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第4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 第4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0:19:32 来源:免费小说

  不过这么一来,周敏可就犯难了。

  猕猴桃还好些,在街上摆摊子,总有想尝鲜的镇民来买,不拘能卖出去多少,好歹能开张。但那几支灵芝,这街上恐怕没有人会买。卖不出去,她的种种打算便无法实施。

  难道真的要去县城?据说从大石镇去县城,也还有十几里的路。万山村里没有人去过那边,周敏自己连路都不认识,根本不可能去。要跟别人搭伴,不是知根知底的她也不敢。

  看了一会儿,周敏转出了这条街道,沿着小路往前走。

  一般来说,不管再穷困的地方,贫富差距也都是存在的。就是万山村里,有齐老三家这种日子快要过不下去的,也有齐老费那种名下几十亩上好水田的大户。这镇上再不济,总该有一两户富裕的人家。不过这种人家通常也不会住在镇子里,而是在附近自建庄园。

  果然走了一会儿,便见前方临水不远处有一套大宅院。单从外头的轮廓看,应该是三进的院子,不是寻常人家能住得的。

  周敏松了一口气,转回镇子里,找了个面色和善的大婶攀谈,故意将话题往那宅子上引,很快就打探得那是邱老员外家,他家在大石镇是一等一的富户,大石镇过半的田地都是邱家的,佃给旁人种。

  而且按照大婶的某些说法,周敏又自己添加了一些猜测,这位邱老员外在大石镇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在这个皇权不下县,只由乡里耆老主持管理的时代,这大石镇及其附属的几个乡村,邱家可以说是说一不二。

  好在即便是这样的地位,邱家也并不跋扈,反倒相当低调,平日里善事也不少做,在乡里之间风评极佳。

  心里有数之后,周敏便走到邱家宅子之外,壮着胆子敲了门,假装路过行人,要一碗水喝。

  其实这理由十分扯淡。毕竟不远处就是镇子,要多少水没有,偏要到邱家来喝?但开门的中年人却没有提出这个疑问,请周敏在门房做了,就去给她端了水来。

  周敏沉寂观察了一下,感觉这宅子里气氛相当肃穆,虽然不见人来人往,却更显得家风俨然,这才放下心来,喝完水之后,千恩万谢的走了,并没有开口打探邱家的事。

  回到镇上时,冬婶的鸡蛋还没有卖完。周敏站在她身边等了一会儿,才发现这生意竟十分冷清,全然没有后世乡下集市那种摩肩接踵的热闹。不管是冬婶的鸡蛋也好,别人卖的其他农副产品也好,半天才有一个问价的,还只买一点点。

  从前周敏在树上看到,中国古代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都处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阶段,当时还油然心生羡慕。毕竟拥有一座自己的庄园,然后除了盐铁这类很难自产却必需的物资之外,一切都可以自给自足,俨然一个小型王国,这种日子该有多好?

  但等她来到这个时代之后才发现,身为现代人,根本无法忍受这种仍旧处于初级阶段的经济现状。任凭她有多少心思手段,在这一切都匮乏的年代,也很难施展出来。

  当然她也知道,这只是因为大石镇太小,又太偏远,如果是京师之类的大城市,想必又是另一番模样。但那些距离她太遥远了,如今连冬天怎么过都还不知道,别的更不必多想。

  不过如果换一个角度,这个年代也是绝对信奉勤劳致富,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时代,而且生活节奏慢,环境好空气好。

  要说娱乐,肯定是不如现代这么丰富,而且信息传达也很慢,没那么多八卦可看。好在周敏也不是那种喜欢出去浪的性子,作为半个技术宅,她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那些手艺也很感兴趣,现代微博上那些琴棋书画乃至刺绣手工首饰制作之类高大上的技能,这里却是最好的学习土壤。

  但是,享受这些的前提是不需要她自己事必躬亲的下地干活,每天累成狗。

  所以要在这里过得好,怎么也得混到地主阶级才够吧?

  唔……就像那个邱家。

  暂且就将之定为自己接下来努力的目标好了,在古代做个小地主,等到有钱有闲了,再设法从衣食住行方面改善生活。

  这样一想,顿觉前途一片光明。虽然要达到那种程度,肯定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有了目标并为之奋斗,对于穿越者周敏而言,却是很重要的。毕竟,总要有点儿什么盼头,人才能够更好的活下去。

  直到过了午时,冬婶那一篮子鸡蛋还剩十几个没有卖掉。

  这就是普通小民的悲哀。

  这些鸡蛋冬婶一家自己舍不得吃,攒着放到现在,就是为了拿来换钱,但偏偏卖不出去。

  周敏记得叶圣陶曾经写过一篇小说叫做《多收了三五斗》,在商业不发达的年代,有时候丰收带来的并不是喜悦,反倒会谷贱伤农。大堆粮食只能贱卖,所得钱币甚至不够换取所需各种生活物资,日子反而更加艰难。

  所以看到冬婶的鸡蛋卖不出去,周敏立刻打消了养殖致富的念头。养了还得卖得出去啊!

  冬婶本来打算就这么回去,但周敏想了想,极力劝说她到各家去问问有没有人要买,“或许有些人不方便出来逛集市,或者本来在可买可不买之间,咱们送上门去,就算只卖出一两枚也好。”

  结果两人挨家挨户敲门,竟然真的把剩下的十几个鸡蛋卖掉了。毕竟日子就算过得再紧,一两个铜子总拿得出来的。偶尔买一两个鸡蛋来改善伙食,许多人家都能承受得起。

  冬婶松了一口气,看看天色,又说要请周敏吃油饼,被周敏坚辞了,“我们家平日里不知道得了婶子多少帮衬,怎敢当这个谢字?再说镇上的东西死贵,不值当花这个钱。婶子若真要请我吃东西,不如回家去吃。”

  听到最后一句,冬婶不由笑道,“哪里就至于如此?”

  但最终还是将原本的打算作罢,心里却想着回头再给齐家送一升谷子。反正秋收的时候谷子卖不上价钱,交了税,他自家剩下的也吃不完,不过白放着。

  冬婶是个爽利人,回家之后便装了谷子送过来。周敏心想不能总让人接济,便道,“多谢婶子想着我们,但这谷子我们却不能收。你们自家也不甚宽裕,怎能让你们破费?若婶子信得过我,不如这样,我向你们家借一百斤谷子过冬,到明年春天再设法还你。”

  第7章 找个人包圆

  齐阿冬一家四口就住在齐老三家左近,男主人冬叔老实勤劳,是个侍弄庄稼的好把式,自己还会几手木工活儿。女主人冬婶泼辣精明,家里家外打点得妥妥当当,一儿一女如今才几岁,同样听话懂事,日子自然过得红火。

  冬婶这样的性子,自然看不上安氏,却对周敏十分看顾。原身性格沉默,只管低头做活儿,她看着就觉得心疼。等周敏穿过来,说话做事更是令人贴心,她就更喜欢了。

  因此周敏这个听起来荒谬得仿佛空头支票的提议,她竟是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这样一来,周敏就相当于解决了最大的一个问题——吃饭,然后才能腾挪出来谋划其他的事情。虽说眼下齐家这种情况,简直处处都是问题,这一点小帮助放在其中并不显眼,但能省一点事是一点。

  接下来的几天,周敏又上了几次山。

  也不是她喜欢上山,实在是如今这秋收时节,家里却实在没什么要忙碌的事,照看病人的事安氏一人就足够了,她总得给自己找点儿事做。何况上回发现了灵芝之后,周敏便一直指望着再找到点儿什么好东西。但连续几天,草药她倒是采了不少,好东西却是影子都没有。知道这样的情况才是正常的,周敏也就只能叹息一声了。

  这几天,周敏没怎么去看过那些猕猴桃,倒是石头一天忍不住去看几次。这日终于摸到一个变软的,于是索性一个一个翻检过,将已经变软的全都挑出来,总共有十几个,然后拿来给周敏看。

  见他满脸期待,周敏便道,“既然熟了,那就尝尝吧。”

  她说完自己拿了一个来剥皮,却见薄薄的一层皮被除去之后,里头露出来的却是一汪碧绿的果肉,看上去十分怡人。咬上一口,汁水甜蜜无比,带着猕猴桃特有的清香,让周敏忍不住回味了片刻。

  “比以前吃过的都甜。”石头也尝了一个,给出公允的评价。

  周敏不由点头,别说石头,就是她吃过不少后世各种人工栽培出来的改良品种猕猴桃,也没有一种及得上这个的。

  她本来还以为是因为纯天然无污染的野果,所以味道才那么好,但听石头这么说,显然不是这回事。而且事实上,老家在乡下的周敏很清楚,事实上大部分野味的味道远远不及人工培育出来的——要真那么好,为什么还要费时费力人工改良品种?

  野味只胜在原滋原味,事实上野生动物的肉大部分都很柴,远远不及养殖的,而野果多半个头都很小,籽或者核却很大,根本没多少果肉,味道也只是平平,甚至还有味道非常糟糕的。

  所以这些猕猴桃从个头到滋味都远胜其他,恐怕还是别的缘由。

  野生植物最有可能受到的影响自然就是环境。尤其这一架猕猴桃地区是长在那个天坑之中,与别处不同。而且那里还出了一簇珍贵的灵芝,或许水土格外的好也未可知。

  或许下次去的时候可以好好观察一番,找找缘故。

  毕竟这跟改良品种也差不多了,如果能将其中奥妙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以后她打算做的某些事,自然会容易许多。

  同一株藤上结的果实,成熟差不多也就在前后几天。既然已经有第一批变软的,那剩下的也就差不多了。所以周敏也开始思量这些猕猴桃的出路。

  她原本就打算试着将东西带去镇上卖一下试试看,现在尝过味道,就更坚定了这个想法。

  不过这其中还有一个难题:从万山村去大石镇,要走足足两个时辰,再要背着这几十斤猕猴桃,那显然是不太现实的。

  如果齐老三身体好,一个成年男子带着几十斤东西走两个时辰的山路倒也不算什么,但这次周敏不打算带安氏去,而她和石头是绝对拿不动这么多的。

  唯一能想的办法,也就是去蹭一下村子里的牛车驴车了。

  如今的马匹是战略物资,军中都不够用,纵然不能做骑兵的军马,也可以用作挽马运送辎重。一匹马怕不值几十两银子,等闲农家自然也是买不起的,哪怕整个万山村最富有的齐老费家也不例外。

  而耕牛就不一样了。虽然价钱也很贵,但因为是农耕必须,官府也会帮忙采购,因此万山村里,好几户人家都养着耕牛,平常不劳作的时候,也会用来拉车。此外还有比马匹便宜许多,用途却更多的驴,也有人养。

  但如今这秋收时节,家家户户都不得空,周敏问了几家,都说不去。只有齐老费家时常要去镇上,这时候也不会断,但听说她要带几十斤东西,便以爱惜畜力为由拒绝了。周敏无奈之下,甚至想直接出钱租一套车,奈何自己又不会赶车。

  好在过了这么几天,小铁匠那边总算将第一口铧打出来了。周敏提着这东西去齐老费家议价时,宁肯少要几文钱,请对方将自己的猕猴桃捎上,这才总算解决此事。

  当晚周敏将猕猴桃取出来,仍旧用背篓背了。因为之前送了好几家,又留了一些在家里,倒也勉强装了一大一小两个背篓。然后才对明日的出行做出安排,“石头跟我去,娘留在家里照看爹。”

  因为解决了最大的吃饭问题,周敏再次树立起了在这个家中的权威,因此没人反对。

  第二日天没亮,周敏和石头就起床了,用井水洗漱之后,将昨晚的剩饭热了,吃完之后便背着猕猴桃赶去齐老费家。这边还在吃饭,尚未套车。两人小心的将背篓放在了牛车最中间。——这时候的牛车还是板车,没有车厢,只在四边钉上半尺长的木板,跟没有遮挡差不多。山路颠簸,稍有不慎人和货物都会颠出去。

  偏偏他们还得留在车上照看背篓里的东西,一面颠坏了。

  一路走一路颠,等到了大石镇上,周敏只觉得自己屁股一片麻木,腿脚好像都不是自己了,胃里更是剧烈翻涌。她连忙跳下车,蹲在路边吐了个翻天覆地。

  天地良心,她在现代时坐过那么多的交通工具,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行的,从来没有晕过。却没想到来到这里,居然晕起了牛车。

  古代人民活得真不容易。

  相较于周敏的这个调包货,土生土长的古代人石头却适应得很好,请人搭把手将猕猴桃搬下来,才走到周敏身边,伸出手替她拍着背。见周敏不吐了,又去左近人家要水来给她漱口。

  多贴心的弟弟啊!

  等周敏收拾好自己,两人背着背篓,直接往镇外走。石头平常几乎不怎么说话,周敏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会儿却诧异得直接问了出来,“阿姐,我们这是去哪?”

  卖东西,不是该在镇上摆出来么?

  周敏本来背着东西并不想说话,但想着齐家这种情况,石头将来免不了要独当一面,少不得要教导一番,“你觉得咱们若是在街上摆出来,能卖出去多少?”

  石头不说话了,虽然他也觉得这些羊桃很好吃,但要自己花钱去买,平心而论,石头可不会干。

  周敏这才道,“所以我们要去找个肯包圆的大主顾。”

  石头立刻明白了。肯花闲钱在这些东西上面的,自然只有镇上最有名的邱家。看这路,也正是前往邱家的。但他心里还有些打鼓,并不觉得邱家真的会买这羊桃。这样的大户人家什么好东西没见过?未必看得上山里摘来的野果。

  想来平时过邱家来讨一碗水喝的人很少,所以门房还记得周敏。听她说想求见采买的管事,推销自己的猕猴桃,不由诧异的看了她一眼,然后道,“你运气倒好,正好大姑娘这几日过来,说是想看些新鲜玩意儿。在这里等着,我进去通报。”

  周敏一看他的眼神,就知道人家误会了,以为她是一早打听到了这事,所以才过来碰运气。

  不过这种误会也没必要解释,她便笑着道了一声有劳,然后拿了自己之前抽空编的草篮子,装了三四个猕猴桃递给他,“这位大哥带上这个吧,也好给尊府的大姑娘看看。若不值得,也不敢耽搁贵人的时间。”

  门房立刻给了她一个识趣的眼神,接过草篮子去了。

  这一去时间有些长。周敏倒还好,石头却已经开始坐立不安。

  好在门房回来时手里空着,脸上的表情也很轻松,显然这一趟非常顺利,远远的便扬声对两人看,“大姑娘要见你们,跟我来吧。”

  第8章 邱大姑娘

  周敏不着痕迹的长松了一口气,起身时见石头还有些僵硬的坐在那里,便握了握他的手,低声道,“走吧。”

  然后才伸手去搬自己的那一篓猕猴桃。

  但那门房却已经招手叫来了两个健仆,直接将两篓猕猴桃拎走。想来是见他们两人年纪不大,这才帮忙分担。

  这邱家人倒是不错,周敏见状,不由思量道。

  想来邱家虽然在大石镇上已经算得上富裕,但毕竟是出身乡里,没有太多大户人家的讲究,所以门房直接引着他们两人进了二门,到了旁边一间花厅,那位邱大姑娘就在这里。

  周敏之前听到这个称呼,总觉得这位能在这宅子里做主的姑娘年纪应该不小了。然而等见了面,才发现对方面容稚嫩,论起年纪估计也只与自己相差仿佛。当然,这位大姑娘的营养更好,养得白白胖胖,身材高挑,却是远胜她许多。

  不过虽然年纪不大,倒是挺有派头的。她先是让人看了座,又问过两人的名字、年纪,然后又问家在何方,那羊桃是哪里来的,十分有条理。

  周敏也是这时才知道,原来石头竟还有个大名,叫做齐世磊,倒是像模像样,竟不像是庄户人家的名字,也不知当年怎么取的。不过这年头也只是在脑海中稍微一转,就抛开了。

  前头两个问题她答得中规中矩,这最后一个,却是费尽口舌,编了个像模像样的故事,“大姑娘有所不知,这东西民间俗称是羊桃,但这羊桃也分许多种,今日我送来的这一种,叫做猕猴桃。姑娘且看这果子一身毛茸茸的,又是这样的棕色,可不正像是一只猴儿?传说这猕猴桃也正是那些山中猴子的最爱,多吃能养颜美容,延年益寿呢!”

  “这可是浑话了。”邱大姑娘被她逗得直笑,“那猴子吃的果子,延年益寿便罢了,与美容养颜又有什么关系?”

  周敏正色道,“大姑娘可曾听说过猴儿酒?”

  “这倒是听过。”邱大姑娘若有所思,“听说这些猴儿得了喜欢吃的果子,便会收集起来,以秘法酿成这猴儿酒,乃是天下美酒之中一等一的美味。可惜多在深山老林之中,只有传闻,怕是没几个人得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