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39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39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第一百六十一章

  汆白肉沾蒜泥, 爆炒五花肉,再有一锅杂炖,其中有猪肉、酸菜、萝卜、猪血、粉条、猪肝, 泡发的松乳菇、干豆角,中午就这三个菜。饭菜好后各盛一盆放桌上, 也不用等人到齐, 谁回来了谁先吃,半碗米饭上堆各色的菜,拎把椅子坐屋里或坐走廊上, 也有靠墙晒太阳吃饭的。吃饭像抢,越抢越香。

  歆莲她们三姊妹从没这样吃过饭, 在家是不允许的,她们学着村里的人, 端碗去门外蹲银杏树下吃饭,时不时扔块儿肉喂喵喵叫的胖猫子。

  杨柳端着碗拎着椅子坐墙边晒太阳,问给三郎喂饭的四表嫂:“这样的菜式还吃得过惯吗?”

  “这就是杀猪菜?”

  杨柳点头,“差不多, 杀猪菜就是杂炖, 荤的素的一锅炖, 晌午是时间不够, 晚上还有炖猪肠猪肺,想吃什么都能兑进去一起炖。”

  “第一次吃,很新奇的味道。”四表嫂挟起一块儿汆白肉,肉上沾满了蒜泥和陈醋,说:“我以前是不吃这的, 刚刚你四表哥喊我尝了下, 很香, 不腻。”

  “吃得进就行。”杨柳开始吃饭,忙了一上午她也饿了,豆角和菌菇吸满了汤汁,萝卜炖烂了,一戳就掉泥。她匆匆填了肚子才说:“比起这,我更喜欢剩的杀猪菜再热的味道,泡在汤里泡一下午再下锅煮两滚,那味道才叫有滋有味。”

  张大刀端碗进去盛饭,听她这么说很是赞同,“我也喜欢这么吃,但只适合杀猪菜,换个菜或是汤就没才出锅时的味道好。”

  “其实我觉得坐席后剩的菜,比如什么蒸鸡蒸排骨,或是卤猪耳朵之类的凉菜,这些菜再一起混煮也十分有味。”杨柳小声说,在座的除了春婶雷婶她们,其他人应该都没吃过办酒席的剩菜。她跟张大刀说:“你下次可以试试,味道不错。”

  “行,我下次试试。”

  等杨柳吃完饭放下碗筷,程石才从后院换衣裳出来,逮猪时穿得脏他还能忍,让他吃饭穿沾了猪血脏泥的衣裳他吃不进去。洗过澡换了衣裳他还不放心地抬臂闻闻,看身上还有没有猪臭味儿。

  “爹跟大哥呢?”他端饭坐杨柳之前坐的地方。

  “在我回来之前他俩已经吃过了,去杀猪佬家帮忙刮毛去了。”杨柳说完就走,她刚吃过饭也不打算歇,撸起袖子去后院给猪肉抹盐巴。

  男人们也一样,山上还有大几十头猪等着,吃过饭等杀猪佬的儿子来了,他们推着木板车往山上走。

  仅是杀猪就用了四天,小孩们玩的猪尿泡扔得满院子都是,就连还不会走路的青莺也有一个,她扔,狗再给她捡回来,两相都得趣,倒是惹得三郎跟荟姐儿哭了一场。

  “又不是你养的狗,它自然不肯听你的话。”三表嫂抱起荟姐儿,哄她说回去了也给她养只狗。

  “我就要红薯。”荟姐儿泪眼朦胧地盯着给莺姐捡猪尿泡的狗子,她扔的就在红薯腿边,它看都不看。

  莺姐儿把刚拿到手的猪尿泡又哈哈笑着扔地上,扔近了还抬腿踢一脚,红薯忙去用鼻子给她拱回来,板栗在一边跟着抢,抢着讨好小主人。

  “哇哇哇——”荟姐儿绷不住了,她跑过去捡了猪尿泡站红薯面前扔,央求道:“你给我捡回来,我给你吃肉。”

  红薯摇了摇尾巴绕过她。

  “哈哈哈。”这下连她亲娘都忍不住笑出声,看莺姐儿故意把猪尿泡扔荟姐儿脚边,她摇头说:“这可真是阿石的亲闺女,也是个会拱火的。”

  杨柳笑得腮帮子疼,抱起青莺往出走,不消一个时辰,她用猪尿泡气哭了两个娃,再不走屋里的哭声就消停不了。

  村前的晒场上一半都堆了沙石,昨天送来一百五十多车沙,下一趟估计是在四天后。

  村里没什么人,家家户户都关着门,人都聚集在村外,老的小的平路,青壮男人挑沙挑水,女人用锹铲沙往湿泥地上撒,另有人手拿石头或是铁铲木锤一下又一下砸地,而已经铺成的路面又撒了半个手指节深的沙石,人走过只能覆盖住鞋底。

  “柳丫头来了,山上的猪杀完了?”砸地的妇人蹲麻了腿,腰也勾疼了,她站起来冲青莺招手,“下来到地上爬,沙不脏衣裳的。”

  “可不能放,摸到东西就往嘴里塞。”杨柳换了个胳膊抱,说:“留了几只母猪几只种猪,其他的都宰了,她爹在家忙着把猪肉往熏房里挂。”

  “还买猪吗?我大姐家还有两头猪打算卖。”

  杨柳想了想,说:“熏房满了,年前是不买猪了,年后要是有卖家,倒是可以再买几十头。”

  熏猪肉只是顺带,按杨柳的想法是一年熏个七八十头山上养的猪,留两三头自家吃,给各家亲戚送个七八头上十头,剩下的拿去卖,做精不做多。但客户有需求,之前熏猪肉送去县里,不足五天就卖光了,还催着让上货。

  “年后啊?年底估计就有买年猪的。”妇人犹豫。

  “有买家就卖了,别留,我说是年后买,年后到底买不买也不一定。”青莺看见有小孩玩沙,她也哼哼唧唧要下去,杨柳赶紧抱她离开,“你听是不是豆姐儿在哭?我们去找豆姐儿玩。”

  杨家只有木氏和豆姐儿在屋里,杨柳进院子喊了两声,木氏在屋里说:“豆姐儿在吃奶,小妹你直接进来。”

  豆姐儿也六个多月了,跟莺姐儿的活泼霸道不同,她从小就斯文,是个安静的性子,吃奶也老老实实的。不像莺姐儿,嘴上吃奶,眼睛还留意着周围的动静,手上也不闲着,不是抠脚就是缠头发。

  “大胖丫头压得我胳膊疼,我得坐坐。”杨柳进屋坐椅子上,把青莺抱坐在腿上,问:“娘呢?”

  “去大舅家了,大表哥托人捎信,大舅砍柴砍到自己腿了,你大哥送娘过去看看。”

  “砍柴砍到腿了?那伤得可不轻,该给我们说一声的,我跟阿石也过去探望探望。”杨柳感觉手上一凉,她探头去看,青莺盯着她表妹吃奶都馋出口水了,大人说话她也不吱声,就自己坐着吸手指。

  木氏也瞧见了,笑得拍腿,“你不是说她不馋奶的?”

  “是不馋奶啊,在家她也不吃,次次都是吃几口就不吃了。”杨柳也觉得无奈,拿手帕给这丫头擦嘴,“她爹之前还想着她不爱吃奶要把奶娘辞了,谁知道她在家一个样,在外又一个样。”

  恰好豆姐儿吃饱了,木氏把她放床上,说:“可能是你家奶娘的奶不好,我给莺姐儿喂一次。”

  两人互换孩子,杨柳抱起豆姐儿看那个小好吃嘴美滋滋吃她舅娘的奶,但不过片刻,她又开始玩手指玩头发。

  “这就是看别人吃着香,她也想尝一口。”木氏拉下衣襟,抱起莺姐说:“这也是你家有条件请奶娘哄着,换到我家,吃个奶还走神不好好吃,不是挨揍就是挨饿。”

  “吃饭还挺香,她吃饭不打盹。”杨柳维护,青莺不是个磨人又娇气的娃。

  话回到杨柳大舅的事上,木氏说:“娘说了,不让你跟大姐去探望,一个是你们两家都忙,二来一直没过礼,你这次去探望一趟,等莺姐儿周岁大舅要来还礼,一来一往就认上亲戚了。大舅认了二舅也要认,再有三个姨母,往后什么孙子满月孙子周岁儿子娶姑娘出嫁,一年要赶上十个礼,费精力。有心就送点东西,娘下次再去一起带过去。”

  杨柳自是听她娘的,说:“等年底猪肉熏好了,我拿个猪腿来,过年的时候娘给带过去。”

  两个小丫头在床上玩了半天,杨柳跟她嫂子也说了半天的闲话,等她娘回来她问了下大舅的情况才抱娃离开。

  ……

  猪肉挂上熏房,姜长顺他们兄弟四个也没用处了,姜霸王又急着回武馆带徒弟,次日就收拾了行李要离开,程石也没留客。

  姜长威扛了两只活羊塞马车里,转身看见她闺女搂着叫红薯的狗往马车方向拖,他过去把人提起来,“你这是干什么?看你身上脏的,一身的狗毛。”

  荟姐儿偷摸摸往屋里瞅,小声说要把红薯带回家。

  姜长威不答应,山上养的拿也就拿了,哪能还惦记人家家里养的,这么干下去,下次再来程石都要报官抓贼了。

  “回家买,回家我给你买只好看的小狗。”他哄道。

  “不行,我就要红薯。”荟姐儿扭着身子要下地找狗,被姜长威拎去前面的马车强塞进去,回头说:“走了,年底回去前捎个信。”

  目送马车走远,杨柳按着程石的肩膀蹦哒着回屋,“你们真不愧是叔侄,你惦记我娘家的狗,荟姐儿惦记你的狗。”

  “等大黑子明年再下崽了,我抱只长得像红薯的送她。”程石下蹲了一下,反手捞上杨柳的腿,背着她往后院走。走过垂花门,他感觉额头一凉,抬头往天上看,风里卷着雪花。

  “下雪了。”

  “又是一年了。”下雪了离过年就不远了。

  作者有话说:

  来啦

  第一百六十二章

  “下雪了?”春婶刚进门又赶忙往出走, “我得抱几捆柴进去,前几天烧柴多,灶门上不剩什么了。老坤头, 你叉几捆稻草盖柴堆上,花生秧也要盖, 下雪了这就是牛和马的草料, 可别发霉了。”

  村口铺沙修路的人见天上落雪,管事的吆喝:“抓紧点,把手头上的活儿忙完就回去。”农家穷, 可别受寒生了病。

  马车路过,路上的人捡开工具避到路边, 跟马上的人打招呼:“下雪了,不再多住几天等雪停了再走?”

  “刚下, 一时半会儿下不大。”姜霸王指了下马车,说雪大了坐马车里。转眼看见拎着铁锹的亲家公,她热情地邀请他年底了跟阿石去县城过年。

  杨老汉连连摆手,他过年哪会去女婿家里, 又不是没儿子。

  修的路已有一里多长, 车轱辘碾压在沙石上咯嘣响, 沙沙的声音听在耳朵里让人想睡觉。荟姐儿推开车窗往外看, 等过了沙石路,马车又开始一颠一颠的,她撅着嘴关上窗,趴她娘怀里说:“表叔家真好玩,我都不想走。”

  “明年开春了你再来, 到时候这边的路也修好了。”

  荟姐儿不吭声, 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嘀咕:“我要是莺姐儿就好了, 我就能天天住这里。”

  三表嫂被她的话惊得后仰,大声说:“你想给你表叔当女儿不成?我跟你爹呢?不要了?小没良心的。”

  车里车外的人都笑了,姜霸王打马靠近车门,带着笑意说:“现在离村还不远,荟姐儿你要是想换个爹娘,姑奶这就送你回去。”

  荟姐儿吐舌,缩在她娘怀里不吱声。

  “白疼你了,”三表嫂又气又笑,抬手无奈地拍她一巴掌,“为了好玩爹娘都不要了。”

  “才没有,”荟姐狡辩,撒娇说:“你们我也要,也还是我爹娘。”

  真贪心,姜长威背靠着车门说:“别想了,你表叔最喜欢莺姐儿,他可不缺闺女,只认莺姐儿一个。”

  荟姐儿下意识不喜欢这话,觉得她被嫌弃了,直起身气扭扭地说:“我就开个玩笑,我还不想当他女儿呢,我表叔太懒了,天亮了才起床练功。”她琢磨了一大圈,她表叔家的东西她都喜欢,只能从人身上挑毛病。

  风雪大了,外面骑马的和赶车的人都不再说话,这个话题也就此打住。

  最后一筐沙用尽,路上的人收拾东西缩着脖往家走,杨老汉扛着锹回头看,路上已经看不见马车的影子。

  “你家小儿子今年什么时候回来?”走在旁边的人问,“年前走了之后就一直没回来是吧?”

  杨老汉点头,说:“去年是过小年的时候回来的,今年差不离也就那几天。”

  “树根现在是走出村了,以后出息了娶个好人家的媳妇,你跟我二嫂子要操心给他在县里买房置家了。”走在前面的人搭话。

  “看他自己了,我跟他娘没那个本事。”杨老汉对于这事向来是不显摆不吹耀,进了村,他绕过迎上来的大黑狗往家走。

  人都进了屋,鸡鸭也都归笼,路上没了人,寒风打着卷吹过,压过了人声,村里空荡荡的像是没了人烟。

  村西头的山脚下,程石跟杨柳人手一个背篓,戴着手套踩在橘树和石榴树的枝桠上忙着摘橘子石榴,春婶雷婶和坤叔三人则是在堰边的矮树上摘。

  背篓满了倒筐里,竹筐满了抬去木板车上,不怕冷的鸭鹅还泡在水里,随着人走来走去它们也嘎嘎个不停。程石听着嫌闹心,一再扬手赶,它们愣是支愣着脖子不愿意离开,直到刘婶跟赵勾子端食敲盆来唤。

  “怎么现在来摘橘子?之前不知道要变天?”刘婶问。

  “没注意,前几天没怎么过来。”杨柳跳下树,搓了搓手说:“刘婶,待会儿让刘叔下来一趟,提两背篓的橘子和石榴放屋里吃,屋里烤火容易上火,吃些果子润润嗓子。”

  “哎,待会儿把鸭鹅赶进山了让勾子下来摘。”刘婶喜眯眯应了,还是在乡下好,在城里可吃不到新鲜的果子,冬天的水果都卖给富贵人家了,寻常人家想买也没门路。

  雪一层一层落,最开始落地的化成了水,慢慢的积了雪,等果树上的黄橘和红石榴摘尽,果树和田野里杂草都白了头,天地间变了色。牛拉着木板车回村,雪地上留下长长的两行车轮印,还有错步的牛蹄印,杨柳跟在后面踩牛蹄印走。

  到家门口碰到甄厨娘师徒四人出门,杨柳从筐里捡了些石榴和橘子递给她们,说:“被油烟腻着了吃点清清口。”

  “蒋大力安排的牛车可有顶蓬挡风?”程石问。

  “有,他小叔新打了个木篷车。”甄厨娘接过背篓递给她侄女,说:“车在村头等着,我们就过去了?”

  程石点头,手里有银子人能少受许多累,鱼馆有靠谱的人看着,雇人雇车来回接送干活的人,除了把控食材,旁的他跟杨柳基本是撒手不管的。

  程石跟坤叔把石榴和橘子放地窖里存着,杨柳回屋换衣裳,她一进后院就被青莺黏上了,让奶娘抱着跟进跟出。头一次看雪,小丫头很是激动,站在檐下嗷嗷叫,明显是想跟人说什么。

  杨柳怕冻着她,抱着孩子去书房,点着火炉子放上银网,烤热橘子喂她吃,有了吃的,转眼就把雪忘了。

  程石忙完也换了衣裳过来,拿了茶饼让他闺女给他煎茶,趁着清闲抱出账本盘账。

  门外风雪呼啸,屋内荡漾着橘皮的酸涩清香,茶饼在无烟碳的炙烤下发出细细的焦脆声。陶壶里的水沸腾开,杨柳拨开青莺的手,拿竹夹夹起茶饼,刮下烤焦烤脆的碎叶,露出内里冒着白烟舒展开的青黑色茶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