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 第116章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第116章

作者:弦歌雅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5:13:50 来源:免费小说

  可以说,之前一切都是具备好了,只等着这授权协议签了,她就立马启动了所有的事情。

  这种雷厉风行的速度,令于志新也是叹为观止的。

  拿下上海市的公交站牌使用权,做广告,还只是她的第一步。

  公交站牌还只是一个传播媒介,做平面广告合适,做其他的就局限性很大了,苏采青的目标远不止于此。

  高兴之下,苏采青回到家里,按照习惯做了一桌菜,邀请了于志新和朱颖来吃饭。

  其他人知道她又拿下了一个目标,为她欢庆了一番。

  于志新也不得不佩服说:“你的这个速度,真的是前所未有的快,我还以为,你至少得要磨到明年去。”

  苏采青摇头说:“明年的话,太慢了。”

  “你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没什么,无利不起早,我给的东西有足够的诱惑,他们才会尽快做决定,人性而已。”

  于志新摇头:“所以关键还是要知道人家要的是什么,这点一般人哪里做得到。”

  苏采青笑了笑,这就是很大的话题了,她心情好,但是也没有展开去讲的冲动。

  “哎呀,这只是一个小事,你们也不要看的太重了。于经理,后面还有一揽子计划等着实施呢!我问你,现在广州那边市场情况怎么样了?”

  于志新说:“小壮在那边维持的挺不错的。广州的情况你也知道,是邻着香港,香港吹什么风,那边学得很快。而且那边工厂也多,竞争压力蛮大的。”

  广州也算是个历史悠久的贸易圣地了,那边商业繁荣,来捞金的人自然也就多了。

  “我听说,那边不少人靠着倒卖电视机,发了不少财。”王朝英说。

  电视机算是紧俏商品了,价格不便宜,但是架不住它实在是诱惑力强,能把老老少少全都吸引到跟前来,所以许多家庭,哪怕勒紧裤腰带,也要买一台。

  国内的生产量有些跟不上,那些有门路有渠道的人,就从外面倒腾进来了,一年赚个几十万,没压力的。

  苏采青点头:“确实是赚钱快,可以当做挖第一桶金的办法,却不是长久之计。以后国内生产量和技术都跟上来了,这门生意就没做头了。”

  苏采青始终是要立足于长远发展的,这种赚快钱的生意,如果她不缺钱,也不想去做。

  聊了一会儿广州的商业情况,苏采青和于志新又说起了接下来的采英市场扩张计划,他们是要把采英的门店,开到全国各省的。

  这个计划,于志新佩服苏采青的野心,可是一项一项完善下来以后,却更是被苏采青的缜密心思给惊到了。

  “姐,你们少聊点工作上的事儿,我们都插*不进话了。”梁启恒说。

  苏采青觉得也是,这本来是一次聚餐,搞得跟工作餐一样,确实不太好,便转移话题说:“阿颖现在感觉怎么样?行动还方便吗?”

  朱颖忙说:“感觉还行,还能遭得住。不过我妈说,过两个月,肚子更大的时候,才是遭罪的时候。”

  七八个月的时候,确实是行动最不方便的时候。

  “你们两是第一次有孩子,都没什么经验,得亏了有娘家的关照了。”王朝英也说,聊起生孩子,她可是有经验的。

  朱颖温柔地笑着,说:“是啊,娘家和婆家都知道他是个忙着没影的人,都帮了我不少,不然我也一个人扛不住。”

  王朝英立马说:“以后有什么事,找我也行,我也是生过薇薇的,对现在那些产检什么的,都经历过,你要是想知道什么,或者是需要什么帮忙的,随时都找我。”

  朱颖没答应也没拒绝,只说:“那我就先谢谢你了。”

  “嗨,客气什么。”

  说起生孩子,采英旗下的母婴部分,也是打算要独立出来做了。

  现在因为计划生育,孩子是生的少了,因此大家对唯一的宝贝蛋也越来越重视了,母婴市场是越来越广阔,品牌的拆分也就越来越急切。

  而这一切,都需要苏采青花心力去处理。

  苏大壮和刘力强带着人来的也很快,一波有二十多个人,直接住进了苏采青给他们租的房子。

  相对于盖房子,这弄公交站牌的事儿反而简单许多,只是全市公交站不少,要花一些时间去做。

  再见到苏采青,苏大壮也很高兴:“五妹你放心,这次哥肯定给你完成的漂漂亮亮的。”

  苏采青说:“那是当然,我相信哥。”

  苏大壮现在是有了自己的工程队了,他负责主事,刘力强负责技术上的问题,两个人合作的还挺不错。

  因为苏采青那个房子,苏大壮这个工程队在吉阳还挺有名气,也不愁接不到活儿。

  在苏采青那房子盖好了以后,他们又接了三个盖房子的事儿,还赚了不少。

  苏大壮也知道,自己能做成这样,都是托了自己妹妹的福,这次苏采青说需要他过来帮忙,他立马就带着人来了。

  “没有影响你其他的活计吧?”

  苏大壮说:“我和他们说了,能等的,就等等我明年,不能等的,就去找别人,勉强不来。”

  估计也是为了这事儿,推了别人的活儿了。

  “这次就辛苦你们了。”苏采青觉得说谢谢好像有些外道了。

  “没事没事,都是应该的,他们也想来上海长长见识的。”

  工程队稍事休整了一番后,工厂那边出来了第一批站牌部件,虽然不多,也够干两天的了。

  这公交站牌的事儿,就紧锣密鼓地开展了起来。

  工人们大约是因为,这里是全然陌生的上海,是全国人都想来买东西的地方,也不想丢了自己的脸,于是干起活来卖力又认真。

  把这个事情交给自家大哥,苏采青也放心了。

  刚在办公室坐定,蒋青来说:“老板,美院的校长来了。”

  “快请进来,泡茶记得用那个君山银针。”

  第92章 定向培养班

  美院的胡校长进了门, 苏采青站起身来迎接:“应该是我去拜访您才是, 怎么好意思劳烦您上门来?”

  胡院长说:“你是大忙人, 让你特地去我们那边,就有些拿乔了。”

  “那您快请坐!”

  两个人在沙发上坐下, 胡院长身后的秘书也坐了,苏采青主动问:“是筹备工作准备得差不多了吗?”

  胡校长笑呵呵地点头:“是啊, 可以说是差不多了, 所以才赶着来和你商谈接下来的事情。”

  “你们的工作效率很不错呀, 我以为还需要过段时间呢!”

  胡校长摆手说:“不敢拖延啊, 如今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去向, 是各大学校的心病, 现在你提供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 我们当然不敢轻易错过,要重视起来了。”

  在胡校长的示意下, 对方递给了苏采青一份文件,苏采青从上面看到, 他们美院在大三升大四的年级里, 组建了两个定向培训班, 一个是服装设计,一个是书籍的美术设计。其中服装设计招的学生已经有30名了,书籍美术设计也有十七八名了。

  “这是我们的第一批学生,是筛选过的,专业功底过硬,又有朝着这样的方向发展的人。”

  苏采青点头:“回头我还会去你们美院看看, 主要是看看这些学生。”

  “可以可以,非常欢迎。”

  秘书插嘴说:“您经常在《服饰画报》之类的杂志上发的文,都是我们学校学生必读的文章,您在服装上的审美和眼光,令许多师生都佩服呢!”

  苏采青确实是经常受到这种和潮流时尚有关的报纸和杂志,邀请写一些潮流趋势预测或者介绍的文章,苏采青也趁机夹带一些私货,双方也算是合作愉快。

  胡校长说:“是啊,你的名字,在我们学校里还是挺响亮的,所以学校放出消息说要开办你需要的定向培养班,许多人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秘书也狠狠点头,努力佐证胡院长的说法。

  苏采青知道,这些话里,有几分真,也有几分假,不过这是拉关系常用的话而已,不用在意真实性。

  “这倒是令我有些意外。”苏采青应承着说。

  胡校长说:“我们也有些意外,不过有才华的人,是会受到懂行的人的欣赏的。所以我这也厚着脸皮说,想请你有时间的时候,去给学校的同学上上课。在对当今时代的审美流行趋势上,你比我们学校的老师是要敏感得多的。”

  竟然提出这样的邀请,苏采青对他们的话,倒是更信了两分,却也没有头脑一热就答应,而是说:“若是让我去一两次,讲讲当下的情况,我当然十分乐意,因为我也希望他们毕业以后,不会觉得自己的知识和这个社会脱节。次数再多的话,怕是就不方便了。”

  去一两次,能起多大的作用?又不是那些贩卖鸡汤的人,讲一些心潮澎湃的话语,把大家鼓动得热血沸腾一番,也就过去了。

  胡校长立马说:“这个你不用担心,我们在考虑聘请你为客座教授,按照你的时间方便的话,一个月去学校讲一次课就行。”

  客座教授的要求比较宽松,对学历、身份、政治面貌等等都没有要求,主要是需要学校方面认可就行。一般是在专业技能上比较突出的人。

  苏采青是很符合客座教授的要求的,她站在服装市场的潮流前端,专业能力没话说,而且她和美院合作了定向培养项目,和美院也就有了相同的利益需求,那就是培养出能够发挥专业才能的学生来。

  “这么看来,这个事儿还挺适合我去做的。”

  胡校长见她松口,就知道这事情有着落了,立马说:“是啊,非常合适!”

  做客座教授的事儿,对苏采青来说确实是没什么难度的,时间上的话,也安排的过来。

  飞快地考虑了一会儿后,苏采青就答应了这件事儿。

  秘书吧客座教授的文件和合同也带来了,苏采青留下了文件,说过两天会给美院送过去。

  “如果你有时间,也可以去学校参观一下,看看同学们的学习状况,你心里也好有个数。”胡校长发出邀请说。

  苏采青点头:“没问题!”

  胡校长这人还挺好说话,双方在这个事情上,完全是各取所需,所以达成合作的速度也非常快。

  梁启恒听说了她这个事儿,问:“每年接收三四十个毕业生的话,你的公司装得下那么多人吗?”

  苏采青摇头:“当然很难全部装下,可是上海这么大,中国那么大,有让他们发挥才能的地方的。”

  “那为何还要办这样的定向培养班?”

  “因为需要啊!我们优中取优,剩下的可以留给同行。”

  梁启恒觉得苏采青的想法有些吓人:“留给同行?那岂不是给了比人反超的机会?”

  同行之间的竞争,是恨不得把对方摁死的吧?

  苏采青放下手中的报纸,说:“你这样想的话,就有些狭隘了。公司发展好不好,除了自身实力,还有外部的条件。不否认人才流向别的公司,对我们自己也是一种威胁,但是同时也是一种鞭策,这是来自对手给予的压力。同时,对手发展的好,对行业环境来说,也是一件好事。一家独大看似对第一非常好,可有时候,出头鸟不是那么好当的。除非……这个行业你有着别人无法比拟的优势,或者极高的门槛。”

  苏采青的野心有多大呢?她想要的不仅仅是发展自己的公司,自己的产业,赚许多的钱,她还想带动整个行业发展。

  梁启恒呆了好一会儿,才恍然发觉,自己父亲说苏采青格局大,是多正确,她的心里,装的不仅有自己有孩子有家人,还有天下,她是真正的家天下的践行者啊。

  苏采青觉得他傻傻呆呆的样子可爱极了,轻点了一下他的唇,说:“这里面,还有给你的后备力量。”

  “给我的?”

  苏采青粲然一笑,显然很高兴他都没反应过来,说:“是啊,你将来拍电影或者电视剧,不是需要人给你准备服装,给你设计妆容发型之类的吗?这样的人才,难道咱们不需要培养就会有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