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第260节

  李牧挑眉:“划淮水而治?”

  朱襄轻笑:“那就看李牧将军和王翦将军的本事了。”

  李牧道:“那就划淮水而治吧。”

  嬴小政不满:“为什么不能直接灭掉楚国?”

  朱襄道:“楚国只要还有一口气在,他们的王和封君就不会结成一条心。所以楚国需要最后灭。”

  李牧半开玩笑道:“哪怕只剩下一个楚国国都,也算楚国还在。”

  嬴小政捏了捏下巴,道:“好吧,便宜他们了。”

  朱襄道:“拿下江淮平原还有个好处。江淮平原也是产粮大区……”

  朱襄说到这,不满道:“江淮平原水土条件如此优越,楚国好歹也经历了吴起变法,怎么良田还粗放管理,仅有少数贵族田地使用了牛耕和铁农具?”

  嬴小政道:“舅父,难道你还指望楚国庶民的地里用上铁和青铜做的农具,让耕牛为他们耕种?农具和耕牛比庶民的命贵多了。”

  朱襄道:“政儿,你别向他们学。”

  嬴小政无语。舅父,你觉得我傻吗?我曾大父的曾大父都在为农人提供农具和耕牛,我还不如曾大父的曾大父吗?

  朱襄道:“这是一个长线计划,我先报给君上,让君上与朝中诸公……”

  嬴小政打断道:“还是别让大父和朝中诸公商议了,我怕他们会泄露给楚国。”

  朱襄道:“那就让君上自己想?”

  嬴小政看着刚刚还很睿智的舅父,现在突然说起了蠢话,懒得理睬。

  舅父一向这样,一会儿聪明,一会儿蠢笨,都不知道是不是演出来的。

  大概率不是。

  嬴小政不知道,朱襄现在的行为,在后世叫做“智商时不时掉线”。

  朱襄没发现自己哪里没说对。他又与众人商量了一会儿,开始安排接下来的事。

  他一点都没想过,秦王会不同意他的献策。

  哪怕他说先打楚国,直接决定了军国大事,秦王也一定会同意。

  朱襄不是有这个自信,就是自然而然便如此想了,众人也是如此。

  吕不韦继续北上,在楚国经商。

  这次他不仅要向封君推销棉布、东珠、越地稀有毛皮等“奢侈品”,偷偷教给他们如何种植棉布,还要借经商的机会,完善楚国的山川城池图。

  李牧根据朱襄现在画的地图,将行军路线已经描绘了出来。吕不韦现在就是要把李牧预定的路线都踩一遍,将这块地属于哪个封君,封君家族的品性和习惯如何,耕地和税收情况也要打探清楚。

  王翦得到秦王任命之后,就会去巴郡练兵。

  朱襄说他和廉颇都可以去巴郡,但廉颇在攻打韩国,将来恐怕也会在他最熟悉的三晋之地。去巴郡的将领,定会是王翦。

  王翦有些紧张。

  他在给李牧当副将的时候,虽然积累了许多经验,也增长了许多自信,但自己当主将还是头一回。

  何况还是攻打楚国。

  有白起珠玉在前,王翦不敢自比武安君,但也想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成绩。

  此刻他要募兵、练兵,安营扎寨攻打楚国,所有事都自己一力承担。其中压力之大,让他想一想就觉得晚上睡不着觉。

  李牧安慰他,当年他在雁门郡就这样。现在王翦终于要走出第一步。

  王翦无语。李牧这是安慰他,还是在损他?

  啊,对不起,我现在才走出第一步。

  王翦没好气道:“为何你要来秦国?若你不来秦国,秦国之后将领最出色者必定是我,我不需要募兵练兵,直接领着秦军百万大军指哪打哪。”

  李牧道:“嗯,抱歉,我来秦国了。”

  王翦差点想和李牧打一架。

  朱襄得知此事,赶紧带着嬴小政来起哄,大喊“打起来打起来”,然后被李牧、王翦压着练了许久的剑和骑马,痛苦极了。

  嬴小政笑得“嘎嘎”叫。

  老师和王将军打起来他很高兴,舅父难过他就更高兴。

  朱襄定下此事后,让人一路疾行送往秦国咸阳。

  秦王柱得到朱襄的加密特急,吓得不敢打开信。

  他拉着子楚的手哽咽道:“朱襄这是怎么回事?怎么突然写急报?”

  子楚也很担忧,但还是劝慰道:“只是急报,或许又南下带着秦军种田而已。若真有什么大事,恐怕李将军和王将军会亲自来送信。”

  只要不是朱襄、雪姬和政儿出事,就不算大事。

  哪怕吴郡丢了都不算大事。

  秦王柱深吸一口气,道:“也对。”

  他扶了一下胸口,打开信,然后信差点被扯成两半:“朱襄要攻打楚国?!”

  子楚差点吓得心跳过快晕厥过去:“朱襄领兵攻打楚国?!”

  蔺贽和蔡泽接到秦王的召见急匆匆赶来,闻言大惊失色。

  蔡泽:“朱襄去楚国了?!”

  蔺贽:“朱襄打到楚国哪了?他怎么还能亲自领兵?李牧和王翦呢?政儿和雪姬不拦着?”

  秦王柱深吸一口气,解释道:“朱襄说,他发现了攻打楚国的好时机。”

  子楚、蔡泽和蔺贽三人同时给了秦王柱一个大不敬的眼神。

  君上,你老人家能不能说话大喘气?朱襄发现了攻打楚国的好时机,和朱襄要攻打楚国是一回事吗?!

  秦王柱乐呵呵道:“朱襄真是给了寡人一个大惊喜!”

  子楚、蔡泽和蔺贽默默地看着秦王柱。

  君上,你才是给我们一个“大惊喜”。

  秦王柱这才发现三人的眼神和表情都不怎么对,疑惑一会儿,终于意识到了自己刚才的话,给这三人造成了怎样的混乱。

  “咳,来,一同看看朱襄的信。”秦王是不可能道歉的,永远不可能道歉的,秦王柱立刻转移话题。

  三人叹了口气,乖乖入座。

  朱襄先简单描述了自己的计谋后,就将李斯、韩非、蒙恬三人所做笔录寄了过来,让秦王柱自己看。

  三人记录都有疏漏,合在一起勉强能看出整场会议的全貌。

  秦王柱看着绘声绘色的记录,脸上不由浮现慈祥的笑容:“政儿又有成长了。”

  三人也微笑颔首赞同。

  “如此看来,确有可为。”秦王柱道,“只需稍等几年。”

  对楚国,稍等几年便可让其生乱,秦王柱等得起。

  不,秦国等得起。秦王柱突然有点黯然。至于自己等不等的起,唉。

  “子楚,此事交由你做。你们三人做,切记不可告诉他人。”秦王柱语重心长道,“此事连寡人也不插手。”

  子楚心头一凛。

  他起身跪下,叩首道:“谨遵父命!”

  这不是君王对臣子的命令,而是父亲对儿子的命令。

  秦王柱认为,他可能等不到这一日,所以这个计划,要让子楚来完成。

  子楚即便心中对秦王柱的父子亲情没有那么纯粹,此刻心里也难免怅然。

  “儿请亲往蜀郡、巴郡!”子楚道,“替父巡游天下。”

  此时秦王、封君、地方官员都有巡视领地的习惯。太子得秦王托付,也可代替秦王巡游天下,督促百官。

  秦王柱年老体弱,让太子子楚替他巡游,六国和秦国朝堂都不会警惕。

  “准。”秦王柱同意后,叮嘱道,“小心身体。”

  子楚磕头后起身:“儿知晓。”

  “三晋之地就让廉公随意打一打,能打多少是多少,让六国以为我们重点仍旧在三晋。”蔺贽笑道,“接下来,我恐怕也要去一次南秦了。要吞掉楚国的地,新的田赋政策推行在即。”

  蔡泽道:“我坐镇咸阳,辅佐君上。”

  秦王柱微笑颔首。

  虽然自己可能等不到楚国覆灭那一日,但见到如此后辈,他也算安心了。

  第139章 豆花烧脑花

  近些年中原的气候大致是温暖的,但出现了一些,隔一两年就往下拐一下,给中原各国一点小小的冬季震撼。

  如朱襄离开赵国时的那场大雪。

  楚国不如赵国那般靠北,但习惯了在郢都的生活,贵族们北迁到江淮平原的时候,冬季总是觉得有些不好过。

  穿丝绸衣服凉了,若遇上下雨,冷飕飕的更是难受;穿毛皮衣服又热了,闷着让人心发慌。真是令人难受。

  楚国祖地原本在长江以南,所以衣袖和衣摆都非常宽大,就为了通风。

  现在他们到了江淮之地,冬季那风一吹,冷风嗖嗖嗖往里灌,丝绸里衣得穿好几层。

  若现代人来到了如今的江淮平原,会惊讶于气候的温和,表示连羽绒服都不用穿,里面一层针织衫,外面一件风衣,就足以过冬。

  但北迁的楚国贵族着实这么多年了都没能习惯江淮平原冬季的气候,更何况这些年气候的小波动,更令人懊恼。

  吕不韦带来的棉布,正好弥补了他们的需求,得到楚国贵族的一致热捧。

  至于“秦国”特有什么的,他们可不会想什么“资敌”的事,反而越是他国独有的东西,越能让他们心甘情愿地购买。

  朱襄系统出品的棉花是后世经过多次改良的优质中绒棉品种;雪姬制造出的纺织机,纺织出来的棉布质地细密。两者相加,连原本时空中明清时期那些土棉布都无法比拟,达到了“洋布”的程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