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历史同人] 给开国皇帝直播祸国之君 > 第164章

[历史同人] 给开国皇帝直播祸国之君 第164章

作者:锦垠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4-29 09:55:32 来源:免费小说

  第90章 第 90 章

  “是朕吧, 是朕吧!”刘彻双眼放光,激动得面色绯红。之前总听得神仙把汉武帝刘彻与各种皇帝比较,他就迫不及待想知道后人如何评述自己。他等得花都谢了才等到大汉。

  “陛下, 古往今来, 有谁能是汉朝皇帝与您同名同姓呢。”

  “ 神仙赞许大汉如此,陛下您在神仙心中绝对是千古一帝呀!”

  “开国皇帝正是陛下先祖, 一定是陛下!”

  刘彻听着侍从的恭维非常受用, 如果他有尾巴, 想必此时此刻能翘到天上去。

  他一直想向匈奴出兵,可朝堂之上异议纷起, 就连祖母窦太后也不同意。高|祖都没有做到的事, 祖先只能隐忍和亲,难道要世世代代仰人鼻息吗?

  他想铲除匈奴, 想扬大汉国威,可他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他们都在担心,万一失败了, 大汉将彻底倾覆。

  【之前说道过,刘彻与朱祁镇很像的人:都有几代先人积攒的家底, 都有攘平宇内的恢宏理想,都是在宠爱中成长。可以说, 刘彻就是这类有雄厚家底帝王的天花板。】

  【刘彻是幸运的秦始皇, 是头脑清醒的朱祁镇。】

  天幕上出现了刘彻的生平简介。

  嬴政看向天幕, “解决郡国并行制, 实现中央集权;解决匈奴问题, 控制西北、东北广袤土地, 扬华夏雄风;使用外儒内法的治国思想,强化汉人认同感;晚年及时改变激进的治国方针, 悬崖勒马,濒临崩溃的国家平稳着陆。”

  他越看越心惊,这些都是自己想做却做不到,百思不得其解的事!除了匈奴问题,其余都是大秦病症所在!

  “这究竟是怎样的能人。”嬴政对刘彻充满的好奇,同时他意识到接下来天音所言对大秦有大用处!

  “二世而亡吗,”嬴政回忆起秦朝的结局,“那就看看天命在谁吧!”

  ——

  “嚯,好小子,可以啊!”刘邦越看越喜,瞅向面无表情的妻子,高声道:“打垮了匈奴,解决了异姓王!”他到死都在惦记的事,后人真的做到了!

  吕雉低声轻叹,她也无法保证自己的后代能如此优秀,“传薄姬母子入未央宫。”

  面对松了一口气的刘邦,吕雉沉声道:“既然天命不在盈儿,那便顺势而为,早做打算。”

  在汉朝江山和个人荣辱之间,吕雉还是选择了前者。

  比起天下,身后名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选择最好的继承人,也能保住吕氏。

  在历朝历代帝王谈话间,天幕展现了两幅西汉疆域图。一幅是刘邦建汉时的疆域图,另一幅则是汉武帝时代的。

  【在华夏大一统的岁月里,北部边患一直是困扰中原王朝的结症。农耕文明下的农民只想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春耕秋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草原文明下的游牧民族却截然不同。他们逐水草而居,气候严峻则南下劫掠,单一地域环境的产物无法维持日常所需,却盛产良马。冷兵器时代,温良的中原农民当然难以应对来自草原的铁骑。】

  【从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便开始修筑长城抵御匈奴,秦始皇统一华夏后,命蒙恬北筑长城守卫疆土,“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此时中原面对匈奴处于上风。】

  【攻守易型是在秦末中原大乱之时。内部动乱,外患趁机而入。等到刘邦建国后才后知后觉,匈奴已经发展壮大,汉朝无法在短时间与之抗衡——未来能否抗衡也不知道。】

  【公元前201年,也就是刘邦建汉第二年,驻扎在马邑的韩信投降匈奴。在这位熟悉汉朝军事地理情况的带路党引领下,匈奴长驱直入,一路打到了太原。太原距离长安不过两百多公里。当时的情形万分危急。】

  天幕随即展现了当时匈奴南侵的路线图。

  “果然是太原郡。”嬴政对帝国的行政区划了如指掌,更何况是太原郡。

  这是他平定的第一个地方。

  秦王政元年,晋阳叛秦,蒙骜平定叛乱,复置太原郡。

  扶苏盯着地图思索,“往返不过两天。太近了,无异于土木堡之变,敌军依然兵临城下。”

  “简直就是火烧眉毛!”刘邦在殿内踱步,完全不见刚才的怡然自得。

  不久前他才从白登之危中脱身,如今又得身临其境,简直折磨!

  【刘邦亲自率兵在太原城下击溃韩信主力,韩信逃亡匈奴;接着汉军主力在晋阳大败匈奴。接连的胜利让刘邦飘了。】

  【他自信地认为自己可以一举击溃匈奴,从此换得北境安定。】

  【很遗憾,刘邦失败了,在白登山被匈奴团团围住,之前收复的地区再次反叛,为了脱身刘邦采取和亲求好来缓解危机。】

  【“前妾一身安社稷,不知何处用将军”,对于汉朝人而言和亲无疑是屈辱至极的。在他们看来,匈奴是不开化的蛮夷,好比现代人跟大猩猩打仗输了,然后把女子嫁给大猩猩以求苟且偷生。匈奴也不是真的喜欢中原女子,他们喜欢的是这些可怜女子的嫁妆。为了安抚匈奴,每次前去和亲的公主都会携带大量金银珠宝,粮食布匹,来满足匈奴的日常所需。】

  【华夏史上有两个和亲最多的王朝,汉、唐。但是这两个王朝的和亲有本质区别。】

  【汉朝和亲是无奈之举,是缓兵之计。汉朝深受春秋夷夏之别思想的影响。左传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记载;管仲直接提出“夷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的论断。汉武帝时代大多人认为“蛮夷者,天下之足,何也?下也!”在这些思想影响下的汉朝人自然认为和亲是权宜之计,是被逼无奈,无比耻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