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第61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 第61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0:19:32 来源:免费小说

  最后还是齐老三拍板,能帮得上忙就帮一把,他就算不记恩,好歹也不会成仇。

  再之后,齐家山这里就没什么客人了。毕竟现在这个消息也就是在附近的村子里传播,不能及远,知道的人有限。

  而这几天的时间,山地也都已经丈量完毕,大伙儿带着钱去大伯公家里登记了自己需要的田亩数量,然后在舆图上按顺序挑选自己看中的地方。忙了好几天,才总算是登记完毕。

  之后几位族老请了齐老三和齐老费一起去了县城办这件事,而村子里,修筑码头的事也正式开始了。

  为了能让码头坚固耐用,所以最后决定用石头来修。这样一来,就得先进山去采石,木料也要提前准备。在这段时间里,其他人则负责将选定的地方清理出来,大致的平整一番,该挖的挖该填的填,整治出一个雏形来。

  第57章 炒栗子

  永嘉十一年的秋冬, 本来是农闲休息的时节, 但整个万山村却处在一片忙碌之中。

  山上有人在开荒挖地,争取早日把自家份内的地方开垦出来, 明年春天就能种上庄稼。山下河边的码头上更是人头攒动,正忙着做各种修整。齐家山上, 唐家的别院正在紧锣密鼓的建造之中。而距离齐家山不远的一片山脚处,也有不少人正在搭建房屋。

  这些都是借着名目在齐家山划了一块地,所以打算搬过来住的外村人。因为万山村里没有多余的地方给他们建屋子,而且他们又大都是外姓,索性就单独划分一片地方出来。想必过上几十年,这里便会成为另一个繁盛的山村。

  除此之外,深山之中还有人在修整湍急的河流, 使之变得平缓,能够让载货的船只通过。

  整个村子里的人都被调动起来,就连外村人也有不少闻风而至,让万山村变得十分热闹。在这种热火朝天的气氛之中, 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充实的笑容, 就连走在路上互相打招呼的声音似乎都大声了一些。

  在这个没有电灯的时代,村里人都秉承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睡得早, 自然起得也早。哪怕天气一天比一天凉, 也完全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热情。

  再次伴着外面各种喧闹声睁开眼睛,周敏打了个呵欠,裹紧被子在床上翻了个身。

  现在家里有钱了, 这些用的东西,周敏可不会吝啬,直接请人弹了十斤重的厚棉被,盖在床上压得实实的。连带着周敏的睡姿都跟着变好了许多,毕竟被子重了踢腿伸胳膊总不那么方便。

  周敏怕冷,这种天气总是比寻常更加留恋被窝。往窗外看了一眼,见外头还只是蒙蒙亮,就安心的躺了回去。

  俗话说,睡不醒的冬三月。周敏明明只是打算眯一会儿就爬起来的,结果迷迷糊糊,居然又睡了过去,然后被敲门的声音惊醒过来,听见外头齐慧在叫自己,“敏敏姐?你在不在?”

  “在的。”周敏连忙从床上坐起来,哆嗦着穿好了衣裳,又将头发胡乱挽了,便下楼去给齐慧开门,“怎么了?”

  楼下照例已经烧起了炭火,上面搁着烧水壶,屋子里也比楼上要暖和得多。周敏一边倒水洗脸一边听齐慧道,“敏敏姐,有大船从上面下来了,我娘让我来叫你!”

  “船直接开过来的?”周敏愣了一下,在心里算了算时间,上面的河道果然应该修浚得差不多了。

  万山村里没有船,齐老费家那个都只能叫小木舟。而且这里毕竟没什么大江大河,冬叔这样的木匠也根本不会造船,最后唐一彦只好决定等河道疏通之后,直接从那边发两艘船过来。

  反正弄好之后本来也需要试航,无非是多带两条船而已,关系不大。

  梳洗完毕,周敏带着齐慧下山去了码头那边,也看到了那两艘船。

  在齐慧眼里很大的大船,周敏看来也不过如此。毕竟这只是一条小河,水没那么深也没那么宽,自然走不了太大的船。而且在这个时代,造出来的几乎都是木船,材料和技术都无法支持太大的船只。

  不过用来运货是绰绰有余了。

  这是个大消息,所以在码头这里看热闹的人不少,周敏在人群里找了一会儿,才发现了唐一彦的踪迹,连忙迎上去。

  见到她,唐一彦便笑着一拱手,“周姑娘,幸不辱命。河道已经修浚成功,试航也没有任何问题。从今日起,一应货物都可以由此运送出去了。”又问周敏,“可要登船去看看?”

  所谓“看看”自然不是上船去转一圈,毕竟船只不大,就算站在下面,也能够一眼看清楚。所以登船之后,船工便重新将船只启动,逆流而上。

  这种完全靠人工划桨的船只,行走起来速度自然不快,但胜在更加平稳。沿途山上大部分的树木叶子都已经掉落,看起来光秃秃的,但偶尔也能够看到几株常青树,木浆划破树木倒映在河面上的影子,一路往前。

  周敏坐在船头看了一会儿,河面的风吹得人有些冷,她裹紧了外面的衣裳,深吸了一口气,那仅剩的一点睡意顿时消失无踪,整个人都清明了起来。

  不久之后他们就听见了叮叮的响声,是在附近山上开采石头的声音。

  当初选定在这里采石,也是有讲究的。

  一来既然这条河道被疏通了,以后河流两岸自然会发展起来,开采石头、砍伐树木,便可以将两岸的地方清理出来,另作他用。二来石头很沉,光是靠人工搬运自然很麻烦,倒是就在河岸开采,一旦船只可以通行,便能直接运到码头去使用,节省了许多力气。

  方才船只从这里过去的时候,在这边负责采石的人就已经注意到了,只是没人开口招呼。这会儿见周敏也在船上,立刻呼喝起来。周敏跟他们说定回来的时候上去看看,顺便将这两天采的石头运回去。

  溯河而上,很快就来到被疏通的河段。

  唐一彦的修整方式,是直接从旁边挖开河道让河流绕行,没有跟原本类似悬崖峭壁的地形较劲。所以船行到这里,便能看见岸边新挖开的地方,河里的水也还是浑浊的。

  “我本来是想直接将河道挖平,但请了人来看,说是下面这一片都是乱石滩,就算挖平了也无法行船,很容易撞坏底部,所以索性重新挖了一条河道出来,所以花费的时间长了些。”唐一彦道,“周姑娘,要不要走到清平镇那边去看看?来回也费不了太多时间。”

  “不必了。”周敏往那个方向看了一眼。虽然是第一次来,但她也没什么特别的感触,更没多少迫切的心思。对于她来说,这条河疏通之后唯一的意义,就是村子里的东西可以很方便的运送出去。交通方便之后,村里的发展速度自然更快。

  她想了想,问唐一彦,“唐公子,你可知这条河的下游又是什么情形?”

  “这你就问对人了。”唐一彦道,“我回去之后特意查看过地图,从这里往下很快就是土人的地盘了。”

  “土人?”周敏吃了一惊,完全没想到自己生活的环境居然如此复杂。

  唐一彦点头,“是的,他们归附之后另置州县管辖,所以那边就不是征州府的范围了,彼此也没什么往来,只定期在交界处开放互市。”

  周敏了然,看起来虽然土人已经归降,但是双方都在防备着,说不准什么时候又会闹起来。不过没听齐老三等人说过,想来应该也有数十年没发生过这种事了,倒也不必太担心。

  不过,顺着河流下去做生意的打算显然泡汤了。朝廷既然开放互市,自然不会允许在别的地方交易。

  好在她本来也没什么具体的打算,只是随口一问,这会儿想了想,问唐一彦,“唐公子,不知道你看的地图是否能借我一览?”

  这个时代地图还是战略物资,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到的。唐家世代书香,有这种东西传下来不足为奇,别的地方估计很难找到。周敏虽然并没有想过离开这个地方去别处,但如果能够对天下局势了然于心,自然更有底。

  唐一彦为难的摇头,“实不相瞒,这是我们唐家所藏的地图,就连我也只能翻看,无法带出来。”

  “那唐公子还记得多少?能否大致为我描绘一番?”周敏又问。

  “这倒是可以一试。”唐一彦说着,似乎想到什么,又道,“其实这种事,你去问五哥更好。他从小身体不好,整日在房间里待着,看书解闷就成了唯一的途径,估计邱氏的藏书都翻阅过,地图想来也不会缺少。而且他记忆力好,又擅长丹青,所绘制的地图想必更加精细。”

  “也好,我回头去问问。”周敏往四处看了一眼,道,“先回去吧。”

  船工将船只调转方向,这一回是顺流而下,有水流辅助,速度就快得多,很快就到了采石场。这里周敏也没有来过,自然免不得要过来看一看。码头的建筑工作进行得很慢,起码有一半的原因是石头开采的速度太慢,但究竟是怎么个开采法,周敏也说不清楚,这会儿正好实地考察一番。

  在这里忙碌的都是年轻力壮的棒小伙儿,石头混在这群人之中,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毕竟他长得再快,今年也才十三岁,还没到个子抽条的年纪。

  但是周敏很快注意到,在这群人中,石头竟然才是那个发号施令的人。

  没有机器辅助,采石只能使用最传统的方法。那就是靠人工开凿。按照所需条石的大小,在石头上凿除缝隙之后,将铁钎横竖钉进石缝之中,用这种方法让石块分裂开来,然后再让石匠凿成均匀的条石,就能够直接使用了。

  纯手工作业对众人的配合程度考验很大,需要有人居中调度。而石头就是这个负责调度的人,什么时候该使力,多大的力往哪边使,全都靠他指挥。

  将一块条石解下来之后,他让众人先将解下来的石头搬到船上,自己才抹了一把汗,走到周敏面前。

  这个天气,他们却都出了一身的汗。

  “辛苦了。”周敏道,“进度怎么样?”

  “一天能开采的数量实在有限。”石头道,“好在要得不多,估计再过几天就够了。”他说着不由感慨起来,“可惜天气不够冷,要是腊月,直接将水倒进石缝里,冻起来之后自然就能将石头解开。”

  其实还有一种采石的方式,那就是先用火煅烧,然后再浇上冷水,这一冷一热之间,石头也就更容易凿下来了。只是这样得来的石料会很脆,不太合适。

  “那腊月之前应该可以完工,大家能安稳的过个年了。”周敏道。

  石头点点头,忽然问唐一彦,“唐公子,像这样的船要去哪里买?”

  “你要买船?”唐一彦有些惊讶。

  被他一提周敏也想起来了,“对啊,这两条船是你们唐家的,村里若有人要借用来送点儿私人的东西,却是不太方便。若有一条自己的船,就好得多。”

  唐一彦想了想,道,“那我回头替你问问,这应该是江南那边造的船,下水之后直接开过来,价钱上估计会贵一些。”

  周敏盘算了一下自己的家底,咬牙道,“那就有劳唐公子了。”

  “我说,”唐一彦看了她一眼,“听着周姑娘一口一个唐公子,我实在是臊得慌,你能不能换个称呼?”

  周敏笑了起来,“那该叫什么?”

  唐一彦闻言,也踌躇了起来。实在是他的排行不大好,竟是这一辈的第一个。如果跟邱五爷一样的称呼,那就是唐大爷了,听起来就像是七老八十,绝对不可取。他犹豫了片刻,才道,“你若是不介意,叫一声唐大哥也成。”

  周敏琢磨了一下,觉得这个称呼没什么问题,便点头应了。

  石料很快装好,周敏叮嘱了石头几句,便重新出发。船上载了货之后,速度变慢了许多,多费了一点功夫,才走到码头。这里早有人等着,将石料搬下来之后便开始忙碌。

  这些事情周敏和唐一彦都插不进手去,站着看了一会儿,又去了唐家别院。

  这个时候的农村,修房子历来都有在屋基里放镇物的习惯,东西自然是越贵重越好。去年造房子的时候,齐老三本来还想放点儿银子在下面做镇物,最后考虑到要用钱的地方实在是太多,最后只放了五罐各种谷物,象征五谷丰登。

  相较之下,唐一彦就大方得多,直接用银子铸了五个石槽,在里面堆满谷子。他当时笑说所有的家底都在这里了,这样舍得下血本,自然是将这宅子当成常住之地来营造的。所以虽然这里也叫别院,但实际上占地颇广,所花费的金钱和功夫更甚。

  这么长时间过去,才只搭出了一个框架。

  唐一彦一来,工匠们立刻都围了上来,每个人都有许多问题等着答疑。周敏见他忙着,打了一声招呼便先回了小楼。路上经过邱五爷的别院,便见这里冷冷清清。秋分之后,邱五爷就又搬到大石镇上去过冬了,主人不在,自然热闹不起来。

  其实这大半年来,他住在这里,周敏有意往他的饮食之中添了一些泉水,所以身体已经渐渐弥补起来了。不过还是畏寒,所以冬天要去舒适一些的地方过。

  不过唐一彦这回在这里造房子,打定主意要铺设地龙,已经跟邱五爷说好,会将他这边也铺上,或许明年他就可以在这里过冬了。

  周敏对地龙也十分动心,但如果要改造,整个齐家的房子都要重新改一遍,要花的钱自然不在少数,最后不得不暂时放弃了这个打算,等以后略微宽裕一些,再做考虑。

  进入腊月之后,下了今年冬天的第一场小雪,所有的工程便都暂停了,大家纷纷回家预备过年,让万山村重新沉寂下来。

  不知不觉又是一年,周敏对于这里过年的一套流程已经非常熟悉了,帮着安氏准备各种年货,安排得井井有条。她有时候甚至想不起来自己在现代的时候过年是什么样的。只记得大年夜人民广场的烟花和一年不如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

  周敏这才惊觉,原来“融入”是这样悄无声息的一件事,不说别人,就是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吃完年夜饭,坐在一起嗑瓜子的时候,周敏忽然想起“想得家中深夜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这句诗。第三年了,也许渐渐习惯这一切的人不止是她,还有别人。

  临睡前齐老三和安氏都拿出了红包,将周敏吓了一跳,“给石头就是了,我不要。”她一个大人怎么好意思再伸这个手?而且说实话,家里的经济大权还是掌控在她手里的,按理说应该她给别人发才是。

  “我也不要。”石头立刻道。

  “都拿着。”齐老三不容拒绝的道,“待会儿睡觉的时候压在枕头下,讨个好彩头。”

  周敏只好道了谢,伸手接过。红包里装的应该是铜板,有些分量,但应该不会太多,果然只是讨个好彩头。相较于周敏孝敬安氏的一套首饰,齐老三的一套衣服,自然不值什么,却是长辈的一片心意。

  石头将周敏送到小楼,黑夜里塞给她一块石头,然后才走了。

  周敏莫名其妙的进屋,点了灯一看,才发现那不是石头,而是一块琥珀。颜色和质地都相当好,灯光下一照显得玲珑剔透,非常漂亮。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周敏自然也不例外。这么漂亮的一块琥珀,她把玩了好半天,才恋恋不舍的熄了灯躺下,脑子里还在琢磨着不知道石头从哪里弄来的这东西,还有没有别的。

  想着想着,周敏就睡着了。

  年后的第一件大事,不是石头带着人在齐家山脚种了一圈的油桐树和漆树,也不是又到了出售土豆和玉米种子的时节,而是周敏的小伙伴郑阿秀出嫁了。

  同龄人开始步入婚姻,总归是一件很能触发人的感慨之情的事。

  周敏来到这里之后,才发现这边的女孩儿结婚没自己想的十四五岁那么早,但也不会太晚。而且因为对姻亲关系更加郑重,所以通常来说,从女孩儿十二三岁就会开始挑人家,十四五岁定下来,然后准备聘礼嫁妆等,成亲的时间大都在十七八岁。

  所以郑阿秀只是个开头,这一两年内,周敏熟悉的那些姑娘们,就都要陆续成亲了。

  这时节没有伴娘这种规矩,但婚前阿秀的好友们会陆续过来陪她过夜,说说悄悄话。这些话,也许等她过门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说了。

  周敏排到了最后一晚,也就是新婚前夜。

  这种时候,阿秀自然很难睡得着,两人并排躺在床上,漫无边际的聊了一些没什么意义的废话之后,她忽然抓着周敏的胳膊说,“敏敏,其实我有点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