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过继长孙 > 第9章

过继长孙 第9章

作者:明照万里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8 07:00:04 来源:免费小说

  作者有话要说: 小月:给你吃!

  湖湖:避开

  第17章

  芳姐早就发现小月这姑娘,饭量大,力气也大,虽然才十来岁的年纪,已经能够顶个小伙子用,她也是运气好捡到宝了。

  曾湖庭手里捏着肉夹馍,哭笑不得,他问:“还有饼吗?”

  “只有白面饼了,馅做的不够。”小月含糊回答。

  曾湖庭拿着面饼回头去找牛伯,塞进他手里,牛伯一直拒绝,曾湖庭指着那头,“认识老板娘,她送的。”牛伯这才接下。

  他们约定好,牛伯还要逛街买东西,两时辰后镇子口见。

  曾湖庭这才跟着芳姐和小月回地方。现在是上午,第二天的面饼是需要提前烤出来的。

  芳姐一脸喜色,一直快走到自己家的小巷子才憋不住说,“生意太好了!我们第一天本来大担心卖不完只准备了两百个饼,才一个多时辰就卖个精光,今天准备了四百个,还是卖的快。”从腊月二十五开始买年货的就多,十天的功夫赚了七八两银子,芳姐又是欢喜又是紧张,天天把沉甸甸的铜钱塞在枕头底下才睡的早。

  她早起卖馒头一月才赚二两,现在赚了平时四个月的钱,就算胳膊腿都酸疼,还是抵不住赚钱的欢喜。

  芳姐推着炉子进了门,很是殷勤的让她的相公出来见客,没有茶叶狠狠心抓了一勺糖,端了糖水出来。

  曾湖庭很给面的喝了一口,不知道放了多久的糖,已经发酸,他面不改色的喝了,然后问最近的收益,芳姐自然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最近别的事情先放放,全力做面饼和馅料,如果忙不过来,就请邻居做,揉面啊剁陷可以让她们动手,关键步骤自己做。”

  “那不是让别人学了去?”芳姐很紧张,“秘方必须要保密啊!”要是被人学去怎么办?

  曾湖庭安抚道,“这肉夹馍本来就没什么技术含量,全靠一个新鲜,如果是大厨,买回去成品多试两三次就能模仿个七八成,而且正月里,走街串巷买东西的人多才能造成这样供不应求的假象,等正月十五一过,立刻就会恢复原样,所以要赚钱,就抓紧剩下的十天。”一次性捞个够本。

  “好。”芳姐看了看她相公的脸色,还是点头答应。

  “芳姐记得告诉熟客店铺的位置,把客人引到那边去,告诉他们每三个月推出一个新品种。”曾湖庭补充了一些细节,芳姐都点头答应后他就告辞了。下午时间芳姐还要抓紧了再多写面饼提前备好。

  曾湖庭摸着怀里的铜钱,还有他早些年抄书攒下来的七八两银子。抄书是个技术活,费神费脑,但是抄一本能赚几百文,他颇费了一番精力才攒下。

  他刚刚走进笔墨店,老板眼尖就认出了他,“曾小哥,你来了!最近有抄书的活接吗”曾小哥抄的书笔迹工整,每个字都看得清楚,放在店里好卖的很,可惜最近不做了。

  曾湖庭摆手,“好容易过年,休息几天。”老板这才没继续提。

  他买了一刀最便宜的白纸,笔和磨好的墨水,就这么点东西,老板还收了一两多银子,钱可真是不禁花。

  幸好再等上十来天,芳姐那头应该能分红点银子,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出了笔墨店,一股诱人的甜香就顺着街边飘了过来,甜滋滋的,让人一闻心情也跟着好起来。

  “刚出炉的绿豆糕!不加水,只有绿豆加糖加油!”伙计吆喝着,听到这种广告词,曾湖庭还真的产生兴趣,“绿豆糕多少钱一斤?”

  伙计看像个诚心客人,连忙招呼,“三十文一斤!咱这可是老字号!客官您运气好,碰上刚出锅,刚出锅的味道最好,放凉了又是另外一个味道。”伙计嘴皮子利索的很。

  “来两斤吧。”他掂量了怀里的铜板,觉得一斤恐怕不够吃的。

  伙计动作飞快的称了两斤,用牛皮纸包好,加带红纸和麻绳,“您慢走!下次再来!”

  怀里带着绿豆糕,他才慢慢走出镇子口,在茶铺里等着牛伯买齐米面。

  牛伯来的比想象早,他们还能赶上回去吃午餐。

  牛车停到院子的木篱笆外头,正在院子里跳房子的小孩一下子围了上来,“买了什么啊?”

  牛伯就笑,“全是米面,快来搬!”说着先扛起一袋大米去厨房。小孩子力气小,只能搬动一颗白菜或者几根萝卜,来来回回的跑。

  曾湖庭只能先去正堂,放下手里的东西扛了一袋大米,人多做事快,很快就搬完了。

  而听到外头动静的曾丰年也站了出来,跟牛伯结算这些大米白菜多少钱。

  牛伯从怀里掏出同伴,开始算钱,“大米一斤七文,一共买了一百斤,杂米买了两百斤,三文一斤....”大米价格贵,通常都是和杂米混着吃。

  “白菜一斤两文,买了两百斤,萝卜三文两斤,买了三百斤....”他还在算着钱,曾湖庭已经忍不住报出来,“一共花了两千一百五十文!就是二两银子一钱半。”

  牛伯憨厚的笑,“老头子的脑子就是没年轻人好使。”他算好之后扣掉自己的酬劳,把剩下的钱想还给曾丰年,曾丰年没收,“这点东西也不太够吃,等十天之后,照着这个数目再买一次。”

  毕竟七个人吃饭,油盐柴火消耗都颇多。

  曾湖庭不禁想,这样坚持下去,要不了几天坐吃山空,这位族叔就该先被吃穷了,毕竟七张嘴嗷嗷待哺,他是不是该先交上自己的伙食费?

  他这么想着,在递上绿豆糕时就顺嘴问了出来,正懊恼自己的失误,曾丰年正色道,“这四个孩子父母要么早逝要么改嫁,亲人负担不轻,养活他们费劲,不然也不会送到我这里来。”

  曾湖庭沉默,他倒是父母都在,还是被送过来。

  “我打算先养上他们几个月看看资质,是个好的就送去学门手艺,不论是刺绣还是厨艺,或者编织木匠,以后也算是终身有靠了。”曾丰年考虑的很周全,他也不可能长期养着这些孩子,让孩子学会一门本事才是真的为了他好。

  那些学手艺的地方头几年都包吃住,让他们大些,正好自立门户。

  至于他原本看好的嗣子人选嘛.......可惜,可惜。曾丰年心想,如果确实不愿意,就等过了正月里,还是送回去。不过这么好的人才他见猎心喜,大不了以后厚着脸皮上门指导功课,总有几分香火情。

  曾丰年跟早年的妻子感情甚笃,妻子过世后他就不欲续弦,他今年也四十有五,天不假年,日后就让族里的孩子给他摔盆捧幡罢。

  想通了这一点,曾丰年神情舒缓,他从曾湖庭捧上来的绿豆糕里捻了一块,甜甜腻腻的味道充斥口腔,让不喜欢甜食的他十分难受,端了茶杯灌下去才说,“分给几个小孩吃点。”

  他老人家真心消受不起。

  曾湖庭自然看出来他的不适,端着绿豆糕分给小孩一人两块,在分点给王婶子,绿豆糕就所剩无几。

  作者有话要说: 默默路过,湖湖的日常

  第18章

  新买的萝卜吃光时,时间就到了正月十五,再等上一天,族学又要开学了。

  曾湖庭去过外院一次,拿了两件换洗衣物和作业,十六那天,直接从山脚下出发去镇子上上学。

  等他离开又过了半个时辰,草庐才到了苏醒的时刻,小孩子欢快的起床,一头扎进厨房里帮着王婶子烧火洗碗端菜。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家里他们要做的比现在更多,包括砍柴挑水,他们都很珍惜现在的时光。现在只需要他们上午帮着做点杂事,下午抽一个时辰学着认字,轻松又简单。

  曾丰年在这段时间好生观察了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孩子们在稚嫩的讨好他,男孩子想学木匠,女孩子想学刺绣,并且发誓一定会好好学手艺,将来回报与他。

  虽然没人想读书上进,曾丰年还是教了他们学写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数字,以后不管做哪个行业立契约总不会轻易被骗。

  收拾了一身妥当的见客衣裳,曾丰年出了门,朝着村里最醒目的建筑,那栋五进的院子走去。跟其他的草屋或者砖瓦房相比,这所黑砖黑瓦的院子显的格外气派。

  他刚刚走到大门口,守在门边的小屋子探出一个头来,“你找谁啊?”守门的少年疑惑问道。

  “我找这家的大老爷,曾宣荣。”

  少年,也就是石头表情一肃,“那您是?”没怎么见过这人啊?来找老爷做什么?

  “便说是草庐曾丰年来访。”曾丰年微微一笑,理了理青衣外袍的下摆。

  石头一路小跑进去报信,不多时,就回来引导着曾丰年去了书房,曾宣荣急匆匆赶来,落座之后屏退众人,“丰年兄弟赶来所为何事?”

  曾丰年一噎,他已经习惯跟同僚们顾左右而言它的说话风格,遇到曾宣荣这么直来直往的,真是不适应,于是他端起茶杯啜饮一口,慢悠悠的说,“自然是为了府上的孩子辅导功课一事。”

  “什么辅导功课?”曾宣荣一愣,不是说好过继吗?怎么又变了?莫不是曾丰年又反悔了?

  一想到曾湖庭还会被送回来这种可能,曾宣荣登时就急了,“什么辅导功课,说好了是过继吗?”

  曾丰年一愣,还是委婉的说,“这种事情还是要问问孩子的意见吧?”毕竟这么大的孩子,又不是什么都不懂,知道被亲爹放弃了,该多么难受?

  “问什么?父为子纲,父命他能违抗吗?”曾宣荣嗤笑,“再说了,我也是为了他好,只有辛苦的环境才能磨练他的意志,日后等他成材了感激我还来不及。”他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腰,要是回来之后再冲撞到他怎么办?不过一个孩子,过继就过继,他还年轻力壮,以后的孩子还多着。

  比起后代,他当然更重视自身。

  曾丰年有些愣住,对方都不在乎养大的孩子,倒是显的他担心很多余。

  曾宣荣继续说,“既然要过继,咱们有些东西就要算清楚。我怎么说也养了孩子十多年,不说锦衣玉食,总也没饿着冻着,这其中的花销......”是不是有人该填补上?

  “银子?”曾丰年又愣住,今天他发愣的机会简直超过一年。

  “难道你想什么都不给?”曾宣荣虎视眈眈,“那就算了,换人换人。”

  “要多少?”

  “两百四十...不,两百两!我可没坑你,这个价格很公道....”曾宣荣开始喋喋不休的算账,句句不离银子。

  “我手头没有现银,只有大丰钱庄的银票,你看要银票还是现银?要现银只能去县城里兑换。”镇上还没有大丰钱庄。

  曾宣荣在心里掂量,银票到手很快,现银则需要时间,但是银票好收藏啊,他果断说:“银票!”这等于他的私房银子。

  曾丰年从书房里出来时,还带着三分恍惚。他,他今天是来干什么的?

  他出去的时候,没留意到开门的少年一脸紧张,欲言又止。

  石头从年后回来,就发现大少爷不见了,问别人别人也不晓得,他又不能到处跑,好容易打听到少爷搬到山脚下的草庐去住。今天草庐的主人来访,他直觉两件事有关联,大着胆子在书房背后的树杈子偷听,就听到老爷要把少爷过继出去。石头有几多唏嘘,这简直是在卖啊,就像卖掉家里的小牛。

  石头一心想把这件事情告诉大少爷。下午他守着村口等到少爷回来,一五一十的把偷听到了话告诉少爷,少爷听完居然笑了,笑了?!不会是傻了吧?

  曾湖庭当然要笑,他觉得曾宣荣的骚操作已经不会让他产生情绪波动,他很平静的点头,“知道了。”

  从他三岁独自居住开始,曾宣荣也没有付出过关心,过继之后他不过是换个地方居住,有什么区别?

  说不定还能多得几分自由。

  不过,他想做个了断。

  曾湖庭带着几分解脱的心情,又迈进了熟悉的院子,他去后院通常是给嫡母请安,还是第一次去书房。

  等曾宣荣赶到时,他还有心情欣赏墙上的字画。听到脚步声后扭头,淡淡笑着:“父亲。”

  曾宣荣心头很古怪,带着一分的奇异和九分的庆幸,这孩子,好像永远都淡淡的喊着父亲,不亲不热,不像其他的两个女儿,一见面就跟缠着闹着喊爹爹,非要人拿东西哄着才能给出笑脸。

  不过,以后也不用看到他了,所以曾宣荣也十分有耐心,“回来了?第一天上学怎么样?”

  “还成罢,老样子。”回答完这老生常谈的问题,曾湖庭淡淡的问:“父亲,听说你要把我过继出去?”

  曾宣荣刚想说这谁造谣胡说八道,又想起兜里还发热的银票,只能换了个说法,“不错,是有这么回事。不过为父全是为了你好啊!”

  “喔?是吗。”曾湖庭不咸不淡的应声。

  “当然是为了你好!家里是什么情况你也知道,以后就算分产也分不到多少,还不如早早的进学多做打算啊。”曾宣荣叹道,“我也帮不了你什么,只能把你送去能帮到你的地方,只希望你以后不要记恨我。”他越说越觉得事情本来就是这样没错,他是为了孩子的未来!想想他一个庶子,在有嫡子的情况下能讨到什么好?能分到十来亩田地就不错了,现在过继出去,不就能继承别家的全部家产吗?

  他这么做,完全就是一片慈爱之心。

  如果不是有掏银子的事情,曾湖庭差点就信了,他点了点头,“知道了。”也没说其他什么,抬脚就走。曾宣荣以为他要做什么,紧张的问,“你去哪里?”

  “我既然已经是别家的孩子,自然该去别家住。”曾湖庭头也没回,走出了书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