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 李世民为弟弟剧透头疼中 第319节

  “唐国公怎么还没立陇西郡王为太子?他难道是想和陇西郡王翻脸?”

  “唐国公糊涂啊!”

  “别说唐国公了,唐国公不是李五郎李智云吗?”

  “对哦,李渊连唐国公都不是了。”

  李智云竖着耳朵偷听,心里暗乐。

  没错没错,现在唐国公是我李智云哒!

  高颎皱眉看着李智云。

  李智云警觉,恭敬道:“高公有何指教?”

  高颎道:“你是二郎和三郎的弟弟,也算是我的弟子了。二郎三郎说他们太过忙碌,很久没有好好教导你功课。坐镇西京的这段时日,你要把落下的功课补回来。”

  李智云:“……”

  李智云震惊:“啊?!”

  宇文弼、薛道衡、长孙晟上前一步。

  李智云退后一步。

  二兄!三兄!为什么要害我!

  ……

  “阿嚏。”李世民揉了揉鼻子,“肯定是小五在念叨我们。”

  “阿嚏。”李玄霸揉了揉鼻子,“他小时候特别爱读书习字。这次见面,他居然说有好几个月没有看过书,怎么能懒惰如此!”

  李世民点头:“就是就是,我们俩南征北战都手不释卷。”

  他想着马车里那一堆需要完成的功课,就心里发愁。

  自己都要努力读书,小五怎么能不读书?

  李玄霸打完喷嚏后,从怀里摸出书信。虽然已经看了好几遍,但现在闲来无事,他又想再看一遍。

  李世民见弟弟这样,也摸出长孙康宁写给他的书信继续回味,时不时和弟弟交换一下感想。

  “观音婢本来想来西京,但阿姊需要她,她就抛弃我了呜呜。”

  “呜呜什么,为你守住陇西大本营才最重要。西京有老师们坐镇,她来西京无事可做,不如留在陇西。你看我就不催珠娘来西京。”

  “我知道,但我还是好想观音婢。你不想你家珠娘吗?”

  李玄霸合上书信:“……想。”

  李世民叹气:“我们要快点平定天下,好与家人团聚。我想观音婢,也想娘亲了。”

  李玄霸:“嗯。”他也担忧母亲。

  现在李渊应该已经回过神,知道二哥不会乖乖听他摆弄。母亲的信报喜不报忧,不知道母亲有没有被自己和二哥连累。

  应该不会。李建成也是母亲的儿子。

  “二哥,你要努力啊。”

  “嗯……啊?是我们一起努力!别什么事都推给我!你别想偷懒!”

  “啧。”

  兄弟二人一如既往吵吵闹闹,带领着大军一路南行。

  李靖看着两位年轻郡王的背影,嘴角浮现慈祥的笑容。

  他回过神,立刻嘴角下撇,然后看向身边同僚,发现同僚们嘴角都噙着迷之慈祥微笑。

  李靖摸了摸嘴角,不由又笑了。

  第178章 前浪死在沙滩上

  蜀郡已经开发了几百年, 不需要打巴蜀,只是从剑门关入蜀,行军不算太难走。

  孙思邈的年纪虽然已经较大了, 但他老当益壮, 比李玄霸看着还要壮硕许多。李玄霸认为自己身体没事了, 让孙思邈在大兴休息,孙思邈坚决不同意,开开心心继续随军。

  李玄霸和孙思邈私下谈心是, 孙医师和李玄霸说了实话——不随军,哪来那么多“大体老师”练手。

  “大体老师”是李玄霸的话,孙思邈学了去, 认为这个称呼很好,要教给弟子们。

  李玄霸先点头, 然后想起来自家夫人就是孙医师的弟子。

  夫人该不会也去军营一边治人一边解剖吧?

  李玄霸叹了口气, 让随军的其他军医好好照顾孙思邈。

  入蜀后,孙思邈给李玄霸等人配了些驱蚊虫和防暑热的草药。他们出发时已经入秋,天气不算炎热,只是偶尔有些秋雨,让山路变得湿滑难行。

  李玄霸和李世民不是急行军, 遇到路难走的情况便就地安营扎寨,一切以安全为上。

  走走停停两月, 李玄霸和李世民才到达成都。

  途中李世民揍了流寇盗贼,上山扫灭了几个山寨,帮蜀郡整顿治安。

  等李世民到达成都的时候, 蜀中有名有姓的豪强在成都城门口排成一排, 纷纷跪迎陇西郡王驾临成都。

  大隋的士大夫大部分时候是不下跪的, 遇到上峰也就是拱手作揖。李世民看到豪强们跪在地上, 有点摸不着头脑。

  他用胳膊肘悄悄撞了一下李玄霸:“阿玄,他们跪什么啊?难道是有什么冤屈?”

  李世民惊得骏马前行的速度都变缓慢了,踌躇着不敢向前。

  李玄霸:【大概是因为你之前剿的流寇山贼很多都是他们支持的人,所以他们以为你在敲打他们。】

  李世民:“哦,这样啊。”

  他确实知道贼寇背后有人支持,但他和阿玄不也支持了王薄和翟让吗?只要没有做太残暴的事,他就没在意。

  现在看来,自己不在意,蜀中豪强挺在意。

  李世民捏了捏下巴,笑道:“也对,虽说他们支持贼寇只是为了在天下大乱时自保,但换句话说也能叫私藏兵甲,是谋逆的大罪。我现在是大隋的陇西郡王,如果想要折腾他们,一顶谋逆的帽子扣给他们,他们就只能家破人亡了。”

  李玄霸瞥了他哥一眼,不想评价二哥脸上的坏笑。

  不知道二哥又要使什么坏,别拉上自己就成。他的事还多着呢。

  李世民倒也没想使坏。他只是借由这群人的恐惧,让他们乖乖配合李玄霸重新统计户籍和土地而已。

  隋朝的基本土地政策是继承自北魏的均田制。不过隋文帝喜欢听人吹牛逼,一亩地当作五倍甚至十倍吹嘘,隋朝统计的耕地面积比完全开发了东北、两广、福建和新疆的新中国建国初期都高。

  巴蜀也一样。朝廷中央档案室里的户籍档案简直没法用。

  李世民会在成都停留一阵子,把巴蜀的户籍重新理一遍再离开。

  现在巴蜀是他的地盘,那就是从乱世脱离了。百姓该重新分田的重新分田,该种地织布的种地织布,社会运转得恢复正常。

  长孙无忌和李寿一直留在成都,已经做了一部分事,替换了部分蜀郡的官员。

  封建时代皇权不下乡,基层的官吏仍旧需要用蜀郡当地的人。李世民无意间吓唬了一番蜀郡的豪强,他们十分配合。

  长孙无忌忍不住向李世民抱怨:“早知道我就和李神通先去剿匪,再和他们商议了。”

  李寿不住点头。这群豪强!给他们脸反而不配合,早知道先揍一顿!

  李世民没有安慰堂叔和妻兄,而是笑得超大声,笑得长孙无忌和李寿都想捶他。

  李玄霸背着手摇摇头,对这次跟随他们出征的堂兄李孝恭道:“二哥就是这个性格,如果他嘲笑你,你别生气,只要不理睬他,他自己就没趣了。”

  李孝恭回答道:“主公不是嘲笑,只是玩笑。他这样对我,是与我亲近,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生气?”

  李世民和李玄霸进入西京后,就把滞留在西京的李氏族人都安排了一番。一些逃出西京的李氏族人也纷纷回西京,投奔族中两位年轻的郡王。

  李孝恭的祖父和李世民、李玄霸二人的祖父是亲兄弟,即他的父亲李安和李渊是堂兄弟。所以李孝恭虽然是李世民和李玄霸的堂兄,其实关系有点远了。

  原本时空中李渊登基后,把隔了好几房的族亲都封了王,甚至父子都一起随意封王,李世民一登基就呼哧呼哧削爵,累得满头大汗。不过李孝恭未来的郡王爵位,倒是名副其实。他是李氏族人中难得的将帅之才。

  李玄霸扒拉李氏族人中的人才时,就亲自把还在犹豫的李孝恭亲自请了出来。

  李玄霸还找到了李道玄,但李道玄现在只是个十三岁的小少年。

  李道玄家境不好,听到族兄当了郡王,还梳着两个小揪揪的他就想来投军,被他娘拎了回去。

  李玄霸和李世民说过李道玄原本的遭遇,李世民对李道玄也很上心。

  李世民将腰间短刀送给了李道玄,说等李道玄十五岁,绝对会带他出征。

  “那之前,你要好好读书习武。”

  李道玄抱着短刀,点头如捣蒜,双眼亮晶晶,眼中满是对李世民的崇拜。

  李世民觉得压力很大。

  这辈子李道玄又学他亲为先锋带兵冲锋怎么办?

  李玄霸语重心长:“所以你要改,不能教坏小孩子,你……”

  李玄霸话没说完,李世民就翻身而起跑得没影了,留他弟弟一人在原地磨牙。

  李玄霸想到这件事就头疼,不由再次叮嘱李孝恭:“二哥那种带兵方式一般人学不来,你可千万不要学。如果你和二哥都在前军的时候,记得帮我好好拉住二哥,别让他老是冲锋在前。”

  李玄霸常在后军负责后勤和殿后,不能时时刻刻叮嘱李世民。

  李孝恭此刻还不知道李世民的作战方式,十分自信:“我一定会好好劝说主公。”

  李玄霸点点头,他又给二哥找了一个“监工”。

  李孝恭不仅熟读兵书,庶务也做得不错。

  李玄霸便将李孝恭送到长孙无忌处,与长孙无忌一起应付蜀郡豪强。

  长孙无忌和李孝恭一个扮白脸,一个扮红脸,把蜀中豪强治得服服帖帖。

  他们在成都重开了官学,让蜀中豪强把家中子弟送来读书,明明是拿这群豪强子弟当人质,蜀中豪强还高兴无比,对他们感恩戴德,认为长孙无忌和李孝恭在提拔他们。

  长孙无忌干了一段时间蜀郡太守的活,待庶务理顺后,就将手中的活交给了柴绍。

  将来坐镇蜀郡的是柴绍,他会跟着李世民离开蜀郡。

  原本李世民打算让李寿和柴绍一同镇守蜀郡,但见李寿完全跟不上长孙无忌和李孝恭的工作节奏,不由叹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