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29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29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也是庆祝你我的相遇,是前世今生的缘分。

  一顿饭吃了半个时辰,两只狗都撑得回狗窝睡觉了,桌上的人才放下筷子,一锅豆角炖卤鸭也见了底。

  春婶收拾碗筷的时候看杨柳脸色都没变,咂嘴道:“你倒是有个好酒量,我喝一碗就有些晕。”

  “我老丈人酒量不错,她大爹酒量也好,杨家人的酒量都不差,她估计是随了她爹。”程石重新封了酒坛子,说明年买两个大缸,“我们多酿两缸甜酒,就自己在家喝。”

  杨柳不说话,等春婶和坤叔走了,她才抬手,“程少爷来扶我回屋。”

  “喝醉了?”程石大惊。

  “没有哎,只有一点点晕。”杨柳语气轻快,拉着程石往后院走,出了屋檐站在雪地里仰头看雪,“我心里好高兴。”

  “傻不傻?”程石蒙住她的脸拥着往后院走,“是不是想睡觉?”

  “对,想抱着你睡觉。”

  木门吱呀一声,门外的雪地里留下凌乱的脚印。

  “我的手指好疼。”杨柳缩在被窝里伸出手要让程石给她舔手指。

  “你醉了吧?”程石笑得打颤,按下她的手放被窝里,见她目露凶光,又拿出来亲了亲,低声问:“为什么手指疼?”

  “剥花生。”话说的干脆又利落,他怀疑她是就等着他问这句话。

  “我收回前一句话,你没醉。”程石拍她一下,脱了棉鞋和外袍也钻进被子,两人身上都萦绕着淡淡的果酒香。说着说着没了音,他支起身看看,又躺了片刻穿衣起来。

  “你怎么来了?”坤叔咔咔剥着花生,抬眼见他拎了椅子也来剥,纳罕道:“转性了?”

  “你别管。”

  不管就不管,坤叔好以整暇看他像是身上长了虱子似的,东刨西挠,一声接一声叹气,急的要上墙,但也没像上午那样躲懒跑出去。

  “还是媳妇说的话管用。”老头打趣他,“你小时候那些打挨的不冤。”

  这也能耐下心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嘛。

  作者有话说:

  小时候的程石:呸,叛徒

  有第二更,但别等,我估摸着发出来挺晚了。

  第三十六章

  下雪天天黑的早, 杨柳醒来时屋里是昏的,她一时有些分不清是早上还是晚上,眯了好一会儿听到外面有说话声她才回过神。床上的喜帐已经拆了, 屋外的人一进来她就看个正着。

  “可算醒了,我还以为你要睡过晚饭。”程石把椅子上搭的棉袍放在床边, 俯身趴过去, 有瘾似的亲两口。

  杨柳偏过脸,“有水吗?我口渴。”

  睡的时间太长,骨头都酥了, 水端来她撑起身子一口气喝完,这才醒过神, 挠耳抱怨:“你怎么都不喊我?一下子睡了半天,晚上算是睡不着了。”

  “睡不着了好啊。”话说的暧昧, 程石把碗放桌上,吹着引火筒点燃蜡烛,屋里亮堂了,他问:“晌午是不是喝醉了?”

  “没有吧。”杨柳不太确定, “就是头有一点点晕, 想睡觉, 懒懒的。”

  她穿上鞋下床, 打开窗户吸了口冷风,雪停了啊。

  两人一起往出走,她走在男人身后躲冷风,意犹未尽地说以后可以喝些小酒,睡觉特别香。

  “不得了, 家里要养出个酒鬼。”

  红薯稀饭已经煮好了, 锅里蒸着莲藕猪肉包, 看到人过来,春婶就埋了火洗手捡包子。

  “后锅温的还有盘炒芽菜。”她提醒坤叔。

  “好。”

  杨柳不怎么饿,喝了碗红薯稀饭就饱了,放下碗筷搬了花生筐过来,她剥着花生陪他们吃饭。

  “只吃了碗稀饭,你夜里怕是要饿醒。”春婶劝她再吃一点,冬天夜长,天亮的晚,早饭也晚。

  “没事,不吃算了,饿醒了我起来给她热饭。”程石不让杨柳勉强,他调转话头问:“你有没有发现带壳的花生少了许多?”

  杨柳发现了,她本来以为是春婶下午也来剥花生了,听他这么一问就知道猜错了,她看了坤叔一眼,眉眼含笑地看向邀功的男人,“你剥的?”

  程石骄矜颔首,“你不是嚷着手指疼?”

  “就这?”坤叔很失望,这弯腰弯的也忒容易了,他伸出一双老手,“我也手指疼。”

  程石理都不理他,咽下嘴里的包子约媳妇出去雪夜散步,美名其曰消食。

  雪夜亮堂堂的,地上覆着半指厚的积雪,走路也不怕泥黏脚,这个时候大家都在吃饭,走在外面能清晰地听到说话声。两人也不怎么说话,缩着手从西走到东,路过杨家门口,大黑子听到声挠门挠得哗啦响。

  “大半夜发什么疯?”杨老汉大声训狗,早在吴德发那事时,杨柳叮嘱过夜里要把狗关家里,他每到天黑就等狗回来了才锁门。

  杨柳攥着男人的手小步打转回去,跑远了听到开门声,两人做贼似的躲在别人家的墙根后面。

  杨老汉在外面没看到人,但看到了雪地里的脚印,只当是哪个不怀好意的在门外转悠,大骂了两声喊狗回去。

  “躲什么?”程石低头问,“害我也跟着挨骂。”

  “挨你老丈人两声骂你也不掉块儿肉。”杨柳挽着他往家走,经过门口却不进去,拉着他要继续往西走,“去看看堰里的鱼。”

  “大晚上的有什么好看的。”嫌弃归嫌弃,他走路的脚却是没停过。

  堰边已经没了树,站在村西头一眼就能看到堰坡上的情况,杨柳可以想象,若是有人去偷鱼,除非他是往山里跑,不然往哪个方向跑都是在眼皮子底下。

  天冷水寒,鱼都藏在水底,连下山喝水的兔子都没有,的确如程石说的,没什么好看的。

  回去的时候程石问:“你就不害怕?这冰天雪地连只鸟都没有。”

  “怕什么?就是什么都没有我才不怕。”杨柳背着手回头望,风吹过树枝,树上的雪掉在地上发出声响,呜呜的风从林中穿过,像是有人跟在身后,她反问他怕不怕。

  其实是有些瘆人的,但程石哪能承认,他梗着脖子说:“别说走夜路,就是你现在让我进山我都不怕。”

  “那我们现在进山。”杨柳拽住他,“你回去把你的弯刀和长/枪拿出来,我在这儿等你,咱们进山逮野猪去。还有兔子,下雪天兔子跑不快,陷在雪里还不是任我们捉。”

  不是!哪有这么打蛇棍上的?程石不动,他看看黑黢黢的山,又不可置信地看看她,“你认真的?”

  “逮头野猪咱们明天不用买年猪了。”

  “我真是娶了个虎媳妇,走走走,别被冻傻了,你男人有买猪的钱,但缺治傻病的药。”程石赶忙推着她往家走。

  “你才傻。”杨柳哈哈大笑,“你真好骗。”

  程石不承认他松了口气,话里却带丝庆幸,“我还以为你小时候吃过虎胆。”

  一东一西蹿个来回,到家时坤叔和春婶屋里的灯已经熄了,程石去西边的圈棚里看了看牛马,墙砌得高,墙头还插了荆棘和碎瓦片,倒也不怕贼人翻进去。

  杨柳先回后院,等男人进屋的时候她刚打好水,怕夜里饿,她拿了两个肉包子和火钳过来,想吃的时候可以把包子架火钳上放炉子上烤热。

  泡脚水杨柳喜欢烫点的,但她又怕烫,每次都要把脚搭在程石的脚上。程石看她往盆里倒开水丝毫不带犹豫的,牙疼的让她少兑点,“我们长的是脚,不是猪蹄子,这盆水倒猪身上都能刮毛了。”

  “烫点的舒服。”

  舒服个鬼,程石咬着牙受了,稍后便在床上讨了回来,让慢点他偏要快点,让重点他偏要轻点。

  白皙的脖颈拉长,陷在厚褥子里的人红唇微启,呼出的热气融化了从窗缝里钻进来的寒风,她狠狠盯着弓着腰的男人,要不是双手被按着,她非要挠他一爪。

  男人轻笑,畅快地俯身去亲水意盈盈的眼睛。

  *

  两个肉包子是天微亮的时候进肚的,杨柳饿醒的早,醒了就没再睡了,穿了衣裳去厨房煮稀饭。

  她出门了程石又睡了一会儿才起床,吃了饭就去杨家赶猪。杀猪的屠夫就是杨家村的,猪也是赶到他家,放血前猪有一百一十五斤,放血除毛再清理了不要的器脏只剩七八十斤。

  程石给杀猪佬八十文的屠宰钱,有他大舅兄帮忙,一人挑两筐肉就完事了。

  杨柳和春婶在家已经生起了火堆,肉挑回来了就分块儿挂上弯钩吊在竹竿上,为了熏肉,揽回来的松针放在院子里晾了一夜,半干半湿才能捂出烟。

  杀猪要做杀猪菜,当晚杨柳把她爹娘和大爹大娘两家人都叫来了,春婶做的饭,炖猪头和酸菜萝卜大肠汤,再有一锅猪心猪肺,杨柳擀了面条,吃到最后把肉汤煮沸面条丢进去就能吃,省时省事。

  第二天杨母过来烤火做针线活,很高兴地对杨柳说:“昨晚回去的路上,你大娘一个劲说你日子过的好,不用做饭不用洗碗,可享受了。”

  杨柳闻言看向程石,他果然在偷笑,“那要谢娘给我生了张好脸,不然哪能嫁个好男人。”

  “我又不是看中了你的脸才娶的你。”程石不服,他当着丈母娘的面也不害臊,“我是报救命之恩。”

  杨母听不惯这些花言巧语,她生硬地改了话:“你爹说前夜有人在外面转悠,估计是怀有贼心的,你们也留着点心,狗崽子栓起来,早上起来也仔细点,小心有人往院子里扔带药的肉。”

  “是……”

  “好,我知道了。”杨柳打断男人的话,“你们也把大黑子栓起来,冬天偷狗的贼多。”

  “栓起来了,白天都拴着,你爹说养只懂人话的狗不容易。”杨母问小女婿今年打算什么时候回县里,“要早些走吧?晚了路上的雪厚了可不好走。”

  “我听你闺女的,她说哪天走就哪天走。”

  杨母听了忍不住搓牙花,又坐了一会儿就要走,她宁愿回去挨冻也不打算再来蹭火,太腻歪了,她年纪大了受不了。

  *

  大黑子被栓起来不能乱跑也不会被偷狗的偷走,杨柳了却一件心事,还放不下心的就是山里起火了,具体是哪一天她已经记不清了,只模糊记得是松树林烧没了一半,连带周围也烤死了一片树。

  树上有雪,空气也是湿的,她想不通是怎么起的火。

  眼瞅着快要过小年了,坤叔把他养的公鸭都给宰杀了,做的熏肉也能吃了,程石问杨柳打算什么时候动身,“你是不是舍不得爹娘?我们明年早点回来。”

  “明天就走吧。”她都等了这么些天,也不见有动静的样子,上辈子放火烧山估计也就是姓吴的几个人干的。

  出嫁的女儿要给娘家送年礼,小夫妻年初二回不来,只能先备了礼送去,一条熏猪腿肉,两只冻鸭,一筐咸鸭蛋,一筐炸的油果子,一笼春婶蒸的红豆甜糕,再有四身棉袄棉裤,走的那天路过家门口就顺手放下。

  “你姐那里你们年后再过去?”杨母提醒,这段时间她都没听过二丫头提起她姐。

  “嗯,年后我们从县里回来了再去拜年。”杨柳不是很想去胡家,但她才出嫁一年,又住的近,不去是打她姐的脸,“等我姐回来了你给她递个话,出正月之前我跟程石过去。”

  程石把家里的钥匙递给杨老汉,让他经常去他家照看一下,不过家里也没什么了,牛马拉车,狗崽子带上了,公鸭都宰了,只剩群母鸭也迁进了偏院。

  “走吧,早些走,别赶夜路。”杨父催促。

  路上积雪未化,车马速度慢,程石跟坤叔轮流赶车,杨柳和春婶抱着被子坐在马车里倒是没怎么受冻。午饭是在路上随便啃了些冷馒头,一直饿着肚子到傍晚进城门。

  “可算回来了,人都要冻僵了。”程石抖着嗓子说话,戴的帽子上都结出了冰雾。

  两辆车进了长风巷,遇到的都是熟人,武馆里的人大着嗓门一个接一个传话,姜母听到信,手里的长/枪都没放就跑了出来,第一句话就是:“怎么回来的这么晚?”

  她朝车里看,她以为是儿媳妇怀娃了,要等月份大些了才能赶路。

  “我家大业大的,事事都要安排好,可不就拖晚了。”程石丝毫不提杨柳,他还在为他娘难得的热情感动,不料她转眼就变了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