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72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72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一路斗着嘴,坐在慢吞吞的马车上也不难熬,进了镇先绕道去医馆,马车还没停,跑堂的伙计见了往里喊一声,陆陆续续就有人出来。

  程石先提了桶鱼出来,“有口福了,昨天逮了不少黑鱼,你们先选。”

  “呦,个头不小,给我挑一条。”来人看了眼车边站着的女人,五官上,程石跟她有相像的地方,迟疑地问:“你们是亲戚?给我拿六个鸡蛋。”

  “他是我儿子。”姜霸王接过递出来的六个蛋,见他空着手,不解问:“你没拿篮子或是布袋子?鸡蛋装哪儿?”

  “啊?噢,有有有。”男人从怀里掏出个布袋子,等程石称出鱼的重量,算好了钱数铜板递给她,“你们真是母子?你看起来像他姐。”

  女人就没有不爱听这话的,姜霸王露了笑,她接过铜板递给杨柳,问其他人要买几个鸡蛋?

  医馆里还有病人等着,他们买了东西就离开,就几句话的功夫,车边就没了人。程石把桶提上车,看了他娘一眼,牵着马拐道往东槐街走。

  八方酒楼的伙计已经等在千客食铺外面好一会儿了,马车还没停他就缩着肩跑过来,“程老板今天来的有点晚啊。”

  “是你来早了,这也还没到点。”程石把一筐鸡蛋递给他,从马车最里边提出个桶,“今天十五斤鱼。”

  “东家让我问问能不能再多添十来斤,不够卖啊。”

  “多不了,堰里的鱼都是一日比一日少。”说着话就有人过来,程石让他娘把鸡蛋筐往铺子里提,“这个铺子就是咱家的,千客食铺,如何?”

  “不错。”

  “难得从你嘴里听一句好话。”

  杨柳掏出钥匙开锁,推门让阳光洒进去,跟她婆婆说:“先放一筐鸡蛋在桌上,其他的都放里面的空地上。”

  “你们可算开门了,今天都有什么?有没有菌子?”

  “没下雨,哪来的菌子。就是鱼和鸡蛋,还有五条黑鱼,先来先买,你看要不要。”杨柳把钱箱放桌上,拿着秤站桶边准备捞鱼,跟婆婆说:“鸡蛋三文两个,鲫鱼和青鱼三十文一斤,黄骨鱼四十五文,黑鱼四十文,虾是三十五文,若是有人来问价……”

  不不不,什么三十文四十文的,姜霸王连几种鱼都认不清,更别提跟价钱对上号了,她撸起袖子接过秤,“我会看秤,我来称重。”

  “老板娘,这是你的?”熟客问。

  “我婆婆,看得出来吧?我男人长得有些随她。”

  “我还以为是你大姑姐,长得可真年轻。”

  清溪镇上的人可真会说话,再次被夸,姜霸王心里美滋滋的,对镇上的人印象好极了,招待客人的时候一直笑脸相迎。

  鱼先卖完,最后还剩一筐鸡蛋,程石去隔壁铺子借了个高脚凳回来,踩着凳子把灯笼挂墙上,竹箩和针线筐摆在竹竿搭的架子上。

  “我出去看看灯笼和箩筐是什么价,你们婆媳俩继续等着,要是客人少了,卖不出去咱再带回去。”

  杨柳摆了摆手示意他忙他的,“把凳子擦干净顺便给隔壁还回去。”

  从进镇到现在也不过一刻钟,姜霸王留意了的,隔壁的烧鸡铺子一直没人进去,而她家的已经清空了桶和筐,“你们一直是这样?路上耗的时间都比卖菜的时间长。”

  “嗯,就最开始卖鱼的时候费了点心思。”杨柳看到面熟的人往这边走,她从椅子上起身,笑着寒暄:“蔡大嫂,你今天来的有点晚啊,鱼已经卖完了,只剩鸡蛋了。”

  “家里来客耽误了,只剩一筐鸡蛋了?我都买了能不能便宜点?我小姑子坐月子了,年纪不小了又添个小的,得好好补补。”

  一筐鸡蛋有一百来个,杨柳心里惦记着事,也不想再在镇上等下去,就以五文钱四个全卖给她,一百二十五个鸡蛋收了一百五十五文钱,多出的那个鸡蛋当添头。

  “我明天再来还筐,明天你给我留个五六条鲫鱼。”

  “行,也是买回去给小姑子吃?你们姑嫂关系倒是亲近。”杨柳送她几步路。

  “在我身边长大的,也算半个闺女了。”妇人叹口气,摆了摆手,“妹子你留步,别送了,外面热。”

  杨柳转过身看烤鸡铺的老板娘抓了把瓜子站门口嗑,又跟她说了几句话才进去。

  姜霸王翘着腿把铜板都倒在桌上,见人回来抬了下眼,又低头忙着数铜板,等程石回来她还没数完。

  “卖完了?那就关铺子回去。”程石把猪腿和几根排骨放桶里,“我去赶马车。”

  马车牵到门口,姜霸王才把最后一个铜板串起来,不数不知道,这一个小小的铺面就卖两样东西,开门关门不足一柱香,就这会儿的功夫就卖了近两千个铜板,快二两银了。

  回去的路上,她回过神说:“阿石,山脚下那口堰是不是小了?等冬天了再找人把放水口那里挖开,明年也能多养点鱼。”小两口一个月能挣六七十两银,比她的工钱还高,不得了。

  “过段时间再说,我们心里有数。”一两句话说不清楚,程石干脆不解释,只撂一句话:“还得再观望观望再说。”

  他往车里看,问杨柳:“你是不是不舒服?今天话怎么这么少?”

  “没不舒服。”杨柳把伸在窗外的手缩回来,她探头看了眼天,说:“今天的日头不怎么好,我觉得要变天了。”

  “是有点像,我早上开门出来天上就没有几颗星,月亮也昏昏沉沉的,我还以为今天会是个阴天,谁知道又出日头了。”姜霸王眯眼看天。

  程石抹了把脸上的汗给这婆媳俩看,这哪像是要变天的样子。

  杨柳不看他,拍开他的手。等马车进了村,越靠近山,空气里的水汽越重,她下了马车没进屋,直接去了山里,蹲在山脚好一会儿去找村长,从村长家出来又去地里跟割稻的人家说要变天,让他们把晒在晒场的稻子都拉回去,别淋了雨发霉长芽了。

  天上的日头火辣辣的,戴着草帽还晒得人头皮疼,不像是要变天的样子。

  “柳丫头,你会看天象?以前也没听说啊,还是你听谁说的?”稻田里的男人直起身,他不怎么相信,但也不相信杨柳会胡扯折腾人,之前收麦时他们两口子去晒场帮忙了大半夜,可不像是胡来的人。

  “你们找个蚂蚁洞看看,蚂蚁已经在忙着搬家了。”杨柳不能说她感觉到空气里的水汽变重,这个感觉挺胡扯的,“我可以确定的是今晚天黑之前就会下雨,信不信随你们。我是在村里长大的,是啥性子也都了解,不会胡扯折腾人。”

  她说完去找杨家本家的人,除了个别性子倔的,其他人见她说的坚定,犹豫了一番都选择相信她,在烈日炎炎下或挑或拉,把割下来的稻往家里运,至于晒场上的,拢成堆盖上麦秆和陈年的稻草。

  村里其他人见这阵势,有的站在田里笑,有的担心会真下雨,也满头大汗的把连着稻杆的稻子拉回家。

  “叔,你还真信了杨家那丫头胡诌的?我去问了我太爷,他说不会变天。”

  王青山不理他大侄话里的嘲讽,他家穷,赌不起,宁愿累点也不能让稻子淋了雨,“她可能是听她婆婆说的,她婆家是开镖局走镖的,肯定会看天象。”

  村里的稻田是连在一起的,听到他这句话的人不算少,本就犹豫的心越发动摇,再看路上风风火火往家挑稻捆的人,绷着的那根弦咔的一下断了。

  “别割了,老大回去赶牛车,其他人捆稻子。”田里的老头子喊。

  一时间,田里的老老少少都顶着烈日擦着汗,叉了麦捆往牛车上堆。花生地里的人听到信,看田里的人已经忙活开了,也没心思辨真假,搂着花生秧装筐里,腿脚抡成风火轮,咬着牙挑担往家里跑。

  “真会变天啊?”程石刚帮老丈人家挑完花生,回来一屁股坐门槛上,可热死他了,他眯眼看天上的太阳,试图找到乌云的痕迹。

  杨柳很淡定,剥着花生说:“可能吃了饭,日头就下去了。”

  真如她说的,午饭还没吃完,天上就结起了云,夏天的雨来的又疾又猛,几乎是日头刚消失,雨点子就砸了下来。

  院子里的灰尘被雨打的扑了起来,村里有人庆幸,有人惊得把饭碗扔地上,嚎着嗓子冲进雨里去田里抢庄稼。

  大雨一直下到傍晚,田沟了积了不少的水,哗哗往低处流,田里的稻子早被雨浇透了,之前笑他人傻的,现在站田里无力地垂着头。

  “明天会是个好天气吗?”蒋阿嫂站程家门口问,“明天要是出日头,淋了雨的稻子晒晒还没多大的问题。”

  雨刚停,风里的水汽浓重,杨柳也判断不出明天会不会是个好天气。

  “柳丫头可吃饭了?今天可多亏了你。”从菜园里回来的妇人路过程家,见她站在门口,从筐里掐了两把择干净的菜放门口的石碾子上,“尝尝我家的菜,才长出来的,嫩的很。”

  “家里有菜,婶子你拿回去吃。”

  杨柳越是喊,给菜的妇人走的越是快。等到了天黑,她家的廊下踩满了泥脚印,东家一把菜西家几个蛋,还有逮了泥鳅黄鳝给她送来的,桌上还放着一箩冒热气的煮花生,也是村里人送的,捞出锅就送来了。

  作者有话说:

  状态有点不好,又晚了,不好意思啊

  第八十七章

  等杨家四口人进门, 杨柳赶紧让程石去把大门杠上,免得再有人登门送东西。

  坤叔提了两桶水来泼廊下的青砖上,扫掉踩下的泥脚印, 免得杨柳路过再滑了脚。

  堂屋里挂着三个灯笼,桌上中间立了两根蜡烛, 雨后的风吹进来, 烛火飘摇,落在墙上的暗影也跟着变了形状。

  “婶子。”杨大哥两口子进门先向姜霸王问好,他们穿的草鞋过来, 一路走来,草鞋变成泥鞋, 在廊下的台阶上直接脱了鞋,赤脚走进屋。

  姜霸王眼皮一跳, 行武的再不拘小节,她也没见过女子赤脚出现在外男面前,但她见杨家老两口脸上毫无异样,其他人看见了也像没看见一样, 似乎大惊小怪的只有她。

  杨父杨母也脱了鞋, 在屋檐下接雨水的桶里洗了手, 从黑暗里走进光亮。

  “今儿晚上又让亲家母着忙了, 有没有我能搭把手的?”杨母问。

  “我一点都没忙,做饭有春婶,倒是你们一家在地里忙了半天,晚上多吃点。”姜霸王让出座,扫了眼她的脚, 思量了一瞬, 压低了声音问:“我看你跟小柳的脚差不多大, 我喊她给你拿双鞋换上?”

  杨母不在意地摆手,“这天又不冷,不穿鞋还舒服些。”

  姜霸王闻言就不再提,她看春婶出现在门口,出声问:“是饭好了?”

  “好了,你们摆好桌子就能端菜了。”

  雨后的晚上,风里带了丝凉意,热气腾腾的炖猪腿端上桌,升腾的白雾驱散了空气里的湿气。一罐鱼汤炖干鲍干贝,一钵干豆角炖小公鸡,两条煎鲫鱼,一盘清炒松乳菇,村里人送来的青菜也清炒端上桌,满室的香气。

  “都是自己人,今天谁也不招呼谁,都敞开了肚皮吃。”姜霸王作为主人家先热场子,她第一次见杨柳这个嫂子,笑着对她说:“别拘束,就当自己家,挟菜别客气。”

  “这么多好吃的菜,我就是想客气,手跟嘴也不听使唤。”杨大嫂爽朗的玩笑。

  “对,就该如此,饭桌上谁客气谁吃亏。”姜霸王先落筷,挟了鱼腹肉放儿媳碗里。

  “娘你吃你的,不用照顾我,我挟不到就站起来。”杨柳半捂住碗,她只是揣了个娃,没娇气到吃饭都让人照顾。

  “好,你挟不到就使唤阿石。”

  杨家老两口对视一眼,心下都高兴,替丫头有个好婆婆高兴。

  吃肉的吃肉,喝汤的喝汤,肚子半饱了才有心思说话,杨大哥说稻子和花生淋了雨的多是姓王的人家,“来的路上听到好几户吵架的,还有人摸黑还在田里挑稻子,掐了稻穗摊开放竹席上晾着。”

  “二丫头,你什么时候会看天象了?我听村里人说,老种地的都没看出来今天要变天。”杨父抿了口酒,提起垂拉的眼皮看向杨柳,又看了眼亲家母,“还是说是亲家母看出来的?”

  “我可没这本事。”姜霸王看向杨柳,她也挺好奇她是怎么看出来的。

  “每到要变天的时候,生活在地下的蚊虫最先有反应,洞穴在低洼处的蚂蚁会在大雨落下前搬到高处。”这是杨柳今天下午观察出来的,她见程石两眼都写着不信,笑了笑,继续说:“这是会看天象的人都知道的,至于我,我是凭感觉,每到要下雨前,空气里的水汽会变重,就像烟囱里冒出来的青烟变成了烧水的锅里冒出来的白烟。”

  其他人盯着她,见她不说了又都垂下眼,思索片刻跟身边的人对上眼,心里都是同一个想法:满嘴胡诌。

  “你还不如说昨晚做梦梦到今天晌午要下雨,你要这么说我还就信了你。”杨老汉冷哼,上午那会儿天上挂着井口大的日头,吹的风都是热的,空气里有再多的水汽也给晒干了。

  “随你信不信,反正我能感觉的到。”杨柳吐出鸡骨头喂桌下的狗,哼哼唧唧说:“你们一个个粗心大意的,还不许我能细心发现雨前空气的变化?”

  程石有点相信了,今早她刚走出门就伸手摸风,走出大门站一会儿就说今天要变天,后来坐在马车上她也时不时把手探出窗。

  “那我又占大便宜了?”他看向他娘,得趣极了,“这种好事怎么就让我遇上了?”伸伸手就能知道会不会下雨的能人竟然嫁给了他!

  说实话,姜霸王也想不通,怎么好事都让她这个不成器的儿子遇上了,娶了个媳妇除了家境差了点,其他方面没一点拖后腿的,还时不时冒出个惊喜。她挟了一筷子鱼吃,这口堰在她手上有一二十年了,没把杨柳娶进门前,好像就是普普通通一口堰。

  他们娘俩心里是相信了,杨家的四个人都是半信半疑的。

  “我好像听人说过,皇帝身边就有会看天象变化的,你有这本事要再是个男人,直接封侯拜相了。”程石前倾了身子,映着火光的眸子目光灼灼,“师父,您能不能把这个本事传授给徒儿?”

  “你不行,太愚。”在嘲笑儿子这事上,姜霸王永远是先锋,“以后我孙子若是随了他娘还说不准能成。”

  “那也行,我就等着我儿子给我搞个官帽戴戴。”程石想想还挺满足的,不用自己动手就能坐着享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