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第7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 第7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0:19:32 来源:免费小说

  不过还没等她想出具体的办法,已经累得睡着了。

  两人去睡了之后,安氏便主动将两个背篓整理了出来。有了这些东西,这个冬天想必就能熬过去了。

  待发现居然还有两只活兔子,她不由十分惊讶。临睡之前,不免对齐老三抱怨几句,“也不知道敏敏是怎么想的,前几日去镇上买了十只鸡仔回来也就算了,今天又带回来两只兔子。这不是花冤枉钱吗?”

  齐老三在黑暗中叹了一口气,才淡淡道,“既然现在是她当这个家,那就由着她安排便是。”顿了顿,又道,“这些钱都是她挣来的,要花也应当。你别多嘴。”

  夫妻多年,安氏是个什么样的人,齐老三自然心里有数。以前他倒觉得没什么不好,反正安氏别的事情上糊涂,对他这个夫主的事却一向上心,这就够了。养家糊口的事着落在自己这个男人身上,将来也还有儿子照管,根本不必担心。

  哪里能料到,一朝自己出了事,却让这个家险些乱了套?

  最后竟要敏敏一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把这担子挑起来,齐老三心里自然不是滋味。虽然周敏的行事,莫说安氏,就是他也有些看不惯,但他想得通,就当是自己夫妻上了年纪,把当家的担子交给下一代,万事不要过多插手,由着他们折腾便是。

  可惜他冷眼看着,安氏却是还没转过念头来,因此今日才不惜把话说透。

  见安氏不说话,显然心里还是介意,他又叹道,“为我这病,家里已经是底子都掏空,连村外那十几亩水田都尽数卖了。眼下敏敏费力腾挪,总算能把这个冬天对付过去,但这终究不是长久之计,到了明年,没有土地种,一家子吃什么?这些小鸡和兔子养得好了,多少能添补些。说到底,还是为了这个家。不然,你可见敏敏给自己添了什么东西?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子,连件像样的衣裳首饰都没有,这是咱们对不住她。”

  安氏面色微微一变,半晌才道,“我也管不起她了。”

  ……

  第二日周敏一直睡到了天光大亮,下床时险些直接跌到地上去。经过昨天这么一番折腾,浑身上下竟没有一个地方不酸痛的,尤其是两条腿,稍微用力就感觉快站不住了。

  虽然在周敏的计划之中,今天还有别的事情要做,但现在看来,只能暂且歇着了。

  呲牙咧嘴的出了房间,便见安氏正在用高粱穗儿扎的笤帚扫地,见了她,便道,“早饭给你留在灶台上了。”

  周敏答应了一声,端着木盆和毛巾到院子里打水洗漱。若说她对齐家唯一还算满意的,那就是院子里的这口井。要知道在这个没有自来水的时代,要喝水就只能从井里或者河里去挑,村里大多数人家都是如此。齐家这口井,便养活了周遭好几户人家。这也是齐老三出事之后大部分人还愿意帮衬的原因。

  洗漱完,她便远远看见石头从村后头走来,背上还背着背篓。

  ——齐家的屋子就建在那条贯穿村子的路边,虽说留了一片地方做院子,实则却并没有什么栅栏围墙之类的东西阻隔,只在水井附近用石头垒了一道半人高的护栏,看过去自然一目了然。

  周敏见状,不由十分惭愧。同样是累了一天,自己才刚刚起床,石头却已经出门一趟回来了。

  却原来他一大早出来,便去山上打草去了。周敏将十只鸡仔和两只兔子都交给了他,家里没有粮食喂养,石头只能把主意打到地里那些一茬一茬割不完的杂草上去。秋收之后的地杂草茂盛,新镰刀也很好用,所以石头自然满载而归。

  虽然还是早上,但他放下背篓到井边来洗手时,头上还带着晶亮的汗珠。见周敏看着自己,便道,“阿姐,这两日我们先不上山吧?我得搭个鸡窝。”虽然还是没什么表情,但声音里的兴致勃勃却是无论如何遮掩不住的。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干活还能让他这么高兴,但石头难得表现得像个孩子,周敏当然笑着答应下来。

  虽然拜上辈子每年寒暑假都到乡下去住的经历所赐,周敏穿越过来之后,对于农村生活适应得很快,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得游刃有余,但搭鸡舍这种事,她还真是不知道该怎么操作。

  最后还是石头去向齐老三取经,得了指点之后,才制定下了计划。就挨着屋子东边搭一溜儿半人高的棚子,一半**舍,一半做兔舍。

  这个时代还没有水泥,石灰都是自己在山里发现石灰石之后带回来煅烧,数量很少,要用石头搭出一个鸡舍,材料不够。所以只能选择土墙。

  夯土墙不能用沙土,要用粘度足够高的黄土。

  好在这东西也不难得,村子附近就有许多,只是要自己动手挖回来。

  周敏和石头带着锄头和撮箕,忙了一天才弄回了足够多的黄土。接下来便是夯土墙,这活计没什么难度,用榫卯结构的木板搭出长方形的格子,然后往里填充黄土,再用木锤夯实便可,却是需要一把子力气。

  这对别人而言自是不难,但周敏和石头的力气都嫌小了,若是土墙不够夯实,风雨侵袭之下很容易坍塌毁坏。没办法,只能用笨办法,宁可慢些,反复夯实,总能稍微弥补。

  因齐老三家就在路边,这动静来来往往的人都能看见。这会儿地里的活都收拾出来了,村人闲来无事,便都聚在这附近,一边闲谈一边看热闹。有几个年轻人实在看不得姐弟两个慢腾腾的动作,便捋起袖子来帮忙。

  有了他们加入,竟然只用了短短一天,就将鸡舍和兔舍的墙弄出来了。接下来山上打些茅草搭在顶上,便可。

  周敏再三谢过,原本要留他们吃饭,不过实在没有拿得出手的东西,只能作罢,将之前换来的木耳竹笋等山货一人分了一点。

  这样忙碌了两日之后,周敏忽然发现自己身上那种酸痛的感觉已经很淡了。果然人的潜力是无穷的,逼到了不得已的地步,什么样的苦也能吃得。

  接下来的几日,周敏却换了策略,将石头留在家中照看,自己跟着安氏出门。早上去打茅草,中午和下午便进山砍柴,用背篓背回来。

  这时候好像还没有煤炭,冬天取暖时只能烧木柴,消耗自然非常大。虽然周敏已经问过,这里的冬天不至于天寒地冻到不能出门,但多储备一些总是好的。

  对于这样的安排,安氏虽然有些不高兴,却也没有拒绝。毕竟是个成年人,有她帮忙,周敏的效率提高了很多。而且她发现,只要别让安氏自己拿主意,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看着,凡事替她安排好了,要求具体到每一个细节,她也都能做到。

  这也让周敏松了一口气。好歹不是完全扶不起来,只要还能想办法,多花点儿时间和精力倒不算什么了。

  第13章 入冬了

  算算穿越到这里已经两个多月,但当周敏早晨醒来时,第一个念头便是闭着眼睛去摸手机。

  要等摸到质感粗糙的床单,她才会陡然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现在已经不在现代。这是一个没有电网络没有一切高科技产品的时代。

  但其他时候,周敏已经非常适应这个时代的生活了。

  她在温暖的被子里翻了个身,听到外间有细微响动,便知道是安氏已经起来了。所以虽然看着外头的天色仍是昏昏的,并未大亮,她还是坐了起来。

  被子一掀开,冷空气便钻了进来,周敏不由缩了缩脖子,手脚麻利的穿上衣服,跳下床之后,先整理好了床铺,又梳了头,这才开门出去。

  安氏正在引火生炉子。入冬之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冷,单薄的衣物已经不足以御寒,所以要开始烧炉子取暖了。

  说是炉子,其实是用自家烧的红砖砌成,分成上下两层,中间以铁条隔开,上面放柴火,烧过之后的火炭碎落到下面一层,便能保证燃烧的过程中氧气充足。

  这样的炉子引火时也很容易,先点燃了火绒,然后将一把松木片凑过去引燃,放入炉中,再放上松枝和细树枝,等燃起来之后,便可添入木柴了。红砖传热,火旺旺的烧起来之后,屋子里便开始暖和起来。

  周敏烧了水洗脸,这才问安氏,“石头又上山去了?”

  “说是准备的干草还差些,趁着还不算冷,再去打一点。”安氏道,“一早就去了,劝也劝不听。”

  周敏闻言,心下也只有无奈。早知道石头的责任感那么强,她当时是不会将那十只小鸡和两只兔子交给他的。现在他是把它们看得比什么都重,自己忘了吃饭都不会忘了它们的。

  不过转念你想想,有责任心总比做甩手掌柜好。反正周敏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有一两件事让他操心,也不是坏事。因此她收敛了心思,转头对安氏道,“娘,今日咱们把谷子都舂出来吧?”

  秋天的时候忙着囤积过冬要用的东西,因此舂米也只是吃多少临时舂多少,现下入了冬,不方便出门,到可以把这些事都安排起来了。

  安氏也已经习惯了家里诸事由周敏安排,她只听令行事。端了水去给齐老三洗脸之后,便跟周敏一起将石臼石杵搬了出来。

  这里的习俗是一天吃两顿饭,第一顿在早上九点左右,第二顿则在下午三点左右。这样可以保证一日所需,又不会浪费粮食。周敏虽然有心改变,但目前实在有心无力,只好暂且入乡随俗。

  舂了一会儿米,眼看时辰差不多了,周敏便起身去准备朝食。

  之前吃的饭,都是米和糠混在一起,现在条件稍微好了一些,周敏便打算将糠筛出来。这种“浪费”之举,安氏实在看不过去,犹豫半晌还是没忍住,开口道,“那糠又不是不能吃,村里家家户户都是这般。你如今这样抛费,却不记得咱们用野菜熬粥度日的时候?”

  周敏笑着道,“不是我费东西,这糠既没营养又不好吃,也就是填个肚子。但是我也就罢了,爹如今正病着,石头又还那么小,现在既然不缺这一口,吃一口白米饭有什么要紧?再说这糠也不是就扔了,我还有他用。”

  如果周敏说别的,安氏必定不会答应。但提到齐老三和石头,她便没话说了。但还是叮嘱道,“冬天没什么活计要忙,喝粥就成了。”

  “知道了。”既然大面上过去了,周敏就不跟她争这些小节,笑着答应了,又道,“娘之前做的咸菜已经得了,正好就着粥吃。”

  周敏厨艺还算拿得出手,但上辈子做菜那是怎么做的?所有的原材料都能在超市和市场买到,只要照着食谱按顺序放材料,火别过了,调料放得合适,基本上做出来味道都不差。

  比如这咸菜,她要用的时候从来都是直接买,至于要怎么做,那却是半点不通的。

  然而安氏却有这样一门好手艺,以至于秋天时村里好几个媳妇竟将自家咸菜送来请她做,多的材料就当做是给她的谢礼,倒让齐家能免费吃上咸菜了。

  话虽这样说,周敏还是不想喝白粥,少不得泡发了一些山货,剁碎了加入粥中熬煮。纯天然无添加的绿色山珍滋味醇厚,煮开之后整个屋子里都弥漫着喷香之味,让人胃口大开。

  等到粥熬好了,周敏又切了咸菜拌好,石头也正好回来了,背篓里的青草堆得尖尖的,倒比他本人高出一半来,看着着实令人担忧。

  安氏忙上去接了背篓下来,然后催着石头去洗手回来吃饭,周敏则亲自捧了一碗粥给齐老三送去。

  刚刚穿过来的时候,周敏对于跟齐老三见面这件事有些排斥,这种事自然只让石头去做。上回见过之后,倒把这种心思放下了。而且她已经隐约察觉到,安氏这段时间之所以如此安分,正是齐老三暗中点拨过。

  娘靠不住,爹看起来却是个靠谱的。

  身体不好不要紧,毕竟是一家之主,有他撑着,主心骨就还在,还能压得住安氏。

  既然如此,周敏自然不吝于表现出自己对他的重视。再说,只有关系亲近了,接下来自己才有可能说服齐老三和安氏,让他从这闷人的房间里挪出来。

  ——至少这段时间,经过她的努力,安氏已经同意每日将卧房的窗户打开一段时间透透气。不过那是秋天时的事了,自从入冬之后,生怕齐老三受了寒气,这开开窗的事自然就不必再提。

  送完了齐老三那里,周敏才刚回来坐下,就听得院子里有人扬声问,“敏敏在不在?”

  周敏听得这声音是隔壁冬叔的声音,连忙应了,放下碗筷开门出去,“在的!这大冷天,冬叔快进屋来坐。”

  “我就不进去了,上回你要的那个椅子已经得了,你什么时候有空过去看看,要是没问题,我就抛光上漆了。”冬叔道。

  周敏却不听他拒绝,再三开口,总算把人请进了屋。

  只是一进屋,见他们还在吃饭,冬叔脸上就露出几分不好意思。

  他本来是却不过盛情才来的,现在看来倒好像是特特选了这个时候来蹭饭。果然安氏见他进门,立刻起身去了新的碗筷,盛了粥过来。

  待要推辞,邻里之间向来都是如此,见着了坐下来吃一顿饭根本算不得什么,执意拒绝反而不美。待要答应吧,明知齐老三家如今是个什么境况,倒不好蹭这一口吃的。

  周敏和安氏只能口头劝说,所以一进门她就朝石头使了个眼色,石头立刻站起来,把冬叔往桌上拖。最后冬叔却不过盛情,只好坐下来喝了半碗粥。

  吃完饭,安氏留在家里收拾,周敏和石头跟着冬叔去看椅子。

  冬叔早年时从木匠做过学徒,又自己偷师学了几手篾匠的手艺。后来成家立业,虽然还是以田地为立身之本,却也时常抽空给乡亲们做些家具物什,赚些钱粮贴补家用。周敏知道此事,便拜托冬叔帮忙打一把摇椅。

  当下到了冬叔家里,寒暄过后,周敏一进堂屋,就被摆在当中的那把椅子给吸引住了视线。这摇椅她虽然见过不少,但具体要怎么做,却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之前委托的时候还是对着冬叔语焉不详的描述了大半天,对方才答应了一句“试试看”。但现在看来,冬叔的技艺果然炉火纯青,做出来的摇椅,竟跟周敏设想的差不离。

  她不由走过去,在摇椅上坐了,往后一靠,整个人便舒适的躺在了上头,轻轻摇晃起来。

  把这东西往炉火前一放,躺上去岂不是惬意得很?

  而且这摇椅还可以调整角度,跟医院的病床类似。到时候让齐老三坐起来也不成问题。总比经年在床上躺着要好过得多。须知人躺的久了,腰腹腿脚总不去用,时间长了,可就不中用了,须得时常锻炼才好。

  没错,这摇椅是周敏专门为齐老三打造的,就是为了能将他从房间里挪出来换换气,别整日闷着。而且,人既然挪出来了,那房间自然就可以好生收拾一番。——自从去年冬天齐老三病了,为免惊动病人,那房间可基本没怎么收拾多,不定藏納了多少污垢。

  只不过,要做成这件事,安氏这关却不好过。

  第14章 学点手艺

  冬叔的手艺,周敏自然是再满意不过。周敏提出的意见都被他采纳不说,考虑到齐家如今都是妇孺,这几十斤重的椅子恐怕很难搬运,他还给这摇椅装了轮子。虽然需要有人在后面推,但却着实省力多了。

  椅子虽然做好了,但伸手去摸还能感觉到木刺,还需抛光打磨上漆。跟冬叔商定请他继续费心之后,周敏就回家了。

  安氏之前并不知道这件事,听石头说起那椅子,自然也不免问几句。

  周敏这才把自己的打算和盘托出。

  果然安氏一听,立刻开口反对,“现下可是冬日,把你爹挪出来,一个不小心受了寒气可怎么好?”

  相较于从前撒泼打滚大骂不孝,这种态度无疑已经可以称得上缓和多了。

  因为之前按照周敏的说法开窗透气之后,齐老三的气色的确稍好了一些,加上这段时间习惯了听她的话,安氏作为家长的权威已经下降了许多。但入了冬,外面天寒地冻,一不小心就会着凉,齐老三的身体绝对经不起,安氏自然不可能答应。

  周敏道,“就因为是冬日,我才敢提这话。这里现在烧着炉子,不比爹娘的屋子更暖和?再说平常也就罢了,咱们都出了门,爹在哪里都是一样。冬天出门的时候少,没有我们坐在这里谈天说笑,爹却一个人闷在屋里的道理。”

  安氏一时无话,周敏这番话可谓是说到了她的心里。

  齐老三本是个温和的性子,自从病后便一直闷在房间里,却已经冲着她发了好几次脾气,就因为觉得自己现下是个废人,一事无成。若能多与人说话,想来会好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