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 > 第174章 专利这个法子不错

穿越过来是享福的,都是来干活的 第174章 专利这个法子不错

作者:观海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1-04 05:30:00 来源:88小说

常生恍然大悟,他明白了,“恩师的意思是,学生以前办案直来直去,但效果不佳。

今后学生可以改变一下,以曲折宛延达到这个目的。”

“你很聪明,但还是没有领略到精髓。先评估,有的时候可以拿下,就直来直去,以最快的时间达到目的,和那些贪官啰嗦什么?

有的时候案子比较难办,就不要打草惊蛇,哪怕与那些贪官虚与委蛇,也不能惊动他们。

要调查,找到证据,证人,再行弹劾,必须一击必中。不然惊动了他们,你以后就更难办了。”

“学生明白。”

“还有最重要的,有的事不是你的事,你就不要插手,哪怕这对百姓有好处。

你只是御史,你只管你分内的事,这个你一定要明白,谁也不喜欢一个到处伸手的人。”

“恩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学生拜服。”

常生走后,孙诚对收下了一个年约四十的中年人为学生,也不禁失笑。

军工四司全烂透了,经过清洗,虽然贪腐没了,但军工也瘫痪了。

为了让四司运转起来,孙诚发出了招贤榜,与农技司一样。

无论年龄,无论资历,当然也无论出身。只要有技术,官位都虚位以待。

招贤榜一发出,杂学之士,工匠都哄动了,有农技司招聘在前,大家当然也相信孙诚的话。

不过还有一些技术特别精湛的工匠,因为某种原因没有过来招聘,这让孙诚很是遗憾。

愿意来的人,孙诚当然也要经过考核,这可是官位啊!

在这个时代,从民到官,相当于跨过一个阶层。这么天大的好事,孙诚当然要宁缺毋滥,合格之后才能任命。

可就在考核工匠的时候,有一部分工匠们都面面相觑,没有动手。

孙诚有些奇怪,那些没动手的工匠都是老工匠,在民间颇有声名。

他招的就是这些人,可他们都不动手参加考核,让孙诚有些疑惑?他们来不就是想当官吗?这又不动手,他们想干什么?

“你们干什么?怎么不动手?难道你们不想当官了?”

几人互相看了看,推出一名,那个推推缩缩的道:“侯爷,这个……。”

孙诚不耐烦了,“有话就说,别吞吞吐吐的。”

那人一咬牙,“侯爷,我与这几位老伙计之所以技术不错,那是因为我们都有一手绝活。

若是大庭广众之下展示出来,被人学去了,那我们之后的日子可就……。”

孙诚这才明白,这些工匠和那些没来的工匠为什么不来考核?他们是怕自己的手艺被人学去,对不起祖先。

他们都有一手绝活,若让人学去了,他们也就像平常工匠一样,日子过的可就没以前好了,所以他们当然不会展示出这种技术。

关于这个问题,在古代社会中,都有这种现象,那些工匠在长期工作中摸索出这项技术。

为了保住这项技术,能让自己挣到更多的钱,他们家族中有儿子,就传男不传女。

没有,那找个徒弟,在快要死的时候,才将技术传下去。毕竟有一句话不是这么说吗?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不能不防啊!

这两种办法固然能保住这项技术不外传,但在古代社会,疾病,水火,兵伐,这样的意外可是多了去,都能让人突然死亡。

运气不好,就全家死光,那这项技术也就断了,所以有许多技术都失传了。这样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

不过,现代社会中早已有解决办法,那就是专利。只要国家立法,让那些人把技术交出来,供别人使用,而他们也能通过专利授权获得好处。

这样,即促进了社会进步,专利所有人也获得了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这还是要通过大量的宣传,让那些工匠明白,交出技术是有好处的。你不交,那你就等着吃亏吧!

可孙诚并没有那么长的时间慢慢宣传,军工四司现在还瘫痪着呢!军队也急等兵器换装。

与其慢慢的反复的宣传。那还不如找个事件,将他弄大,引起轰动,将专利这个事牢牢印在工匠的心中。

孙诚想到这里,也就不再那强求那些工匠考核了。

他是先收下,先不给官,给他们来了个试用期,试用过后,才能封官。

虽然那些工匠有些遗憾,但也明白,人家把官位都给你了,当然要看看你有没有本事?试用期也很正常。

孙诚也将那些杂学之士放到工场,让他们拜那些工匠为师,与他们一起干活。

工匠是有技术没理论,那些杂学之士是有理论没技术,现在将他们合而为一,就能培养出一批,既懂理论,又懂技术的人才。

这些人可是以后的管理层,未来的大国工匠搞不好就会从他们之间产生。

当然孙诚推出这项政策,当场就有人撂挑子不干了。那些杂学之士心想,我们学的虽是杂学,但怎么说也是个文人。

你让我们拜那些臭烘烘的工匠为师,这让我们的体统何在?别的文人也会笑话我们的。

孙诚毫不退缩,哪怕这些杂学人士全都跑了,他也要执行,大不了就从小孩开始培养,从识字,写字开始。

那些人见孙诚毫不妥协,就去了礼部尚书那去告了,说孙诚不尊重文人,让他们拜工匠为师,有失文人体统。

礼部尚书一听,这还了得,第二天就参了孙诚一本。而工部尚书方平则全力支持孙诚,两人在朝中大吵一通。

结果,有一半人走了,另一半留了下来,这些人有的是真喜欢这个工作,有的确实想当官,有的是崇拜孙诚。

所以,哪怕被别的文人嘲笑,他们也按孙诚的要求,拜那些工匠为师,将他们心中理论通过工作转换成实践。

就这样,军工四司这才运作起来。因为人才不够,生产的武备数量比之原先还是有所不足,但质量去却是杠杠的。

军工的缓慢运作,原因就是工匠不够,有的工匠还敝帚自珍,自己的绝活绝不外传。

对于这种情况,孙诚认为专利立法要开展起来了,专利的付费使用,能大大降低成本,并提高产量。

只要那些工匠将技术申请专利,他们就能坐在家里收钱,不用天天守着那些技术,生怕被人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