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女官的自我修养 > 第107章

女官的自我修养 第107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6:37:44 来源:免费小说

  保持中立是一回事,毕竟争来夺去,这天下还是姓桓的。可是桓衍说汉王下毒谋害他,这就大大出乎于所有大臣的预料了。他们的视线不由聚集到汉王身上,见他没有反驳,便都明白这指控是真的。

  有了这个结论,再回想起皇帝这段时间的荒唐行事,这些人便也跟桓衍一样,将所有的责任都推到了这毒-药上。

  皇帝从前虽然也不算英睿之主,但好歹励精图治,突然变化这么大,原来是药物所致。

  这样一来,好像自己也摆脱了某些责任似的。

  只是他们的立场就变得有些尴尬了。如果继续保持沉默,无异于是支持汉王,那就印证了皇帝“乱臣贼子”的说法。大部分人还是不想背上这种名声的——虽然做的就是这么回事,但至少可以粉饰一番。

  可如果不支持汉王……这已经不是他们可以选择的了。

  桓衍瞪着眼睛,他还有许多话想说,但身体却已经支撑不住,晃了一晃,再次倒了下去。

  皇后的悲呼没有引起众人的注意力,一种奇异的不安在大殿内蔓延。朝臣们有些茫然,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选择。而汉王这边,他本来是想以武力胁迫桓衍写下禅位诏书,不管这诏书是怎么来的,有了它,自然就名正言顺。但桓衍当场叫破下毒之事,显然是不可能写这诏书的了。

  其实要说是下毒也不算,只不过是一些让人吃了之后易燥易怒的东西,桓衍本来在变故之后就很暴躁,自然感觉不出异样。这东西验不出毒性,但长年累月的服用之后,就会出现种种症状,一旦暴怒,就容易出现卒中的情况。

  汉王今□□宫,若能得到禅位诏书自然最好,若拿不到,刺激得皇帝病情发作,直接倒下,那也可以顺理成章接手皇位。

  可恨的是皇帝已经气得晕了两次,竟也没有半点中风的迹象。

  好在现在局面依旧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只要将皇宫围住,这些人不会有第二个选择。等到大局已定,他们上了自己的船,就算出宫也不会胡言乱语。

  ——自古成王败寇,无非如此。

  汉王正要开口,却见高台上的曹皇后安顿好皇帝之后,突然站了出来,厉声道,“诸位大人,你们都是大魏的肱骨重臣,而今汉王谋害陛下,倒行逆施,意欲逼宫篡位,我大魏忠臣义士何在?难道你们要坐视这等奸人染指皇位,从此为他所驱使吗?”

  她虽然是女子,但因为居高临下,又含着悲声,这番话说出来,竟意外的有力量。

  一片沉默之中,桓羿突然从人群中走了出来,“皇嫂所言极是,汉王悖逆弑君,其罪当诛!诸君都是朝廷栋梁,此正是报国之际,当同心戮力,护卫陛下、娘娘和宫中的小皇子,拨乱反正、整顿乾坤!岂可阿附反王,助其气焰?”

  这些大臣们读的是圣贤书,多少还有几分羞耻心,但最重要的是,桓羿这番话给了他们另外一个选择。

  皇帝好像是不太成了,可是宫中还有一位小皇子!

  曹皇后也是出身世家的女子,有她在宫中扶持,完全可以让小皇子继位。这样一来,他们就不一定非要绑在汉王的船上了。而且,相较于汉王这样一位隐忍谋划多年的成年帝王,当然是孤儿寡母更好摆布,他们能掌控的权力更多!

  一旦看到希望,所有人的心思便都活了起来。

  桓羿见状,又大声道,“诸位,反王不可能调动所有禁卫军,所以才只围了这处大殿!我们这里有数百人,只需护卫陛下和娘娘冲杀出去,突围之后便可引来援军,解此危局!”

  这番话就更让人心动了。汉王也不可能将所有人诛杀,而且在场的除了入宫参加宴席的文武百官之外,其实还有不少内侍宫人以及在现场维护秩序、以策安全的护卫,并不需要他们冲杀在前。

  于是,第一个人站到了曹皇后身边,并且立刻引得其他人纷纷效仿。

  眼看局势就要逆转,汉王心道不好,连忙转身喝令道,“愣着干什么?来人,速速给本王拿下!”

  他本来是想和平收场,但既然所有人都不领情,他也不介意见点儿血。

  清脆的碰撞声中,更多的人涌入大殿之中。

  汉王脸上放松的表情还未完全显现,便又僵在了脸上。因为从外面涌进来的士兵,并没有如他想象的那样上前将所有人都控制起来,倒是一柄寒光湛湛的刀,突然架在了他的脖子上。

  刀锋带着森寒之意,逼得他脖颈附近的皮肤汗毛倒竖,汉王庞大的身躯抖了抖,脖子上的肉碰到刀锋,一线血珠立刻渗了出来,吓得他立刻浑身僵硬,不敢有半点意动。

  下一刻,他听见穆平海的声音在身后响起,“末将救驾来迟,还望陛下、娘娘恕罪!”

  作者有话要说:  周五了(小声)

  第110章 可以禅位

  穆平海!

  听到这个声音的瞬间,汉王心念电转,几乎是立刻就想明白了。

  他自以为是自己挖了一个坑,等着埋掉桓衍和属于他的时代,然而事实上,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早就准备好的陷阱,就等着他一脚踏进去。

  穆平海从头到尾,根本没有背叛过桓衍,而是在跟他虚与委蛇!

  亏他还以为一切都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得意忘形,却没想到,从头到尾,一切都被人看在眼里,估计只像是一场笑话。

  不……不对!短暂的愤懑之后,汉王回过神来,立刻意识到说不通的地方。

  如果穆平海果真是桓衍的人,如果桓衍早就知道自己要反,根本不用等到这一刻。他是皇帝,只要拿住证据,有的是手段对付自己,根本不需要弄到这个图穷匕见的程度。

  再说,桓衍之前两度将自己气晕过去,也不像是作假。

  更不用提,给他下肚这件事,若是桓衍早有防备,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成功。

  所以,真正有准备的人并不是桓衍。

  汉王的视线落在高台上站着的皇后身上。因为今日的大宴,皇后穿着一身雍容华贵的礼服,满头珠翠、贵气逼人。这哪里是一个柔弱的、身不由己的弱女子?分明是心机深沉到看不见底,把所有人都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毒妇!

  至于曹皇后为什么要这么做,汉王倒是并不算意外。做皇后,何如做皇太后?身为桓衍的皇后,她几乎完全无法插手朝政,取得更多的权力,但若是扶小皇帝上位,自己垂帘听政,她就将暂时成为大魏的女主人。

  而她之所以一直没有异动,无非是因为桓衍的后宫没有继承人,就算真的动了手也没用。

  这么想来,桓衍或许还要庆幸自己一直没有儿子,否则说不定等不到今天。想到这里,汉王顿觉十分可笑,他越过重重人影,看着倒在座椅上、人事不知的桓衍,只不知道他醒来之后,知道了这一切,会是什么样的想法?

  汉王走完了谋逆的九十九步,在最后一步功亏一篑,固然十分遗憾。但是桓衍本来掌控着一切,却被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推翻,夺走了权位,只怕心里更不是滋味。

  视线转动之间,汉王倒是看见了站在曹皇后身侧不远处的桓羿,但此时此刻,这个人并没有被他放在眼里。汉王的视线从他身上掠过,脑海里也不过是匆匆闪过一念:不知道曹皇后什么时候拉拢了他,自己竟半点没有察觉,败得并不算冤。

  然而他并不知道,一切的计划都是由这个他没有放在心上的人制定并推动的。

  曹皇后在宫里配合,朝堂上一干大臣看起来倒向汉王,穆平海千里回京——所有汉王以为自己一力推动的一切,全都有另一只手隐在背后,助他一臂之力。

  譬如,他之所以能拿捏住穆平海,就是因为掌控了对方的软肋段素馨。但就连这个把柄,也是桓羿送给他的。

  然而当此之时,汉王逼宫谋反,皇后力挽狂澜,桓羿却是悄悄后退一步,将自己藏在了人群之中,没有露出半点峥嵘之意,深藏功与名。

  有穆平海在,汉王带来的人马迅速被拿下,殿内所有的朝臣和家眷也都有了一种终于得救的放松。在这样的时刻,曹皇后不费吹灰之力,就掌控住了局面。

  ——在场的所有人,不是早就已经知道今日的计划,所以保持沉默,就是在连番的变故之中变成惊弓之鸟,恨不得局面赶快平息下来,恢复正常。

  而由皇后来掌控一切,也是眼下所有人能想到的最好的结局。

  不多时,曹皇后就安排好了一切。她让穆平海派兵将大部分人送出宫去,只留下十来位肱骨重臣,等着看桓衍这边的情况。万一要是皇帝有个什么万一,拟诏书、稳定局面都需要他们。而若是桓衍没事,他们也要亲眼确认一下才放心。

  已经有人去请太医了,但是桓衍身为帝王,自然不可能留在这里等待,所以曹皇后让人将他送回了乾元宫,叫太医也到那边去待命。

  至于留下来的大臣们,自然也要跟着过去。

  而宴席这边收拾残局的事,自然有六宫局的女官们会安排妥帖。

  最后,还要让人将后宫中的小皇子抱到乾元宫去,以备万一。

  见曹皇后有条不紊地安排一切,留下来的重臣们也是心思各异。有这么一位有主见的女主人,对眼下的局面来说,倒也不算是坏事,但曹皇后若是太能干,将来果真扶持幼主垂帘听政,只怕又会平添许多波澜。

  不过那都是之后的事了,眼下还是要集中精力,先把这一关过去。

  桓羿也混在人群之中,一起去了乾元殿。因为之前他第一个站出来为曹皇后说话,所以这会儿倒也没人对他的出现表示诧异。就是曹皇后要求他们先留在殿外等候,只让桓羿独自入内,他们也觉得理所当然。

  皇后现在迫切地需要支持者,但更需要有足够的势力来平衡朝堂,否则只能任由重臣们左右政令。她选择作为桓氏子弟的桓羿,并不出人预料。

  虽然也不算是个聪明的选择——桓羿和桓衍的血缘太近了,并没有那么容易掌控。

  不过实际上,皇后也没多少选择的余地。当时站出来的只有桓羿一人,她总不可能越过他去选旁人。再说,明面上看到的一切都不算什么,水底下的才是真东西。恐怕皇后私底下早就跟他谈好了利益交换,自然还是选他最保险。

  不管这些大臣们有多少心思,但现在,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待。

  而大殿内的情况,却跟他们想象的不太一样。

  太医还没有来,所以屋子里只有曹皇后和桓羿,以及躺在病床上的桓衍三个人。

  没有外人在,曹皇后便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桓衍的嫌恶之情,甚至没有靠近床前,离得远远地问桓羿,“越王可要我暂时回避?”

  “皇嫂客气了,无需如此。”桓羿站在床头,垂眸看着躺在龙榻上的人,轻声道,“我只是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他。”

  他说着弯下腰,指尖掐住了桓衍的人中。这动作自然没有半点顾及到桓衍的健康问题,十分粗暴——若不是怕留下过于明显的痕迹,会让外面的朝臣们看出端倪来,桓羿恨不得让桓衍多吃些苦头才好。

  桓衍只是晕倒了,并不是死了,被桓羿这么一掐,他几乎是立刻就醒了过来。

  睁开眼睛的时候还有些恍惚,骤然看到桓羿那张悬在头顶的脸,桓衍但觉一阵毛骨悚然,浑身从骨子里散发出凉意,几乎是失声喊道,“宸妃——”

  听到这个称呼,桓羿竟是突然笑了出来,“让陛下失望了,并不是母妃回来索命,是臣弟在此。”

  桓衍提着的那口气先是一松,然后又更加紧绷起来,心跳的速度几乎要超过身体的负荷。如果可以,他恨不得立刻离桓羿远一些,但当他想要支使自己的身体时,才发现浑身上下并无力气,只能这么躺着。于是他只能瞪着眼睛,戒备地看向桓羿,色厉内荏地问,“你想做什么?”

  问出这句话,他才突然意识到不对。

  在他晕过去之前,明明是汉王控制住了局面,看起来是要立刻弑君登位。现在自己竟然没死,而汉王居然也不在,甚至周围都没有一个人(曹皇后站得远,桓衍转过头也看不见她),这种种情形,都让桓衍心生不妙,下意识地问,“汉王呢?”

  “陛下放心,汉王倒行逆施,逼宫篡位,已经被进宫救驾的穆平海将军拿下,如今应该已经关进天牢之中了。”桓羿也不急着问话,仔细地回答了桓衍的问题。

  但他越是说得这么轻描淡写,桓衍反而越是警惕。他立刻意识到,真正掌控住局面的,恐怕并不是汉王,而是桓羿!

  关键的人物就是穆平海。

  桓衍已经许久没有亲自处理朝政,召穆平海回京的旨意是皇后做主下发的。不过他知道后,倒也觉得这样没什么不好,穆平海在边关一天,只要他手里掌握着数十万军队,朝廷就不敢轻易动他。但是回了京城,他最多能带数百亲卫,可以轻轻松松料理掉。

  然而他希望穆平海回京,汉王和桓羿也同样如此。

  一位领军的将领,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无疑会成为决定成败的一子。

  现下看来,是桓羿技高一筹。

  果然,他没有看错,桓羿的确是个狼子野心之人,稍有不慎就会掉入他的陷阱之中。可恨上一次没能解决掉他——想到这里,桓衍面色骤变,显然跟着记起了上次对桓羿动手的结果:桓羿毫发无伤,反倒是他自己损失惨重。

  这让他的脸色十分难看,如果这时他能动,简直恨不得直起身在桓羿身上咬下一块肉来。

  然而一动怒,桓衍便觉得一阵晕眩,眼前发黑,连忙深吸一口气,将种种情绪平复下来。他已经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劲,不敢再随便晕过去了。

  这一冷静,桓衍立刻发现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地方。

  桓羿竟然没有趁机夺取成果,反倒站在这里跟自己闲话,他到底要干什么?

  但不管他到底在想什么,对桓衍来说,这个局面就意味着他还有机会。只要他活着一天,就还能寻找翻身的机会。而他身为皇帝,只要逃出桓羿的桎梏,接触到外面的人就够了。

  一旦发现了希望,桓衍立刻暗暗打起精神来。

  这大半年的时间,他过得浑浑噩噩,但毕竟并不是愚笨之人,这时清醒过来,只需稍稍一想,就将这半年来的局势变化弄清楚了大半,并盘算起自己能做的事情来。

  其实他最好的机会,是之前在大殿上,若能及时遏制住汉王,那么就算这大半年的荒唐,也半分都无损于他身为帝王的英姿,说不得反而会让人觉得他这大半年的表现都只是在给汉王挖坑。

  可惜当时他还有些混乱,再加上被刺激得晕了过去,竟是失了先机。

  眼下,只能看桓羿打算做什么,再见招拆招了。不过皇宫是自己的地盘,而且桓衍已经看出来这是在乾元宫,并不觉得自己没有机会。

  至少桓衍认为,桓羿不会一直将自己软禁起来。

  他已经想明白了,桓羿让他活着,无非是为了让他谋夺皇位的事,显得更加名正言顺——比如一封他亲自写下的禅位诏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