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41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41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对我姐呢?”杨柳问。

  “少奶奶忙得厉害,不怎么在家,不过她说话管用。”仆妇笑笑,“隔三差五他疯厉害了,少奶奶骂他一顿能让他安静一两天。晌午在家吃饭吧?厨下已经开始做饭了。”

  程石摆手,说还有事,跟杨柳出门遇到隔壁的男人出门,彼此点头当做打招呼。

  “来看你姐夫?他如何了?”听着话音明显是认识程石的,程石说:“快过年了,提前送些年货来,也是看看我姐夫,平日里忙,也不得闲过来。”

  三人一道往巷子外走,男人说:“胡大当家也算有福气,瘫床上了有个能干的媳妇给他撑起生意上的事,还有明理的岳家家,见天往家里送柴米油粮,俩小孩也是舅舅姨爹照顾得多。”说着话,就听巷子头的一家院落传出孩子的说话声:再揪我妹妹的头发我让我小舅回来打你,他可厉害了,一脚能踢死山猪。

  是席哥儿的声音,杨柳偏头往门里看,同行的男人笑着说:“放心吧,席哥儿不会受欺负,半个镇的孩子都知道他有个在习武的小舅,大舅和姨爹天天来镇上,没孩子敢欺负他。”

  也算是狐假虎威了,靠山不少,要不是今儿遇上,程石都不知道这小子在外举大旗震慑玩伴。

  跟街坊道别后,程石跟杨柳往鱼馆走,他沉默了半条街,说:“席哥儿的眼光有些差劲,树根才练了两年的功夫,哪里比得上我。”

  杨柳瞥他一眼,维护起自家兄弟:“我小弟的确是一脚踢死了只山猪,他日日苦练,而你,刀埋进了墙根,棍当柴烧了。十年河东十年河西,你就等着被我小弟按着打吧。”

  程石不受激,这招都是姜霸王用烂了的,“那正好,等他武艺大成让他教咱们青莺练武。”

  到了鱼馆,坤叔也到了,门口又排起了长队,程石跟杨柳没再插手,跟老头打声招呼先赶车回去。

  家里也在安排熏肉装车,春婶和雷婶在一旁盯着,见人回来,她说:“奶娘我已经安排人把她送回去了,按你们说的,鸡鸭鹅兔各提两只,猪肉一刀,橘子和石榴捡了一背篓,鸡蛋鸭蛋鹅蛋装了一提篮。”

  杨柳点头表示知道了,见春婶欲言又止,问:“还有什么?”

  “她托了我件事,让你有孕了给她说一声,她也抓紧怀个娃,再来给咱家的二娃当奶娘。”

  杨柳:“……”

  “你说我是答应还是不答应?”春婶笑着问。

  “不答应。”程石抢话,“青莺还小,生什么二娃。”

  “缘分到了自然就来了,跟青莺大小有什么关系。”春婶嘀咕,“又不是说你不想怀孩子就不来的。”

  没人接她的话,程石进熏房帮忙,杨柳回后院收拾行李,姜霸王来信要了一家三口的尺寸置办新衣,衣裳鞋袜之类的就不用带了。吃食自己带,主要是青莺要吃的肉蛋菜,估摸着要住十五六天,活鸡抓二十只绑了翅膀,黄花鱼和黑鱼鲫鱼捞一桶活的,鸡蛋鸭蛋鹅蛋不能少,自家种的萝卜也带一篮子,她外婆送来的老南瓜也带两个。

  “还有什么?”杨柳问程石。

  “石榴跟橘子装了吗?”

  “装了,不仅自己吃的,送亲戚的也准备了。”杨柳皱眉思索,回想青莺往日的吃食,说:“米粉忘拿了,你去拿来。”这是程石挑选了好水稻又淘又洗又晒,专门买了方小石磨回来自己磨的,磨出来的粉细如精面。

  一切收拾妥当,程石把家门的钥匙给他老丈人一把,留下守山的赵家父子俩一把,熏房熄了火,牛和马都拉车去县里,但家里还有猫猫狗狗许多嘴要喂,得要人操心看着些。

  除了赵家父子俩,山上山下的镖师厨娘都一起回县里,程石检查了车马套,问:“都到齐了?到齐了就走了啊。”

  “到齐了,我数了的。”坤叔在后一辆马车上说。

  程石掏出木哨子吹响,等在村头的第一辆运肉车滚动起来,牛蹄踏上沙石路,后面的十辆牛车紧随其后。最后一辆牛车出村,程石才赶着马车跟上,在他的后面,以坤叔为首的七个镖师坐车辕上赶马车,前三辆马车拉着人,后四辆装着咩咩叫的羊、咕咕嘎嘎的鸡鸭鹅……最后一辆马车里就只放了个大浴桶,里面装着扑棱水的活鱼。

  “这阵仗可真不小,比远嫁的姑奶奶十年回家一趟还风光。”靠墙晒太阳的老媪啧啧感叹,“就凭这些,柳丫头生了个丫头回婆家了也不受气。”

  “柳丫头的婆婆不嫌弃她生个丫头,稀罕得紧,你没看她每次来都抱着莺姐儿走进走出的,又是背又是抱。”纳鞋底的婶子不着痕迹地翻白眼,这老婆子是个心毒的,当谁都跟她一样,拿孙女当乞丐花子。

  快出镇了,程石看到路边站着个眼熟的小厮,走近了才认出是张老头身边跑腿的,地上还放了两个膝盖高的食盒。

  “程大东家,我家老爷让小的来给您送几个菜,都是方便携带的,路上错过饭点热一热就能吃。”小厮把两个食盒递上马车,不等程石说话,一溜烟跑了。

  程石“嘿了一声,“跑什么?不知道的还以为你在菜里下毒了。”

  “到这儿来等着,可能就是怕你不要。”杨柳隔着车门说话。

  程石心想张老头可真有意思,昨天没能请他喝酒,今天就送了食盒路上吃。晌午路过风林镇时,他让人把菜热了大家一起吃。

  傍晚赶在城门关上前进城,前方的牛车熟门熟路把熏肉送去长风货栈,程石驱着马中途拐道进入深巷,路上碰到他娘胳膊上搭了件披风往外走。

  “哪去?”程石问。

  “正想去城门口看看,怕你们被关在城外了。”姜霸王浑身冒着热气,她把披风扔车辕上,自己在一旁走,问路上还顺不顺利,敲着车窗喊她孙女:“莺姐儿,看看我是谁。”

  青莺睡了一路,进城了杨柳才把她喊醒,怕她才睡醒会冷,没敢开窗,隔着窗教她喊人:“是奶奶,喊人。”

  “会说话了?”姜霸王惊喜。

  “来——”青莺活力十足地大声喊,就是喊错了音。

  姜霸王可不在乎,高高兴兴应了,还埋怨儿子来信不说。

  “才会单字单字的往外蹦,还说不清楚。”程石匆匆解释,看到路上有街坊邻居,他下车牵着马走,一路走一路叔婶爷奶的喊。

  还没到家,老仆已经开了门拆了门槛,激动地迎出来接马绳,“少爷跟少夫人回来了,可算回来了,你们回来家里也热闹了。”去年过年没回来,家里冷冷清清的没个过年的喜气。

  隔壁的姜家人听到声,哗啦啦的都过来了,老的去看孩子,小的凑过来七嘴八舌地叫人,歆莲姊妹三个也围过来表哥表嫂的喊,至于姜家兄弟,手脚利落地去卸行李。

  “四只羊,阿石够意思……还有桶活鱼,都还活着,明年我再去也这样带桶鱼回来……这猪腿熏得好,是山上养的猪吧?那谁,提个猪腿拿去厨房,让厨娘现在就下锅炖,咱们晚点开饭……”

  程石给侄子侄女们一人塞俩橘子石榴,再提了一竹篮的竹编鸟雀、竹篾编制的刀枪剑戟打发他们离开,“都是表婶给你们的准备的,拿去玩吧……哎哎哎,活鸡别提走,那是给我家青莺准备的。”他赶快撵上二表哥,“我家丫头一顿一个鸡腿,取了鸡腿剩下的才是我们吃。”

  青莺听到她的名字,立马回头去看。

  “还有什么是给青莺准备的?羊不是吧?”姜长盛示意仆人把羊扛回去,“以后我们两家一起吃饭,羊和熏肉我就让人拿走了啊。”

  程石无所谓,他把青莺的吃食分出来,其他的都让人拿去姜家。

  好一通折腾,四车吃食都被倒腾走,春婶雷婶和老镖师们也都走了。程石跟杨柳回屋洗了个脸,让厨下给青莺烫了半碗米糊让她奶喂她吃,收拾整齐了才去隔壁姜家。

  “厨房的人说猪腿还要炖半个时辰,趁这会儿我们出去逛一圈?今晚东市有耍猴戏的,那猴子可好看了,浑身金黄的毛。”歆莲兴致勃勃地说。

  “你表兄表嫂在路上走了一天,让他们歇好了再出去玩。”姜二舅母说。

  “出去走走也行,坐了一天的马车,骨架都要颠散了。”程石注意到歆莲说猴子的时候杨柳起了兴趣,他从姜霸王怀里抱过青莺,说:“我家这个睡了一路,不让她消耗些精力,今晚我跟她娘算是不睡了。”

  “那你们出去转转,别玩太晚了,我们可不等你们吃饭。”姜霸王拿过小帽子给青莺戴上。

  年轻人带着孩子呼啦一下走光了,屋里瞬间清静了,姜大舅母跟小姑子说:“阿石现在变了许多,行走抱着他闺女,坐屋里也是,眼神不是在青莺身上就是在他媳妇身上,哪还有没成亲时跟大郎吵架不饶人的德行。”

  姜霸王点头,“成家了再任性妄为,谁嫁他谁受罪。”

  一家三口肉眼可见的幸福,谁见谁羡慕。姜大舅母都五十出头了,她跟了姜大舅没受磋磨没受气,但看到人家一家三口的相处,心里是止不住的失落,她没有过这种真挚的感情,她的儿子儿媳也没有,毫无芥蒂的,一个眼神就懂对方的意思,还愿意按对方的意思做。

  此事的街上,灯笼高挂,像是夏天的丝瓜藤,一趟过去全是摇晃的各色灯笼,照亮了黑夜,走在人群里能看清周围人的表情,都是喜庆高兴的。

  程石把青莺举过头顶,让她骑坐在他脖子上,荟姐儿她看到了,也嚷着要骑她爹的脖子上。

  姜长威本想说只有不会走路的小孩才这样坐,但想到之前荟姐儿就想认阿石当爹,痛痛快快把闺女扛脖子上。

  姜长盛见状不等他儿子开口,主动把三郎抱起来。大郎二郎是不等他们爹开口,连连摆手,他们大了,可没脸像弟弟妹妹那样。

  “老二,把嫣姐儿抱起来。”姜长顺踢了他二弟一脚,“麻利点,磨磨蹭蹭什么。”

  “大伯,我也大了。”嫣姐儿满脸通红。

  “等你长到我这么大才能说大。”歆莲插话,“咱们快走,我表兄已经走远了。”

  程石懒得看他们磨蹭,携妻带女已经找到了耍猴戏的地方,五只毛色金黄的猴子在钻火圈,它们可比屋脊山上的黑毛猴好看多了。

  “这猴子真好看,还有这个颜色的猴子?”杨柳站程石身前踮脚往里瞅,“长得真好看,它们脸上的毛跟身上的毛不是一个色哎,大肚子也圆鼓鼓的。”

  不止杨柳喜欢,青莺也高兴得啊呜啊呜叫,扑棱着短腿指往头上摞碗的猴子,比猴子还闹腾。

  小猴子拿碗来讨赏钱,杨柳扯出荷包掏了角碎银子丢进去,她给银子,前面的人自然给她让位,一家三口挤到猴子面前,她趁机摸了把猴头,“你真可爱啊。”

  “喔喔喔——”青莺激动得都说人话了。

  程石招手喊来耍猴的,商量道:“我给五两银子,可否让这只小猴在这儿陪我女儿玩会儿?”

  “哎,成,但你得看着孩子,不能揪猴子的毛。”耍猴的男人朝小猴比了几个手势,它就乖乖站程石腿边不走了。

  “真可爱,好听话。”杨柳又夸,她扶着青莺跟小猴面对面蹲着,小猴的眼睛水汪汪的,好奇地看着青莺。

  “凉——”青莺伸出手要去摸猴子。

  杨柳刚要拦,就看小猴也伸出爪子,轻轻碰了下青莺的手,又极快缩回去,过了一会儿又来碰,发出吱吱的叫声。

  青莺咯咯笑了,杨柳也笑。

  “这是猴,不是娘。”程石蹲下来纠正,教青莺说话:“猴,猴,小猴子。”

  青莺不理他,一心摸猴毛,嘴里的咯咯笑就没停过。

  鼓噪的拍手叫好声把小猴的注意力转到场上,一只母猴爬上竹竿又跳下来钻过火圈,然后另一只母猴拿碗来讨赏,路过小猴时要牵它走。

  “该回去吃饭了。”程石又掏了角碎银放碗里,说:“晚上回去了让你主人给你们买点好吃的。”

  杨柳抱起青莺往外走,小丫头舍不得猴子,哇哇地冲里面叫。

  “不是咱家的,咱们回去吃肉,吃蛋。”杨柳耐心哄她,“我们明天再来,猴子吃橘子吗?我们给它带橘子吃。”

  想到家里占地几十亩的松树林,杨柳心想要是把猴子拐回去养就好了,不让它们钻火圈卖艺了。

  作者有话说:

  来了,昨晚没写完睡着了,今天来了灵感写到停不下来,下午或是晚上还有一更

  第一百六十四章

  程石看路边的摊子上有卖面具的, 他问了价,买了两只猴面,他跟杨柳都戴上, 从她手里接过看呆的小丫头,有了新奇的, 她也就忘了小金毛猴。

  姜长顺他们已经带着孩子在路口等着了, 等人到齐了一起提着灯笼往回走。进了巷子少了游人,大郎二郎兄弟俩,学着猴钻火圈的动作凌空翻, 青莺的目光被吸引过去,程石趁机取了猴面。

  “那是哪里的猴子?我听耍猴人的口音不是我们这边的。”程石问。

  “川内过来卖艺的, 我前年走镖去过一趟,那边的山是真的陡, 又陡又险,去过一趟回来就不接川内的镖了。”姜长盛说,现在想起还满脸的唏嘘后怕,“简直是拿命换银子, 脚边的石头滚下悬崖听不到声, 往下看一眼脖子紧得喘不过气, 马看着都不敢走, 还得用布把马的眼睛蒙上牵着它走。”

  “川内地势不好,山多土匪多,百姓的日子也不好过,能出来讨日子的就很少会回去。”姜长顺也接了一句。

  之后几个男人就开始谈论各个州府的情况,杨柳和几个表嫂在一旁听着不插话, 直到走进家门闻到肉香, 嘴里的话齐齐断了音。

  “回来了, 还准备让人出去找你们的。”姜大舅母示意丫鬟可以端菜了,问:“猴戏如何?好看吗?”

  “猴子好看,通体金黄的毛,头上的毛色深些,圆鼓鼓的肚子,看着也挺通人性。”杨柳把青莺递给保母抱,她坐上桌说:“听表哥说是川内的猴子,不是我们这儿的,不然可以弄几只回去养。我们乡下地方大,山里也有野果子,不用人喂,它们能找食养活自己。”

  肉锅端上来了,姜老爷子先动筷,他动了其他人才开吃,姜老太太牙不好挟的是猪肉皮,猪肉皮炖得软烂又有弹性,而且不腻味道香,她满足点头:“肉好吃。”

  闻言,姜霸王给她挟一筷子软烂的肉,“尝尝这个,虽然是瘦肉,但不柴。”

  其他人都无暇说话,筷子转得急,吃相却不粗鲁,炖锅里的猪腿吃差不多了,桌上的其他菜才开始动筷。

  “说起猴子,屋脊山的猴子有些讨人嫌,我去庙里上香的时候还遇到猴子在树上扔烂桃子砸人的。”姜老太太吃饱了,先放下筷子,“山上种的桃树,每逢桃子熟了它们就去偷,派僧人看守也没用。”

  “那要是弄几只猴子回去,表嫂,你们山下种的果树岂不是要被糟蹋了。”歆莲随口问,她用筷子点了下没肉的猪腿骨,“有人要吃吗?没人吃我就挟起来吸骨髓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