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第62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 第62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0:19:32 来源:免费小说

  “怕什么?”周敏问。

  阿秀摇头,“我也不知道,就是很怕,感觉心里静不下来。”

  周敏觉得她应该是婚前恐惧症,别说在这个大多数时候盲婚哑嫁的年代了,就是现代谈了好几年恋爱的人,临到结婚的时候都会产生这种恐惧。她想了想,问,“你不是说那人你也见过,对你也好,那还有什么可怕的?”

  阿秀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敏敏,有时候我很羡慕你。”

  “我有什么好羡慕的?”

  “你跟石头一起长大,双方的脾气秉性都知道,也不怕以后会有个磕碰。”阿秀说,“再说石头那么听你的话,你指东他绝不往西,这还不值得羡慕?”

  这个问题还真不太好回答,周敏一直尽量避免自己去想这些,但总有些石头,问题会被直接塞到她眼皮子底下来,想当做看不到都不行。

  她叹了一口气,“怎见得我就一定要嫁给石头?”

  阿秀瞪大了眼睛,“不会吧?你真的打算像你爹说的那样,自己选一个?是邱公子还是唐公子?”

  “你这又是从哪里听来的流言?”周敏不由皱了皱眉,“什么乱七八糟的,那两位贵客只不过是来谈生意。”

  “你也别不承认,咱们这村子里除了你,还有什么值得他们看重,一趟一趟往这里跑,连家都搬来的?”阿秀道,“也不是我一个人这样说。”

  虽然早就知道会有流言,但是周敏也没想到会这么离谱。但人家没说到她面前来,她也就只能当不知道。周敏无语了片刻,才道,“唐公子有妻有子,邱五爷家里估计也在给他谋划婚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成亲了。到时候流言不攻自破。”

  “所以还不是要选石头。”阿秀笑道。

  周敏转过头来看她,“又不是除了他们三个其他人都死绝了,怎么就非得要从中挑出一个来?”

  阿秀眨了眨眼睛,慢慢的道,“敏敏,我就羡慕你这个样子。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打算好了,什么都能自己做主。可是我……”

  周敏握了握她的手,阿秀没有继续说下去,周敏也没问。

  她知道自己的生活状态或多或少会给周围的女孩子带去一点影响,周敏说不好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就像是种下一粒种子,还是期待它能够最终开出花来。

  要说在这件事里还有一点值得安慰的,那就是阿秀的婆家去年冬天也凑了分子,借着阿秀家的名头,在万山村附近的山头占了一片地,往后常来常往的日子还很多。

  这一晚两人都没怎么睡着,第二天天未明就被叫起来,阿秀跟扯线木偶似的任人摆布,周敏见没自己什么事,就悄悄出了门,回家去了。

  结果回到小楼,正好遇到石头过来生火。周敏有些意外,毕竟她昨晚根本不在,这火生给谁烤?

  石头手上的动作没停,只是抽空看了她一眼,“我猜你也不爱那些热闹,会早早回来的。”

  的确,周敏知道自己的身份之后,就尽力避免这种会被人起哄撺掇的热闹场合了。就像后世的长辈们也只能问“在哪里工作有男朋友没有准备什么时候结婚什么时候要孩子”这类问题一样,在这种场合,难免会提起婚事。

  周敏忍不住看了石头一眼,又想起阿秀说“你指东他不敢往西”,忍不住笑了起来。

  其实如果只从理智的角度,将所有的条件都列出来的话,石头毫无疑问是个很好的选择。大概因为其中有自己教导的缘故,他很多行事都完全符合周敏的准则,交流起来也很默契。但周敏始终觉得,缔结一段婚姻,理智的考虑固然需要,但却绝不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她跟石头实在是太熟悉了。

  熟悉得根本没有那种来电的感觉。

  尤其石头年纪还比她小了那么多,周敏无论如何都只能将他当成弟弟来看待。而在她看来,石头对自己明显也是敬仰比爱慕更多。如果只是搭伙过日子,现在这种姐弟的身份反倒更合适。

  想来想去,最后得到的还是那个结果:顺其自然。

  ……

  人的潜力是无穷的,以往万山村的村民们耕种已有的土地,感觉没什么空余时间,但现在山上重新开了更多的地,却也没觉得到忙不过来的地步。

  春耕开始之后,万山村又重新热闹了起来。

  山脚下的那一片新房子已经落成,陆陆续续有人拖家带口的搬进去住。多了小孩子的笑闹声,更显得这片山林生气勃勃。

  按照之前商量好,周敏严格控制种子的流向,只提供给万山村的这些村民,余者一概不卖。

  也不是没有人意识到种子的问题,毕竟他们从前又不是没种过玉米,品质根本就比不上。所以聪明人已经通过县衙联络她,愿意开出更高的价钱购买种子。

  这些事周敏交给了唐一彦自己去处理,毕竟真正负责跟这些人打交道的,还是唐家。

  四月里唐家别院终于落成,而唐一彦的妻子和两个孩子也果然带着仆人搬了过来。搬家那天,几条船才装完的行李让万山村的人狠狠开了眼。不过东西虽然多,但却不繁杂,唐一彦的妻子坐镇正堂,指挥若定,一天时间就把各处都给规整出来了。

  晚上是乔迁之喜,唐家别院里特意设了两桌,将女眷与男宾隔开。

  虽然赵氏的态度很和善,但周敏还是敏锐的从她颇有章法的行事之中,察觉到了彼此之间的差距,以及赵氏隐隐约约传达出来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排斥。

  这是一位非常典型的古代大家族当家主母,她一住进来,唐家别院这三进的院落,就陡然有了一种庭院深深的意味。这样一个人,对周敏这种出身不高,行事还游离在规则边缘的人,自然不会有太大的好感。

  周敏有些遗憾。她原以为唐一彦的妻子会跟他一样是个妙人,也许以后能够多一位知心好友。可惜她们从一开始对彼此的定位就都错了,这后续自然也就不会再有。

  她并不想把自己的种田生活玩成宅斗,所以除了这一天之外,就再也没有登过门。而赵氏也几乎从不出来走动,如此,两人见面的次数竟屈指可数。

  周敏的小楼是女眷住处,也不适合叫人过去,最后还是跟从前一样,将邱五爷的院子当成了集合点,有什么事都在这里商量。

  一切都走在正轨之上,时间转眼来到了七月。

  秋闱已近,玉米也即将成熟,正是啃嫩玉米棒子的好时节,关于黄金米的各种传闻,又悄悄盛行了起来。

  有唐家在后面推波助澜,黄金米的名号在整个征州府都传开了,一时声势颇大。自然而然,那些浑水摸鱼的也没有错过这个机会。不过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唐家为他们准备好的陷阱,陷进去之后,再想出来就难了。

  具体什么情况周敏没有过问,尘埃落定之后,才从唐一彦那里听说了一些。

  适时,她坐在自家炉火旁,面前摆着一碟炒栗子,一边剥一边听唐一彦说话。栗子的味道自然不必说,但栗子壳对于任何喜欢它的人而言都是一项巨大的考验,剥的时间长了,便会觉得手指疼痛。

  所以周敏也只是有一下没一下的剥着,权当是打发时间了。

  “跟这些老狐狸打机锋可真是要命,”唐一彦靠坐在摇椅上,舒服得叹了一口气,“还是这种日子好啊!”

  “不去跟老狐狸打机锋,哪来的这种好日子?”周敏道。

  唐一彦瞟了她一眼,说,“但我怎么觉得,你好像就一直过着这种好日子呢?”

  周敏笑了起来,“那是因为我们分工不同。”

  “什么分工?”唐一彦追问。

  “你最好还是别问。”坐在旁边的邱五爷道。

  唐一彦转头看了他一眼,“五哥你听明白了?她这话是什么意思?”

  邱五爷笑了一声,正要开口,石头从外面推门进来,见他们都在,不由微微一怔,然后才在周敏身边坐下。他进来时裹挟了一点寒气,周敏就将椅子移开了一点,好方便他烤火。

  见桌上摆着炒栗子,石头便自觉的拿起一个剥了起来。

  唐一彦注意到,他剥栗子的技术非常了得,也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三两下就将一颗完整的果肉给弄了出来。剥完了之后却不吃,就放在另一个空的碟子里。

  又过了一会儿,周敏便十分自然的从碟子里将他剥好壳的栗子拿过去吃了。

  从头到尾两人没有任何交流,但是这一幕却显得非常自然,自然到唐一彦发现之后,立刻转头去看邱五爷。

  邱五爷也正在盯着那个碟子,眼神复杂。

  有的时候,你不知道自己输给了谁,为什么会输,输在了哪里。

  屋里的气氛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寂静之中,直到周敏将那一碟炒栗子都吃完,所有人才像是突然惊醒过来一般。唐一彦连忙站起身道,“忽然想起还有点儿事,我先走一步。五哥跟我一起么?”

  “自然。”邱五爷也站了起来,朝周敏微微颔首,然后跟在唐一彦身后走了出去。

  两人走了一段距离,确定周围没人能够听到他们的谈话,唐一彦才忍不住道,“这我可真没想到……”

  他知道邱五爷对周敏多少有点儿那方面的意思,但周敏一向坦荡,连撮合的机会都没有。

  唐一彦也很难想象,像周敏这样一个女人,将来嫁人生子,操持家务,去做这世间所有女子都理应要去做的那一切。想象就觉得不真实。在他的印象之中,周敏可能就适合现在这种状态,一个人,没有任何束缚。

  所以他虽然听说过周敏童养媳的身份,但从来没有将石头放在眼里过。毕竟跟周敏比起来,他安静踏实得很容易被人忽略。

  直到刚才,他才看出了几分端倪。如果说这世上有哪一个人在靠近的时候不会被周敏警惕排斥,那就一定是他了。有这样的优势,又是近水楼台,邱五爷哪有一争之力?

  第58章 书房

  这一年, 万山村也好, 齐家山也好,都进入了一个相对平稳的发展期。

  毕竟除了地里一年一熟的作物之外, 其他的东西都是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去慢慢经营等待的。

  就比如果园里种下的那些树,如今两年过去, 大部分都舒展枝条,颇有欣欣向荣之势,但要开花结果,却为时尚早。更不用说作为防护林种在山脚一圈的漆树和油桐树,才只是一人高的小树苗。

  所以古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颇有几分哲理。

  即便周敏志存高远, 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也不得不暂且放慢了自己的脚步。不过,最窘迫的时候过去,周敏自己也觉得可以放松一下。她开始将心思放在了提高生活舒适度上。

  正房也好, 她自己的小楼也好, 当初建好之后,因为手头比较紧张,所以基本上没进行什么装修。反正木质的房子也没有不环保一说, 也不需要粉刷, 这年头又不走水电,家具摆进去就可以入住了。

  周敏着手的第一点,就是取水问题。

  其实周敏从前现代的时候, 就对瑶族人家用竹筒搭成水管,直接将山上的泉水引回家的做法非常向往,总觉得其中带着某种大隐于山的特特质,单单是看到那样的画面,就让人感觉像是读了陶渊明和王维的隐居诗。

  可惜的是,齐家山本来就是一座山,泉水也没有那么丰富,无法使用这种装逼技能。

  其实要说现在用水也不算太麻烦,因为正房门口打了井。但井不够深,用不上辘轳这种东西,只能坐在井台上弯腰下去一瓢一瓢的舀上来,太费工夫。小楼这边没有打井,用的都是小木屋里的山泉水,同样也需要用桶搬运。

  这些活儿当然都用不着周敏去做,正房那边大山和大树过来之后,每天家里的水缸必定是满的,柴禾必定是劈好的。小楼这边她每天起床时石头已经烧好了水,自然更不用说。

  但如果能给大家省点力气,自然也是好事。而且抽水机这种东西若是能弄出来,还可以用于灌溉。就算是旱灾,只要河里不干枯,就不用太担心。

  不过周敏作为一个文科生,物理知识早就差不多全部还给老师,脑子里只剩下一个模模糊糊的轮廓,大概只记得活塞式的抽水机的工作原理,她自己又是个手工废,这半吊子的工作原理是否能还原成实物,周敏也很怀疑。

  不过试试看也不费什么,何况她虽然废,但是石头是手工达人呀!他不管学什么,跟着人做一阵子就都会了,而且绝对有模有样。

  果然,手工达人石头非常靠谱,在周敏语焉不详颠三倒四的叙述之中,居然真的将活塞式抽水机给做出来了,并且做出中肯评价,“这东西其实不难,难得的是其中巧思。”

  既没有巧思也没有手艺的周敏默默掩面。不过她也必须承认,说穿了之后,这东西的工作原理的确非常简单,否则也不可能那么容易自制了。无非是在筒底和活塞上开孔,利用水压与气压吸水。

  唯一比较麻烦的是内筒要打磨光滑,而塞子又要跟筒壁严丝合缝,避免漏气。而这个时代,并没有橡胶这种东西,木质的活塞打磨得再精细,也不可能真的做到一点缝隙都没有。

  石头采用的办法是选取干燥的木头来制作,这样泡水之后会有轻微的膨胀,最大限度减少活塞和筒壁之间的漏气可能。但是这样一来,用起来就会相当吃力,以周敏的力气,一桶水还没打上来,估计手就酸了,工作效率估计还不如弯腰用瓢舀水。

  尝试失败,这让周敏十分失望。倒是石头因为这东西打开了物理的大门,对此非常有兴趣,仍旧在埋头研究。

  大受打击的周敏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室内软装。

  铺地龙工程太大,费时费力主要是费钱,所以周敏暂时不打算弄,所以先在小楼的起居室里安上了炉子,以后就不用每天烧炭盆了。至于另一个房间原本一直空置着,周敏打算装成书房。

  虽然目前这里并没有多少书,但周敏还是决定将一整面墙壁打成书架。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仓廪实而知礼节……无数先贤告诉我们,在物质需求满足之后,人类自然而然的会转而生出精神需求。

  既然要将山庄打造成核心,精神文明建设自然不可放过。周敏打算先“从我做起”,将来看情况再决定是否要插手一番出版业。

  古代的出版业发展得非常畸形,真正的精本不是内库出品,就是私人刻本,也就是书香士族自己刻来送人或者收藏的那种。真正的商业出版,很少刻经典作品不说,错谬也非常多,不足采信。

  周敏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在这个混乱的市场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而且她还有个天然的优势,那就是认识唐邱两家的人。按照齐老费的说法,唐家传承已经有数百年了,邱家虽然是本朝才起家,但底蕴也不可小视。这样的书香之家,藏书绝不是寻常可比,如果能够说服他们拿出来校对翻刻,那么书目品种就不需要担心了。

  等印完了这些高雅作品,周敏觉得一些话本小说之类的,也可以刻一下,丰富一下百姓日常生活的同时,也给自己扒拉点儿粮食。要是实在不行,她就只能自割腿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