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第47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 第47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0:19:32 来源:免费小说

  周敏听到这句话,吓了一跳。她一直觉得齐家和安家的矛盾并不单是安家的势力,却也没想到居然能够追溯到那么久远的时候,而且好像还跟自己有关。

  到底是怎么回事?

  但听齐老三又道,“阿莲孝顺,这些年来没断了走动,但我齐老三是记仇的。看她的面子上,我称呼一声岳父岳母,哥哥嫂嫂,但我的家务事,不需要任何人来指手画脚。”

  屋子里有人低低的抽泣起来,周敏听出来是安氏。虽然还想弄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她又觉得既然跟自己有关系,万一待会儿有人出来看到自己很不妥,于是悄悄地退走了。

  最后这件事是怎么收场的,周敏也不知道,总之她从冬叔家回来时,人已经走了。安氏正坐在那里抹眼泪,眼圈儿红得非常明显,齐老三正扶着她的肩小声的劝慰着。

  见周敏回来,齐老三连忙收回手,不自在的咳嗽了一声,道,“你外公他们已经回去了,我让石头去送了送。”

  周敏尴尬的点头,想问问是怎么回事,又直觉的认为不太合适,最后还是将冬叔和冬婶的儿子小宝的趣事拿出来讲,引着安氏慢慢将情绪转了过来。

  从小宝这个名字就能够看出父母对孩子的珍爱,一般而言,这个名字更多给老来子用,冬叔和冬婶隔了十年才又有孩子,以后估计也不会再生,所以给他取了这个名字。

  这孩子生下来的时候就比一般孩子胖一些,现在快六个月大,整个人还是圆滚滚的,翻身的时候特别费劲,好不容易翻到一半还容易又掉回去,而无良的大人们根本不帮忙,就在旁边看着他笑。

  好在这孩子气性不大,耐心好,就算摔下去也不哭不闹,继续坚持不懈的翻。凡是见过的人,都夸他性子好,将来必定是个会疼人的。

  两家走得近,安氏也经常帮着带一下,对小宝自然非常熟悉,听到周敏提起,果然很快就听住了,忘了自己之前的伤心。

  ……

  过完年之后,齐家就开始准备搬家了。

  其实以周敏的想法,是想重新打一套家具,这边的就不用搬过去了,但齐老三说,打一整套的家具可能需要半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那还得是木匠不去忙别的。太费功夫,不如搬过去之后再慢慢添置。

  对于他们家要搬走这件事,冬婶一家都表现出了强烈的不舍。毕竟两家就在隔壁,平时的关系也很亲近,常来常往,这么一搬,以后就少了一户近邻。不过能搬新家是好事,自然不会有人说什么挽留的话。反正还在一个村子里,只要有心,也不会疏远到哪里去。

  东西归置好之后,正式搬家的这一天,村里来了不少人,大家一起动手,居然一次性就将所有的东西都搬完了,浩浩荡荡的队伍拉得很长,大家一边走一边说闲话,前呼后应,倒也不觉得路远,很快就走到了。

  春来万物新,这会儿齐家山这边跟去年相比,又大变样了。

  之前清理的时候,众人就帮着将围着这座山的木栅栏给加固了一下,而且也把本来没有的地方补全了。周敏本来打算以后慢慢建一道围墙,但邱五爷说他能够买到香樟树苗,不如在栅栏后面再种上两三排树作为隔离带更好。

  栅栏内则是一片片被平整过的土地,这会儿已经有新鲜的杂草冒出头,估计等天气再暖和一些,就都会破土而出了。不过到时候,齐家也会在这里种上作物,不会给杂草生长空间。

  再往山上,就是矗立在各处的屋舍了。除了正房之外,还有围绕着它建造的各种窝棚。往右不远处是被隔出来的药园,再过去就是邱五爷的别院。山顶上则是仓库和周敏的小楼。

  乡亲们把各色家具搬进屋之后,还帮忙摆放布置好,省去了许多麻烦。

  乔迁之喜本来就要宴客暖灶,正好之前那个煮饭吃饭的大棚还没拆,清理出来之后,大家一起动手洗菜做饭,十分热闹。那边邱五爷留下看房子的两人也过来凑了个热闹,居然送了一头黄麂!

  这种动物相当稀有,在现代是妥妥的保护动物,即便在这个时代,也很难得,敬献上去或许还能换到一些赏赐。但这两人不将之留着送给主人,居然就这么当做礼物送过来了,也可以侧面体现出邱家的地位特殊,这种东西应该并不算难得。

  虽然肉少,但麂子可是稀有的美味,又给桌上添了一道菜。

  等到吃完饭,把客人送走之后,周敏才走到门口处,将盖在一块大石头上的麻布给扯了下来。这石头是之前盖房子的时候请石匠顺便刻的字,但弄好之后就一直摆在这里,周敏还特意将之遮盖起来,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虽然已经正式搬过来了,但实际上这里还根本没有所谓的门,只是在栅栏之间空出了一块地方出入。

  这种情况,自然也就不可能挂什么牌匾。

  而且,周敏也是到了这里才发现,其实古人非常低调,通常来说不会在自家大门口挂什么“x府”“x宅”之类的牌匾,这种牌子通常只有朝廷赐字才可以悬挂。就连高顺县城,都没在城门上也只写着城门的名字,没挂“高顺县”的牌子。

  而县城里的店铺,也并不挂牌匾,只是在门前悬各种幌子。

  寻常人家为了与其他人家区分开来,多半都是弄个标志物,比如门口种了一棵什么树之类的。偶尔有悬挂匾额,也多是家训警语之类。

  所以周敏让人在这块石头上刻的,也不是什么“齐氏庄园”,而是“归去来兮”四个字。

  字是请邱五爷写的,狂草的字迹莫说万山村没几个人识字,就是有估计也很难认出来。所以说到底,周敏只不过图自己爽一下。

  第48章 春耕

  大概是因为日子过得太充实了, 以至于周敏已经很久没有想起齐老四这个人了。

  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 她甚至微微愣了一下。

  然后不由自主的站住了脚,听了一会儿, 才明白原来是齐阿光回来过年,却没带齐老四和赵金翠, 齐老四的三个孩子跑到齐阿光家里去闹。据说年前就闹了几次,不过现在齐阿光要走,就闹得更大了。

  周敏听见一位妇人道,“说是替齐老四讨公道,我看也不关心他死活,只说是要他这一年做工的工钱……大伯公和九叔公做主,齐阿光也不好做得太绝咯, 最后给了几两银子完事。”

  “说是放在外头帮忙看店,谁知道到底怎样?真是造孽……现在连自家孩子都不管,以后恐怕更没人问一声了。”另一位妇人道,“不过做出那等事情, 也怨不得阿光狠心。只是可怜了我们阿吴。”她是吴家的媳妇, 说起来是吴氏的堂嫂。

  “要说阿吴也是挺可怜的,摊上这么个人,我看那三个孩子也不像是有良心的, 下半辈子不知道怎么过。”又有一个年轻媳妇笑道, “你们好歹是娘家,难道就不说句话?”

  “我们能说什么?”吴家媳妇叹气摇头,“阿吴自己立不起来, 我们娘家人要撑腰也是有心无力。老齐家的孩子不念着她,她却是舍不得孩子的。怎么说都是那副样子,看得人生气!”

  一行人叹惋了一番,也不过是看着别人的热闹,然后就各自散了。

  周敏一开始觉得这多少跟自己有些关系,但转念想想,齐老四在的时候,吴氏的日子就很好过么?对她来说,从前现在,不过一个忍字。至于忍的对象是谁,无关结果。

  不过,齐老四教出来的孩子,果然跟他一样,精明又薄情。今年既然是这个结果,只怕以后齐阿光年年只会给点钱把人打发了。至于齐老四的死活,根本没有人会在意。

  不过,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

  以齐老四的精明算计,还有他的身家,周敏很怀疑,涉及自家的那一次,绝不是他第一次去算计别人。既然如此,想必最后这个结果,他也应该早有准备。

  不过,他是罪有应得,但他的家人虽然很难说有多无辜,但毕竟跟这件事没什么关系。因为周敏这只蝴蝶的小翅膀一扇,他们的人生就变了个样子。冲着这一点,如果齐世彬兄妹安分一些,将来有能搭把手的地方,周敏绝不会吝啬。

  周敏一边转着这些念头一边往前走,冷不防听见有人叫自己,“敏敏!”

  她抬头一看,见是小铁匠,便笑道,“五哥,好巧,我这正要去你家呢!”

  周敏老早就想重新弄一口大锅,去年冬天请人干活儿的时候,煮饭的锅还是从冬婶家扛过去的,好在冬婶阖家人也都在那边吃饭,没耽搁什么。但那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所以周敏便找小铁匠重新定做了一口大铁锅,还是十八印的。

  除此之外,搬新家之后,烧火的炉子周敏不打算像之前那样用砖头来砌,所以也必须要再打个炉子。

  这两样东西都很麻烦,主要是用到的铁很多,即便是铁匠家,一时也难凑出来。而且工艺也较普通的东西更加复杂一些。

  尤其是那口大锅,不管什么东西,一旦大了难度就会跟着提高,村里开窑烧缸时,大陶缸一窑往往只能出一两只。这大铁锅打起来自然也更麻烦。所以直到搬了家,东西都还没好。

  这不周敏就亲自过来问了。

  小铁匠连忙道,“你来得正好,我这也是打算去那边叫你过来看呢!”

  “那正好,过去看看。”周敏道。

  这里距离小铁匠家就几步路的距离,没一会儿就到了。小铁匠站在院子里道,“敏敏好容易来一趟,进屋去坐着喝口水歇歇气?”

  “这才几步路,歇什么气?”周敏道,“我先去看看东西。”

  “对。”小铁匠搓了搓手,这才把人往作坊里带。这里常年烧着炉火,非常燥热,周敏一进门,就只觉得一股强烈的热意扑过来,仿佛立刻就能把人点着。即便天气还冷,这个环境也不会让人觉得舒适。

  好在锅和炉子就摆在门口,估计也是等她来看。周敏检查了一下,见没什么问题,便道,“很好,回头我叫人过来抬。”

  “还等什么回头?”小铁匠道,“我再叫个人,顺道给你送过去得了,省得多跑这么一趟路。”

  说着就走到门口,扬声叫道,“齐阿军,在家吗?”

  “在呢!什么事?”齐阿军很快回答道。

  他们两家同样在隔壁,这会儿小铁匠走出去,两人说话的声音就听不见了。周敏也不在意,又将炉子仔细检查了一遍。不过现在也看不出什么来,要等糊好了之后烧起来看看才知道如何。

  一台好的炉子,要通气,燃烧充分,散热快。这样只要炉子烧起来,整个房间都是暖和的,不会比空调差什么。

  等她看完出来,小铁匠和齐阿军也已经商量好了,两人当即过来将铁锅和炉子抬上,跟在周敏身后往齐家山去。不愧是年轻人,体力好,即便扛着重物,也不影响两人同周敏说笑。

  周敏平常除了那几个小姐妹之外,跟村里的年轻人们往来不多,关系自然也没多亲近。这会儿两个年轻小伙子着意在他面前表现,说的都是他们上山打猎的趣事,其中颇多夸张之处,周敏就当是听评书了。

  对周敏来说,这两人的表现不算太殷勤,顶多只是一种在女性面前不自觉的粉饰自己,算不上大问题,所以根本没往心里去。

  到了家门口,两人将东西放下,她才道,“劳烦五哥进屋喝口水,稍等一会儿。既然过来了,那我顺便就把钱给你,省得回头再来回跑。”

  “成。”小铁匠牙一咧,答应得很痛快。

  正愁找不到理由进屋呢!

  哪知进了屋才发现,齐老四的三个孩子,连同吴氏在内,居然都在这里。

  齐家虽然是建了新房子,木板房承重能力更强,所以屋子比之前的土墙房更加高大,但为了方便储存一些杂物,却又将尖顶的地方用木板隔出来做了阁楼——这还是因为工匠都是邱五爷特意请来的,才会这门技艺。

  再加上考虑到这里要烧炉火,屋子太大,取暖效果就不那么好了,所以屋子也隔得稍小了一点。如此两边一压缩空间,这屋子不免就显得稍有些逼仄。齐家三个人再加上吴氏四人,便挤得满满当当,周敏带着小铁匠和齐阿军进来,简直有种无处落脚的局促感。

  “啊……敏敏回来了。”吴氏见了她,忙不迭的站起来,面上的神色比他们这三个后来者更加局促,有些不安的道。

  “四婶来了。”周敏回过神来,笑着道,“阿妙和阿金也来了。你们坐,不用管我。又朝齐老三道,我请五哥和阿军哥帮忙把炉子和锅都抬回来了,爹你先去安置一下吧。”

  说着就进了屋。

  齐老三也跟着站了起来,对吴氏道,“弟妹你先坐。”然后又招呼着小铁匠和齐阿军出去了,先将大锅安在了灶台上。

  至于炉子,因为每天都要烧很久,长期处于高温之中,即便铁的熔点很高,但天长月久总会损耗,所以不但分成内外两部分,而且还须得在炉胎内部糊上一层黄泥,如此不必直接接触火焰,可以极大的延续炉子的使用寿命。所以在糊好晾干之前,暂且搁在了门外的棚子里。

  明眼人都知道齐家现在不适合待客,所以将锅架好之后,小铁匠便主动道,“三叔,那我们就先回去了。回头装炉子的时候要是有什么事,就言语一声。”

  传统的炉子除了炉身之外,还有最要紧的烟道。如果能够直接将烟排出去,屋子里就清爽多了,也不必担心冬天紧闭门窗会出事。所以炉子的设计就是直接在炉身做出分离,然后再用圆管接在上面作为烟道,从窗户或者屋顶将烟排出。

  因为铁很贵重,所以烟道通常都是由两截组成。下面靠近炉子的地方因为常年高温,只能用铁,顶上这一段却多是用其他的金属,铝和锡一类,直接用木管的也有。

  而接烟道同样是个技术活儿加体力活儿,齐老三一个人很难做到,肯定要叫人帮忙。

  齐老三心情复杂的答应了一声,见周敏拿钱出来交给小铁匠,对两人真正的目的懵然不觉,心情不由十分复杂。

  实际上,当初齐老三请众人做见证,说出那么一番话,指向性是非常明显的。

  虽然他没有跟邱五爷正面相处过,但对方毕竟就住在齐家山上,而且有时候会来找周敏说话,所以他经常能够远远的看见。即便隔着一段距离,也不影响他感受到邱五爷过分出色的容貌和气度。

  在齐老三看来,周敏见过了邱五爷这等人物,哪里还有可能忍受其他普通平庸之人?

  石头是很好,但从各种意义上来说,都被邱五爷完全压制着。

  偏偏邱五爷还对周敏如此看重,之前的那些事就不说了,从他主动到万山村来,甚至在齐家山上修建别院,齐老三便觉得自己心里那种不妙的预感,恐怕要成真了。

  邱五爷很有可能看中了周敏。

  这件事情齐老三想了很久,不说周敏如果打定主意他们根本就拧不过来,就说邱家的势力,如果真的登门开口提亲,恐怕也是绝对不容拒绝的。所以这件事几乎已经成了定局。

  既然如此,他也无谓继续做坏人,让周敏被别人戳脊梁骨,指责她忘恩负义、嫌贫爱富。毕竟周敏为齐家做的已经够多了,而他能为周敏做的,只有这一点无足轻重的小事而已。

  却没想到,邱家那边还没什么动静,临近几个村子倒是已经闻风而动,未婚小伙子们都在变着法儿的往周敏跟前凑。让他在哭笑不得之余,心情也有些复杂。他甚至会忍不住想,万一到时候周敏没选邱五爷,反而选了别人,那就闹了个大笑话了。

  思量间周敏已经将小铁匠送走,转回来见他站在院子里,便低声问,“爹,四婶他们来做什么?”

  齐老四跟齐老三这个当哥哥的不对付,没什么往来,他家里的人自然也都是如此。所以这冷不丁儿的跑来,让人怎么能不诧异?虽说这大正月里,来给亲戚拜年也说得过去,但周敏还是宁愿相信,这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齐老三摇头,“也是才来,还没说到正题,你就回来了。”

  这么说,应该挺客气的?周敏了然。不过这也不奇怪,毕竟现在他们家已经不是从前了,坐拥一整座山,冬天又大手笔的修了房子,开了地,明显是要大干一场的阵势,如果能够平平稳稳的发展几年,不说别的,至少在万山村里,跟齐老费家相提并论不成问题。

  国情就是如此,如果你是个普通人,自然就有人想压到头上来。但你表现得比他们都厉害,那态度自然就不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