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第43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 第43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0:19:32 来源:免费小说

  石头闻言眼中光芒闪动,“那以后这些事还让我去办吗?”

  “当然。”周敏往后一靠,放松下来,“其实我也不喜欢往外跑,有人代劳当然更好。我们石头长大了,也该出去锻炼锻炼,早日独当一面,把家里的事情撑起来才行。”

  听到她这么说,石头有些不安的动了动身子,问,“那……你呢?”

  能独当一面固然是好事,但这些事现如今都是周敏处理,将来交给他,那她怎么办?

  “我?我就享石头的福啊。”周敏微笑着说。

  石头紧紧地抿起唇,用力点头,仿佛承诺一般的道,“好。”

  ……

  四十五两银子入手——虽然还有九成没收到——让周敏着实松了一口气。

  俗话说得好,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在周敏这里,手里有足够的现钱,她心里才会有底,能够更好的安排接下来的工作。

  别看一家人绕着这片山转了大半年,但实际上真正做的事却很少。要将这片地完全开发出来,只靠他们是不行的,肯定要请人,而请人就要消耗许多钱粮。

  之前手里的钱都花了出去,虽然知道等收成之后就能收回来,但在真正收回之前,还是免不了有几分担心。毕竟对小民来说,每一年收成的季节,同样也是个坎。收成不好,要担心粮食不够吃,日子过不下去,但收成太好,更要担心粮价下跌谷贱伤农,日子更过不下去。

  手里宽裕了,周敏就开始琢磨着今年冬天该做些什么。

  房子是肯定要修的。但修什么样的,还有待商榷。

  木质的房子古色古香,精巧细腻,有一种特别的工艺之美。但却要经常维护,而且容易走水。再者这种房屋也更考验工匠技艺,若能建成邱家那种自然很好,但普通的木质板房,就不过尔尔了。

  石质的房子更高大坚固,安全性方面不必担心,但看起来更笨重,所需的石料以及粘合剂从哪里来也是个大问题,毕竟这个年代开山非常麻烦,而且没有水泥。

  水泥和□□的配方,文科生周敏早就忘记得差不多了。只记得水泥要用沙子,□□要用木炭和硫磺,有钱有闲的情况下,搞个研究提高一下当代科技水平也不错,但要弄出来盖房子是来不及了。

  至于砖房,需要自己烧窑,成本更高,而且还是那个问题,没有水泥。她又不可能像传说中修城墙那样,用糯米水来做粘合剂。

  最后周敏还是暂时将目光停留在了榫卯结构的木质房屋上,好在她可以等邱五爷的别院建得差不多了,再看看成本。若是能够负担得起,就将这批工匠留下来,为自家营造房屋。

  除了盖房子之外,土地也要扩大了。

  这么一片山,不可能一直空着。所以很有必要在冬天开垦出更多的土地来,明年春天便可以直接播种。相较于她的其他规划来说,这个是最简单也最迫切的。因为在这个时代,土地才是根本,几乎所有的资源和收入都是从这上面来。只有地上的出产越来越多,才能支撑起她接下来的种种规划。

  然后就是目前还只稀稀疏疏种了零星草药的药园。

  这东西看上去不当吃不当穿,但在这缺医少药的古代,准备一些总不会有错。不过这个倒也不是很急,需要一点点积累,以后有机会再看看能否买到各种药材的种子。

  第一步周敏不打算把步子迈得太大,所以就只规划了这些。今年地里的出息都投入进去,估摸着应该差不多。

  不过真要开工,也须得等到冬日了。

  眼下却是有一件大事,备受周敏关注。——去年冬天有孕的冬婶,算算日子差不过该到预产期了。

  冬婶的身子好,生孩子在农村里又是非常司空见惯的事,所以根本没请什么大夫,就连日子都是她自己胡乱估摸的,具体是哪一天却不好说。

  所以进入七月之后,两家便都陷入了一种莫名紧张的气氛之中。反正最近也没什么要忙活的,周敏索性让安氏过去照看冬婶,两人都是有生产经验的,就是万一有个什么,也能及时反映过来。

  至于她自己,倒是有心要去帮忙,奈何作为未婚的小姑娘,这件事冬婶和安氏都根本不让她掺和,还将齐慧撵了过来跟她作伴。

  小姑娘也显得有些神思不属,周敏一开始还以为她是担心新来的弟弟妹妹会抢走自己的宠爱,尤其若是个男孩,待遇必然不同。

  也不怪周敏那么想,在现代的时候,独身子女听说父母要生二胎便扬言生下来就掐死的新闻也不是没有,说来说去,理由万千,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多出个弟弟妹妹,会分去原本独属于自己的资源与利益。尤其如果是女孩儿有了弟弟,那么不但家里原有的会被分给他,就连姐姐也会被要求要不停为弟弟奉献自己。

  所以周敏也理所当然的觉得齐慧会有这种担心,哪怕她的想法不会那么明晰,甚至可能她自己都没有完全意识到,但多少会有一点。

  然而一问才发现,齐慧居然非常希望冬婶这一胎能够生个弟弟。

  在这个时代,娘家是一个女人的靠山,能让她仗腰子的存在。齐慧对于自己要嫁出去的未来十分清楚,而家里没有兄弟,将来无支撑,在婆家就难免气弱。

  所以冬婶若能剩下一个男孩儿,这个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周敏没想到她居然能想得那么长远,毕竟齐慧比石头还小些,今年才十一岁。

  齐慧比她更惊讶,“敏敏姐难道就没想过这事么?”不过她很快反应过来,“也是,石头那么听你的话,什么事都不用愁了……”

  说实话,周敏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毕竟对她来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根本分不出心思在这上面。再说,她这具身体现在才多大啊?十五岁,放在现代还是上初中的小姑娘,谈个恋爱还得偷偷摸摸的,那叫早恋!考虑终身大事,未免也太早了些。

  但是现实问题也不能不考虑,毕竟这个事还真不能说是她一个人的事,对这个家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不过,说到这个,周敏也觉得有些惊讶。

  按理说,她在整个万山村的姑娘们之中,不说是最出挑的一个吧,至少也排在前面。但是她那几个小姐妹们都已经陆续有人登门说亲,自家这里却是半点儿动静也没有。

  这种事,周敏作为姑娘家,也不好直接开口问。而且她自己本来也对这件事并不热衷,没人登门提亲那是再好不过。最好能让她继续安生的待上几年,把手里的这摊子事理清楚再说。

  说来也凑巧,在齐慧提到这件事之后不久,周敏就听说,阿秀的亲事定下了。接着,就像是商量好了一样,村里好几个姑娘都说定了亲事。

  虽然成婚的日子有先后,但从现在开始,她们就是待嫁的姑娘了,娘家通常也不会让她们再下地干活,好吃好喝的养上几个月,绣绣嫁妆、养养身子,等着男方来迎亲。

  万山村是个同姓村的劣势在这种时候就显露出来了,姑娘们基本上不可能在村子里找,只能嫁到其他村子里去。虽然距离还是很近,但彼此来往就没有一个村子住着方便了。

  这也意味着,以后周敏跟这些小姐妹们见面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少。

  大概是因为这个缘故,所以这几天,天天都有人来找周敏说话,而且话题说来说去,最后还是绕不开亲事。而且周敏还发现,一旦说到这个话题,其他的姑娘们看向她的视线就会有些变化,绝不是她的错觉。

  她只以为是因为自家至今无人登门提亲的缘故,虽然心里不在意,但不停的被提醒着这件事,周敏的心里也忍不住生出几分烦躁。

  有什么方法能够彻底的解决这个问题,不结婚就好了。

  好在很快,冬婶生产的事就转开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冬婶是夜里发动的。冬叔被叫醒之后,便立刻跑到齐家来叫人。等安氏过去照看冬婶,他和齐老三才匆匆跑去请人。村子里没有专门的接生婆,都是请几位上了年纪,生产经验丰富的婆婆过来帮忙。

  周敏和石头也被叫起来了。别的事情帮不上忙,但跑个腿,烧个水之类的事还是没问题的。

  农村里也没有产房的说法,讲究些的人家,不许媳妇在屋里生产,怕见血光之灾,就在牛棚里铺了新鲜的干稻草,把人挪进去。若是不讲究这些,直接将床上的被褥收起来免得污了,再添些干净的稻草便是。

  周敏带着石头过来时,这会儿安氏正在收拾床铺,齐慧则紧张的跟在安氏身后,紧盯着她大气都不敢出的样子。

  见此情景,周敏只好让石头去把冬叔家的稻草抱出来,自己则去厨房,将灶上的大锅仔仔细细的洗了十几次,然后才开始烧水。

  等到一锅水烧开,房间里已经准备就绪,齐老三和冬叔也已经把人给请来了。接下来,便是漫长而紧张的等待。

  每一次生产,对女人而言,都像是一脚踏入了鬼门关。虽然冬婶身体强健,而且并不是头一胎,但毕竟距离齐慧出生已经过去了十多年,而且她本来就有些发福,孕后更是胖了十几斤,生产的负担也着实不小。

  虽然电视里看过不少,但这还是周敏第一次在现实中的旁观生产这件事,从头到尾心都是跟着揪着的,只觉得这一夜简直说不出的漫长,好像无论如何都走不到头。

  屋子里灯影昏暗,守在这里的人每一个都面带紧张之色,紧紧盯着房门,期望之下藏着隐约的担忧,那神情看上去竟是如此相似。

  周敏忽然有些明白为什么人类对子嗣如此看重了。也许除了自然的生殖崇拜之外,这种生产时所经历的痛苦,也会让人对新生的小生命报以更多的重视与期盼。

  直到天将破晓时,屋里才传出一声细细的婴儿啼哭声,所有人的心也就跟着落了下来。

  生下来了。

  “母子平安。”留在房间里给接生婆打下手的安氏推门出来,说完这句话之后,才伸手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水。

  趁着众人高兴的时候,周敏从房间里溜了出来。仿佛就在这一瞬间,天边一线光明陡然出现,然后飞速的扩散开来,将笼罩在这个世界上的黑暗一点点驱散。

  那种仿佛能够荡涤一切的力量,让周敏的心神似乎都跟着震了震,熬了一夜本来有些颓然的精神都重新振作了起来。

  这一瞬间,周敏脑子里不知道为何忽然出现了一篇自己曾经背诵过的课文,张晓风的《敬畏生命》,并且忽然了解了她的那种清楚明晰的“遇见生命”的折服于感动。

  “我不能不被生命豪华的、奢侈的、不计成本的投资所感动。”周敏小声的重复了一遍这句话。

  所以明了了生的艰难,才能够怀着感恩的心把当下的每一天都过好。当有一天回归于死亡的怀抱,回想时至少不必为虚度光阴浪费生命而悔恨。

  周敏在原地站了好一会儿,直到第一抹太阳光刺破云层,最后一点黑暗也在这光照之下彻底隐伏,她才陡然回过神来。

  一转头,便见石头站在自己身后,也不知站了多久。

  周敏吓了一跳,甚至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你怎么站在这里?”

  “我见你好像在出神,就没有叫你。”石头说。实际上,在那个时候,他有一种近乎野兽一般的直觉,觉得那一刻的周敏恍惚间好像离他很远,随时都能消失似的。他不敢贸然开口打扰,但也不甘心就这么离开,于是也就跟着站了那么久。

  “没事。”周敏说完这两个字,忍不住打了个呵欠,“你进去看过那孩子了吗?”

  “看过了,红通通皱巴巴的,而且好像还有点黑。”石头忍不住道。

  周敏不由失笑,“小孩子都是这样的,等长开了就好了。你小时候不也一样?”

  石头不由嘀咕了一句,“我小时候是什么样你又没看过。”

  周敏本来想说当然看过,但想想两人年龄只相差三岁,而大部分人开始记事的年龄都是四五岁,何况她又没接收到原身的记忆,说这种话题总让人感觉很心虚,只好略过不提,回家补觉。

  这一觉睡到了午后,周敏是被饿醒的。爬起来之后她也等不及再做别的,就拿鸡蛋和西红柿炒了个剩饭。结果炒到一半,石头也起来了。剩下的米饭不多,至少不够两个人的分量。

  将一锅炒饭分食之后,两人都有些意犹未尽,周敏索性又去翻了一袋子红薯干出来,慢慢的嚼着吃,然后才问石头,“爹和娘呢?”

  同样刚刚才醒的石头一脸无辜的回视她。

  “算了,去隔壁看看。”周敏道。但她才站起来,就听到冬叔在门口问,“敏敏在不在?”

  “在的。”周敏连忙打开门,“冬叔怎么过来了?我还说过去看看呢。我爹和我娘还在你家吗?”

  “叫你们过去吃饭。”冬叔脸上带着完全掩饰不住的喜气——当然他或许也根本没想掩饰,笑盈盈的道,“慧慧的外婆和舅妈来了,村里也来了好几个人,索性先热闹一下。”

  “对了。”周敏一拍额头,“还没跟冬叔说一声恭喜呢!”

  “同喜同喜!”冬叔道,“还有一件事,我记得敏敏你有一套书?不知道能不能暂借我一阵?”

  “没问题,反正这会儿也没空看,我给你拿去。”周敏说着,回房间连通书箱一起搬了出来,又问,“不过冬叔要这个去做什么?”

  冬叔笑着接过书箱,“小孩子刚出生,头还是软的,脖子也是软的,不能睡软枕头,要用硬一些的东西从几边护住,让他把头型睡得好看些。这些书倒是正好合适,再说枕书也是个好兆头,这叫‘睡聪明’!”

  竟然还有这种讲究。不过周敏当然不会抨击这是封建迷信,不但如此,她还兴致勃勃的跟过去,亲眼看着冬叔将箱子里的书本小心的取出来,垫在小婴儿头部四周。

  接下来的几天,冬叔家都是宾客盈门。周敏这种未婚的小姑娘,这时候就不适合在场了。

  想着已经好几天没上山,上次好像就听说邱五爷那房子快弄好了,周敏便决定过去。

  要说房子建好了,也不尽然,只是主体框架弄好了而已,需要修饰的地方还有很多。毕竟邱五爷住的屋子,雕梁画栋那是基本的。

  不过周敏从这些工匠口中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如果直接从这山上取材,建造这样一栋房屋,要花费的钱并不多。主要是要自己开窑烧瓦这一点比较麻烦,剩下的也就是砍伐木料,以及工匠们的人工钱了。

  按照工匠的经验来看,三十两银子完全足够,还包括各种雕工和细部修饰,即便不能建造得跟邱家这个一样,也差不了太多。

  “邱五爷这个院子花了多少钱?”周敏好奇追问。

  工匠微笑不语。

  后来周敏才知道,如果不论材料,邱五爷这个院子花的钱也就是几十两银子而已。但是!问题在于木材也好,瓦片也好,全都不是就地取材,而是从外头拉来的,大部分都是比较贵重的材料,真要算起来,那价钱就十分骇人了。

  中秋节前后,邱五爷这个院子才算是全部完工了。不过据说他家里有人过来探望,所以人还留在大石镇,并没有过来。倒是一车车的家具物什已经拉了过来,瑞声亲自过来一趟,带着人将屋子里布置完毕,只等主人带着贴身行李搬过来住了。

  直到八月底,邱五爷才乘着马车姗姗来迟。

  周敏受邀去贺他的乔迁之喜,同时参观了一下这个院子。

  大概因为是别院,所以这里的装饰也不像大石镇那样偏于富丽精雅,反而布置得很简单,用料也都是竹木一类,颜色大都是本来的原色,看起来颇有几分野逸之趣。这会儿周敏才终于明白,之前邱五爷说要一片地方,见几间草庐,居然说的是真心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