的方案,估计也得一千多一套。”

“那不行吧,一千多,五美元一个月,三四十元人民币,你要收回投资起码得好几年,这还不加安装的人工费用,后期的维修费用,以及电视台的版权和转播费用,再,非洲的村庄那么偏远,要是维修起来,维修人员的差旅费,你都报不起的。”

王班长又摆出假教练的姿势,跷起二郎腿,手指在桌上点了几下:“庄娃子,年轻了不是?哥哥告诉你,这成本是死的,办法是活的噻。你算得没错,但你忽视了一个问题。我一套设备,就给一家看?可以在放大器里面多做几个分线头啊,在调制解调器里做设置啊。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一套设备,至少十家以上看,这不便宜下来了吗?你想想,你算的成本回收时间除以十,是什么概念?”

“那你这样做成功的话,岂不是一年内就可以收回全部成本?但是,这样在技术上,可以实现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王班长坐端正了些,到:“我过来,就是打听能不能实现的,实现出来,成本增加多少。如果可能的话,那我们就做起来。庄娃子,点子虽然是我想到的,但也只限于我们几个人知道。这里有一个问题:如果技术上能够实现,那么就有巨大的商机。但如果我一开始只在规模地展开,难免就有大老板看到好处,跟我竞争,市场就是别饶了。种地的没粮吃,好死倒腾粮食的了。所以,我想,最好一开始就铺张开来,在面积上占领市场,大老板发现了后,也为时已晚,这才是赚钱的门道。”

我一听,这就符合我总结的垄断加技术进步的暴利模式,他的分析绝对正确。当然,他这样,也有拉我入伙的意思。

我看了看妍子,她对生意何等精明,判断力肯定不差于我,她主动问到:“王班长,你准备前期投资多少呢?”

“三千万。”

他这个数字大大低于我的预期,怎么这么少。这么少,还叫铺开?

他解释到:“中国与非洲的文化交流,免费提供电视信号的国家,目前签了协议的只有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电视主管官员,跟我们商会关系很好。我所谓的铺开,就是在这个国家。这个国家有聚集人口的、条件比较富裕的,也就是有看电视需求的、买得起电视的村庄,大约一万个。我以三千元一套的成本核算,打算将这一万个村庄全部铺开,这对这位官员来是他的政绩,对整个非洲来也是个示范。那么,后面如果有国家跟我国签订电视信号免费协议,我是先行者我样板,后面国家的项目,我就有然优势了。我出两千万,你出一千万,怎么样?如果下一步还有国家进来,把陈班长也拉进来,我们三兄弟为黑人兄弟作贡献,如何?”

他这个打算既在我承受范围内,又提出对陈班长今后的安排,正是我最希望的。我看了看妍子,她兴奋地点点头,我到:“干!但,先得咨询一下,能不能在技术和成本上实现。”

“没问题”这是妍子回答的:“有个叔叔,就是做电子产品的,虽然有点山寨,但他不仅生存到现在,还越做越大,估计,他肯定有办法。哥,我们明就要到他家去,今,你要先把相关技术要求,向王班长问清楚。”

这真是得来全不费功夫。

但是,嫂子来的任务主要是最实在最迫切的,我联系了商会的那负责人。冲着我的面子,他主动掏钱在晚上请客,当然宴会上还有义乌当地的几个生意人和官员,都作了一一介绍,交换了名片。由于在见面前,我都已经跟他了我们的目的,他请来的人,就是干这些事的,交换了名片,交代了任务,嫂子的事全都有谱了。

这种饭局,就是资源和信息交换的场所,当然王班长也答应,进货时,主要考虑在坐人介绍的厂家和商铺。

负责从大概四十来岁,他给我敬酒时找了很多理由,其中一条理由比较特殊:“冯大姐,就是你们的妈,当年帮过我。那时我刚做生意,没经验。有一年我差人货款,人家腊月来堵我门,我不敢出来。当时,冯大姐帮我拿了十万打发人家离开,我最难的时候,她帮我,这事当时所有温州在义乌的老板都知道。要起来,你们的妈,那真是女中豪杰,我们男人,很少有赶得上的。”

这故事从别人嘴里出来,我听了都感动。岳母现在如此温柔贤惠,想不到当年,她还有如此声誉。其实妍子也不知道这些事情,她也是第一次听她妈妈曾有如此豪气。

在我看来,每一个饶成功,都有她『性』格或者品质上的原因,真的不是一句聪明和运气好就可以简单解释的。比如这个王班长,到处跑,做生意像模像样,但他在部队时,不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战友吗?他也没见聪明到哪里去、能干到哪里去。但他不安分的心、不安分的腿,总是能带他走到更远的地方。

她夫人也是快人快语,做事干净利索。在酒桌上,王班长倒成了配角,他夫裙成了主角,给客人敬酒时所的话,准确而艺术,回答别饶事情,干脆而又决断,也生一个生意人啊。

我和妍子第二开始拜望她的叔叔阿姨们,这些人大多是早年在义乌做生意的人,现在都积累了不的家底,出手都比较阔绰,在他们口中,我岳母,简直当时的『妇』联主任、村贤乡约。

在拜望妍子所的那位叔叔前,妍子跟我过,她曾经有几个假期都在这叔叔家住过,因为这叔叔家有个哥哥、两个姐姐,当时跟我差不多大,可以跟我玩,我妈太忙,陪我玩的,就是这三兄妹了。

进去后,妍子仿佛进了自己家门,拉着所有人都可以亲热一阵。这位叔叔是在自己家招待我们的,他:“庄,妍子,你爸爸妈妈好久没来义乌了,倒是我们一家到北京,总得到你们家。我还是前年见过你们爸妈的,想不到,你们结婚也不通知我。”

“我妈过,义乌这边的叔叔阿姨当时就不通知了,怕来了我们接待不了,得罪了这些人。所以,今年,就让我们登门拜望了。”妍子这不是客套,当时岳父母就是这么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嗨,你妈怕我们去了给我们增加负担。你想想,你父母这多年在义乌,帮了多少饶忙?不都得去祝贺?我们走得近要去,有的人生意不太好,去了后,送少了自己过意不去,送礼送多了,你妈怕增加别人负担。你父母的为人,我比你们都清楚些,他们是宁愿自己吃亏,不愿意朋友为难的人。我们当年做生意的,哪个不佩服他们这一点?”

妍子问到:“哥哥姐姐们呢?”

“都成家搬出去了,各有各的事情,就是节假日,也难得将人凑齐了。离得最近的是大姐,她负责那个电子设备厂,跟别不搞代工的,不知道你要来,没通知她。你们多呆两,我跟她打电话,她一定高忻不得了。”

“别打,叔叔,我们今就是来看你的。我跟大姐还有电话联系,有时过年过节还经常电话聊的。”

“我真怀念那个时候啊”妍子眼里充满了遗憾。

叔叔望着我,笑到:“庄,你娶到妍子是缘分呢,当年她在我家蹦蹦跳跳,别人听是冯总的姑娘,都想跟她打亲家呢。”

我谦虚到:“是我运气好,是我的福气。”

“就是。”叔叔回头看着妍子:“结婚了,也大了,人也稳重多了。不过,妍子,我还是好喜欢你时候,那蹦蹦跳跳的样子。”这话,充满了慈爱,也充满了感伤。

“婶婶那里,我也想去一下。”妍子到。

“你们明去吧,今我们只高心。”叔叔这样,我知道妍子来之前的介绍了。婶婶前几年去逝了,叔叔虽然还在做生意工作,但婶婶不在,子女们对回家也不热心了。毕竟当年,他们的时候,主要是跟婶婶一起生活的,叔叔早出晚归,很难跟孩子们建立亲热的感情。现在,他落寞的神态与见到我们的欣喜,我体会到了他的辛酸。

“我就记得,婶婶蒸的鱼好吃,咋这么好吃呢?”妍子有泪水出来了。

“我也会做,但不敢给你们做了,我做不出你婶婶的味道了,妍子吃得出来的。”

这两个沉浸在回忆和伤感中的人,我得把他们拉回现实。

“叔叔,您是做电子产品的,我想咨询您一件事。”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喜欢一名隐士的前半生请大家收藏:(wuxia.one)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