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 第195节

重生在火红年代的悠闲生活 第195节

作者:屋外风吹凉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0-19 17:57:59 来源:免费小说

  有人甚至脸上还流着血,也嗷嗷叫着站起来,准备不看病了,直接回油井上继续作业。

  王进喜大声道:“好!这股劲儿还在就好!只要有这股心气在,那就啥事都不怕。不过今天就不用再干了,井场发生了闪爆燃烧,井架都烧毁了,万幸钻具还在,能休好。同志们要抓紧时间好好休息,好好养病。别等井架重新装好了,你们还没好。”

  医院负责人又给王进喜介绍了京城来的医疗工作组:“除了四个送来就已经没了的,剩下的基本上都能保住姓名。多亏今天京城的大专家们都到了,不然可真要坐蜡了。”

  王进喜看了一圈后,道:“今天大家都忙,就不挨个见了。老郭,我还要去井上看看,你代我跟专家们说一声谢。记一下,等专家们走之前,我一定请他们吃一顿猪肉炖粉条子!”

  说完,这个穿着羊皮袄、靰鞡鞋如西北农民一样的男人,带着人手大步出门离去。

  医院负责人看着背影叹息道:“王主任本身就有病,可一天也不肯闲着。这么大的大烟炮,外面啥也看不见,就这也停不下来。跟打仗一样,果然是大会战啊。”

  李源静静的目睹着这一切,忽然想起了前世的一些事。

  《我为祖国献石油》已经成了一些人恶搞讽刺的对象,但在这个信仰如骄阳的年代,我为祖国献石油,是数以十万计的石油人,对祖国母亲最深沉的爱。

  李源觉得他好像正站在历史长河的岸边,亲眼目睹了历史时代的变迁。

  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

  ……

  第161章 心肺复苏

  “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困难也不怕!”

  “石油工人有力量!挖出石油献祖国!!”

  二号井位,高高的钻台上,二三十号人齐齐拉着大绳,怒吼着往上拉。

  地面上,又有十几人拿着大撬杠拼命往上撬。

  一个比碾盘还要大的铁疙瘩,在工人们的吼声中,一点点顺着斜搭的钢管往上爬。

  李源背着药箱在旁边预备着意外发生,就看到王进喜一把推开身边拦着他的年轻人,抄起一截大橇杠,插到铁疙瘩的底座拼命撬起来。

  有他带头干,整支队伍的士气又高涨了三分,绞车缓缓的被拉上了钻台。

  上去的那一刻,所有人的发出了欢呼声。

  李源缓缓呼出一口气,新中国的工业,就是在这样的精神下,打下了本该不可能打下的基础。

  很快有人因为拉大绳双手被拉出血过来包扎,李源经过简单处理后,提醒道:“三天内不要见水,注意休息,不要碰到……”

  工人闻言都笑了,善意的看着李源点了点头后,转身回到队伍里一刻未歇的继续干了起来。

  “不好了,张万才晕死过去了!”

  工人队伍里忽然一阵骚乱,李源起初没听见怎么回事,直到有人急急跑过来找他。

  大部分医生都在马家窑临时医院里待着,接待诊治。

  他年纪太轻,别说医院领导心里存疑,连病人都宁愿去年长的专家那里排队,不愿在他这里,哪怕他前面没人。

  没法子,就主动请缨来到一线。

  天寒地冻的,就他一人过来。

  没想到,还真有意外发生……

  李源背着药箱赶紧跟了过去,就见一群人围着一个人叫。

  这男人看起来三十多岁,双目紧闭没有反应,李源双腿跪地,这是标准的心肺复苏姿势。

  跨过叫人的阶段,摸了摸脉搏,脉搏几乎没有,听了听呼吸和胸部呼吸起伏,也毫无动静,符合心肺复苏标准。

  他根本没有犹豫,先把病人头部微微扬起,保持呼吸道通畅。

  然后大声道:“都散开些,我现在需要一个人帮我,嘴对嘴的对这位病人吹气。我进行外胸部按压,连续三十次,吹气两次。快一点,我们只有四分钟的黄金救援时间,超过四分钟,病人脑部和心肺组织就会受到不可逆的严重损伤。”

  他一边按压,一边大声说道。

  两个人的心肺复苏其实远比一个人更合理,效果也更好,倒不是因为病人是男人,即使是女人也是如此。

  这个时代根本不缺挺身而出的人,很快有人主动上前。

  李源全神贯注的按压,确保每次按压力度能精准在六公分左右,频率保证在100次每分钟。

  周围人都安静了下来,寒风呼啸中,就看着李源不停的按压,另一人每隔一会儿用力吹两口气。

  谁心里都没把握,不少认识张万才的人眼睛都红了。

  这人要是没了,家里几个孩子可怎么活?

  好在,救援的及时,六分钟后,病人缓缓醒了过来。

  心跳、脉搏、呼吸都恢复了正常……

  李源却没让动,把了把脉后,拿出银针用烧山火之法给病人提了提气,周围人眼见着张万才的气色好了许多。

  再看这个从四九城来的“小白脸”,目光中就有了钦佩神色了。

  等张万才站起来,李源收起银针时,连王进喜都过来握手,高兴道:“我就说,四九城的专家没有一个是简单的!来,咱们给李大夫鼓掌!!”

  雷鸣般的掌声响起后,李源都有些脸红了,只能不住的鞠躬还礼。

  相比于这些人的奉献精神,他真的差的太远……

  李源不愿接受一**的赞美,大声道:“工人老大哥们,刚才的急救方法,不是医生也能做。你们的工作太辛苦,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如果再有人昏迷倒地,喊他没发应,看着没呼吸,摸摸脉搏也不跳了,心口处都不起伏了,就用我刚才用的方法。按压胸外三十下,吹两口气。每次按下去五公分就行了,别按太狠了,当心骨折。黄金救援时间就四分钟,救的越快恢复的越好,大家记牢啊!”

  别说现在,他前世穿越前,每年全球有三十二万突然昏厥的病人,就因为四分钟内救援不及时,百分之九十死亡率。

  但是如果身边有人进行急救,就能活下来。

  而当下任务重,营养相当来说还差的多,昏厥的病人绝不在少数。

  能提前把这个法子在工人间传播开,能救很多人的命。

  回答他的是又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李大夫,好样的!”

  ……

  李源本意是低调做人,埋头苦干。

  可是,到底没能如愿……

  救人的事还是发酵开了,这年月总会有各种意外减员的情况。

  因为条件太差了。

  而随着李源救人的事口口相传开,不少人统计起了因为忽然晕死而没了的人。

  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

  光探区,光今年,因为不知缘故突然晕死就再没醒来的人,就高达六十八人。

  往前倒数两年,条件越艰苦任务越重,晕死过去没醒过来的人就越多。

  可现在看来,他们明明可以被救啊!

  这件事惊动了探区领导,因为有人异常愤怒,特别是失去亲人的家属亲戚们,他们质问,为什么他们的亲人倒下的时候,没人教他们这个简单救急的法子?

  就四分钟啊,四分钟就能救一条人命啊!

  这又不是什么高深艰难的法子,咱们的医生都他娘的干什么的?

  朱祥和副主任再次出面,召集了一群医务工作者,甚至连总指挥部都来人了,大家坐下来谈后,发现连从四九城下来的专家们都没听过这个法子。

  这事儿可不就古怪了吗?

  李源理所应当被叫了去,希望他能解释一下怎么回事……

  会议室内,李源进门的时候,不少人的脸色都不大好看,尤其是本地医生。

  这两天被骂的那叫一个惨,纯纯是无妄之灾。

  从四九城下来的医生,也并没什么高兴的,因为他们居然没听过这样的急救法子,回答不上来。

  倒是同一单位来的郑胜利面上难掩荣光了:我说了嘛,这玩意儿是奇才!还他娘的都不信,居然嘲笑他吹牛逼,现在信了没有?

  李源还是一如既往的谦虚,道:“我学过中医,在东汉名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提到过这种法子……”

  同行们还是有真才实学的,一个年过古稀的老大夫当场背诵道:“你是说‘救自缢死……上下按被卧之,一人以手按据胸上,数动之……’可这是救上吊自杀的人才用的法子啊。”

  李源钦佩道:“胡主任,您学识真渊博,居然能背《金匮要略》!我是这样想的,上吊自杀的人,死因也无非是因为无法呼吸,晕死过去后,再慢慢死去的。

  人忽然昏死,没了呼吸,不管病因到底如何,但死因是没了呼吸,大脑和器官在短时间内缺氧坏死,和自缢而亡的道理是相通的。

  除了《金匮要略》外,还有晋代葛洪的《肘后方》中写到:‘塞两鼻孔,以芦管内其口中至咽,令人嘘之’,这是更直接的描述了。

  另外唐代孙思邈所撰的《千金药方》里也有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和方法。我做的只是小总结,平时在生活里急救病人时用过,效果还不错……”

  现代医学中这种法子是在六零年提出,但真正形成标准都是七十年代的事了,七四年美国心脏病协会才发布了心肺复苏急救指南。

  中医对胸外按压的描述早上一千多年,但即便在中医业内,也一直并没有形成明确的规范,说明在什么条件下用这种法子救人。

  事情到这也就明了了,这个急救法子是小年轻自己总结出来的。

  会战指挥部工人医院的医务主任胡德泉感叹道:“到底是四九城出来的人才啊,《金匮要略》《肘后方》《千金药方》我们哪个没读过?学西医的人都肯定看过,可大部分人就会挑里面的一些错误,当笑话看。真正有用的东西,倒是看不见。”

  有人笑呵呵道:“小李,中医学的这么好,怎么又去学西医了?是觉得中医愚昧落后不科学么?”

  这明显不怀好意的问话,让李源笑了笑,他道:“我师父,还有施今墨施老都曾当面教诲,不要拘束于门户之间,刻意的中西之分更是要不得的。往大了说,都是为了人民服务,只要确实有疗效,搞这些分门别类有害无益。往小了说,相互学习可以发皇古义,融汇新知,可以使自己进步,更好的服务群众。所以我师父,我们单位的领导,都支持我多学一些知识。

  盲目的贬低一门学问,才是真正的愚蠢,而且还是愚不可及。”

  咦?

  众人见之纷纷惊笑,这个一向谦虚低调的年轻人,也有凌厉的时候嘛。

  郑胜利心里痛快了:一个个的都觉得自己出身大医院是正统,轧钢厂医院只是工人医院,不入流。这下知道咱们的厉害了吧?小李不错!

  朱祥和出面打圆场,笑道:“小李同志说的好啊,都是为了人民群众服务,不必计较那么多。而且小李很不错,没有旧社会那些腐朽门派的自私自利,这样的绝活当众就教给了那么多工人兄弟。放在过去,这都是无德郎中拿来赚钱的秘诀。可见,小李虽然学过中医,但和过去只认钱的郎中是不一样的,他是我们新社会自己培养出来的好大夫!”

  看来中医遭受倾轧歧视的事,他也是听说过的。

  说完后,朱祥和问李源道:“小李同志,如今探区腹泻的病人很多,中医有没有法子?”

  李源道:“水土不服的话,可用藿香正气散,这是老方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