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武侠 > 仙鲤奇缘(骑鱼历险记) > 第28章

仙鲤奇缘(骑鱼历险记) 第28章

作者:顾惜之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3-12-27 03:04:37 来源:免费小说

  “姐姐,我要走啦。”小姑娘璀璨地笑着,“剩下的路,你走好啊。”

  说着,她一跃而起,飞过树杪,像一阵风一样飘走了。

  聂十四娘抱着钱袋,慢慢坐倒。她的眼睛里渗出泪水,流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急。

  “不,我怎么可能好?我怎能跟你一样?”她失声恸哭,“你活得那么好,那么潇洒。可在这乱世,我这样孤苦无依的女子,不过是一根丝萝,只能依托乔木……”

  马车驶过,尘烟漫起,淹没了她凄切的悲哭。

  第43章 羌笛

  离开利州路,路上的风沙越来越厉害了。

  路上也遇见一些羌人,不知是明珠、灭藏还是康奴。白秀才提醒谢子文道:“这些羌人与西夏关系密切,朝廷想对他们用兵。你可小心些。”

  一路上,谢子文见了唱歌跳舞的羌族女儿,就停下细看人家,还跟着一起又嬉笑又拍手。有几个中意他的,便拿羊肉干给他吃,把盛开的秋花插在他的竹冠上,还将年久黄润的羌笛插在他的腰带里。也有当场恼了的,伸手就捡石头砸他,甚至扬起马鞭就打,而且马上功夫极俊,边打边追,悍勇得白秀才都心惊。亏得柳树精夺命狂奔,才甩脱了那个拼命三娘。白秀才不得不提醒一声,谢子文招来母夜叉事小,要是惹恼了羌人,他们一个不忿成群结伙杀来,那可就惨了。

  谢子文笑嘻嘻的不以为意,摸出一支羌笛,在唇边呜呜地吹了起来。

  东汉马融《长笛赋》曰:“近世双笛从羌起,羌人伐竹未及已,龙吟水中不见已,截竹吹之声相似……”这羌笛双管四孔,两根竹管用丝线紧紧地缠在一起,双管上端各有一个置有竹簧片的吹管。谢子文吹的也不知是什么曲子,一忽儿高入天际,一忽儿又下深渊,起伏跌宕,凄切悲凉,仿佛有千万喊杀之声,又像是阵亡将士父兄妻儿的恸哭悲鸣。

  高天之上盘旋着一只海东青,更添了几分边塞荒凉之意。

  一曲徐徐吹罢,谢子文放下羌笛,爱惜地抚摸着,见白秀才斜眼瞧他,便道:“这是拉木措送给我的!”

  白秀才哼道:“是那个明珠部落唱歌像黄莺一样的小娘子么?”

  “不,那个是依娜!”谢子文笑道,“拉木措可是羌人传说中的春神之女,春风、细雨、流云和彩虹的化身。”

  白秀才呸了一声:“那依娜又是什么化身?美酒、羊肉的化身?那个拿马鞭抽你的别珠又是什么化身?毒药和岩蜜的化身?”

  谢子文美滋滋地笑起来,白秀才大力地啐了他一口。

  忽然,不远处的茶摊传来了一个声音:“马上的朋友,不来吃盏茶么?”

  说话的是个五十出头的宋人,著一领细罗襕衫,面庞微圆,容色和蔼,看着无甚出奇。他坐着闲闲吃茶,身边却守着二十五六个佩刀的家将,显然非富即贵。看过了这一堆目光锐利的罗衣家将,再看这个被这么多人保护着的小老儿,就会觉得这人气息沉静,精华内敛,不像什么普通人物了。

  谢子文是最爱凑热闹的,见有人叫他吃茶,连忙答应:“好呀好呀。”他跳下“马”来,不顾家将们戒备十足的目光,一闪就跑到这小老儿对面坐下,敲着案几唱歌般说道:“茶博士,买茶吃,不香不热不要吃!”

  白秀才没奈何,牵柳树精过来,将它拴了,坐在了那人旁边:“茶博士,来两盏!”

  这男子也许没想到他们行动这么迅速,哑然失笑。

  白秀才觉得有些尴尬,谢子文却完全把对方当了自己人,伸手就去摸那人面前当茶点的一盘大枣,丢一颗在嘴里,立马赞了一声:“庆州种出的枣子,核小肉厚,又脆又甜,就是不一样!”

  这人问:“小官人,你在马上吹的是什么曲子?好生悲切。”

  谢子文一摆手道:“我新编的,说了你也不知道,叫《思故人》。”

  这人微微皱眉:“可这曲中,有战场杀伐之声,又有众人哭声。”

  谢子文道:“还不是因为今年好水川大败,宋兵阵亡六千余人,这曲是为他们而作。退军之时,阵亡将士的父兄妻子几千人号泣于马首前,哀恸之声震天地,这曲是为他们而哭。”

  一语未了,便有个家将怒气冲冲地瞪了他一眼。

  谢子文嘿道:“这位兄台忒也奇怪!我说打败仗呢,你瞪我作甚!”

  这中年男子仍是一脸和气,只轻轻扫了那家将一眼,那家将便退下领罚。

  谢子文吃了口热茶,道:“别的都是虚的,打了胜仗才是实的!今年二月,西夏国主元昊率十万大军来攻渭州。那任福打了个小胜仗就贪功轻进。夏军佯败退走,宋军不知是计,猛追至好水川,只追到几只木盒子,一打开,呼啦啦飞出了一百多只鸽子!宋军正惊疑间,夏军已四面合围包了饺子,这六千多将士就此命丧黄泉!这样的败绩,怎不让人灰心!怎么好计策都是西夏的,宋国只有上当的份儿?怎么敌将就如此聪慧,我们的军官就那样愚蠢?”

  白秀才被他说得热血沸涌,胸中酸涩:“我若为武将,当仗剑斩尽天下不平!”

  谢子文瞪他一眼:“还没吃酒,你就上头了!”

  白秀才不理他,继续说道:“当日退军,阵亡将士军属几千人持故衣纸钱招魂而哭:‘汝昔从招讨出征,今招讨归而汝死矣,汝之魂识亦能从招讨以归乎?’听说韩相公掩泣驻马,不能行进。他用了任福,难辞其咎,可也悔之晚矣!”

  这中年男子听了,悠悠长叹一声。

  谢子文弹桌道:“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辈,犹自说兵机。”

  “放肆!”又有个家将忍不住说道,“就算主人罚我,我也要说!这两个狂生懂得什么?!他们拿过刀吗?杀过人吗?真刀真枪和人干过仗吗?全然不知前线何等艰难,只会信口雌黄!”

  白秀才听了,冷笑一声:“就算韩相公在这里,我们也是这般说法。他太过轻敌了!他觉得西夏只有精兵四五万,余皆老弱妇孺,好对付得很。可今日之西夏,已经大大不同了!西夏有了个野心勃勃的王,有了自己的文字,正一步步强盛起来。要对付这样一个对手,要把它想得更强,更狡诈,可也不能胆怯!”

  这中年男子看着他,若有所思。

  他身边家将叫道:“你知道你口口声声骂的韩相公,是我们主人的什么人吗?”

  “当然知道。”白秀才长身站起,对这中年人施了一礼,不卑不亢地微笑道:“狂生白某,见过范公。”

  和白秀才、谢子文同坐的,正是韩琦挚友,名臣范仲淹。好水川之战前,他与韩琦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充当安抚使夏竦的副手,韩琦主持泾原路,范仲淹主持鄜延路。正是在此战大败后,宋廷追究败军之责,撤去夏竦的职务,韩琦降为右司谏、知秦州,范仲淹降为户部员外郎、知耀州。今年十月,宋廷又分陕西为秦凤、泾原、环庆、鄜延四路,韩琦知秦州,王沿知渭州,范仲淹知庆州,庞籍知延州,并各兼本路马步军都部署、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此时,他们就在庆州城郊。

  范仲淹脸上此刻丝毫不见愠怒,只有一丝讶异。他很快就恢复了平常的脸色,平静地道了声:“白相公好。”他又看了眼谢子文:“这位吹羌笛的相公如何称呼?”

  谢子文道:“我姓谢!”

  范仲淹点点头:“谢相公的羌笛声,实在动人肺腑。我久未听过这般动人的音声了。”

  这样的夸奖,谢子文便笑纳了:“尊耳有福,我今天兴致好!”

  范仲淹已经把他俩视为狂生,也不以为忤:“城门将闭,二位是要入城的吧?不如到我府中暂住,我摆桌水酒请二位,再听听这羌笛之声。”

  谢子文骄傲地点点头:“好。”

  白秀才推他一下,拱手道:“多谢范公相邀,既如此,恭敬不如从命。”

  高台之上,侍女摆下了水酒果品,便被挥退。家将们不放心,想要就近保护,也被挥退,只留下他们三人。

  因是高台,四周都看得清楚,山野皆是红黄颜色,那天与水又是碧青的,白云又是雪白,一群大雁从那云下飞过。清角吹起,鼓声咚咚,城门将要关了,街上行人越来越少。

  白秀才提壶,先给范仲淹倒了一杯酒:“范公请。”

  范仲淹道:“还没问过两位的身份。”

  白秀才道:“我的身份,可用半阙词来答。”他微微一笑,念道:“生在琉璃水,常怀赤子心。去来浪里笑飞云,爱道拼搏终可化龙君。”

  范仲淹抚须:“看来你是赴京的考生啊,看来此次金榜题名,胜算极大。”

  白秀才笑而不语。

  范仲淹又问:“那这位谢相公呢?”

  谢子文道:“我?也能用半阙词说。”他当即吟道:“倾盖即相许,飘蓬转仲昆。来年谁护世间春,不畏江湖万里破妖氛。”

  范仲淹笑了:“好,一个是将成龙的茂才,一个是肝胆相照的义士。老夫今日,忽然间想出了一首新词,也念来助助兴致。”他起身,望着远方苍茫秋色,用竹箸轻敲酒杯,长吟道: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念毕,他将满杯酒端起,一饮而尽。

  羌笛声起,一地霜华。

  作者有话要说:白、谢的词是我原创,请勿挪用到其他故事里,谢谢~

  第44章 汴梁

  一缕晨光照破天地。

  一匹骨骼清奇的高头大马,载着一黄一白两个人飞驰出城。

  范仲淹目送他们飞马远去,去往他惦念在心的汴梁。

  他又想起了这白衣书生昨夜微醺时说出的话语:“若范公率环庆之兵,韩公带秦凤之兵,并驻泾州——泾原有警,则韩公范公合秦凤、环庆之兵而进;秦凤、环庆有警,则可率泾原之师为援。这样一来,指挥如臂使指,防线坚不可破!”

  这正是他在心中酝酿多时的计划,竟被这人一语道破。

  “拿笔来。”他沉思着说道,“我给稚圭写封信。”

  白秀才、谢子文一路来到黄河边上。黄河九曲连环,浊流宛转,滚滚流向东南。

  崖下惊涛澎湃,溅起的水花沾湿了白秀才的衣裾。他们看着泾、渭合流,一清一浊合为一股,稀奇的是它们依旧各走各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

  白秀才叹道:“泾渭分明,今日才亲眼看见。”

  谢子文笑:“那又怎样,最后还不是同流合污了?正如同我这样的灵透人,遇见你这样的呆子,生生要被你带傻了!”

  白秀才道:“少来!我这样霁月光风一个人,偏遇见你这样一个全副心神求声色口腹之欲的小人,我才要让你带坏了!”

  谢子文哼道:“这娑婆世界,众生皆苦,若是没有花月美人、琴棋书画、斗鸡马球,以及一二知心友,何必身在世间!”

  白秀才微笑:“算你说得对。”

  “本来就对!”谢子文意气飞扬地说着,一脚把辛苦载了他们一路的柳树精踹下山崖,“下去吧你!”

  柳树精尖叫着,落向黄河滚滚波涛。

  白秀才惊呆了:“这就是你说的走水路?!”

  谢子文一把拽住他,一齐跳了下去。柳树精刚在波涛上变成木舟,就被他俩踩得吱吱直叫。白秀才摔得七荤八素,爬起来就把谢子文抓过来捶了一顿。木舟在急流中频频撞上崖壁,柳树精更是尖叫连连。

  谢子文拔下头上铁簪,在船头画了个指路符,一簪子钉在上面。舟行立刻流畅起来,再也没撞上什么东西。两岸青山急速退去,色彩糊成了一片,就像深青色的步障。涛声喧响,浪花化为数十匹白马,推送着小舟迤逦前进。

  “真有些‘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思。”白秀才感慨道,“这样去汴梁还要多久呢?”

  说话间,他们已经把一艘渔船、一艘商船远远甩在后面。船上的人都惊讶地目送着这条“嗖”地一下就消失在远方的小舟:“哎呀!不是遇上鬼船了吧?怎的这样快!”谢子文得意洋洋道:“看看,寻常舟楫,怎能和我的法术相比?”

  白秀才嘲道:“是啊,你法术行,一路迷路到庆州,害我白跑了那么多路。难怪突然要走水路,只因为顺着黄河走,一准能到汴梁。堂堂土地居然不认路,真叫人笑掉大牙!”

  谢子文哇啦哇啦地申辩起来,白秀才不理他,兀自望着前方出神。

  汴梁,京城所在,天子所在,大宋的心脏。这是他年少时在梦寐中去过的地方,屋宇鳞次栉比,百姓安居乐业,商铺连街,瓦舍重重。许多大马拉着车从他身边过去,卖花的小娘子笑笑微微的,向他递来一枝杏花。天子会高坐在明堂之上,和蔼地说:“白卿,我封你做个大官。”这样荒唐的少年梦,如今他想起来都要发笑。

  那时候,是有多渴望科场高中、为官做宰呀。可他做了这个梦不久,便逢家变。吟风弄月的小公子,一下子变得一文不名。那时他不是没有活路,却有人想得太多,怕他读书做官,真个成了凤凰,回头要来寻仇。于是,他没见过的某家使女,诬他□,没见过的行脚商人,诬他偷盗。他被差役锁了,到那暗无天日的地方去。到头来将他放出,父母官轻飘飘一句“虽是查无实据,到底形迹可疑”,便将他打下深渊。

  如今,兜兜转转,他到底是要去这梦起之地了。

  在他心里,那里不再是有科考,有天子,有繁荣佳气的地方。那是谢宝刀和君如月在的地方,是胭脂和慕容春华在的地方,凤清仪的生意也在那里做得如火如荼。那里有这么多的故人,使得这座陌生的城市,似乎也在远方向他微笑。

  “你在傻笑什么?”谢子文探过脑袋来。

  “我在想,”他嘴角含着的一丝笑终于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笑容,“再多风雨,都是要过去的。我经过这一番历练,还有什么看不开的?今后无论如何沉沦草泽,我都不会失去心志,不会让害我的人得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