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女官的自我修养 > 第120章

女官的自我修养 第120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6:37:44 来源:免费小说

  徐师讲的东西都不复杂,没有开头,也没有结尾,随到随学,等得到了她的认可,就能去报考开设在宫中的几大学院了。

  霍青的目标是今年才设立的西洋语。

  说是西洋语,但是据她在街上听来的消息,从南洋出海,一路其实会经过几十上百个国家,各有各的语言。她们如今主要学习的,是一个叫莫卧儿的国家的语言,别的只有学院里才教。

  听说从学院结业之后,就会被各家船队招揽,随船出海。其实对霍青来说,这份工作并不太合适,毕竟一去就是好几个月,不能回家,也就照管不到家里生病的父亲。

  但和父亲商量过后,最终还是决定报考语言学院。盖因这个学院今年才刚刚成立,急缺生源,报考的门槛也低,几乎不会被刷下来。而且学成之后,立刻就能找到去处。何况等她能随船出海,也是几年后的事了,到时候有了钱,说不定父亲的病早已治好。

  她是所有女工之中,听讲最认真的学生,也是这一批学生里面,徐师最满意的一个。

  不出意料,徐师抽她起来背诵了昨天学的东西。霍青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得到了徐师赞许的点头。

  两刻钟时间过得飞快,上工的钟声响了起来。霍青正要跟随众人去上工,就被徐师叫住,递给她一封信。霍青听前辈们说过这是什么,也无数次看到前辈从徐师手中接过信封,当即瞪大了眼睛,又惊又喜。

  她几乎是抖着手将推荐信接过来,语无伦次地向徐师保证自己一定会刻苦学习,不浪费这个机会。

  下了工,霍青就飞一般地奔回家中,将这个好消息告知父亲。

  父亲听完,蜡黄的脸上似乎也带上了几分光彩,抚摸着信封看了好几遍,不停赞叹,“好,好啊……”

  霍青已经稍微冷静下来了,对父亲道,“听说几大学院每个月都会考评,若能拿到优等,不但束脩饭食全部免除,还会给发一笔奖金。等女儿拿到奖金,就能给父亲用更好的药了。”

  三大院会定期请全城的大夫来巡诊,看病是不要钱的,可是父亲的病需要的药材太贵,以他们的家底,只能买些便宜药材来代替,所以怎么都不见好。若能换上好药,想必很快就能好了。

  父女俩展望着将来,吃完了一餐饭,等天黑下来,为了节约灯火,便都早早地上了床。

  但霍青睡不着,只好躺在床上背自己学过的东西。从头开始,一直背到今天学过的,确定自己都还记得,这才放下心来,不知不觉睡过去了。

  第二天天没亮,她就醒来了,又躺在床上背了一遍课文,这才起身去烧火做饭。

  吃完饭,她带上推荐信出门。

  几大学院都开设在宫中,考试自然也在宫里。霍青从没来过这边,每次都是远远地经过。她怀着敬畏的心情靠近,一路经过了好几个关卡查验,这才来到录名处。

  考试却不是在这里,而是绕过长长的宫墙,从另一处小门入内。

  进了门,就有人递给她纸笔和一张试题,让她坐下来写。霍青开始惴惴起来,手心都是汗水,提笔要写字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手紧张得发颤。她用左手按住右手,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凝神去看尸体。

  有一些不会的,霍青牢记前辈们的教导,直接跳过去,只把会的都写上。等后面的都写完了,再倒回来,绞尽脑汁写一点东西上去,不能让试卷空着。

  但没等她编完,时间已经到了。试题立刻被收上去,不多时就出了结果。

  没有再将试题发下来,只给了她一个“通过”的牌子,叫她到后面去填表,录学籍,领取下发的书本及其他物品。

  然后就直接去了学院。听说是因为语言学院这边刚刚开设,总共只有十几个学生,只能随来随上,至少先凑齐一个班的人。至于错过的功课,只好以后加紧些补上来了。

  一路上经过了文学院,武学院,商学院,数学院,女子学院,等到语言学院时,给她领路的人指着不远处的飞甍斗拱,对她道,“看到没有?那就是皇后娘娘住的万坤宫。咱们语言学院运气好,在几个学院之中最靠近内宫。”

  霍青闻言,不由多看了一眼。她知道,几大学院都是由皇后娘娘创建,尤其是其中的女子学院,开始建立时,不知多少人上书反对。

  然而时至今日,就连其他学院也开始陆续接收资质出众女学生了。尤其是新开的语言学院,因为很多工坊之类的地方推荐来的学生,所以有不少女性。

  这都是皇后娘娘的恩典,所以她一定会努力进学,不辜负皇后娘娘为她们争取到的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3-0123:36:35~2021-03-0223:52: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游纸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21章 番外二·后来种种

  大凡人的生日,若是恰好赶在原本就热闹又忙碌的年节时候,那么免不了就会被人疏忽。

  即便是皇帝,也难以免俗。

  每一年的正月初,早上有正旦大朝会,下午要设宴宴请百官,至于诸多繁复的祭祀之礼,就更不用说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帝后二人都忙得脚不沾地,哪里有空去特意庆贺生辰?

  不错,是帝后二人。

  从前他们还住在和光殿的时候,桓羿曾经说过,甄凉不知道自己的生日是什么时候,他愿意把自己的分她一半。却不想,两人竟果真十分有缘,认回了穆家之后,甄凉便得知自己的生日果真也在正月初,与桓羿是同天。

  所以从桓羿登基开始,这天就自动成了大魏的二圣节。

  只不过因着是元旦日,所以群臣虽然也会上贡各种贺礼,但专门的庆贺,自然是没有的。

  不过,对于桓羿和甄凉而言,这到并不是什么坏事。因为无需搞那些盛大的典礼,与群臣共同庆贺,那么夫妻俩就能坐下来,单独吃顿安生的生日宴。

  虽然菜色简单,但都是甄凉亲自下厨做的——自从当了皇后,她也越来越忙,年里难得有天能下厨,也只有生辰这日,不论再忙,都不会忘了亲自动手。

  早上碗长寿面,仍旧像是从前那样,两人分吃。

  之后各自去忙碌,等到晚上入了夜,事情都消停下来了,夫妻俩便自己在殿中摆桌席面,小酌几杯。不需要应付外人,倒比什么样的庆贺都更能叫人心情愉快了。

  以至于到了后来,渐渐成了定例,就连朝臣们也都习以为常了。

  不过事涉帝王,自然不可能真的与别家样。在桓羿年轻时,满朝文武自然不大在意他的生辰。然而随着桓羿年纪渐长,这生辰渐渐变成寿辰,百官也越来越关注这个日子了。

  老桓家的皇帝不算短寿,但也肯定不是长寿之相,而且从太宗和成惑皇帝的情况来看,只怕还有些祖传的毛病。这可是关系到整个大魏安慰的事,自然容不得他们疏忽。

  于是就总有人想推陈出新,在这日弄点儿新鲜的花样出来,讨好皇帝。

  可惜桓羿对这些都没兴趣,全都打了回去。若有人问起来,就只管说是不愿意因为自己的生辰,就大张旗鼓、劳民伤财。其实只是懒得应付他们。——平时朝堂上躲不过去也就罢了,这日,好歹让他松快几分。

  然而总有人不肯相信他是真的不喜欢这些。

  于是又想出了新花样。

  这回,却不是借他们自己之手,而是将桓畅推出来,做了这出头的鸟儿。

  这年桓畅也有十岁了。

  前些年,曹皇后遵守之前的约定,将他送到宫中来进学。桓羿也没有含糊,立刻就从朝中挑了几位宿儒为他讲课,又亲自从翰林院挑了批展卷官和侍读、侍讲学士。

  因为多年来后宫直没有添人,而大家早就有了皇帝无嗣的准备,所以此时也没有掀起任何波澜,倒是让很多人看到了桓畅这个储君的潜力,开始逐渐汇集到他身边。——即便他只是个七八岁的垂髫童子。

  但桓羿素来不喜欢这种风气,也有着足够的警惕,所以好歹没有在朝中弄出个东宫系的势力来。

  这却也让不少人心下失望,于是偶尔会撺掇下桓畅。好在这孩子年纪小,但被曹皇后教得很好,多半时候都不会被人说动,倒也相安无事。

  不过给皇帝祝寿的事,身为储君,自然是避不过去的。而且随着年纪渐长,读书识字明理之后,桓畅也开始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身份的尴尬之处。

  过了十岁,虽然还是年幼,但是以储君的身份来说,已经可以跟着皇帝观政了,他自然也需要在这个时候表现番。

  于是一封奏折就这样被炮制出来,送到了桓羿案前。

  “小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心事了。”甄凉看到桓羿带回来的这封奏折,倒也并不奇怪,只是问,“陛下打算如何处置?”

  折子里,身为储君的桓畅提出,这么多年帝后都没有庆贺过生辰,他身为晚辈,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以前自己年幼,没有能力,现在稍微长成了,愿意为皇帝分忧,所以主动请旨筹备这次的生辰宴。

  “还差得远呢。”桓羿往引枕上靠,身体完全放松下来,不由舒服地叹了口气,道,“朝中之事哪有这么简单,还是再多读两年书的好。”

  至于那私底下撺掇此事的大臣,桓羿提都没提。既然起了这样的心思,那也就应该有承担责任的准备。

  “臣妾倒是有个想法,只是不知道合不合适。”甄凉闻言,突然来了灵感。

  “皇后但说无妨。”

  “储君身边的老师,自然个个都是博学多才的大儒,但是如今我大魏的局势,早就与从前大不相同,光是学这些东西,只怕不够。”甄凉道,“宫中如今这么多个学院,不如让他也进去感受番。”

  免得读书读傻了,成了个腐儒。

  桓羿眼睛亮,手指点着桌面笑道,“这主意倒是不错,回头就在朝中提一提。”

  提提的结果,是朝臣们都不同意。储君身份多么贵重,哪能让他跟普通人一样就学?要知道他在宫里,那可是十几个老师教他个,但是学院里,却往往是一个老师教几十个学生,哪里能有进益?

  也有人觉得,让储君多学点东西不是坏事,不过那些都是小道,没必要太过重视。只需从各个学院抽调老师,每旬日给储君上次课,就差不多了。

  反正储君又不像那些入学之后就想考出个好成绩,将来能有个好去处的学生,不必精通某科。

  桓羿对此不置可否,叫来桓畅,让他自己选。

  在群臣灼灼的视线之下,桓畅十分沉稳地道,“儿臣愿往学院就学。”

  小孩子哪个不喜欢玩伴?偏偏桓畅身份特殊,从小身边除了两个年纪相近的小太监之外,别无同龄人。而小太监是侍奉他的人,就算稍微亲近些,却哪敢尊卑不分?

  自从入宫之后,每次经过各个学院,桓畅心中都难掩羡慕。

  他听人说过,那些在学院就读的学生,都是二三十人一个班,彼此切磋、共同进益,热闹得很。

  除了这层向往之外,还有层是桓畅不好意思说出来的心思:他并不笨,甚至从入宫就学之后,就一直得老师们的称赞。但实话说,他的老师们也全都是从天才中优中选优,每一个都比他更厉害。十几个人盯着他,但凡有点疏漏和错处,就立刻会被发现,这种从头紧张到尾的学习生涯,桓畅的压力是很大的。

  想必,如果个班级之中有几十个学生,就是先生眼睛再利,也兼顾不过来,可以稍微歇口气吧?

  再说,桓畅很清楚,自己能轻松的也只有出阁读书的这几年,等到将来真的入朝观政,就再没有能喘息的时候了。若能趁此机会去见识番,也省了往后再心里惦记。

  于是皇太子就去学院读书了。

  除了女子学院之外,目前宫中还有六大学院。自然,每个学院都是几年制,他不可能读完,所以只是过去跟着新入学的学生学一点基础。如此六年,等都学完了,他也刚好年满十六,可以尝试接触政事了。

  ——其实十六岁才接触政事有些迟了,但考虑到桓畅是侄儿,皇帝的这个决定,朝臣们都心照不宣地默认了。

  而在几番磋商之后,朝臣们也就桓畅的身份达成了共识:让皇太子白龙鱼服、隐藏身份入学。否则不管走到哪里都备受瞩目,就背离让他过去就学的初衷了。

  幸而学院就在宫中,倒是不需要在外面给他准备住处。

  第二日一早,桓畅早早就起身,换了套合适的衣服,整理好各种物品,然后就兴致勃勃地去了文学院。——这里教的东西,跟他之前所学最为接近,也方便跟上课程,熟悉学院里的各种风气。而各个学院之间的学科偶有交叉,在这里打好基础,也方便他以后转到其他学院去就读。

  时光荏苒,春秋相继。

  桓畅如今已经转入了语言学院就读。数年的经历,让他对学院的氛围如鱼得水。如果不是还住在宫里,而且定时要去帝后那里以及温泉行宫那边问安,偶尔还会被原本的老师抽查功课,他都几乎要忘记自己另有身份了。

  但随着“毕业”的时间逐渐临近,桓畅也开始紧张起来。

  他也听人说过,陛下之所以让自己在几大学院里混迹,就是因为不想让自己过早接触朝政。这可以理解为爱护,但也同样可以看做是一种防备。

  所以,读书的日子固然很自在,但是接下来会面对什么样的情形,谁都说不好。

  有件事,桓畅没有对任何人说过。

  他觉得,这位皇帝叔叔并不喜欢自己。小时候,这让他不免心生畏惧,害怕什么时候无法预料的命运就降临自己身上。后来年纪渐长,从嫡母那里知道了皇叔和生父之间的矛盾,他也终于明白了这是为什么。

  某种意义上说,他是仇人之子。虽然那仇已经亲手报了,可难免还是让人担忧他会“斩草除根”。

  然而他所想象的切都没有发生。

  他顺利地进入朝堂观政,顺利地从皇帝那里接到了各种差事,顺利地熟悉了各个部门的运转和配合,甚至顺利地积蓄起了股小小的势力……而这些,不过花费了他两年的时间,从头到尾没有任何波折。

  然后,长宁十六年的春天,个当时看起来平平无奇,后来回想也觉得没甚稀奇的日子里。

  皇帝突然宣布自己身体有恙,需要休养,暂命太子监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