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女官的自我修养 > 第109章

女官的自我修养 第109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6:37:44 来源:免费小说

  要让桓衍失望了。无论真假,他不会被这种消息困住,也不会觉得这是什么难以背负的真相。

  甄凉见他已经想通,便也不在这些事情上纠缠,转开话题,指着躺在龙床上的桓衍问,“他这是怎么了?”

  “自己吓自己,吓晕了。”桓羿微笑道。

  那酒壶的确是他另外准备的,但只不过是从宴席上顺手带过来的而已。里面装着的酒液,自然也只是普通的酒,并没有下毒。可惜桓衍那个时候,已经想不到要去分辨这句话的真假了。

  也可能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就是他会做的,所以也坚信桓羿会这么做,根本没有怀疑过。

  第一次汉王下毒是假的,第二次怎么可能还是假的?

  既然中毒是真的,那么他的身体不适自然也是真的,于是自己吓自己,在身体真的出现异样的时候,就直接晕了过去,也不知道还能不能醒过来。

  虽然桓羿含糊其辞,但是甄凉一看枕头边的褥子上被打湿的痕迹,再闻一下空气中的酒味,多少也就猜到了。

  “我以为,殿下会给他一杯毒酒。”甄凉看了一眼躺着的桓衍,又转头去看桓羿。

  桓羿笑了一声,“你说过,当初他给母妃准备了毒酒和白绫,但母妃都没有选。”他看着桓衍,“在他身上扎上六刀,是不太可能了。但如果能让他自己把自己吓死,不也很有意思吗?”

  一代帝王,以为自己可以左右无数人的生死,但最后却以如此屈辱又可笑的方式死去,或许才是真的为母妃报了仇。

  甄凉想了想,觉得现在主动权掌握在他们手上,这不过是无关大局的一点,便也没说什么,只是问,“那现在还让太医进来给他诊治吗?”

  桓羿道,“先让俞太医来吧。”

  虽然不管怎样桓衍也翻不了天,但还是要先对他的状况做到心里有数,再让其他的太医进来。

  甄凉点头,牵着桓羿的手离开了寝殿。

  曹皇后原本还有些担心,见两人手拉手走出来,就松了一口气,上前道,“太医已经到了。”她拦了一下,但时间长了肯定会引人怀疑。

  甄凉出去叫了俞太医进来,这一诊治,结果却是让所有人都十分意外。

  桓衍中风了。

  之前汉王在宴席上,怎么刺激他都没有中风,没想到抬回来之后,跟桓羿说了一番话,反而中风了。这让曹皇后不由得多看了桓羿一眼。奇怪,明明她离开的时候,是桓衍在刺激桓羿啊,这难不成就是所谓的乐极生悲?

  想到桓衍可能是太得意才把自己给弄得中风,饶是曹皇后也忍不住想大笑三声。

  老天爷果然还是开了眼的。

  她抱紧自己怀里的小皇子,真到了这个明火执仗的时刻,她反而看清了很多。如果说原本对于甄凉的说法,她有五分信,现在已经变成了七分。她的确可以抛开桓羿,自己扶持小皇子登基,但那之后呢?

  她不可能像桓羿这样彻底掌控住局势,总会有不得不妥协的时候,最终的结果,未必会是自己想要的。

  至于那表面的风光是什么滋味,她不是比任何人都明白吗?

  俞太医家传一套针法,在这几年里又有改进,当下给桓衍扎了几针,把人唤醒。然而人是睁开了眼睛,却变成了一个只有眼睛能动,说不出动不了的活死人。

  甄凉听说这个结果,也不由一阵唏嘘。这笔桓羿替他设想的结局还要更残酷十倍,但也是桓衍咎由自取。

  他只能这样屈辱地活着,然后再屈辱地死去。

  不过既然他变成了这个样子,他们也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直接允许所有的太医和朝臣进来探视。

  自然,所谓的“汉王下毒”其实并不存在,反倒是皇帝几度情绪激动,把自己给气得中风,这个结果也是大出于所有朝臣的预料之外。

  不过他们本来已经做好了帝王驾崩的准备,现在这样也没差,于是当即一个个跪下来请愿,说国不可一日无君,眼下皇帝这样的状态,显然是不能理事了,还是需要尽快拿出个章程出来。

  最好是赶紧定下一位储君,之后不管是太子监国还是直接禅位,总之要有个名正言顺的方案,他们才好顺理成章地争夺空缺出来的权力。

  桓衍现在能动的只有眼睛,所以看到太医也好,看到朝臣也好,他都拼命的眨眼,希望能用这种方式传递消息。

  只要有一个人注意到,开口询问,那么之后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交流了。

  虽然只能睁眼闭眼转动眼珠,但总归能想出办法的。只要他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就能处置掉桓羿,拨乱反正!

  然而太医一个个低眉顺目,朝臣们也像是根本没有注意到他的异样,反倒是干脆利落地跪了一地,让皇后拿出个章程来,简直是在明示立储,很显然已经打定主意抛开他这个“皇帝”了。

  见此情形,桓衍哪里不知道他们不是没看到,只不过都在装傻?

  他虽然还有帝王的名义,但已经废了的人,自然不值得投资,也就没必要在意。

  想明白这一点,桓衍差点儿又把自己气晕过去一次。

  第111章 在我身边

  没有人在意桓衍的心情。皇帝已经不能理事,朝中必然会有一番大的变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这件事上,都希望自己能从中攫取到更大的利益,自然没人顾得上他。

  而对于众人的请愿,曹皇后也没有推脱,她怀里抱着刚满一岁,连话都还不会说的小皇子,站在桓衍的病床前,对所有人道,“诸公所言甚是,朝廷不可一日无人主事,如今陛下变成这个样子,还需尽快拿个章程出来才好。只是我一个妇道人家,朝政半点都不懂的,此事还需诸公费心。”

  众人闻言,都将视线放在了曹太师身上。

  如今朝中掌权的这几家,谭家自然不必说,原本他们是站在桓衍那边的,这会儿就要后退了。赵宠作为中书令,赵家本来应该掌控话语权,但谁让他家公子偏偏娶了汉王的小姨子呢?如今汉王谋逆,人还关在天牢里,之后不被牵连就是万幸了,自然也不敢争这个先。韩家和潘家一向保持中立,这会儿也不方便直接表态。

  而曹家身为皇后的母族,曹太师又是皇后的父亲,虽然之前他们身为外戚,在朝中的位置比较尴尬,但此一时彼一时,这会儿由他来开口,自是再合适不过。

  曹太师显然提前跟皇后沟通过了,即使面对这样的大好机会,也并未得意忘形,而是谦虚道,“事关重大,还是需要大伙儿一起拿主意。不如大家都来提一下想法,让娘娘从中选出合适的。”

  既然他给了这个台阶,其他人也不是真的不想插手,便也不再客气。

  侍中谭涓第一个开口道,“依我看,陛下虽然身体有恙,但好在膝下有个健康的皇子,不如直接立小皇子为储君,如此国本稳固,再选取老成之人从旁辅佐,自可万无一失。”

  “谭大人诚然是谋国之言,只是这孩子年纪太小,骤然接下这样的重担,本宫心里总觉得不安。”曹皇后轻轻叹息道。

  众人都知道桓衍后宫皇子皇女成活不易,倒也都理解她的这种担忧。

  本来就很难养活了,再给他加上这样的担子,万一承受不住夭折了,到时候才是叫人不知该如何是好。

  这确实是个令人担忧的地方。无论是立储君还是直接禅位,主幼都难免国疑。而今的大魏虽然还算得上安宁,可实际上,在座的人都清楚,朝廷内里早就已经腐朽了,存在着种种问题,不过勉强支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出事。

  而这种局面,一个不懂事的小娃娃,显然是压不住的。

  如果没有足够强力的君主镇压,下面的人就只能各自为政,只怕问题暴露得更快。

  虽然大魏的江山这才传到第三代,但是却已经有些岌岌可危的意思了。只是这话,谁都不敢说,甚至想都不能想。

  毕竟从大臣们的立场和本心来说,他们巴不得皇室衰弱,自己手里的权利增加呢。

  之后又有人提了几个建议,但都绕不过这个最关键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早就存在,只不过之前桓衍好好的,暂时不需要考虑,而如果他始终没有合适的继承人,过个十几年,依旧会爆发出来。

  所以说来说去,大殿内的气氛便又渐渐凝滞起来。

  终于,不知是谁看到站在一旁的桓羿,脑子里突然灵光一闪,嚷道,“既然担心小皇子年幼,无法担起责任,不如就从宗室之中挑选贤能者监国,待小皇子长成之后,再还政便是。”

  他这么一说,所有人的视线便都落在了桓羿身上。

  曹皇后让他留在这里,本身就已经是一种态度了。所以领悟了这一点之后,众人便纷纷出言附和,都觉得桓羿身为先帝的儿子,桓衍的兄弟,小皇子的亲叔叔,必然能够担此大任。

  桓羿自然是连连推辞,坚决不肯接受。

  众人都以为他是拿乔,故意推拒,估计再这么来往几次,就会接受。谁知道就在这时候,曹皇后突然开口道,“越王虽然没有多说,但你的顾虑,本宫也多少猜到了几分。”

  而今皇子年幼,桓羿担当大任自然没什么问题,但等到十几年后,要还政的时候,势必会面对一系列的难处。

  而自古以来,摄政王、摄政大臣之类的存在,风光的时候自然是一手遮天,但等皇帝长大,手中的势力逐渐膨胀,他们往往没什么好结果,几乎都只会成为新君竖立威信的靶子和踏脚石。

  所以桓羿只要不是被眼前的权力迷花了眼,自然就能想到将来的结局。

  自然,也有另一种可能,让他不需要担心这个问题,那就是他在这十几年间直接废了小皇子,自己登基为帝,那自然就没什么可担忧的了。

  所以他要么不上,要上,那么小皇子的处境就会变得十分危险。所以把他推出来,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有人佩服桓羿能在这时开口拒绝,将这种潜在的可能性暴露出来,但也有人觉得他是傻子。

  然而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听到曹皇后接下来的话,便都立刻在心底掀起了一番惊涛骇浪,几乎不敢相信自己所听到的。

  曹皇后道,“我们孤儿寡母,如今只求能好好活着。若是越王心里有所疑虑,本宫倒是有个法子,可以两全其美。——方才汉王说是要效仿先帝,兄终弟及,但依本宫看来,纵然要兄终弟及,越王也比他更有资格。”

  竟是拱手将皇位让出来了!

  如果说,诸位大臣只是震惊,那么躺在床上动不了的桓衍,就是几乎要呕出血来。

  他之前跟桓羿说话的时候,没有看到皇后,所以对于她的印象,还停留在宴席之上,皇后主动站出来维护自己。所以方才皇后抱着小皇子进来,他看到两人,心下也十分欣慰。

  虽然自己已经变成了这样,但好在还有一个儿子,而这个儿子抱在了皇后膝下养着。有皇后和她身后的曹家支持,小皇子方能度过这段最危险动荡的时期,接过自己的位置。

  后继有人,多少可以宽慰一下桓衍经历种种变故之后已经十分灰心的情绪。

  然而此刻,听到皇后说出这番话,他才终于意识到真正的问题所在:之前汉王谋逆,他就怀疑自己身边还有人被收买了,而现在,一切都已经无比清晰。

  原来不仅仅是何荣那些奴才,连他的皇后都选择了背叛他!

  她甚至要将他好不容易才谋划来的皇位,拱手送给桓羿。这一瞬间,桓衍目眦欲裂,甚至忍不住生出来一个念头:早知如此,还不如当时写下诏书,让汉王成事。

  这皇位,他可以给天下任何人,唯独不能是桓羿!

  自从桓衍从桓羿手里抢走第一样东西开始,就只有他从桓羿那里抢东西的份,从没有还回去的。

  然而不管他心里再怎么恨,再怎么着急,但这些事已经注定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人会来问他的意思了。桓衍只能咬着牙,瞪着眼,看着站在床前的桓羿和皇后。

  从他这个角度,只能看到他们的背影。又因为他躺着,他们站着,那身影似乎也显得格外地高大,屹立在那里,根本无力撼动。

  他只能在心里祈求朝臣们拒绝这个过分荒谬的提议。

  然而,当初本来就是宸妃拥趸的御史中丞潘致远已经开口道,“这……虽说有些令人吃惊,倒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方式。”

  一听他这么说,其他人就猜到他可能提前得到了什么暗示,纷纷不甘示弱地开口。

  有人反对,觉得桓衍明明有儿子在,没必要将皇位传给兄弟,但旋即就被人用先帝的事例反驳了。当初太-祖也有两个儿子,汉王已经十几岁了呢,还不是因为担不起事,所以让朝臣们推举了先帝登位。

  但反对者依旧坚持父死子继才符合纲常,兄终弟及容易乱国。——汉王之所以谋反,不就是因为不忿于本该自己继承的皇位被先帝夺走吗?若是再来一回,只怕又会留下隐患。

  小皇子现在还小,但是他总有长大的一天,到时候,他会甘于这样的命运吗?

  曹皇后看着他们争得面红耳赤,本来想开口说自己会直接带着小皇子离宫别居,不让他生出多余的心思。然而不等他开口,中书令赵宠突然开口道,“依老夫看,此事倒也不是没有解决之法。”

  “哦?不知中书令有什么法子?”有人问。

  赵宠道,“既然诸位担忧的,都是小皇子的处境问题,不如就请越王将小皇子立为皇太子,如此一来,自是皆大欢喜。”

  听他这么说,众人面面相觑,一时都找不出反驳的道理来。

  倒不是这个安排真的就万无一失。事实上,等桓羿有了自己的孩子,矛盾会变得更加激烈。但是至少表面上,这个结局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伦理方面也说得过去。

  至于小皇子能不能活到继位的那天,桓羿有了自己的孩子,还会不会让他继续待在储君的位置上

  从古至今,储君本来就是个危险的职业,就算是皇帝的亲儿子,被封为皇太子之后,真正能够继位的,也不过十之三四罢了。谁都没办法保证十几年后的事,他们这些人能做的,只是替他争取这样一个名分。

  虽然在更多人看来,没有这个名分,他的下场说不定还好些。不过这也要他无心大位。若是有心争位,有了名分的确会更名正言顺。

  所以短暂的思索之后,他们就将问题抛给了曹皇后,让她来做决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