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农妇山泉有点田 > 第19章

农妇山泉有点田 第19章

作者:衣青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20:19:32 来源:免费小说

  齐老三一边研墨一边问,“我见过的春联不多自己也作不出来,要写什么好?”

  周敏想了想,道,“那就先写一幅贴在大门上的。就写‘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人间福满门’,怎么样?”虽然现代时春联都是买的,但这一幅出现的频率却是非常高。家中也曾经贴过好几次,周敏就记住了。

  齐老三点头道,“好,就写这个。”

  开了这个头之后,齐老三似乎也被勾起了才思,很快想到了两对:“东风迎新岁,瑞雪兆丰年”,“春光遍草木,佳气满山川”,都是寓意极好的句子,而且相互承启,倒也有趣。

  最巧的是,这“瑞雪兆丰年”一句才刚刚写完,门外竟忽然飘起了雪花。虽然只是小雪,看这样子除非下到天黑否则根本积不起来,但却也是难得的好兆头了。

  所以哪怕周敏用了一点米去熬米浆贴春联,安氏都没开口反对。

  大红的春联一贴,就连这租屋的气象都似乎为之一新。

  然后就要开始准备晚上的年夜饭了。

  按理说大年夜的祭祀该有猪头这等祭品,但今年实在没有,齐老三也并不强求。安氏一早就将之前几家送的骨头劈了放在陶锅里熬,到这会儿汤已经十分香浓了。齐老三便又将洗净的肉放进去煮熟,预备做供奉祖先的大菜。

  此外,石头养的几只鸡中,公鸡本来有五只,此前吃了一只,卖了两只,剩下的一只要留下来养着,等开了春才好孵蛋。还有一只,自然是今晚就杀了做成大菜。

  如此忙忙碌碌一日,到了酉时才准备停当。

  家中香蜡纸烛是早就准备好的,将今日的菜品都在堂屋香火灵位前供奉过后,齐老三点了香敬了酒,便猛然听得外头一阵热闹的鞭炮声响。在万山村,也只有刚刚才回村不久的齐阿光家买得起这东西,余者连齐老费家都是没有的。

  齐老三脚步一顿,便继续手里的动作,石头跟在他后面,却是没有那么沉得住气。

  等祭祀完了,齐老三又要石头和周敏两个到灵前给祖宗磕了头,烧了纸,然后才让收了桌上的供奉,可以回去开饭了。

  周敏这才抽空凑到石头耳边安慰他,“明年咱们也买爆竹,随你放个够。”

  石头是知道自家有钱的,只是不便拿出来花用。但即便如此,他听到这话,也只是摇头道,“我不要。”顿了顿,仿佛强调一般,又补充道,“其实也没甚趣味,就是扔在那里看着它炸罢了。”

  话是这么说,但这种能够听个响的新鲜玩意,在这个时代已经十分难得了。至于那各色的焰火,即便是皇宫大内恐怕也是没有的。这放的是热闹和阔气,又不单为有趣。所以周敏打定主意,明年如果条件允许,就买一些爆竹回来给石头放着玩。

  虽说不应该娇惯孩子,但石头已经够懂事了,不需要敲打,反而需要奖励。

  准备了一整天的年夜饭自然不会差了,一家人都吃得十分尽兴。即便如此,一桌子菜也没吃掉多少。

  不过过年的饭菜吃不完,这也是有讲究的,叫做年年有余。而且万山村这边的习俗,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初三这三日,是不重新做饭的,都是吃年三十留下来的饭菜,如此才是长长久久的富足。

  吃饱喝足,收拾了碗筷之后,天还没黑。这大过年的,谁也不想就这么去睡,辜负了这好日子。但这年头也没有春晚可以看,娱乐活动少得可怜,就连走亲访友,在今日也是禁绝的,因此只能一家人坐在一处闲话,顺便磕点瓜子打发时间。

  这个瓜子却是南瓜子,是冬婶给的。炒过之后容易碎,磕起来很麻烦,周敏尝了个味道,就不感兴趣了。

  思来想去,周敏竟一时生出兴致,又将自己丢下了好久的女红给捡了起来。

  她刚开始学,安氏只让她缝小布口袋,先练针脚。不过周敏的事情实在太多,想起来就练几针,想不起来就算了,如此疏懒,自然不会有什么长进。

  安氏显然对她这种做法十分不满,但碍着周敏如今在家中地位不同,又不好直说,只能抿着唇不高兴。

  但周敏见齐老三也不说什么,便也乐得不用在这上面耗费精神。反正她现在就是捡起来学,也不过只能平时缝缝补补,真要做东西,肯定及不上从小学的。到时候请人帮忙做也就是了,村子里这种事也不新鲜。

  此地民间习俗,大年初一的早上不能叫起,须得任由人睡到自然醒。不过周敏生物钟使然,天亮不久之后,就睁开了眼睛。

  齐老三和安氏竟是已经醒了,见她出门,都拿眼睛看她,弄得周敏莫名其妙。

  等她倒了水洗脸漱口,安氏才小声提点,“你起来没看过枕头下?”

  “看枕头做什么……”周敏随口反问,但话已出口她就反应过来了。

  好多年不当小孩子了,来到这里之后也是处处都把自己当成大人来看待,居然有些不习惯这种待遇。她这么嘀咕着,放下盆回到房间里,往枕头下一摸,果然摸出了一个红包。看纸质,应该就是昨日贴春联剩下的。

  红包里包着六文钱。

  对执掌家庭财政大权的周敏来说,六文钱当然算不得什么,但这却是做长辈的一番心意。而且齐老三和安氏都没有收入来源,也不知道这钱是哪里来的。但既然齐老三知道,应该不是安氏被人诓骗,倒不必担心。

  一时石头起来,也拿到了一个红包。但他拆开之后,却是主动交给了周敏。

  主动上交压岁钱,这种做法值得表扬,但周敏最后还是把钱还给了石头,“你年纪也不小了,这钱你自己留着,总有用处。我想你也不会乱花,对不对?”

  石头点点头,收好了钱,又默不吭声的去喂他的鸡和兔子去了。没一会儿他转身回来,手上却拿着一个鸡蛋。

  “今天又只有一个?”安氏问。见石头点头,她便皱眉道,“那两只母鸡好几天没下蛋,成天蹲在窝里不肯出来,估计是抱窝了。这个时节恐怕孵不出什么来,过一阵再看吧。”

  石头点头,小心的将鸡蛋放进挂在墙上的篮子里。周敏看见了,便催着他出门。

  大年初一,小孩子们按例会成群结队的到各家去拜年。当然,不带东西,也就是说几句吉利话,所以也没人会打发压岁钱,都是抓一把瓜子果子之类的塞给他们,糖都是少数。

  但即便如此,对小孩子而言,也是难得的丰盛。所以今天穿的衣服,口袋务必要大。

  “阿姐也去。”石头明显意动,但还是道。

  周敏摇头,“过了年我就十四了,不算是小孩子,不能再跟着你们去混吃的了。你自己去吧,路上小心,记得早些回来。”

  虽然如此叮嘱过,但石头回来的时候,却还是扛着一小捆柴。大年初一带这东西回来,寓意进财,自然很好。但特意上山去跑一趟,就不怎么值得了。

  但周敏早就察觉到,石头也经常会有自己的想法,所以没有多说。

  倒是石头一进门,便迫不及待的将口袋里的零食都抓出来摆在了桌上,然后双眸发亮的看着她,“给阿姐吃。”

  周敏很给面子的抓了一把拿在手里,然后才道,“你也吃。”

  一年到头,村民们真正能够悠闲的,实际上也只有过年这几日。

  饮食是一年中最好的,可以放纵自己饮酒,不必操心下一年的年成,得空就跟三五好友坐下来闲话,好不自在。

  但这样的好日子,却也不是人人都能享受。

  至少大年初二这一天,得知要去外婆家,周敏是很吃惊的。

  她当然知道大年初二出嫁女回门的规矩,但问题是,她穿越到现在已经有快半年的时间,齐家出的事也不可谓不大,但那所谓的外家,却是一个人都没有来过。

  就不说齐家倒霉的事了,毕竟怕沾手也很正常。但齐家从地里挖出银子来,居然也没人来,这就很令人惊讶了。

  周敏原本以为安氏家里已经没人了。

  所以一早起来,见安氏已经收拾好了东西,问她跟石头要不要与她同去外婆家,周敏不由瞪大了眼睛,看向石头,却见石头低着头不言语,明显很不情愿。

  看样子两家的关系果然不好。

  周敏当然更不愿意去,毕竟她连那边到底是怎么回事都没弄明白。但她更不放心让安氏一个人回去,所以面对她的询问,只能无奈的道,“我跟着娘去吧,石头在家里照看。”

  安氏脸上的失望一闪而逝,周敏立刻意识到,她真正想带的人是石头,问自己不过是捎带一句。

  不过她假装没看见。

  趁着安氏不注意的时候,偷偷问齐老三,“爹,我去了外婆家该怎么办?”

  齐老三道,“你跟着你娘去走亲戚,各家坐坐就是了。别的哪里要你一个小孩子操心?”这就是不需要太亲近,礼数到了就可以的意思。周敏点头表示明白,然后跟着安氏出了门。

  安氏的娘家在距离万山村不远的小河村,同样倚河而居,但因为水土更加丰沃,这里的村民自然比万山村富裕许多。只看进村时那一片青砖黑瓦的大房子,就远不是万山村瓦房和草房杂处的境况能比的。

  而等到在安家门口停下来,周敏便七八分明白这外祖家为何跟齐家半分都不亲近了。

  第31章 新气象

  安家没有分家, 兄弟三个婚后仍旧住在一起,房子也就造得极大,如同周敏记忆中四合院般的结构, 看上去轩敞开阔。院子还用石头垒了一道墙圈起来,中间开了大门进出, 木门上部掏空成栅栏, 能够看见院中景象, 在山野乡村之中可是非常少见的格局。

  人家混得那么好, 嫌弃穷亲戚也就不奇怪了。

  不想沾他们什么光彩, 却也不想被他们赖上,索性就减少往来。

  平心而论,这种做法虽然也不免令人心寒, 但比之周敏曾经听过看过的那种极品亲戚,却是已经好出许多了。不过,是不是极品, 还得看住在这大房子里的人待人接物如何, 才能判断。

  站在院子外面,虽然能够听见里头喧闹的声音, 却是看不到人。安氏手里提着东西, 周敏便主动上前叫门。

  不一时就有个跟安氏年纪相仿佛的妇人走了出来, 一眼看见站在门外的两人, 竟是没有认出来, 诧异的问, “你们找谁?”

  “……”周敏猜测过这一次拜访会怎么进行, 却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是以这样一句话开头。

  外嫁的闺女回娘家,娘家人居然认不出来!

  之前说两家关系疏远,估计已经是客气的说法,说不准已经好些年没有往来过。真是如此,那就绝不单是因为齐家不如安家富裕,毕竟齐老三没生病的时候,齐家的家境也勉强过得去。

  见安氏涨红了脸不知该如何开口,周敏便含笑道,“今天大年初二,我和娘回来看望外公外婆!”

  既然认不出人,她也不称呼了,反正安家有个女儿外嫁总不会错,听到这句也就该想起来了。果然那妇人面色微微一变,周敏甚至察觉到她的脚步迟疑了一瞬,似乎是打算立刻转身进屋,但又忍住了,强扯出一抹笑招呼道,“原来是三姐回来了……”

  这句话她提高了嗓音,果然很快她背后那道门里又出来了好几个人,几乎要将门口的台阶站满了。其中一个年纪最大,穿着蓝色布裙,头上簪了银簪的妇人更是满脸堆笑的迎上来,亲手开了大门,热情招呼道,“是三妹回来了!快进来!”

  “大嫂。”安氏的脸色不太好看,但还是招呼了一句,又拉了周敏一把,“叫大舅娘。”

  周敏便叫了一声大舅娘,那妇人这才转头看着她笑道,“敏敏也来了,快,进屋坐。”

  等两人进了屋,大舅娘招呼着让人上瓜子零嘴,又亲手倒了水捧到两人面前,然后才笑道,“你们走路过来,饿了吧?稍微等一会儿,饭菜都是现成的,热一热就能吃了。”

  一面又指着那个不认得安氏的妇人笑道,“这是老四家的,娘家在黄家村。她去年才进门,还没见过你,三妹可别怪她。”

  安氏闻言,面色不由微微发白,她本来在喝水,杯子一下子没拿稳,里头的水便都泼洒了出来。好在水温不高,只是皮肤微微发红,并没有烫伤。而安氏自己好像对此毫无所觉,她紧紧盯着大舅娘,“四弟成亲了?怎么……没告诉我?”

  别的事情也就罢了,弟弟成亲这等大事,居然也没派人去万山村说一声,这是不打算再走这门亲戚了?!

  “还不是想着你们家里已经够乱了,只怕也顾不上这些。要是开了这个口,弟弟成亲,你这做姐姐的怎么也要意思一下。咱们帮不了你,也就只能不去给你添乱。”大舅娘面对安氏的质问,却是面不改色的笑道。

  听到这句话,周敏就知道安氏是休想问出什么“公道”了。

  分明是没把她这个出嫁女放在心上,所以才连这等大事都没有说一声,但大舅娘却张口就颠倒是非,反倒成了他们为安氏着想了。安氏本身就没什么口才,看这相处的模样,只怕出嫁前就是被这位大嫂压着,这会儿又怎么可能说得过她?

  这周敏就不太乐意了。

  虽然她有时候也对安氏很不满意,但总归来说,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已经将对方当成了家人,怎么能容得别人欺负她?

  她将手里的杯子往桌上一放,声音不轻不重,却是引得屋子里的人都往她这个方向看来。周敏这才笑着道,“难怪我爹病了那么长时间,外婆家这边一个人都没去过,原来是怕给我们添麻烦。”

  这话说得可以说是很不客气了,就是大舅娘这样八面玲珑的性子,脸上的表情也僵了一瞬。

  连安氏都转回头看了周敏一眼,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没开口。

  娘家本来应该是给出嫁女撑腰的存在,但当着孩子的面,大舅娘那一番话,却是让安氏难堪极了。她的性子注定说不出周敏这种话,却不代表她就只会忍气吞声。周敏替自己打抱不平,她当然不会阻止。

  “一转眼敏敏也是大姑娘了,能干又会说话。”大舅娘很快回过神来,重新调整了脸上的表情,意有所指的道,“你这么说,是怨怪我们的意思了。但我们也是没办法,这一年你外公外婆的身体也不大好,为这事不知道费了多少精神,这家里家外的事情又实在是太多太杂,总想着要去,又总是被耽搁了。”

  “这倒也是,这么一大家子人,大舅母一个人打理,顾此失彼也是难免的。”周敏微笑着点头,旋即低下头去不再说话。

  大舅娘气得脸色铁青,屋子里的气压似乎也因为这句话陡然低了下来。

  这话看上去好似在替大舅娘解释,表示理解,但却是暗指大舅娘能力不足,管不好偌大个家,所以才会顾不上这些事。管不好家,这四个字对于一位自负能力的当家主母而言,恐怕是最刺耳的话了。

  而且,周敏这话,还隐隐有点儿挑唆的意思。——这么大一个家,大舅娘一个人打理不过来,可不就要添点儿帮手么?

  安家兄弟三个成婚之后仍旧住在一起,那是因为上头老头老太太还在,但要说有多么兄友弟恭,那也只是面子情罢了。毕竟有了小家,自然会为自己打算,不可能再如从前那样心思都用在同一处。

  而俗话说得好,十个手指还有长短,三个儿子能力不同,受重视程度不同,自然也免不了暗暗比较。兄弟尚且如此,何况妯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