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31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31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其他人也相继下筷, 不管真假,都说不比买的味道差。

  “手艺是不差吧?”程石又问, 他问外祖母吃着腻不腻?

  “不腻,肥瘦合宜, 味道正正好,很香。”

  “那我明年过年还往家送。”他云淡风轻地说:“我打算在杨家庄多住几年,堰里养鱼,山上种果树, 树下养鸡鸭鹅, 对了, 我跟杨柳还酿了甜酒, 平日里种种庄稼卖卖蛋,年根了卖卖鱼,卖卖酒,再把鸡鸭鹅卖了,一年也能挣个大几十两。”

  桌上热闹的气氛一顿, 咀嚼的声音都小了, 众人愣了一会儿才反应过来, 姜母和姜老太太的反应最大。

  “你说你要住乡下种地?”姜母不可思议,家里的子侄长大了都在镖队干活,她琢磨的也是让程石在镖队,不管好赖都有个照应。

  “嗯,我在镖队走镖都有舅舅和表兄照顾,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也没个长进,暂时想试试别的挣钱的路子,如果养不起妻儿,我就绝了闯荡的心,回来老老实实在大舅二舅的翅膀根下过日子。”程石放下筷子正经说话,“我想了挺久了,我想正正经经做番事,我知道种地说出去也不好听,但我在镖队干活的话,一眼我能望到二十年后的日子,混吃混喝几十年,想想就觉得没意思。”

  姜母没话了,也没了胃口吃饭。

  姜老太太看看杨柳,又看向程石,说:“你跟你媳妇商量了?住县城来方便许多,以后有孩子了还有我们帮忙照顾。”

  杨柳这个时候自然不可能说这事还是她提议的,她垂着头说:“嫁汉嫁汉穿衣吃饭,阿石对我好,我愿意听他的。”

  “挺好,我当年买的那半头山算是没白买。”姜老爷子粗声说话,他赞成男人自己出去闯荡,不怕男人有闯劲,就怕男人没心气,“想当年镖局才建的时候也没几个人,出去走镖还被传成劫道打劫的,这也不比种地的好听多少。”

  程石闻言心里一松,“等果树结果了我接外祖去我那里避暑,鸡鸭鹅你点哪只我给你宰哪只。”

  “行。”姜老爷子一口应下,还劝闺女,“咱家的镖局又不是明年就关门了,他小子在乡下做不成器,不用你催,他自己都要包袱款款携儿带女的回来。”

  “对对对,到时候大舅二舅别嫌弃我。”程石应和。

  姜大舅、姜二舅双双摇头,“随时都能回来。”

  当着姜霸王的面他们不敢多说,回过头了夸程石敢想敢做,人活着就要有个拼劲儿,一辈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没意思。

  一场热闹的晌午饭泼了冷水,寥寥收桌后,姜母又去了武馆,程石怕被人念叨,带着媳妇领着三个表妹出去逛街。

  到了年关,街上尽余热闹,人来人往,卖货的买货的。一行人先去了自家的干货铺子,里面吃的穿的都有,干果蜜饯,羊皮狼皮,就连炮制的药材也有。

  姜家的三个小姐妹经常来,熟门熟路地带着杨柳去了库房,“表嫂你看看可有喜欢的,我们自家人买付的都是进货价。”

  “自家人也付钱?”话脱口而出了杨柳又觉得不对味儿,解释说:“我不是想占便宜,就是感觉很多人到自家铺子里拿东西都是不付账的。”

  “表嫂你不用解释,我们懂,不止一个人惊讶我们来自家铺子买东西还要付钱。”歆莲一边寻摸东西一边说话,“我阿爷定下的规矩啦,说是不花钱就得手的东西也不珍惜,怕我们糟践东西,就给我们发月银,有看中的东西不管是攒钱还是借钱,给够银子了才能拿走。”

  “一个月二两银,每人都有,你也有,估计都在娘那里放着。”程石跟杨柳说。

  镖队把货带回来时姜家姐妹已经来找过一遍了,该买的都买的,没买的就是没钱买了。

  程石哪有不知道她们的,直接挥手让她们拿,今天他结账。

  “就等你这话了。”三姐妹同时撒腿去拿东西,同时给杨柳介绍,“表嫂,这竹哨子是从西南买来的,你看上面的花纹,很有特色。还有这个烟斗,你买回去可以送亲戚……”

  竹哨子、烟斗、牛角梳、牛骨做的铃铛、漆着绚丽色彩的陀螺……杨柳把三个妹妹介绍的都拿了,只因为她们说小东西不贵。

  程石选了块儿羊毛毯,是打算带回杨家庄铺在床边上的。

  自家人付账是在内屋的账房,这么些东西,十两银都没花完。

  程石摸了摸三个表妹的头,“给我省钱啊?”

  “种地很累的。”歆莲小声说,她没去过乡下,但见过来县里买卖东西的乡下人,男的女的面上看着都很苦。

  程石说:“对我来说种地不累,练武苦。明年夏天我接你们去乡下住几天,杨家庄靠山,夏天比县里凉快多了,你们会喜欢的。”

  买的东西存在铺子里,一行五个人又去茶馆听了评书,天快黑的时候才从茶馆出来,取了存在铺子里的东西,直奔长风巷。

  晚上各在各家吃饭,程石进屋就去给姜霸王捶肩,被拂开手也不丧气,装傻问:“娘,还生气呢?你该开心的,该夸我有志气,不是混吃等死。”

  姜母不搭理他,问杨柳下午去哪儿玩了。

  “去了铺子,又去了茶馆听评书。”杨柳在婆婆面前乖顺的像只小绵羊,问啥答啥。

  姜霸王也看出了儿媳有些怵她,放缓了语气说:“我听武馆里的学徒说清平巷来了个杂耍团,明天让阿石领你去转转,那里卖的还有胡人的玩意儿。”她朝门外的喊了一声,没一会儿一个小丫鬟捧了个半臂长的匣子过来。

  “你俩的月银,老爷子照顾小辈的,之前你们不在家都是我暂时保存着。”

  厨娘端了饭菜过来,程石接过匣子随手放桌上,恭敬地请老娘上坐。

  “假惺惺。”姜霸王冷哼,“心里要真拿你娘当回事,这么大的事不会不跟我商量就搬到席面上。”

  “是在为这事生气啊?也不是啥大事。”程石不知死活,“你就想着说不定两三年我把手里的银子都砸出去了又回不了本,到时候蔫巴了就回来了。”

  一句话得罪两个女人,杨柳只敢在心里暗骂,姜霸王直接拿筷子当武器扔了出去,“老娘看你又皮痒了,刚拿出个主意你就在唱衰,张嘴闭嘴都是亏本了、蔫巴了。”越说越气,要不是有儿媳妇在,她当场就要把人拎到练武场操练得跪下喊她喊祖奶奶。

  “小兔崽子你给我听好了,练武你说你不喜欢,读书你说读不进去,这在乡下养鱼种树可是你自己提的了,再给老娘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你收拾东西给我滚蛋吧,这个家你也别回了。”

  “娘你别生气,回头我骂他。”杨柳赶忙拦着婆婆说气话,“我们在乡下已经操持上了,买了鱼苗放堰里,堰坡上的杂树也砍了,果树苗也打听好了,都是奔着挣钱去的。”

  “真的?”姜霸王盯着儿子问。

  “嗯,我已经忙过一个秋了,我学会了驭牛犁地,今年的麦子也是我自己种的。”程石点头,捡起地上的筷子放桌上,“你就少操些心,少发脾气,儿孙自有儿孙福,想的多气的多。”

  杨柳:“……”这破嘴,挨打不冤啊。

  好在姜母也习惯了他这个调调,拿了干净筷子招呼儿媳吃饭,“他就是这个臭德行,惹你生气了你就把他当成头牛使唤,别像我想不开,隔三差五被他气得恨不能把人塞回肚子里。”

  杨柳笑眯眯应好,她不觉得程石有什么不好,可能是她的**不大,期待也低,有喜欢的人陪着,早上睁眼不皱眉,晚上睡觉不失眠,累了有人抱,疼了有人哄,开心的时候有人一起笑,时而大鱼大肉,时而青菜豆腐,过完一天又一天就很好了。

  饭后程石去练刀枪,杨柳抱着木匣子先回屋,小厨房里烧的有开水,她泡着脚把匣子里的银子倒出来,每坨二两银,一共十一坨。

  她数了一遍又一遍,心想真是大户人家,在她眼里一百两就是天大的数字了,然而姜家每年给小辈发的月银都不止一百两。

  躺在床上她也睡不着,索性坐起来拨亮灯芯找出一条朱红色的棉布缝腕带,她的暴脾气婆婆适合这个这个颜色。

  檐下的狗都睡了,程石才满头大汗回后院,在姜家和程家,冬天洗澡是件常见的事,他把水兑好推门进来问:“你要不要搭空洗个澡?”

  “明天再洗好了,我都困了。”杨柳咬断绣线,把针线筐放在一边,脱了棉袄伸个懒腰掀被躺下,等男人推门进来她都迷糊了。

  第二天她睁眼发现身边已经没人了,床外侧早就没了温度,外面的天色也已经大亮。

  慌慌张张洗漱后跑去前院,这母子俩还在对练,相对昨天的剑拔弩张,今早气氛和缓许多,看姜霸王留家里吃早饭就知道。

  趁着他们洗漱,杨柳跑回后院把她缝的朱红色腕带拿过来,她像是要给心爱的男人表露心意似的,东西刚递出去就红了脸。

  “娘,我觉得这个颜色适合你,就给你缝了两条腕带,我绣活不好,就光秃秃的什么都没绣,你别嫌弃。”

  “送我?”姜母惊讶,不是怕她来着?

  “什么东西?”程石不等他娘接手,一把给捞过去,他酸唧唧地看着杨柳,“我的呢?没我的?”

  “不是你的你别瞎碰。”姜霸王见她儿子都没有,心里更高兴了,一把夺过腕带,解了手腕上的旧腕带换上新的,她今天穿的是青灰色的武袍,袖子上缠了亮眼的红,很是飒爽。

  “挺不错,比我针线活好。”姜霸王心里舒坦了,直接拉了儿媳妇回屋,翻出嫁妆箱子给她手上套上金镯子。还不忘埋汰儿子,娶妻半年也没给人家添一两件首饰。

  “今天就去买,他手里的银子不少。”她出主意。

  “不是我抠,是我的家当都充公了,没攒下私房银。”程石叫冤,还不忘抱屈:“而且我又没收礼,连个布条都没有。”

  “乡下穿金戴银的少,干活也不方便。”杨柳跟婆婆解释,不过她看着手上明晃晃的金镯子,嘴角忍不住含笑。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姜霸王没什么好说的,吃了早饭就把人撵了出去,让小两口趁着还没过年把县城逛个遍,过年的时候来家里拜年的人多,需要他们出去拜年的门户也不少,到时候想出去逛都没时间。

  今天就没带姜家的姐妹,杨柳跟程石是琢磨着去花鸟巷转转,想买些花种,要是能遇到卖果树苗的也先预订着。

  姜霸王也没闲着,她在自家武馆任职武师傅,以往对着学徒都是横眉冷眼的,今天嘴巴不得闲,她忙着跟人打听谁家有滋味好的果树苗。

  什么果树?什么果树都行,最好移栽过去明年就能结果子的,让她那个朝三暮四的儿子短时间能尝到甜头,别真耗空了手里的银子,到时候拖家带口回来要饭。

  作者有话说:

  柳柳:好豪气的婆婆,我喜欢!

  石头:我娘揍我,我媳妇还给她送礼……

  第三十九章

  杨柳被程石领着在县里转了五天, 从高楼广街到小巷小道,他带她走过没有她时他走过的地方,躲着姜霸王偷溜出来时藏身的边边角角, 回味小时候吃的甜酒酿、蒸汤圆、老巷道里的桂花糕、琼林县有名的烤鸡烧鹅,游逛年关时最热闹的花坊, 天黑时乔装打扮去坐画舫听名妓唱曲。

  小两口背着长辈百无禁忌, 一个好奇心强,一个毫无规矩,吃喝玩乐皆是一拍即合, 像是一阵风,想到什么说走就走, 程石不会担心杨柳说扫兴的话,杨柳相信程石带她去的都是有意思的地方, 会有好玩的事、好吃的东西。

  一连五天,夫妻俩除了晚上回来睡觉,也就小年那天晌午陪家里人吃了顿饭,其他时候都看不见人。

  腊八这天武馆也关门准备过年了, 姜霸王闲下来在隔壁娘家跟两个嫂子唠家常, 说起家里的小两口, 她庆幸道:“得亏这是儿子跟儿媳妇, 但凡是俩儿子,我能一夜气白头。”

  “又在背后说我坏话。”人还没进门声先传了进来,程石捧了一捆梅枝进来,“我们都不在家,哪里又惹到你了?”

  “这是跑哪儿去了?快进来暖和暖和。”姜大舅母起身, 问杨柳冷不冷, “你婆婆就是刀子嘴, 她是想你们陪陪她,就是不肯说软和话,从她嘴里蹦出来的话硬得想冰碴子。”

  “我可没这个意思,别歪解我的话。”姜霸王端起茶杯掩饰面上的不自在。

  “接下来我们就不出去了。”杨柳脱了披风交给丫鬟,她脚上的鞋有泥,就没往里走,说:“我们去了城外的梅花庄,正巧碰到梅树剪枝,我们选了好的带了回来,给几个妹妹插花玩。”

  “还是当小的占便宜,哥哥嫂嫂都惦记着她们。”姜二舅母笑言,让人去后院喊几个小姐妹过来。

  屋里一窝子女人,程石没坐一会儿就出门去找表兄说话,他走后歆莲她们快步跑过来,后面还跟着小尾巴荟姐儿。

  “表嫂,我们到后院去说话。”歆莲提议,有长辈在一旁坐着,她们说话都不能尽兴。

  “行,你们小姊妹说悄悄话去。”姜霸王赶人,同时对儿媳妇说:“这几天咱们一家都在这边吃饭,你尽管玩你的,饭好了有丫鬟去喊。”

  “哎,我晓得了。”杨柳清脆应声,出了门隐约听见大舅母说:“看样子你对这儿媳妇挺喜欢的。”

  拐过游廊,里面的话就听不清了,杨柳心里难掩高兴,面上就带了出来。

  屋檐的瓦沟垂着冰勾子,歆莲踩着游廊边的围栏跳起来徒手打掉,她见表嫂眼露震惊,得意地晃头,“我是练过武的,我们家的姐妹都练过,蹦起来手探屋檐都是小意思。”

  “你们都会武?跟男人们练的招式都一样?”杨柳跟小表妹嘀咕:“阿石说你们姑母提过过年要教我两招,但我来这么久了她没提,我怕疼也没敢问。你们最开始练的时候疼不疼?”

  穿过走廊就是垂花门,垂花门右手边是一条羊肠小道,进垂花门是姜大舅一家住的院落,走羊肠小道过去是姜二舅家的院子。

  歆莲引着人走上羊肠小道,二进院和三进院中间辟了个不大的空地,她要去的就是这个地方。

  “我们从小就开始练拳脚,除了像姑母本身对武艺感兴趣的,家里人对姑娘们要求不高,都是随意练练,自然也不觉得疼。”

  年纪最大的歆芋表示让杨柳跟她们学,“你最好不要跟姑母学,她那人,平时很好说话,但凡沾上武,她就拿她的标准要求人。”

  到了地方,姜家三姐妹说要耍两手给表嫂开开眼,歆莲用帕子包住手,单手后空翻,裙摆在空中荡成一抹水波,利落起身后摘了脏帕子搭在石椅上,问杨柳学不学。

  “其实我们姑娘家不用学太多招式,又不能像男人出门走南闯北,按我阿爷说的,万一眼瞎嫁了个打女人的男人,不用兄弟去撑腰,自己能把他打得哭爹叫娘。”歆芋努力想说服表嫂认她们当武师傅。

  杨柳后退了一步,面上的佩服和羡慕还没散去,改口说不学,“以你们表兄的拳脚功夫,我就是跟你们姑母学也打不过他,就不费这个劲了。”

  歆莲:……

  这不对劲啊,她看看堂姐,姐俩愣了一下还想继续游说,转过头看到表嫂脸上狡黠的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