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公主在上:神探驸马请接嫁 > 第363章 瑶光果然有鬼

公主在上:神探驸马请接嫁 第363章 瑶光果然有鬼

作者:陶夭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5:07:58 来源:88小说

自从那日从璇玑楼回来之后,事情仿佛陷入了一种诡异的风平浪静中。

秦默自去了凉州之后一直没有消息传来,算算时辰,若是快马加鞭的话,应该也就这几日该到了。莫子琴那边也没有消息传来,也不知璇玑楼查到了太子府那盆天香牡丹的来源没有。甚至连荆彦那里都没有新的线索传来。

公仪音不免有些焦急。

这日用过早饭,在房中心浮气躁地看了会书,终是放心不想,想了想,叫了阿灵和阿素进来替她梳妆。

“殿下要出门?”阿灵梳着公仪音那一头乌黑的长发,关切地问道。

公仪音点点头,面露几分焦急之色,“去延尉寺看看。”

阿灵和阿素知道公仪音这几日一直在为太子一案头疼,闻言也不敢多说,知趣地点了点头。

妆扮妥当,刚要出门,门外却响起了轻轻的叩门声。

公仪音看向阿素,示意她出去看看。

阿素应一声,挑帘走了出去。很快,阿素又匆匆而返,看向公仪音语带急促道,“殿下,宫里来人了,说是主上有情。”

父皇?

公仪音一惊。

自从秦默去后,她便一直有些心不在焉。便是安帝那边,这些日子也因着事情又多,心情有不大好,所以也没有进宫去看安帝,不知道父皇今日派人来叫她是有事?还是只是单纯地想见见他?

公仪音心中存了几分疑惑,看向阿灵和阿素道,“既是去皇宫,你们便同我一道吧。”

两人应了,替公仪音整理了一下服饰,见一切都妥当了,遂一同出了门。

出了帝姬府,皇宫派来的车辇已经在府外候着了。

驭车的内侍朝公仪音行了个礼,恭恭敬敬请了她上车。阿灵和阿素也跟着上了车。

待三人坐稳,牛车一路疾行,往皇宫驶去。

到了承天门,三人照例下了车。

公仪音看先那驭车的内侍问道,“父皇是在甘泉殿?”

内侍行了个礼,恭声应了。

公仪音“嗯”了一声,带着阿灵阿素轻车熟路往甘泉殿去了。

行了约莫一盏茶的时间,甘泉殿便出现在了眼前。殿外伺候的小内侍见到公仪音过来,纷纷朝她行礼,并请了公仪音入内。

公仪音点点头,带着阿灵阿素跨入了殿中。

一进入殿内,就看到安帝正满面愁绪地坐在上首,面前是堆积如山的奏折,不过他的目光似乎并未落在眼前摊开的奏折之上,而是目露呆滞之色,仿佛陷入了沉思之中。

安帝身旁伺候着的刘邴见得公仪音进来,忙躬身在安帝耳旁低语了几句。

安帝这才回了神,抬头朝公仪音歉意一笑,带了一丝不好意思道,“重华来了。”

公仪音朝安帝露出一个甜甜的微笑,“重华见过父皇。”

安帝也笑着应了,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位置道,“来,坐父皇身边来。”

公仪音应一声是,走到上首安帝的身边坐了下来。

“父皇今日诏重华入宫来,是找重华有事么?”见安帝一脸愁绪心事重重的模样,公仪音不由看向安帝关切地开了口。

安帝神情沉重地叹一口气道,“重华啊,你太子皇兄的案子,查得怎么样了?”

听到安帝问起太子的案子,公仪音面上浮现出一丝尴尬。

当初信誓旦旦说太子的案子很快就能破,如今却又陷入了僵局,真是不知该如何交差,只得斟酌着语气道,“重华惭愧,虽然已经有了线索,但还在顺着那条线索继续追查中,暂时还没能将幕后凶手揪出来。”

安帝脸上倒是没显出几分诧异的神色,只是语气愈发沉重了。他点点头,“父皇明白,那人既然敢下手谋害一国太子,想必也是做了完全的准备,不可能这么快便被发现真实身份的。只是……”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眼中带了忧色和无奈看向公仪音,“只是太子的尸身已经在延尉寺停了大半个月了,朕在想,是否是时候该让他入土为安了?”

公仪音微有错愕。

她没有想到安帝考虑的是这一层。应该说,她这些天一直都醉心于案件本身,甚至都没有意识到,太子不光是一国太子,他还是安帝的儿子。

这么一想,心中顿时生了些许心酸的感觉。

她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道,“是重华考虑不周了。如今太子皇兄的死因已经找出,的确可以入土为安了。”

安帝这才微微缓了神色,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朕就叫钦天监好生准备了。”

公仪音“嗯”了一声,突然间觉得安慰的话有些苍白无力,一时竟想不出合适的话语来安慰安帝,殿中的气氛变得静默起来。

心中想了一番,还是开口道,“父皇,那……朝臣还有再提另立太子之事么?”

一听公仪音说起这事,安帝忍不住皱了眉头,好不容易缓和的脸色又沉了下去,“怎么不提?!一个两个的,都不让朕省心!若不是出了太子这事,朕都不知道,三皇子在朝臣中的口碑竟然这么好了!”

安帝的语气,半是愤怒,半是讽刺,看不大出心里头究竟是怎么想的。

公仪音心中也微起了几分心思,眼波转了转,柔声问道,“那父皇的意思是……?”

“立太子之事,不可操之过急。再者,朕如今还正值壮年,这些人便急着让朕立太子,究竟是何居心?!”说到这里,安帝语中的愤怒之情更甚。

听得安帝这口气,公仪音知道,三皇子到底还是触到父皇的逆鳞了。

父皇为君,一是疑心病重,二不喜人结党营私。如今三皇子这两样全占了,让安帝如何安得下心来?若是这个时候立了三皇子为太子,似乎有些太过顺着三皇子和三皇子一派的意思了。

虽然如今成年的皇子中可担大任的也就三皇子一位,但在安帝看来,一定不甘心就这么被人推着做了决定,所以势必会吊他一吊。

现在看来,果然如此。

公仪音心中对安帝的心思明了得很,面上却不明说,只点点头附和道,“父皇说得有理,立太子一事,的确不可操之过急。更何况如今太子皇兄尸骨未寒,若这么着急便重立太子,若太子皇兄在天有灵,心中也不会高兴的。”

安帝叹一口气,语带慨叹道,“还是重华你懂朕啊!”说着说着,又谈起了之前总爱提起的那个话题,端详着公仪音道,“哎,要是重华你是男儿身就好了,朕也就不会有这么多烦恼了。”

公仪音虽然也想替安帝分忧,但这种事明知不可能,自然也不会接着往下接,只讪讪地笑了笑,没有接话。

安帝也知道自己方才那话说得不大妥当,话锋一转,也说起了别的话题。

聊着聊着,公仪音响起了如今尚在冷宫的皇后,自从上次去长秋宫试探完皇后之后,她似乎再未听到有皇后的消息传来,也不知皇后这些日子在做些什么,不由开口问道,“父皇,皇后那边最近没有什么动静吧?”

听到皇后的名字,安帝的神色凝重了几分,摇摇头道,“皇后这些日子倒是安静得很,不过朕总担心她还有后招。”

公仪音虽然心中也有担忧,但她自然不愿过多表现出来让安帝担忧,闻言也只笑笑,宽慰道,“放心吧父皇,如今有您派人看着,想来她也翻不出什么风浪来。”

“若真是这样便好了。”安帝叹口气,忽又想起一事,看向公仪音道,“对了重华,你上次去见皇后的时候似乎惩罚了一个在外看守的内侍?我问慎刑司的人他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是你吩咐的,发生什么事了?”

原本公仪音是没打算将公仪楚去看皇后的事告诉安帝的,不过既然他问起,公仪音便也不瞒他了,抿了抿唇开口道,“因为上次我去的时候,正好发现那内侍将皇姊放进了长秋宫。”

安帝眉头一皱,“你是说……那名内侍将昭华放进去看皇后了。”

公仪音点点头。

“真是好大的胆子!”安帝气得一拍几案。

“父皇别生气,为这些人生气不值得。”公仪音忙出声安慰,又道,“想来是被皇后买通了所以才有敢这般行事,不过重华当时就已经吩咐慎刑司好生关照他了,父皇也别放在心上了。”

安帝这才闷闷地“嗯”了一声,却是没方才那般气了。

公仪音想了想又道,“至于皇姊那里,当时她经历了那样的事心中的委屈无处诉说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重华觉得,父皇还是不要再追究此事为好,以免又让皇姊心里不痛快。父皇您觉得呢?”

听了公仪音这一番话,安帝叹一口气,“难得你皇姊那般对你,你还能有这番为她着想的心,真是难为你了。”

公仪音腼腆一笑,并不多做辩驳。

她会替公仪楚说话,不过是懒得节外生枝罢了,毕竟,现在她腾不出工夫来搭理公仪楚,若是父皇旧事重提,万一公仪楚破罐子破摔,回头还是得将这笔账记到自己身上来,着实不值得。

不过既然父皇误会她是好心,她也没什么损失,索性讲错就错便是了。

两人又聊了一会,公仪音见安帝的心情似乎有好转,又惦记着延尉寺那边的事,也不在宫中多待,向安帝告辞后径直上了车朝延尉寺去了。

到了延尉寺,公仪音刚一下车,便瞧见府衙里头走出来一人。

定睛一瞧,却正是荆彦!

公仪音露出一抹笑意迎了上去。

荆彦见到公仪音,不由也是一喜,忙快步走上来欣喜道,“这可真是巧了,我刚要去帝姬府找无忧你呢。”

公仪音一听,心中不由生出了几丝希望,看向荆彦急急问道,“怎么了?可是太子的案子有进展了?”

“正是!”荆彦点点头,一面请了公仪音进延尉寺,一面开口说道,“九郎走之前吩咐我们再将明月夜的人排查一遍,果然这次查出了些东西。”

听到是明月夜的事,公仪音不由睁大了眼睛看向荆彦,“莫不是跟瑶光有关?”

“正是!”荆彦重重点点头,“无忧,你还记得在太子书房发现的那本奇怪的无名书么?”

“当然记得。”

“我们手下的人问出,有人曾见到太子从瑶光房中出来之时,手中拿了本牛皮封面的书!”

公仪音不由大惊,瞠大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荆彦,“荆兄,此话当真?!”

“事关重大,我怎敢胡说?”荆彦面上也是难得的正经之色,补充道,“那人是明月夜的女婢,之前并不知太子的身份,只是因太子每次入明月夜时都十分神秘,心中好奇,所以那日太子出瑶光房中时特意偷偷看了一番,正好见到了太子手中拿了本书卷模样的东西从瑶光房中走出。”

“那第一次盘查之时她为何不说?”公仪音皱了眉头。

“我亲自审问过了,那女婢胆子并不大,当时听说太子薨了魂都吓没了,哪里还敢说别的事,这次也是我们百般询问,再加上心中始终不安,这才说了出来。”

“那照荆兄来看,此女婢的话属实了?”

荆彦点点头,“我觉得是真的。”

见荆彦这般斩钉截铁,公仪音不由陷入沉思。

没想到,瑶光果然有鬼!

如果这名女婢说的话是真的,那么也就是说,太子房中那本奇怪的无名书正是瑶光所赠。难道说……

她的脑中忽然闪过一道白光,有什么想法呼之欲出。

难道说……他们之前一直都想错了?!

太子之所以会去找瑶光,不是因什么风花雪月之事,瑶光的作用也不是什么解语花,而是……而是谋士……?

虽然这个想法有些惊世骇俗,但联系前因后果一想,竟发现一环接一环竟然全套了起来。

如果太子每次去明月夜找瑶光是为了询问治国安邦之道的话,那么就不难解释为何太子每次从瑶光房中出来时都是一脸如释重负醍醐灌顶的神情,因为瑶光定然是同他说了什么精辟的治国之道,他心有所感,才会情不自禁露出那样的神情。

而太子书房突然多出来的那些治国安邦的书籍也说得通了,一定是有了提点了他,他才会有所领悟,才会在这上面多做文章。

按照他们先前所推论的,因为那本无名书的墨汁中掺杂了少许的蒙汗药,所以凶手在屋顶对太子下手时才能悄无声息地得手,那这么说来,太子的死果然跟瑶光脱不了关系?!

荆彦神情凝重地看向公仪音,“无忧,你看……我们是否要先逮捕瑶光?”

照理,那女婢的话虽然算得上是人证,但并不能证明她看到的太子手中的那本书就是书房里的那本无名书,但是瑶光身份特殊,与高琼和天心教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对她,公仪音不得不防。

上次在冀州时便让她悄无声息地逃脱了,这次一定不能犯同样的错误。

这么一想,郑重地点了点头,“瑶光此人生性狡诈,不得不防,我看,还是先关押起来为好。不如就随便找个理由先将她压入大牢好生看管着,你觉得如何?”

“我也正是这么想的。”荆彦附和道。

“那好,瑶光这边就交给你了。我还有事,就先走了。”既然知道瑶光果然同太子遇害一案有关,公仪音心中那种隐隐的不安感又升了起来,决定派人去璇玑楼问问看天香牡丹查得怎么样了,便开口向荆彦告辞。

荆彦知道公仪音很忙,他自己这会也忙,没空招待她,便点头应了,派人送了她出延尉寺。

阿灵和阿素车里候着,见公仪音一脸凝重地出来了,也不敢多说,迎了公仪音上车,吩咐车夫驭车往帝姬府去了。

第二日,璇玑楼果然有了消息。

而且是莫子琴亲自上门来向公仪音汇报,还带来了一个令她无比震撼的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