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和清冷表兄共梦后 > 和清冷表兄共梦后 第63节

和清冷表兄共梦后 和清冷表兄共梦后 第63节

作者:卧扇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3-03 00:48:58 来源:免费小说

  正困扰着,远远地,有个兵士骑着马匆忙往这边来,朝着正走下朝华台的众人喊道:“长公主殿下的马惊了!殿下滚落山崖下落不明!快!快多来点人帮忙!”

  话刚说完,和云氏及谢盈雪母女并肩而行的谢蕴神色一凛,甚至连和妻女道别都顾不上,快步走下台阶,在朝华台前夺了一名士兵的马匆匆策马奔去,马蹄扬起,在身后惊起一股烟尘。

  谢迎雪不谙世事,问母亲:“爹爹为什么这么紧张啊?”

  人多眼杂,云氏看着烟尘的方向,莞尔笑了笑,压低声音道:“爹爹是陛下的臣民,自然护主心切。”

  谢泠舟和谢泠屿兄弟二人听闻,亦是快步往马厩走去,崔寄梦心里记挂长公主也不由迈开步子跟上,追上几步后觉得自己一个姑娘家只会添乱,便停了下来,朝着前方的月白身影轻声道:“表兄小心!”

  两位表兄同时回头,谢泠屿理所当然认为她在牵挂自己,宽慰崔寄梦道:“表妹放心,我不会有事的!”

  然而崔寄梦却鬼使神差地重复了一遍:“大表兄、二表兄,多加小心。”

  谢泠屿只当表妹是在说客套话,并不多想,崔寄梦却不然。

  其实她也不知道为何要补上这句多余的话,下意识看了眼谢泠舟,见他正凝眸看过来,深深望了她一眼,略微点头,而后转身离去。

  他虽未说话,但她却能读到他这一动作的含义,骤然安下心来。

  这种感觉就像阿娘在爹爹去戍边时都会嘱咐他照顾好自己,爹爹平素虽爱捉弄阿娘,唯独此时会郑重点头。

  看着众人骑马离去,身后扬起滚滚红尘,崔寄梦只觉得有什么东西像这些扬尘一样,被高高扬起。

  再也遮不住了。

  长公主惊马的那处山崖在林子后方,此断崖地势险峻,谢蕴攀着断崖上的藤蔓往下,断崖深达四五丈,好在谢家历代长子自幼都要扎马步以锻炼体格,因而谢蕴虽是文官但颇强健,顺利攀至底下。

  他不合时宜地想起自很早起便受的那些教诲,随之一块碎布冲得凌乱。

  树杈上,有一片织金团锦料子,今日长公主穿的就是就是这种花色的骑装。

  至于为何他会记得,无从考证。

  顺着碎布接连出现的方向往下攀,总算到了崖底,底下是一片浅浅溪流,顺着溪流往前,远远地,在滩涂上看到一团白色身影,当是被水冲到此处的。

  天色渐暗,只隐约见锦衣上染了一片红。谢蕴不敢往下想,疾步朝那身影奔去,试探着沉声问:“殿下?”

  没有回应,他绕到长公主跟前,小心检查,发觉她只有后背被利石割破了一道伤口,并未伤到要害,悄声松了口气。

  “殿下?”

  长公主睫毛颤了颤,但并未醒来,谢蕴冷峻沉稳的声音带了些颤意。

  “姬玉瑶?”

  那双总是溢满风情的桃花眼遽然睁开,声音虚弱但带着讽意:“谢太傅最是知礼,竟直呼本宫名讳。”

  谢蕴又是肃正模样:“臣冒犯。”

  姬玉瑶最见不得他这公事公办的架势,其实谢蕴喊她时她就醒了,但那冷肃的声音让她觉得,他定会认为她都三十六七了还不稳重,不顾安危纵马往深林去。

  兴许会拿她这前妻与他家中那位温良恭谦的贤妻作比,庆幸得亏和离了。

  故姬玉瑶选择装睡,直到谢蕴喊了她的名字才终于装不下去。

  初成婚那几年,她最喜欢听他喊自己名字,尤其床笫之间,那般端肃的一个人,即使失控也不会软言软语地哄人,所有的柔情都汇聚在她的名字里头。

  然而现在他们两相厌弃,再听谢蕴唤她名字,姬玉瑶只觉得气愤。

  她冷冷推开谢蕴搀扶的手,支撑着要自己起身,却不留神牵动了后背伤口,自小金尊玉贵的公主哪受过这样的伤?

  姬玉瑶当即痛得眼冒泪花,抬眼看到谢蕴微皱着眉,仿佛马上就要开始数落人了,先发制人道:“给本宫打住!”

  气急的时候牵动了伤口,方才九死一生的恐惧复现,姬玉瑶话音发颤:“本宫造了什么孽碰上匹疯马,得亏有几棵树挂着,否则只怕早已死僵了,这就罢了,还要遇上你这么个万年冤家,别以为本宫不知道太傅大人这会在暗笑本宫不稳重……”

  自和离后,每次见到前妻,她都是一副雍容华贵、高不可攀的模样,谢蕴险些忘了,眼前这不甚讲理甚至一团孩子气的人,才是他记忆中的姬玉瑶。

  他不由得放轻了声音,致歉道:“让殿下受惊,是臣的不是。”

  姬玉瑶只当他在说场面话,不予理会,挣扎着要起身。一双大手扶起她,不容分说将人背起来往前走。

  暮色迅速合围过来,又是在寂静山林里,所有的安全感被极限压缩在二人所处的方寸之地内,姬玉瑶不由得搂紧谢蕴肩膀,他脚下倏地顿住。

  “殿下,臣迷路了。”

  “什么?!”

  姬玉瑶错愕,须臾才反应过来他说的是什么,她先是慌乱,随即幸灾乐祸,曼声嗤讽:“本宫以为太傅大人博古通今、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与本宫这样不学无术、纵情声色的人不同,想不到也有今日?”

  谢蕴无言以对,待她嗤笑过后,才无奈地喊了一声:“殿下。”

  姬玉瑶明白了他这一声的言外之意,他们如今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谢蕴迷路了,她也不好过。

  明月高悬,勉强能视物,林间时有飞鸟掠过,从林中猛地窜出,行如鬼魅。

  姬玉瑶大气都不敢出,后背伤口紧紧贴着湿衣,她痛得直轻哼。

  谢蕴这才想起她穿着湿衣,在一处空地停了下来,脱下外袍,背对着她:“入夜天凉,殿下将就将就,先将湿衣换下来。”

  姬玉瑶并不想接,但湿衣贴在身上实在难受,只好抛弃成见,嫌弃地把谢蕴外袍接过来。但肩背处受了伤,稍一动弹就牵动伤口,顾及前夫在侧,只能忍痛。

  正痛苦着,谢蕴接过她手中的衣袍,道一声“冒犯”后,绕到她背后,就着月光替姬玉瑶把湿衣褪下,再换上他的外袍。

  因天色暗看不真切,好几次不留神触到伤口,姬玉瑶却恍若未觉。

  她想起今日宴上那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的画面,他和云氏,一看便是一路人。

  许久,忽而轻笑一声,带着嘲讽:“想不到太傅大人这样冷情冷性的人,如今也会伺候女子穿衣了。”

  谢蕴察觉到她话里别有深意,避重就轻道:“是臣冒犯了。”

  他站起身:“臣送殿下回去。”

  “不必了!”姬玉瑶松开他的手,“本宫当初嫁你也是为了利益,你对我亦从未有过情谊,既看不惯本宫的做派,何必要来!你不来本宫也死不了,要不是你不认路,我说不定早就出去了,你就是故意的!”

  她越说越难受,越扯越远:“当年我也想过要做个好妻子,你不喜欢我纵情声色,不喜欢我与那些乐师往来,你自己不也跟个冰垛子一样,我堂堂一个公主,金尊玉贵的,凭何不能贪图享乐?”

  谢蕴静静听着,既无奈又酸涩。

  他们成婚时他方及冠,自幼受训导不得溺于外物,但姬玉瑶和她温婉的外表不一样,享乐时毫不节制,在房中时更是称得上大胆,他本以为无人能够动摇自己心志,后来渐渐食髓知味,置自小所受克己禁欲的教诲不顾,被她带着一道沉迷。

  他们是夫妻,沉迷便沉迷罢。

  但时日渐长,谢蕴才发觉她不仅在他跟前如此,与那些乐师也往来密切,甚至多次在外过夜,就连孕期也不安分。

  她打破了他多年的克制和禁忌,让他甘心堕落被欲l望驱使,他不愿承认自己在妒忌,开始冷落姬玉瑶。

  但数月后他们的长子出生了。

  孩子眼睛像她,薄唇随了他,那一刻看着姬玉瑶怀抱稚子,总是骄矜散漫的眼里无比温柔,谢蕴的心再度变得柔软。

  那是他的妻,他的孩子,只要她今后好好的,从前那些他可以当做并未发生,会学着做个温柔的夫婿。

  那几个月是他们最和睦的一段时间,甚至比新婚燕尔时还好。

  但他没想到这琴瑟和鸣只维持了短短四个月,姬玉瑶开始坐不住,甚至多次不顾稚子生病,也要出去同乐师们彻夜作乐,对孩子更是关心甚少,全然不像一个母亲。

  谢蕴只觉自己摒弃自幼所受训导,同她共沉沦的行为着实可笑,心再度冷了下来,从此一直宿在书房。

  对于长子,他仍旧上心,但那孩子不单五官越来越像他母亲,性子也越发相像。

  表面温雅,但一身反骨。

  他不愿看到谢泠舟被其母影响,将来成为和生母一样的纨绔子弟,因而对他的要求颇为严厉,到了苛责的地步。

  这进一步加大了他与姬玉瑶的矛盾,到谢泠舟四五岁时,已是不可挽回,彼时姬玉瑶的兄长在朝中站稳脚跟,谢家亦嗅到皇族打压世族的风气,变得中立。

  她的兄长不再需要谢家,他亦不愿被情爱所困,想摆脱那致命的失控感。

  十几年过去,朝堂上的纷争和利益权衡谢蕴已记不清,唯独记得和离时表面平静,实则内心有如剜肉般的痛楚。

  以及过后虽空落却踏实的感觉。

  谢蕴兀自沉默着,姬玉瑶却仍在滔滔不绝地控诉:“连带着我生的儿子你也不喜,团哥儿哪一样不比别家公子出挑?!”

  “本宫一个公主若像个寻常妇人那样围着夫婿孩子打转,传出去颜面何存?再说,当年我和那些乐师只是见见面,连他们的手都没碰过,本宫想要多少美男子没有?我只有你一个,你还身在福中不知福……”

  谢蕴遽然抬起头,不敢置信:“姬玉瑶,你说什么,当年你……没有?”

  没有弃他的感情如敝履,更没有违背情浓时一生一世一双人的约定。

  所以一切都是误会?

  只因年轻时的他和姬玉瑶,皆以为彼此心里没有对方,却都很骄傲而不愿低头求证,谢蕴无言苦笑。

  “谁给你的狗胆直呼本宫名字?!”姬玉瑶正愤慨,“无趣又死板,本宫当年真是瞎了眼了,我如今倒是后悔,没有早早地趁着大好年华夜夜笙歌!”

  谢蕴并未因她的痛骂而不悦,沉默地听着,直到姬玉瑶说累了,才站起身来:“此处有野兽出没,臣送殿下回去。”

  姬玉瑶本不屑被他救,一听有野兽,顾不上其他:“谢太傅最好给本宫走对路。”

  不远处,黑暗的树丛后,一个修长的身影隐匿在林木深处,默默跟着这二人走了一路,从长公主开始控诉谢蕴开始听,将一切听了个大概。

  黑暗中,谢泠舟凝眸看着父亲背着生母在林中艰难前行,他发现他们的踪迹有好一会了,本应出去引路,却熄灭了火把,立在暗处静静听着二人的对话。

  这些年父亲和母亲每每提到对方,都会冷下脸,他只当他们是因为利益联姻,彼此之间没有情意。如今才明白他想错了,原来当年父母相互厌弃,最后闹了个不相往来,竟是因为这样啼笑皆非的缘故。

  父母的和离、他所受到的严苛教诲、父亲更疼爱迎雪胜过疼爱他……

  这些困扰了他整个少年时期的事,竟是他们二人年轻时不成熟导致的,并不是他有反骨、不讨喜的缘故。

  问题出在他们身上,而非他。谢泠舟多年以来的心结忽然得以解开。

  前方二人虽解开误会,但依旧势同水火:“太傅大人,你究竟认不认路?”

  被质问的人迟迟不回话,走了许久才开口,却答非所问:“当年冷落殿下,是因误会殿下与人有私,且臣心高气傲不愿主动示好,是臣当年鲁莽,对不住殿下。”

  这回喋喋不休的人反而安静了下来,二人又绕了许久,显然离正确的方向越来越远,谢泠舟静静跟着。

  良久他听到长公主瓮声瓮气的声音:“从前的事一笔勾销罢,本宫亦有自知之明,不是个好妻子,当年更不算个好母亲,但谢大人你能不能认些路啊?你再走错,只怕今晚你我都要葬身狼腹了……”

  又绕了一会,前方传来人声,没一会,禁军寻来了,谢蕴将姬玉瑶放下。

  “殿下!属下来迟,殿下可受了伤?”长公主的贴身女护卫焦急上前询问。

  姬玉瑶却并未回应,只回过身,默然看了谢蕴一眼:“谢蕴,你……就没有别的话,要同本宫说么?”

  谢蕴抬头,火把照映下,姬玉瑶眼中有火光摇曳,流光浮动。

  他趁着夜黑深深地看了一眼,末了:“从前是我对不住,殿下好生歇息。”

  姬玉瑶没再说话,在护卫的搀扶下离去了,而谢蕴接过侍者手中的缰绳,却迟迟不上马,直到一行人远去后,才翻身上马,循着火光的方向往回走。

  树影后,暗中旁观了许久的谢泠舟动了动,须臾,亦是迈开步子。

  回到朝华台时,谢泠舟看到方才在山中说清多年前误会的父母,此刻又变成了陌生人,仿佛方才他所听所闻皆是幻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