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375节

  听到这些人错漏百出的“传说故事”后,他们按捺不住,凑上去为同乡们说起真正的“史书故事”。

  虽然他们说的大部分是“野史”,“史”的部分不太多,故事足够“野”,但他们对灾民们说,大汉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孝宣之治”“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永元之隆”,都是真的。

  灾民们瞠目结舌。

  居然有这么长的王朝?居然有这么多好皇帝?居然有这么多官府会赈济而不是趁着天灾更加横征暴敛的“治世”?

  大汉统治下的祖宗们日子也太好过了!

  寒门庶士很想说,其实在大汉也有横征暴敛,比如汉武帝晚年,百业凋敝,天下户口逃亡过半。只是汉武帝晚年醒悟,且有个好孙子汉宣帝,大汉又重新变得强盛。

  话到嘴边,他们却说不出口。

  灾民们肯定会说,那也是有盼头的好日子。哪像现在遇到一个坏皇帝,接下来的肯定是乱世,而不是期待下一个皇帝是好皇帝。

  能坚信王朝不会覆灭,乱世不会到来,只需要等到下一个好皇帝,这是多么难以想象的事?

  “那这样的汉朝,怎么就灭亡了呢?”灾民们很疑惑。

  “因为大汉皇帝也以为自己天命所归,肆意虐民,不再好好对待百姓,百姓就揭竿起义,如现在反了大隋一样,反了大汉。”一位口音稍有些古怪的儒士打扮的中年人道,“谁对百姓好,百姓就愿意支持他,一直让他当皇帝;他对百姓不好,在王朝统治下和乱世差不多,那么不如进入乱世,百姓和皇帝都别想活。”

  灾民们笑道:“这话可不兴说,小心被砍脑袋。”

  不过他们只是笑一笑,没有在意。

  旁边的小吏摇摇头,背着手离开,也没在意。

  毕竟现在乱世余波未平,这里的百姓和小吏,说不定都当过“民贼”。

  只是天下重归和平,百姓不当贼也能活得下去了,他们才从“民贼”变回了“百姓”。

  “王夫子,你怎么在这?”一位武将打扮的人找来,“殿下召见你,我找了你好久。”

  灾民们吓了一跳。我们中混入了一个大官?!

  刚才满口反言的儒士起身理了理衣袖衣摆,抬手将发冠扶正,跟随武将离开。

  待他离开后,灾民们才再次窃窃私语,尤其是寒门庶士讨论最为激烈,连小吏都参与进来。

  “刚才那人是谁啊!”

  “是我们村的夫子。不对,也不算我们村的人,他说他四海为家,到处收学生。”

  “四处开书院?!这不就是汉末的大儒吗!他叫什么名字!”

  “听说叫王云,字守义。”

  “难道是太原王氏的大儒?!”

  “不是,听闻是南边的。”

  “那就是琅琊王氏!是琅琊王啊!”

  居然亲眼见到了一位世家大儒,好像是史书中的人从泛黄的书页中走了出来,士子们激动不已。

  农人们挠挠头,好像也有点激动。

  那可是话本中的人物呢!是能举起城门的大儒!

  “王夫子,我都提前通知你了,你居然还让我好等。”坐在树下看书的李玄霸收起书本,开玩笑道,“不愧是世家大儒,这腔调你真是拿捏准了。”

  王云苦笑:“晋王殿下,难道不是因为你提前到了一日,我才没有在住所等你吗!”

  李玄霸眨了眨眼:“是这样吗?”

  一位布裙荆钗,笑容温婉的女子粗声粗气道:“殿下,你怎么还和以前一样,老欺负我男人。”

  李玄霸将书卷插入腰间,笑道:“我可不敢欺负琅琊王氏的大儒,天下士人都会唾弃我。许久不见,真是认不出你了。”

  王云作揖,浅笑不语。

  王云,字守义,自北魏起就已经居住在京兆郡的琅琊王氏子弟,知世郎王薄的新身份。

  王云的再塑造,李玄霸的老师们都有参与。

  他们虽骂李玄霸是狂士,但参与此事的热情非常高。李玄霸坚信,老师们脑后都有反骨。

  当然,高颎等人只是在好奇,只短短几年,能不能把一介铁匠贼帅培养成世人交口称赞的大儒?

  如果大儒真的能像李玄霸所计划的那样造势造出来,他们这群有大儒之名的人,心情会很复杂。

  一边,他们很厌恶“大儒是造势造出来”这个说法;另一边,如果一个铁匠短短几年就能成为大儒,那儒家先贤教化万民的理想就不是空谈,而是路途虽然艰险遥远,但能够达到的终点。

  王云虽是铁匠,也识得字,读得几本书,不然也成不了“知世郎”。他十分聪明,几乎过目不忘,理解能力也很强,只在西京待了一年,就被李玄霸那些真正的大儒老师“外放”去游学了。

  现在李世民即将登基,登基之初就要广召天下有名望的隐士入朝为官,王云就正在征召列表内。

  正好路过王云隐居的地方,李玄霸便和故人小聚一番,聊聊近况。

  王云很好奇:“洛阳可是晋王殿下的计谋?”

  李玄霸黑着脸道:“不是。我觉得是二哥做了什么!”

  王云失笑:“那就是百姓自发请求秦王殿下登基了。恭喜两位殿下,这就是民心。”

  李玄霸道:“是民心,也是悬在皇座上的利剑。二哥能被百姓簇拥登基,那么百姓也能把他屁股底下的椅子翻了,再簇拥一个人登基。王夫子,这层纸,就由你给百姓点破了。”

  王云收敛神色,再次沉默作揖。

  孙宣雅摸了摸鼻子:“每次听你这么说,我都怀疑你是不是疯了。”

  李玄霸道:“狂士就是这样。老师们都说我有魏晋遗风。”

  孙宣雅笑得把优雅仕女的皮都笑破了,重新变成了龇牙咧嘴的农妇大笑:“我这些年也读了好多书,殿下你别诓我,魏晋遗风可不是这样。”

  李玄霸摊手:“我说是就是。我现在也是文坛领袖,我说了就算。”

  孙宣雅笑得直不起腰,王云的大儒面具也绷不住了,忍俊不禁道:“三郎君所言极是。”

  李玄霸与两位故旧随意聊了几句,没有留他们用饭,亲自把他们送了出去。

  这不过是晋王殿下听到了王夫子夫妻二人的名声,好奇地召见他们,然后心生敬佩地亲自将他们送到回家而已。

  王云得了晋王殿下的赏赐,将赏赐捐赠给官府赈济百姓后,继续过着以往清贫的教书夫子生活。

  只是这一次,他不需要再出外寻访学生,只要开坛讲学,台下便学生如云。

  孙宣雅的女学也终于办了起来。稍稍富裕一点的寒门庶士,都愿意请孙宣雅来教导他们的妻女读书习字。

  李玄霸与他们匆匆相逢,又匆匆离去,继续做着各自的事。

  洛阳中,百姓都把隋朝皇帝的衣服翻出来了。

  李世民看着百姓们进献的“从犄角旮旯里找出的隋朝皇帝丢掉的皇袍”,扶额叹气不止。

  “当我傻吗!这明明是新绣的!”李世民咬牙切齿,“洛阳百姓把我堵着不准离开或许是他们自发的行为,但这皇袍绝对是阿玄的准备!”

  长孙无忌面无表情道:“是啊,然后呢?你还能定他私自缝制皇袍的罪?”

  裴行俨起哄:“快定罪,我早就看不惯……嗯?李二,你怎么突然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李世民拔腿往外跑:“阿玄来了!他催命似的让我开门!”

  长孙无忌和裴行俨面面相觑。

  李世民没有住在还未修缮好的皇宫中,而是住在了一直有打理的他和李玄霸曾经居住的小院子里。

  李玄霸隔着门就听见李世民和长孙无忌、裴行俨说他坏话的声音,试探性地在心里喊了一声,果然把二哥喊了出来。

  李世民一开门,就飞起一脚踹向李玄霸,吓得宇文珠花容失色。

  兄公的武力值多可怕,这一脚踢中了,我家郎君岂不是要断好几根骨头。

  但李玄霸却面无惧色,连躲都懒得躲,李世民果然停到了他面前,然后抬脚轻轻在他衣服下摆踹了个脚印。

  李玄霸抬脚踹了回来。

  长孙无忌和裴行俨倚着门叹气,就像是门神。

  谁家兄弟是用互踹打招呼?!

  裴行俨:“我弟弟才刚出生。你和你家兄弟……哦,你和你同父异母的兄弟关系都一般。”

  长孙无忌虽然不和兄弟互踹,但他开始和裴行俨互踹。

  宇文珠看得分外无语。这群男人为何如此幼稚?大街上还有百姓偷看呢?你们不要脸面吗?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李世民和李玄霸都不在乎脸面,长孙无忌和裴行俨等下属的脸面也被李二郎和李三郎吃了。

  李世民和李玄霸打过招呼后,搂着李玄霸的肩膀道:“小五呢?我被堵在洛阳,他居然不过来救我?”

  李玄霸道:“我离开了长安,他得坐镇宫中协助母亲赈灾。”

  李世民脸上笑容消失:“很严重?”

  李玄霸点头。

  李世民把手臂从李玄霸肩膀上放下来,自嘲道:“就算我登基,也阻止不了天灾。”

  李玄霸道:“但你可以成为一个会赈灾的皇帝。”

  李玄霸停下脚步。

  李世民往前走了几步,见弟弟没跟过来,狐疑地转身。

  裴行俨和长孙无忌疑惑地看着李玄霸。

  李玄霸撩起袍子,俯身跪下:“如今乱世未平,天灾又至,民不聊生,急需一个好皇帝。请太子殿下登基,救世济民!”

  李世民面色大变,他一把把李玄霸拉起来,训斥道:“我说过,无论现在还是以后,你都不可跪我!若你都将我当皇帝,我就真的是孤家寡人了!”

  李玄霸道:“我就替天下百姓跪这一次,以后不跪了。”

  李世民嘴唇翕动,想说的话堵在喉咙,却半晌没说出话来。

  李玄霸道:“二哥,登基吧。”

  李世民道:“如果我现在趁着民势登基,百姓反噬可能就是一代而亡。”

  李玄霸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不是二哥早就知晓的道理?”

  李世民道:“但水本不会这么湍急。”

  李玄霸道:“我承认,我在其中做了微不足道的一点贡献。”

  李世民双手按在李玄霸的肩膀上,手指不由收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