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 第11章

快穿后,我在八零给七个大佬当妈 第11章

作者:弦歌雅意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15:13:50 来源:免费小说

  “大哥,你真厉害啊!”苏采青说。

  苏大壮抬起头来,脸有些红了:“我哪里厉害了?”

  住了段时间,改说“我”了。

  “一个人把那个荒废的水井修好了,还不厉害啊?这也不是人人都会的吧?”

  苏大壮哦了一声,带着点激动解释说:“我跟着工程队干过这个,知道怎么弄。这比打井要容易多了。我看你家水要钱,电要钱,吃的喝的都要钱,所以想着把水井收拾干净了,你们以后能省点水费。”

  苏采青真心实意地说:“谢谢你了,大哥。”

  “你客气什么……”他觉得一家人之间没必要谢来谢去的,显得生分。

  苏采青转而问到:“哪天回去,打算好了吗?”

  苏大壮说:“就明天或者后天吧。”

  “那就后天,我好准备一下。骑车学会了吗?”

  “学会了,我以前就骑过大队里的车,这次也就是熟悉一下。”

  这个大哥听话,苏采青也满意了。

  晚上去买菜的时候,苏采青买了几斤绿豆回来,放在水里泡着。

  第二天,苏采青让几个孩子在家把绿豆泡开的皮捡出来,然后把绿豆蒸熟了。

  把绿豆捣成泥,筛了两遍,加了些麦芽糖和油之后,就把绿豆泥放进借来的模具里,压成一个一个糕点的形状。

  淡黄色的绿豆糕做出来后,孩子们都馋得不行了。

  苏采青给了他们每个人一个,曹小旺也没落下。然后她将绿豆糕用油纸包了几份,让几个孩子给赵主任、王朝英、梁启恒处送了。剩下的一份留着给孩子们吃,最多的那份给苏大壮带回去。

  最后,她自己送了一份去吴婶家,可把吴婶稀罕的不行。

  “你这绿豆糕,怎么黄黄的,看着就怪好吃的。”吴婶有些稀奇地说。

  她家很少买糕点吃。

  苏采青说:“供销社卖的多是没去皮的,我这去了绿豆皮,看上去和吃起来,都要好一些。”

  吴婶惊叹:“你就是厉害,这都会,还有什么是你不会的?”

  这些天,和苏采青熟悉了后,吴婶越发觉得这个寡妇邻居了不起。

  “你过奖了,我不会的事情还多着呢。”

  作为回礼,吴婶硬是割了一把韭菜,又摸了蛋,做了一盘韭菜鸡蛋馅的饺子送来。

  吴婶是北方人,饺子确实做得挺好吃的。

  到了苏大壮要走的那天,苏采青将自己准备的东西全都堆在桌子上。

  苏大壮十分不满:“五妹,你在这城里,处处都是花钱的地方,你要省着点才是!乡下只要有块地,就能活下去。”

  苏采青说:“这些乡下都不好买,所以给你带回去。我说了,养孩子没问题,你就放心吧。回头你回去跟爹娘说,他们要担心了。”

  苏大壮完全说不过苏采青。

  趁着时间还早,苏大壮将两个箩筐和扁担绑在单车上,一左一右的箩筐装满了东西。

  这一路上,苏大壮没怎么敢停,因为箩筐里不仅装满了东西,他还被苏采青塞了50块在身上,这简直是巨款。

  骑车速度快不少,苏大壮在午饭的时候赶回了家。

  一家人看到头发剃得板正齐整、衣服簇新的苏大壮,第一眼还以为是哪个干部。

  “这是哪个干部啊?是书记还是队长?”苏母孙细娥问。

  老二苏二壮说:“那是大哥!娘!大哥回来了!”

  苏家人都惊动了,忙跑了出来。

  一看到那二八大杠,苏小壮就忙问:“大哥,这车哪来的?”

  苏大壮把车停好,因为箩筐太重不敢松手说:“你五姐买的,快来搭把手,我把东西卸下来!”

  苏小壮麻溜地跑过去,扶住了单车,心里乐开了花,一双眼睛舍不得离开这车了。

  第13章 业务发展中

  他总羡慕有单车的人,没想到他家也会有辆新的!看车把手闪闪发亮的样子,真是让他喜欢到了心坎里!

  苏二壮也过来帮忙,问:“什么东西?弄这么多”

  兄弟两把两个箩筐解下来,又把扁担解下来,苏大壮把两个箩筐担进了屋。

  一下子全家人,除了几个在外面疯玩没回来的孩子外,都挤到了堂屋里。

  苏大壮把箩筐放在孙细娥和他爹苏二柱面前,说:“都是五妹置办的,花了不少钱呢!”

  说着,他倒是想起了最重要的事情,解开外套的扣子,把藏在内衬口袋里的钱和照片都拿了出来,递给孙细娥和苏二柱:“这是五妹接济家里的50块钱,这张是五妹个几个孩子的相片,五妹特地去照了让我带回来的。”

  孙细娥有有些不敢置信地接过钱和相片,带着责备道:“你怎么能拿她的钱?她在城里处处都要钱!那点钱怕也是厂里补给她,你怎么没把俺的话听进去”

  苏大壮急忙解释:“娘啊,你听我说……”

  一旁苏二柱已经伸手将孙细娥手里的照片拿了去,眯着眼睛看起来:“这是有嘛多个崽崽子?”

  苏大壮说:“七个,五妹有七个崽崽子!老大和老二是对儿并蒂花,老四老五老六是一窝。”

  以前苏采青传回家里的消息,也是断断续续的,她什么时候生的孩子,生了多少个孩子,孩子叫什么名儿,娘家人并不十分清楚。

  苏大壮把几个孩子的事情一一说了:“老大是个调皮佬,我一去就看到她惹得她大伯娘吵她妈。老二老三乖蛮多的。下面几个,都呼啦呼啦的,只晓得玩。”

  孙细娥捏着钱说:“唉……俺就晓得你五妹的日子不好过。她家婆不好相处,大嫂又是个厉害的。”

  想起苏采青的嘱咐,苏大壮忙说:“娘,没你想的那么怕,五妹和街道居委会的主任关系好,和厂长家里关系也好,厂长的闺女常找她做衣服的!对了,五妹现在可会做衣服了,能靠着做衣服赚钱哩!我这一身也是她做的。她还说,下次我去,要把二老的尺码带过去,她好给你们做衣服呢!”

  孙细娥让苏大壮转了一圈,说:“这一身蛮阔气,难怪俺刚刚把你看成了干部。你五妹看上去也蛮好,脸上笑着呢。俺就蛮放心了。”

  孙细娥和苏二柱看完相片,就被苏小壮拿了去。苏大壮把箩筐里的东西都拿出来:“这是五斤洋油,城里便宜点,五妹说是因为许多人家用上电灯了,用洋油的人少了,就便宜了。这是五妹做的绿豆糕,好吃的紧,特地给家里人做的。这是白糖、盐……还有手电。这是布,五妹说,家里人的尺寸她不知道,不好帮着做衣服,就让我带了回来。”

  孙细娥有些担忧地问:“怎么这么多?怎么这么多?”

  “娘,这些布,都是机械厂厂长闺女,去纺织厂便宜买的。五妹说,这些布,以前很多城里人喜欢,现在不喜欢了,所以都便宜卖了。”

  这两箩筐的东西,确实是让苏家人震惊极了。

  最后,苏大壮拿出几多头花说:“这些是五妹用碎布头做的,家里的女娃都有。”

  七妹苏幺妹问:“俺有吗?”

  “有!你们亲姐怎么会忘了你们?”

  苏幺妹高兴极了,立马去选了两个她喜欢的,惹得她二嫂翻白眼。

  老八苏根妹将剩下的头花和侄女们分了。

  苏大壮和两老说起苏采青的交代:“五妹让我每个月送五十斤粮过去,她出一毛五一斤买咱们的谷子。”

  “怎么能让她花钱呢?都是自家的闺女和外孙。”苏二柱手里抱着两条红双喜的烟说。

  苏大壮说:“五妹知道你们会这么说,也和我说了,虽然是一家人,但是每个月五十斤,一年就六百斤了,要种两三亩田才出来,所以钱是要给的,不然她就不要了。如果咱们家不够的话,也可以去别家收点。”

  孙细娥也明白了,闺女是想接济家里,又不想做的太显眼了,所以才这样做的。

  “而且城里买粮要一毛九两毛一斤,从家里买便宜不少。对了,五妹还让咱们下半年多多种花生芝麻,多养点鸡鸭和猪。”

  “这又是什么打算?”苏二壮问。

  苏大壮说:“大概是想弄点做年礼?”

  苏采青也没说是为了啥。

  反正这样一来,一家人也相信了苏采青确实过得不错,不然就算是打肿脸充胖子,也充不了这么大。

  对于苏采青在城里过得不错的事情,家里人的心思也各不相同。

  送走了苏大壮的苏采青,把心思全都放在了新的事业上。

  苏采青和梁启恒在花了几天时间将几个业务的流程敲定了以后,也接到了除了王朝英表妹以外的好几个照结婚照的订单。

  当然,不是每一个都像王朝英一样,阔绰到买下好几条专属的裙子的,其中不少选择了只照相不要衣服。

  另外,在《吉阳日报》上登的广告,也慢慢有了效果,梁启恒接到了好些电话,就是咨询这个事情的。

  苏采青根据接单的时间,将每个单子按照预约的时间排好顺序,大半个月的时间竟然排的满满的,每天都有照相的单子。

  梁启恒每天都高兴得不行:“采青姐,我知道你的办法会很有效,但是我没想到会这么有效。”

  苏采青一边扒拉算盘,一边说:“咱们幸运地抓准了这个点,跟上了人民物质文化发展的需求,所以效果不错。乘风而起,顺势而为,才是最重要的。”

  梁启恒当然完全赞同:“除此之外,如果没有你这样有眼光的人,也发现不了这样的时机啊!所以关键还是在你。”

  最近梁启恒的彩虹屁有点多,苏采青虽然习惯,但还是挺受用的。

  第14章 勇退小毛贼

  “不过,照结婚照和艺术照的人,把行程排满了,剩下的普通照相的怎么办?而且别人来取照片的时候,咱们又都不在,恐怕会怠慢了客人。”

  照相馆的生意好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

  苏采青说:“这是人手不足了,你再雇人就是了,现在也请得起了。”

  “找个什么样的?”梁启恒又问。

  这人真把她当成管家婆了,什么事都要问问她。

  梁启恒是出于尊重她的意见的意思,可是苏采青并不想操那么多心。

  “这个就是你这个老板的事情了。我只是销售经理,负责拉客户的。生意好就是我工作出色,其他的就和我没什么关系了。现在帮你算账都算是越权,人事的事儿你就别过问我了。”苏采青拒绝发表意见。

  梁启恒顿时急了:“我是想和你商量,找个你也满意的人嘛。你这样,就显得生疏了。”

  苏采青画了一条线,说:“开公司办企业之类的,最忌讳的是权责范围不明确,一个事情两个或者多个人负责,就容易好事抢功,坏事甩锅。做生意最讲究人情,也最不能讲人情,该怎么把握,老板,你得有这个意识。”

  梁启恒有些不高兴了,说:“那你说,要怎么样你才会对其他的事情也发表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