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竞技 > 色彩与心理学 > 第92章 所谓文艺女青年的归宿在哪里

之前,知名文艺女青年柴静被爆从美国生小孩回来了,一副幸福知足的模样。于是便有其粉丝感伤:心中的偶像都结婚生子了,真的沦为少妇了。

都说文艺女青年的结局:孤寡,拉拉,出家,后妈。这话很毒啊,不过倒也的确有些道理,每一个仿佛都有案例可证。

孤寡,而最富盛名的文青当属张爱玲,她的命运则与“孤寡”息息相关了。自从和胡兰成离婚之后,她便远赴美国,虽然和美国左派作家赖雅结婚,可不幸赖雅先她去世,于是张爱玲从此就真的过着离群索居的孤寡生活,有意地避开一切关心她或者探究她的人。

出家,比如台湾美女加才女胡因梦,自从和李敖离婚后,也渐渐淡出娱乐圈,开始执着文字,渐渐开始身心灵的修行,这修行算是半个出家吧。

后妈,安妮宝贝,在写了数十本悲伤绝望的书之后,终于结束自己大龄剩女的头衔光荣嫁人了,虽然是当后妈,但是她却非常知足地表示“得夫如此万事足”。

资深文艺青年、央视主持人柴静,因《看见》跻身畅销书作家行列,虽然和冯唐传过绯闻,但最后结婚的是一个叫赵嘉的摄影师。老公赵嘉是二婚,和前妻邓立有过儿子,邓立是谁,也是资深文艺青年啊,可是大牌杂志《嘉人》的主编。所以,女文青柴静看来也没逃过当后妈的命运。

文艺女青年的归宿是什么?

拉拉,早年,娱乐圈的大才女刘若英就自爆自己曾经喜欢同性,又或者是她曾经演过一个LES的角色,便留给人了拉拉的印象了。

难道,这就真的是女文青的结局吗?难道女文青就真的很难幸福吗?也许女文青身上的特质,的确和世俗的幸福格格不入。

第一,太清高孤傲,持才傲物。

才女和美女都一样,其实都是上天禀赋,都是清高孤高的。尤其是当被人追捧时,就容易找不到北,就会持才傲物。才貌兼备的才女,倒也永远不乏追求者,但是越是条件好,越是眼光高,就越是让人难以亲近。缺乏亲和感,这是过日子的大忌啊。

再说了,才女这么有才华有文化,那没点勇气和本事的男人,根本就没胆量来挑战啊。这边才女看不上,那边男人不敢。于是这就形成了才女孤独的局面。比如张爱玲,当她看透人世冷暖,文字中透着凄冷,如同《金锁记》:“三十年前的SH,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也许没赶上看见三十年前的月亮。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往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带点凄凉。”张爱玲文字性格也出名的冷傲,也许是才华或者出身贵族的她,总有一种高高在上的姿态。也就碰到了胡兰成,才让她有棋逢对手的味道。可是她被胡兰成深深地伤了,她便孤独地“萎谢”了。

第二,太不食人间烟火,与现实格格不入。

才女嘛,有文化,有知识,精通诗词歌赋,还会即兴地写出或浪漫或忧伤的诗句。她们可能跟你聊波伏娃聊肖邦聊李清照,她们可能坐在咖啡馆看人来人往,可能在家抱着猫咪晒太阳。她们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女神。可是,她们的手指是打键盘的,而不是来洗碗拖地的。

才女往往都是有创作的,尤其是写小说的,往往沉醉在自己构造的世界,入戏太深,渐渐把小说和生活混淆起来,就可能闹笑话,那就与现实格格不入了。

比如,萧红写了不少悲剧女性的着作,比如《王阿嫂的死》触及了女性的深重苦难,描写一位农村贫困妇女王阿嫂的状况:她的身子早被自己的血浸染着,在血泊里有一个小的、新的动物在挣扎。在《生死场》里,萧红以更凝重的笔墨描写了“女性的刑罚”,直接把妇女的生育和动物的生育放在一起,写出女人同牛马一样,在不知不觉中生育、死亡。也许是她入戏太深,还是小说就源于她的际遇。她和萧军分手时还大着肚子,然后大着肚子嫁给了另一个男人,结果还是换来了还是分手。她自己曾说:“我最大的悲哀与痛苦,便是做了女人,我一生最大的痛苦与不幸都是因为我是女人”。于是,萧红就如同她的悲剧作品一样在31岁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在临终之时,写下的绝命书“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

可是,现实生活,婚姻生活不就是柴米油盐奶粉送孩子的日程吗?每天重复同样的日程,枯燥乏味,且为老公孩子而活,这对有艺术气息的文艺女青年来说,简直就是无法面对的事情,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请问,一个拖地洗碗的女人,如何文艺呢?如果,不食人间烟火,那就注定与世俗的幸福格格不入。

要知道,大美女林青霞也是食人间烟火的,在经历与秦汉的苦恋之后,也终于嫁作商人妇。年过五十的她也开始写书晋升为文艺女青年。如果不食人间烟火,那只会让男人远远地看着,高高地供着。只有崇拜和敬仰,不会有关心和照顾。可女人,幸福是和关心和照顾有关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三,太多情,太多愁善感。

因为是才女,所以神经很敏感,情感细腻。所以,才女本身就是多愁善感的。不管是真有愁还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于是就有李清照般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于是便会禁不住吐出纳兰性德的诗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好吧,来看看《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大才女啊,当然,贾宝玉也爱的就是她的才女气质。她太多情了。这里的多情是她对万物太有情了。就连看见凋零的花朵也忍不住感伤,便有着名的“黛玉葬花”。“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处处用情,太耗心力。在男女情爱上,面对贾宝玉和薛宝钗,也常因为只言片语吃醋发脾气,多伤身子啊,生生把自己作死了。

可,幸福,有时候需要傻傻的,神经大条的,睁只眼闭只眼的,抓大放小的,情感太过敏感细腻,只会徒生许多愁罢了。

第四,太追求精神层面,普通男人罩不住。

才女不是无脑女,正因为有思想有深度,找了一个比他笨的男人,那她的精神就会孤独。所以,她们内心深处希望找到一个能够与之琴瑟和鸣的男人,一个可以高山流水的男人,她们要求有“精神共鸣”,甚至还渴望他是“灵魂伴侣”。精神共鸣不容易,灵魂伴侣,那就更难了。这世界,(转载自出国留学网

自古中国就有“女人无才便是德”,虽然现在女人地位提高了,但是女人有才华有想法,依然不被很多男人所接受。大部分男人喜欢傻傻的女人,因为没负担,好骗好打发啊,在两性关系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可才女就不一样了,才女可不好骗啊,而且在两性关系中也丧失了优势。所以,普通男人根本不敢找文艺女青年啊,因为雄性荷尔蒙容易受伤啊。

以上种种,仿佛都在说文艺女青年的坏话,可文艺女青年真的都是悲剧吗?当然不是。文艺,就好像水一样,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说白了,才华,那就是一个工具。这在生存本领上,绝对是大好事儿。可在婚恋情感上,则是一把双刃剑。

前面提到的文艺女青年的四种结局:孤寡,拉拉,出家,后妈。可这就一定是悲惨吗?

孤寡就是悲惨吗?失去赖雅的张爱玲,凭着她的盛名,还怕找不到一个男人吗?她的粉丝遍及整个华人界,多少男人趋之若鹜,可是,她的孤独,是她选择的。也许,可以称作为她的命运,是她屈从的命运。一个人的孤独盛宴,不是普通人所理解的。

拉拉,这点是性取向问题。据说同性恋的人都会比异性恋更敏感更用情。性取向的问题好像也跟悲惨挂不上边。只是,她们选择的恋爱对象非主流而已。

出家,这就一定悲惨吗?这也未必啊。看破红尘,了却尘缘,于菩提树下,莲花宝座前,寻得心灵的宁静,那是一种彻底的放下。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临终前也削发为尼。你会认为其悲惨吗?不幸吗?这只是俗人的我们认为其不幸了。而出家人还在感叹世人纠缠名利****,孰知一切乃无常终成空。

后妈,我一直不明白,为啥文艺女青年会跟后妈联系在一起呢?难道是因为大龄未婚么,于是适合他的男人,大都有过婚史有过孩子。可是,后妈就不幸吗?这世界当后妈的不计人数,中国的离婚率已经高达百分之四十,所以当后妈已经不是新鲜事儿了。看看柴静,看看安妮宝贝,就算当后妈,不也挺幸福吗?重要的是他们找到了他们心仪的男人。

其实,幸福的文艺女青年还是很多的。如果说,婚姻是女人最好的归宿的话。林徽因是文艺女青年的幸福代表,其实不仅仅是文艺女青年,更是近现代的女人中的最幸福最幸运的女人了。她有家世,有貌有才,有婚姻有爱情还有万古好名声。她不仅有女人都要的归属婚姻——一个门当户对的温文儒雅的男人梁思成。她还有一个浪漫多情的初恋情人——大名鼎鼎的才子徐志摩。她还有一个痴情无比的超级备胎——为她终身不娶的哲学家金岳霖。女人做到林徽因这样,也是绝了。

为什么林徽因就能幸福呢,那就是她其实是一个很务实的文艺女青年。她聪慧,她有预见,她爱自己的名声,她放弃了当时还有家小的徐志摩,避免背上第三者骂名,选择了踏实的理工男梁思成,从此过上了夫唱妇随的日子。除了林徽因,其实文艺女青年冰心也算幸福的。

在观念开放的法国,却诞生了两个活得特别精彩文艺女青年,她们是乔治桑和波伏娃。

乔治·桑并不漂亮,个子还矮,可是她就是有魅力,她爱情生活丰富多彩,她抽雪茄、饮烈酒、骑骏马、穿长裤,一身男性打扮的她终日周旋于众多的追随者之间。即使乔治·桑这个男性化的笔名,也来源于她的一个年轻情人。当有人批评这个矮小(1。54米高)、放荡的女人不该同时有四个情人时,这个不受世俗成规束缚的女人竟然回答说,一个像她这样感情丰富的女性,同时有四个情人并不算多。她曾借自己的作品公开宣称:“婚姻迟早会被废除。一种更人道的关系将代替婚姻关系来繁衍后代。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既可生儿育女,又不互相束缚对方的自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在离巴黎数百公里远的诺安镇庄园中,这个文采出众、多才多艺的浪漫主义作家接待了一大批文学艺术史上名留青史的人物:诗人缪塞、作曲家兼钢琴家肖邦和李斯特、文学家福楼拜、梅里美、屠格涅夫、小仲马和巴尔扎克、画家德拉克洛瓦……等等。甚至包括拿破仑的小弟弟热罗姆·波拿巴亲王。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她庞大的情人队伍中的一员。

光这一串串人名,就足以让普通的家庭妇女们瞠目结舌吧。要爱有爱,要名有名,要激情有激情,要自由有自由。这要让多少女人羡慕呢?这又是普通人可以定义的“幸福”呢?

再来看看波伏娃,她和萨特从他们相爱的1929年起,一直到萨特1980年逝世。他们一起共度了51个春秋。他们曾经相爱,但后来允许有各自的情感生活。也就是他们倡导“精神忠诚,但**并不忠诚”的恋人关系,与其说是恋人,其实更像亲人。毕竟是男人啊,而且是开放的法国男人,哪能抵挡过年轻妹妹的**呢,再说了,再美的爱情也会疲劳的。

后来,波伏娃写出了着名的《第二性》,她一生在经济上又与萨特是互相独立,完全不依附男人的新女性;一生游遍了世界各地,享尽了人间的良景美肴。她的感情生活也很精彩,在她四十多岁荷尔蒙减少、更年期来临之时,依然有小她多年的少年郎向她扑来。

她也是要名有名,要地位有地位,要爱情有爱情,而且她还有精神伴侣,死了还不会孤独,因为她和萨特死后葬在了一起。比起一纸婚书,死后能葬在一起,那才是永久地在一起吧,那才是永久的幸福吧。所以,波伏娃也绝对是幸福的,可以说是最幸福的。

文艺女青年还是能幸福的,世俗意义上的那种,只是会比普通人来得迟,但一旦找到了,那就是万古千秋。

比如离婚后的琼瑶,熬到了41岁时才等到离婚后的平鑫涛跟她结婚,从此佳人身边才有守护人。

再比如资深文艺女青年,唱着“我想我会一辈子孤单”的刘若英也终于在40岁成功嫁人,且都嫁得不错,找到了难得的幸福。

还有铁凝,那个多年前拜访90岁的冰心老人时,“你有男朋友了吗?”冰心问铁凝。“还没找呢。”铁凝来回答。“你不要找,你要等。”结果,这一等,铁凝等到五十岁,等到了一个叫华生的男人,帅气多金博学的经济学家华生,然后她在五十高龄宣布结婚。

是啊,文艺女青年也是女人,也是渴望爱的,也不能免俗,也是要结婚生子的。哪怕她曾经是很多男文青心中的女神。但女神终究会沦为女人的。

而只有当她沦为女人,当婚姻成为她的归宿时,她便有了世俗意义的幸福。

而这,是文艺女青年最好的归宿吗?

(本章完)

喜欢色彩与心理学请大家收藏:(wuxia.one)色彩与心理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