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鱼跃龙门[重生] > 鱼跃龙门[重生]_100

鱼跃龙门[重生] 鱼跃龙门[重生]_100

作者:时空错乱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8 00:49:11 来源:免费小说

  赵志刚转瞬间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说道:“敏之不用担心,我兄长早就决定了,在开祠堂的时候就会对族中各位长老告知,过继的嗣子只继承财产,不继承爵位,日后是不可能会有争端的。”

  也是,赵志远想得这么远,怎么可能不把事情考虑好就撒手呢?可是如果这样的话,赵柳氏日后还怎么搞风搞雨的呢?如果绝对没有纷争,日后的纷争是因何而来的?

  李鸿过转念一想就明白了原因,或许是赵志远高估了赵柳氏和族中长老的操守吧,他自己一言九鼎,也说话落地有声,可是架不住人家颠倒黑白,昧着良心说假话呢?

  于是他还是继续提醒了一句:“赵大人,莫要怪敏之多事。族中长老已经老迈,待到百年之后还能存下几人,是否会老眼昏花,老糊涂了?还是白纸黑字来得没有争议。”

  赵志刚一愣,然后点了点头,说道:“敏之放心,我会与我兄长说的,看着你这么为泽哥儿着想,我也就放心了。”

  李鸿过松了口气,终于不用替赵庆泽担心日后了。

  第二日里,李鸿过便上表给皇上,向他诉说了根叔根婶一家的忠仆行径,诉说了自己给李茂祖机会求学科考,他便中了童生的事情,希望皇上能开恩,给天下的忠仆之子都有一个向学科考的机会,也便能为国家更多的网罗人才。

  李鸿过上表之前心中还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了,皇帝对他这么好,他们也这么君臣相得,可是他日后要做的事情确实挖皇帝的墙角,反对皇权的,心里总有些愧疚,觉得自己好像辜负了皇帝对自己的信任。

  可是他再想了想太\祖规划出来的那个美好社会,心一横,还是上了表,只是在自己心中默默决定到:我一定不会用很激烈的方式推翻皇权,让皇族的人落魄。我一定会循序渐进地慢慢改良,用几代人的时间、心血慢慢地改变这个社会和皇族之中坐在龙椅上皇上的想法,用一种理性平和的方式为大秦的子民们谋取一个幸福的社会,人人平等的社会。

  皇上拿到李鸿过的折子之后击节一叹,说道:“李爱卿,你的这个想法甚妙啊,只要这一点一出来,就可以把世家的根子都挖断了!他们为什么这么根深叶茂?除了家族子弟以外,还有他们世世代代的仆人也是根深蒂固,这个计策一出,就可以天然地打破他们的联盟,让仆人们不再这么忠于他们,也想着要让自己的儿子读书、科举,出人头地!”

  李鸿过心中缓缓地舒了口气,将心中的要提升所有大秦奴仆文化素养的那个念头深深隐藏,将自己心中的负疚感深深隐藏,继续与皇上讨论时策。

  五十年后。

  李鸿过已经年逾六十,向皇上上表,希望可以告老还乡,年轻的帝王唏嘘不已,十分不舍地对李鸿过说道:“李相,朕舍不得你啊,况且李相到现在为止身体有很硬朗,不显老态,何须告老?”

  李鸿过捻须一笑,说道:“皇上,微臣已经老了,很多时候想法已经跟不上你们年轻人了,以前给我赐字的赵志刚赵大人就曾经给我们说过‘世界是你们的’,然后就致仕了,老年生活过得安逸无比,微臣也想过那样的日子,不倚老卖老,让你们放开手脚自己去做想做的事。况且现在大秦四海升平,边境稳定,皇上正可以大有作为。”

  皇上一叹,说道:“李相品性高洁,朕真是叹服!几年前先皇驾崩的时候,告诉朕您一定会好好辅助朕的,可是太傅对朕说你日后恐怕也会成为沈相那种权臣,我还心中没有底气,想过如何与你□□,有些惧怕与你。可是没有想到您真的一点儿也不恋权位,在我大婚之后就立即让我亲政了,一点儿也没有藏着掖着,给我使绊子,真真是忠良啊!”

  李鸿过笑道:“皇上过誉了,忠君爱国本就是我辈做臣子的本分,何以能得皇上如此赞誉啊?”

  皇上唏嘘不已,说道:“话是这么说,可是真正能做到像您这样的,还是不多啊。”然后皇上说道:“李爱卿,我知道您的贤妻方大家在京郊开了一家女学,不如你们还是留在京城养老,这样日后朕有什么难题也可以问政于您。”不知不觉的,皇上在称呼当中又用上了“您”字,这可是很少见的。

  李鸿过坚决推拒,说道:“皇上,我与先皇君臣相得,还能辅佐您一段时间,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我与老妻想要去永平县继续开学馆,男子女子都可以去向我们求学,但是我们不能待在京城里。”说道此处李鸿过看了看皇上,说道:“皇上,说句不好听的,老臣为官这么多年,说是放权,可是门生故吏也不少,如果我仍然在京郊,日后他们抬着我的名义与您作对,反倒伤了我们君臣之间的和气,还是现在这样的好。”

  皇上叹了口气,只是李鸿过说得是真话,于是只好准了他告老还乡的折子,赐了很多的财物给他带回家,并且承诺一定会好好重用李鸿过的儿子。

  没有想到李鸿过对于自己的儿子是否能得重用一点儿都不强求,说道:“皇上,不必看着老臣的面子对他们施恩,他们能用就用,不能用就让他们回永平县来找我,反正老臣家中良田不少,总不会饿死他们。”

  皇上这下对李鸿过真是叹服了,赞他是千古难得一见的名臣、忠臣。

  李鸿过却叹了口气,默默地推拒了,他觉得自己当不得这样的名声,也始终对皇上有愧。

  放眼大秦,现在已经在他的倡导下渐渐兴起了一夫一妻的风气,年轻一辈的读书人里面,这么多年来,只要是李鸿过主持的科举,从来没有一个纳过妾的读书人能够考上进士,大家已经公认了一个道理——想要中举就不能娶妾。

  而且,不少年轻的官员娶到了方宝英教出来的弟子,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知书达理,什么是真正的贤良淑德,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大家闺秀,他们的妻子不仅能和他们吟诗作对,讨论时事经济,更能将家宅安顿好,各他们的仕途带来莫大的帮助,又有什么不满意的呢。

  诚然,仍然有一部分人在中举为官之后就广纳姬妾,但是那样的官员每次吏部考核的时候都会因为“内帷不修”被评为“劣等”,慢慢的,他们为了往上爬也不再会纳妾了。

  就这样,有着李鸿过强权的压迫,有着方宝英那边用心地培养女子,让她们能真正留住丈夫的心,大秦一夫一妻制度虽未写进律法之中强行规定,但是已经蔚然成风了。

  奴仆均有资格学习、参加科考,只要能考中童生就能摆脱奴籍也已经成为了一条金科律例,基本上挖了世家的根子,让世家豪门更加的日薄西山了。天底下无数读书人都感谢李鸿过这个宰相让他们有了这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视李鸿过为恩人。皇上也对现在的这个状况很满意。

  现在的大秦,河清海晏,国富民强,已经使得处处都是欢声笑语了。

  李鸿过微微一笑,将自己一直保留的小册子留给了自己的三个儿子,对他们说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告诫他们一定不能激进,要缓缓行事,日后不论谁能身居高位,都要想方设法将大秦往这个方向推进。

  之后,他就和方宝英回到了永平县之中,继续开办学堂,方宝英划了片地继续教女学,他们的大女儿也跟着方宝英打理女学的事宜,并且照顾他们两老。李鸿过则开办了一个专收男子的学堂,开始教书育人。

  结果,大量的京城世家中人不远千里将自己的子女送到永平县城里面来求学,使得永平县城从一个科考荒漠成为了大秦的科考圣地。

  五百年后。

  导游带领着一车京城的小孩子们到永平县城参观李氏故居,车上还有两三个孩子们的老师一起跟随。永平县离京城不是很远,三个小时的高速就可以到了,这样带着孩子的“李氏故居一日游”项目多年来一直都很红火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