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重生之我全都要 > 第74章 吹牛逼当神棍当然不用讲证据

重生之我全都要 第74章 吹牛逼当神棍当然不用讲证据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9 14:25:28 来源:88小说

顾辙这人喜欢玩的时候就好好玩,工作的时候就好好工作,学习的时候就好好学习。

所以那些黑心老板才用的“团建的时候都不忘激励士气谈工作”伎俩,顾辙是学不来的。今天领着弟兄们出来爽爽,他也压根儿没打算谈工作。

可惜,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吴丹青沈萌这俩没觉悟的,出于好奇和崇拜,非要在KtV里看个十几分钟关于顾辙的新闻和访谈。

结果话题自然而然就被拉回了采访内容上来,尤其吴丹青和孔超凡都有化学方面的天赋和热情,听顾辙在电视里侃侃而谈地吹牛逼、

鼓吹“虽然我们已经填补了国内熔喷产线的空白、但这毕竟还得给外国人付专利费,不值得骄傲。下一步我会协助明远国际布局能达到‘模拟皮肤’透水透湿效果的新一代熔喷面料。”

这个信息立刻激起了孔超凡这个化学实验狂的兴趣。

他这边正好去年搞的隐形眼镜新材料项目也差不多搞定了,手头只剩一些修修补补的小优化、技术支持,所以非常热切想要顾辙再分点新的任务给他。

另一方面,吴丹青和孔超凡也是被之前的发明奖金给激励了,日常实验兼职才几百块一个月,有了发明级成果,那就是一两万的奖金了,谁不想老板多开项目多挣钱。

可惜,顾辙给他们当头泼了一盆冷水:“新式复合熔喷材料的研发,不是你们搞得定的,那玩意儿工厂化程度太高,需要长期驻场,所需设备也不是实验室里能搞定的。

我希望你们有自知之明,分清楚‘工艺研发’和‘材料研发’的难易侧重。

如果一项科技,对工艺要求比较低,就像之前的隐形眼镜新材料项目,只要实验室里把配方弄出来,稍微鼓捣一下就能投产的,我才能完全指望你们。

而如果一项科技,对工艺的要求重于材料,这就不是你们能搞定的了。但凡你们认真听了刚才电视访谈里我提到的思路,应该能看出来——能不能做‘模拟皮肤’,关键不是研发一种新的化合物,而是对一些已有的高聚可降解材料的复合应用。

所以,这个项目我主要会靠明远国际的研发人员,学校这边只会少量借调一些人手,而且至少找点研究生吧。”

顾辙这番高屋建瓴的概括,不学化学和材料的人乍一听可能云里雾里,用人话翻译一下,大致就是:

如果一个新技术,只是要合成一种新的化学物质,那顾辙可以交给这些本科同学、只要他们实验操作扎实,按顾辙计划搞就行。

但是,有些技术不用合成新的化学物质,确切地说,不会产生一种有新的化学式的东西。这时候,化学实验人员就搞不定了。

这种材料创新的难点,在于“已有材料的新式排列组合与工艺堆叠”。

就好比给坦克造贫铀装甲,或者乔巴姆复合装甲。贫铀合金也好,别的装甲层材料也好,都是现有科技,成熟材料,本身用不着发明。关键是怎么把这些材料有机组合起来,是合铸还是锻压还是热处理。

而对于才上了一年大学的人而言,哪怕是化学实验天才,你跟他聊“工艺”,也太看得起他了。

所以,在吴丹青和孔超凡刚刚有点发飘的时候,顾辙就得好好泼一点冷水,让他们认清自己的能力边界。不能因为刚拿了几万块奖金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听了顾辙的教诲后,吴丹青他们倒是立刻冷静了一点,他们毕竟基础知识扎实,一点就透,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差距有多大。

不过,他们的女朋友就没这方面的觉悟了,毕竟要么是被迫调剂到环境系的,要么是文科生,理工基础都比较差。

于是沈萌立刻就急了,还以为自己男朋友要被顾哥冷处理,连忙陪着小心满面堆笑地给顾辙敬酒:

“顾总,他们不会可以学的啊,上学期你刚带他们上手,不也是现学的么。材料研发和工艺研发,说不定有相通之处……”

吴丹青听了,连忙拉开沈萌:“你不懂就别乱说,这里面差得远着呢,要真那么容易学,人家还读个毛线的研究生?是我们太自大了,顾哥说得对。”

沈萌被男朋友当众抢白,顿时又羞又气,平时私下场合吴丹青都是随便她拿捏的,现在反而在人前不给面子。

好在她也知道吴丹青等闲不至于如此,应该是自己的话确实太外行、有可能得罪顾辙,吴丹青才这么粗暴打断。

沈萌虽然越想越气,却也忍了,打算回去私下里再狠狠跟男朋友算账。

可不能在顾总面前失礼呐。

一旁的陆幽幽始终旁观者清,也怕坏了团队氛围、今天本来就是出来玩、让大家爽爽的,何必闹得冷场呢。

她也就知心地引导了顾辙一句:“没事没事,他们不懂,你说了不就懂了。再说大家有做实验的热情也是好事,你给他们分派点新的活儿,大家不就安心了。”

说到底,吴丹青和孔超凡只是担心好日子不长久、刚刚风光了半年就被顾辙抛弃。

这种事情,在外人看来也是很有可能的——顾辙之所以当初要用大一新生、同班同学中的化学尖子,那不是他还没建立起班底、本钱也不多么,所以只能凑合着用,实验操作过关就行。

现在顾辙鸟枪换炮了,本钱至少比当初又膨胀了十倍,换点儿正经科班出身的基层科研人员,也绝对雇得起了。草台班子出现人人自危之心,可以理解。

尤其是今天看了顾辙在电视采访上的风光,吴丹青他们愈发有一种自卑的疏离感,觉得自己追不上顾哥的脚步,心生恐惧。

高处不胜寒呐。

顾辙原本倒是没想那么多,被女朋友一提醒,也觉得应该张弛有度,就想了想说道:“放心,虽然新式熔喷材料的研发用不上你们。隐形眼镜材料商你们还是可以继续下功夫的嘛。

做事情不要舍易求难,要专注于已经钻研过的领域继续深挖、做自己最擅长的。你们还是见识不够,以为我做出目前这种离心法新材料,就可以包打天下了?

离心法的材料,好处只是成本低、生产设备占用时间短,但性能不如模铸法是必然的,目前我们也只解决到近视度数300~400度以下的低端镜片的降本生产。

那近视400度以上的人怎么办?离心法精度是怎么都达不到的,肯定要用更精密的硬镜。

另外,离心法只能造完全同心对称的镜片,所以必然配不了散光,低度散光的镜片肯定还是要求助于模铸法。(因为离心力甩出来的镜片肯定是同心圆对称的,不可能给散光单独做非对称补偿,隐形眼镜的散光度数没法超过300度,再高肯定要框架眼镜)

最后,离心法软镜的耐久度肯定是更差的,我们目前做的主要是月抛、半月抛,算是半消耗型廉价品。以后就不该往半年抛甚至更耐久、高附加值的硬镜品相延伸?

目前海昌也好,依视路也好,所有的模铸法硬镜同样没解决脱模时黏连、划伤表面的问题,都还要二次光学打磨。只要有任何一类材料进步、降低脱模损耗,省掉打磨,商业前景都比我寒假前卖出去那个技术还值钱!

我就这么随便一举,就可以举出那么多我们在隐形眼镜新材料领域的后续研发方向,随随便便想想,都知道这里面还有至少十几个发明专利、几十个实用新型可挖掘,这还不够你们慢慢努力?你们担什么心呢?”

顾辙全程端着一杯香槟,也不喝,就这么指点江山,轻轻松松就说得原本心怀恐惧、怕跟不上他前进速度的同学们,重新燃起了斗志。

这么一想,确实不用急着找新的赛道,目前的领域还够继续深挖那么多东西呢。

要不说顾哥看问题总是站在全局高度,而他们只是几个打工做实验的,还是缺乏对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路线架构眼光啊。

吴丹青业务水平不是最好,暂时也没从顾辙的话里听出什么不妥。倒是孔超凡这个极度技术宅反应比较快,立刻意识到了几个他自认为几乎无法逾越的难点。

孔超凡便心直口快地指出:“顾哥,但是如果改为深挖模铸法硬镜的新材料,我们就没法沿着离心法软镜的聚谷氨酸水合物这条技术路线走了,在选材思路上也得另起炉灶啊。

硬镜不太讲究保湿效果,也不太依赖镜体贴合面空间的泪液填充调整折光曲率,在光学原理上就跟低度软镜有明显区别的。”

顾辙一抬手:“所以说,你们基础学习还是要加强呐。材料学终究是讲究分子基团特性、第一性原理的地方。根据特性需求变化、预测可能需要的换材方向变化,也是材料化学家应该做的功课。

你们现在还太嫩,比如,你们连物理课的量子力学都还没学吧?量子场论更是一点基础都没有,原子分子基团的微观特性了解,也可以说是毫无积累。总之,你们要加强学习,不过暂时,我还是给你们指几个实验的努力方向吧。”

孔超凡听了后,只有唯唯而已。

而班上物理最好的蒋从文,原本在实验室里只是最没技术含量的打杂,此刻听了顾辙这个说法,心中很是震惊:

“顾哥你已经学完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了么?你也太深藏不露了,上学期期末看你大物下也没多高分啊,那才教到广义相对论基础呢。”

顾辙高深莫测地笑笑,并不屑于回答。

利用分子基团的微观量子特性来预测宏观材料的性能变化,这在2016年之后也算是个常用的思路了。

尤其后世的人工智能发展过于迅猛,很多材料学尝试,甚至可以用计算机模拟来解决、来预测一些未知材料的可能特性,虽然准确率还有点问题。

再后来,到2020年之后,甚至有直接用人工智能模拟蛋白质基团的折叠效果的。

顾辙其实也不是很懂,但他作为一个科技掮客,吹牛逼说大话的本事绝对是不容置疑的。

此时此刻,他当然是一边说那些高深莫测但绝对不错的大话、为自己寻找借口。

而实际上,他的每一个研发方向指点,都是来源于直接报答案的先知先觉。

什么量子力学,吹牛逼当神棍的借口而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