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女官的自我修养 > 第59章

女官的自我修养 第59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6:37:44 来源:免费小说

  潘德辉低下头,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既然陛下担心越王太荒唐,桓总管又担忧越王会带坏了皇室的风评,那咱们让越王和其他人都知道,真正的天潢贵胄当是什么样,不就行了?”

  桓衍闻言,果然来了兴致,“你的意思是?”

  潘德辉道,“老奴听人说,襄王殿下雅好诗书,人品贵重,他又比越王殿下年长几岁,岂不正是学习的好榜样?”

  桓衍的目光陡然沉了下去,面上的笑意也收了起来,“襄王?”

  襄王是太-祖皇帝最小的一个儿子,论出身,也是很高贵的,是一位妃子所出。

  太-祖皇帝一生南征北战,的确打下了大好的江山,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但自己落下一身伤病,就连最优秀的三个儿子,也都相继战死,以至于当太-祖驾崩之时,膝下除了早年跟着高皇后住在乡村,养得眼界狭小,性格憨傻的汉王,就只有才几岁大的奶娃娃襄王了。

  当是时,太-祖皇帝也才刚刚登基七年,大魏境内说是基本上已经平定,但实际上隐患依旧很多。更不用说,朝中全都是开国重臣,个个功勋彪炳。无论是汉王还是襄王,都注定是压不住这样的情况的。

  所以虽然汉家王朝并不讲究兄终弟及,但先帝还是携着赫赫军功和无上威势顺利登基,并且得到了绝大部分朝臣的支持。

  但是这样也给储位留下了遗患。先帝在位时,就不止一个支持正统的朝臣上书,让他立襄王为储君,竭力培养。好在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毕竟先帝也有自己的儿子,尤其是赵皇后所出的第五子桓嘉,聪明颖悟,外祖父又是权倾朝野的宰相赵晃,完全是许多人心目中最合适的储君人选。

  随着桓嘉被封为太子,储位之争也落下了帷幕。那之后,襄王就低调起来,外界几乎听不到他的消息。

  谁知世事无常,没几年,太子桓嘉突然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去世了。赵皇后大受打击,没多久就跟着撒手人寰,先帝也大受打击,病了一场。后来这么多年,就算再喜欢桓羿这个小儿子,先帝也没有封他做太子,大抵因为桓嘉太优秀,桓羿跟他比差得太远了。

  连桓羿都这样,就更没人吃了熊心豹子胆,在先帝面前提起襄王了。

  于是储位一空就是十年,等到先帝骤然驾崩,就又是一场纷争。当时,桓衍虽然凭借妻族的军权占据上风,但朝堂上也不是没人提议让襄王继位的,用他们的话说,那是“物归原主”。

  这四个字,是桓衍心中耿耿于怀的刺,虽然比不上桓羿,但也是他的忌讳。

  所以他登基之后,就像是遗忘了汉王和襄王一样,从未加恩过。

  此刻骤然听到潘德辉提起“襄王”二字,桓衍心中顿时掀起惊涛骇浪,看向潘德辉的视线,也带上了几分深意,“你怎么会突然想起他来?”

  “还真不是突然想起。”潘德辉道,“老奴在凤京时,时常能听到襄王的名字。耳濡目染,一时就想到了。”

  他这么一说,桓衍顿时更警惕了,“你在凤京,如何能听说襄王的名字?”

  “陛下有所不知,襄王自从移居凤京之后,因为酷爱诗词,便在家中养了几十个清客,每日里吟诗作赋,互相唱和,好不快活。凤京当地,都传为佳话呢!书坊之中,偶尔还能买到结集出版的诗集。”

  桓衍这才后知后觉地想起来,襄王似乎确实早就搬到凤京去住了,那还是先帝时的事。因为他后来直接忽略了这个人,也没有了解过,只是大概有这么一个印象而已。

  没想到,他在凤京,倒是经营出了偌大的名声。

  其实这也是桓衍自己的疏忽,先帝时,襄王虽然住在凤京,但是可老实了,根本不敢瞎折腾。但现在是桓衍在位,他丝毫不理会襄王,也不太知道凤京的情形,也就给了襄王人可乘之机。

  桓羿在凤京守陵的时候,就听说过襄王的名声。不过他当时也不在意,如今倒是一枚很好用的棋子。

  作者有话要说:  周末日万(2/10)

  这周终于结束了_(:3”∠)_

  感谢在2021-01-0222:11:46~2021-01-0322:18:0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伊人妫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b露30瓶;娅22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064章 汉王襄王

  潘德辉突然提起襄王的名字,桓衍的第一反应是排斥与愤怒。待意识到这个他几乎已经遗忘的人,不但还活得好好的,私底下的小动作也不少,心底更是涌现出了几分杀意。

  但旋即他就冷静了下来,潘德辉虽然是让他抬举襄王,但目的却是压制越王。

  这实际上是个很合桓衍心意的提议。让那两人去打擂台,他便可以干干净净地站在一侧袖手旁观,消耗他们的力量。等他们耗得差不多了,自己还不是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倒是他因为关心则乱,一时忘记了,帝王之道,本就是制衡之道。

  他为什么要自己出手去对付桓羿?只需给他找一个对手就够了。一个不够,也可以找更多,反正宗室这么多人,都是吃白饭的,朝廷养活他们也是一项沉重的负担,倒不如借机清理一番。

  而且宗室之中,也有一部分始终对他不逊的,仗着辈分高想在他面前拿架子的,这些都没必要留着。

  桓衍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不但可以用在桓羿身上,也可以用在许多其他地方,于是面色很快就和缓了下来。到底潘德辉是他身边的老人,更懂他的心思。

  几个月的时间过去,当初潘德辉犯的错桓衍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自然就念起他的好来了。再加上跟桓安之间的关系已经不像最开始时那么融洽,也想制衡一下他了,才会在皇后提出时松口让潘德辉回来。

  这个决定果然没错。

  如此想着,他便笑道,“凤京才几个读书人,襄王若是喜欢诗书,还是该到京城来才是。”

  这是要命襄王回京的意思,桓安心头一跳,下意识地看向何荣,却见何荣眼观鼻鼻观心,似乎根本没有听到这句话,也没有要反对的意思。他一怔,很快就明白这是何荣和潘德辉联起手来了。

  再转念一想,就知道他们这是走了一步好棋,此刻再要皇帝打消这个念头,几乎是不可能的。

  可他还是上前一步道,“陛下,如此只怕不妥。”

  “哦?有什么不妥?”

  “若要找年长者教导越王殿下,京中还有许多年高德劭的宗室,未必要召襄王回京。此事事关重大,只怕他那边才一动,就天下皆闻了。”桓安道。

  襄王身份特殊,不是能随便安置的。当初先帝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把人送到凤京去,如今轻轻巧巧就把人调回来了,可到时候再想送走,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了。

  但桓衍全然没有父皇那种优柔寡断的心思,他既然把人调进京来,本就没打算再送他出去。

  这样的危险人物,放出去谁知道会惹出什么祸患来,还是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更让人放心。只要有合适的理由,就能一直持续消耗他手里的力量,让他无暇他顾。

  桓衍摆摆手,“正因为宗室大都住在京城,所以朕才觉得不可让襄王在凤京久居。朕也许久未曾见过他了,早该亲近一番。”

  桓安便不再说话了。

  桓衍就让潘德辉拟旨,又指派他亲自到凤京去,将襄王接回来。

  皇家宗室的事,按理说是不用经过朝堂的,有皇帝一道圣旨就够了。但是那么大的动静,朝中想不知道消息也难。而这个消息一传出去,果然如桓安所说,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总有一些朝臣信奉的是正朔之道,可惜太祖所出的汉王胸无大志、才智平平,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如今襄王回京,也不知会对京中的局势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

  今日当值结束之后,原本很少出宫的桓安悄无声息地换了衣裳,离开皇宫。

  来到那处皇帝赏赐给他的宅院之中,过了第一进,就见人高马大/虎背熊腰的张霸正守在门前,颇有一夫当关的意思。不过一见到桓安,这铁打一般的汉子立刻就跪了下去,低头道,“干爹,人在偏院。”

  桓安脚步微微一顿,留下一句“起来吧”,才匆匆往偏院走去。

  这个宅子不算太大,人也不算多。但是后院那边,张霸给干爹安排了几个美人住着,就不太方便让客人过去了,免得走漏消息。偏院是张霸自己的住处,安全自然是无虞的,他便让人留在那里,自己出来等候桓安。

  此刻,张霸的房间内,一个看起来十分宽大的胖子,正在焦急地来回踱步。

  不过他实在是太胖了,走上几步,就要坐下来喘息一番。因为他的身形太过庞大,所以就连这把椅子也是用精铁特制的,上面铺了好几层厚厚的垫子,布料是金灿灿的颜色,仿佛给整张椅子镀了一层金,但坐上去就知道,它虽然宽大,却很柔软。

  这是汉王最心爱之物,比他养的那几只会唱歌的八哥还稀罕,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带着。

  桓安推门进来,就见汉王整个人都陷入柔软的座椅之中,仿佛一座会喘气的肉山。他眼底迅速滑过一抹不屑,但抬起头来时,脸上已经完全是慈和的笑意了,朝汉王行礼,“老臣拜见殿下。”

  汉王急忙要站起来扶他,但是他这样的身材,动作自然是很笨重的,所以等他艰难地坐起来时,桓安已经跪下去了。

  “总管快快请起!”汉王连忙伸手要扶他。但他连弯腰都困难,这扶也能只是虚扶。

  好在桓安不介意,自己站了起来,坐到一旁的太师椅上,这才问道,“殿下紧急传讯,不知有何事?”

  汉王顿时着急起来,“如今外面都在传,说是皇帝要召回襄王了,总管莫非不知道?”

  “自然是知道的。”桓安垂下眼皮道,“陛下做决定时,老臣也在一侧。”

  “那你怎么不拦着?”汉王忍不住嚷道。

  “陛下铁了心要做的事,老臣又怎么拦得住?”桓安不紧不慢地说,“消息传得倒快,连殿下都听说了。”

  汉王因为长成了这样的身材,每次出行都很麻烦,所以平时是很讨厌出门的,就连宫中的宴会,能推的也都推了。这个消息竟能让他出门,可见重视。而算算他出行用的时间,宫里才有消息就知道了,可谓灵通。

  “现在京中还有谁不知道?”汉王不高兴地说,“恐怕就连总管也正盼着他回京吧?”

  整个京城,上到宫中贵人,下到黎民百姓,谁不知道太祖所出的汉王资质平平、不堪造就?然而汉王心里就不委屈吗?一样爹妈生的,偏偏就他一个脑子不开窍,既比不上上面的哥哥,也比不上下头的弟弟。

  可这并不是他的错!当年天下还没有平定,到处都乱得很,高皇后生他的时候早产加难产,听说生下来的时候,整个人浑身上下都是青色,接生婆说是因为在母腹之中待得太久,险些闷死了。虽然顺利出生,但还是留下了隐患。

  他从小身体就虚,脑子也不好使,后来建国之后,搬到京城,从小没吃过什么好东西的他爱上了口腹之欲,没多久体型就越来越大,就更是入不了那些人的眼了。

  所以即便前面几个哥哥战死了,却还是没有人在意他,所有人都将视线放在后面那个才出生没几年的弟弟身上,期望他长大之后继承大统。

  后来太-祖突然驾崩,先帝上位时,朝臣因为襄王太过年幼,担心主少国疑,所以基本上都持赞同的态度。

  从头到尾,都没有人考虑过当时已经成年了的他。

  在这样的环境里,汉王活得像个隐形人。不管是先帝还是桓衍,对他都没有任何防备,因为谁也不相信他这么一个废物,能够做成什么事情。

  但是桓安不一样。他回京之后,就联络了汉王,一直在秘密地帮助汉王建立势力。

  不过呢,就算是这一点,汉王也觉得要先打个问号。毕竟桓安说是帮助他建立势力,但实际上,他究竟联络了哪些人,拉拢了多少人,只有桓安自己知道,这些人也只对他负责。

  至于汉王,对他们来说更像是一个代表正统的吉祥物。

  汉王自己也知道这一点,所以听说襄王要回京,他几乎是立刻就赶过来了,急着要见桓安一面,看他是不是也改了主意,打算去支持襄王了。

  跟肥大丑陋,又资质不堪的他比起来,襄王自然要出众得多,就算比不上越王那般风姿,却也是玉树临风,再加上一身的书卷气,自然让人见之心喜。

  桓安没有回答汉王的这个问题,而是摇头道,“你道回京是什么好事吗?陛下召襄王回京,不是为了抬举他,而是要让他跟越王打擂台。这种事,不管最后谁输谁赢,又能有什么好下场?”

  他说完,才抬头看向汉王,安抚道,“殿下放心,如今您隐在暗处,没有人会注意到您的存在,这是最大的优势。只需蛰伏一段时日,等外面乱起来了,才是您的机会!”

  虽然知道桓安这番话是安抚自己的多,但汉王还是舒了一口气,“总管这么说,本王就放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1-0322:18:02~2021-01-0422:33:5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雪梨雪梨梨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065章 隐秘暗室

  当着桓安的面,汉王表现得非常无害,但等从桓安的宅子里出来,上了自己的马车,他脸上的表情就迅速阴沉了下来。

  桓安说得好听,可什么实际上的好处都没有给他。

  蛰伏蛰伏蛰伏!自父皇去世后,他已经蛰伏了二十年了!

  如果桓安没有给他带来希望,汉王其实早就已经接受了自己现在的生活。反正每年都可以从朝廷那里领回大笔的俸禄,足够他挥霍,他既不爱美人也不爱玩乐,就那么一点口腹之欲,实在很容易满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