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奇幻 > 地府的五千年 > 第三十章 游历

地府的五千年 第三十章 游历

作者:张东楼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18:51:43 来源:书海阁

书阁是这方世界里,藏书最多的地方。从文字诞生开始,所有的成书都在这里了。书阁是天界最大的建筑,比凌霄殿还要大上几倍。

书阁并没有看守,准确的说,书阁里没有任何一个工作人员,连一个负责打扫的人都没有。书阁是个开放的地方,所有的神仙都可以来,只是绝大多数的神仙都没有时间来。

来看书的神仙会自己负责打扫自己弄乱的地方,看过的书籍也会放回原处,以此保持了书阁的整洁和秩序。

我走进书阁的时候,里面只有三个神仙。两男一女,我认得其中一男一女,男的是玉虚宫的太乙真人,哪吒的师父,和老八同名的猥琐小老头。此刻正在鬼鬼祟祟的看着一本书,整个人缩在一个角落里,不让旁人见到。

女的是勾陈上宫的女仙,专门负责兵法图录的九天玄女,此刻正在书架上翻找。

剩下不认识的男神仙则是靠着书架瘫坐,拿着一张上古的兽皮读得津津有味。粗略的感应了一下,并未惊动三人,只是随意寻了个书架,找个本书来读。

书的名字叫“天地纪”,看样子是记录天地变幻的史书。却不知道是哪个神仙写的,看这样子并不古老,用的居然是竹简。

还未等我翻开,就听一个清冷的声音问道:“九阎君何时到了天界?”

我转身看去,却是九天玄女不知何时到了我身后。

“刚刚上界不久,玄女可还安好?”

九天玄女是所有神仙都不太喜欢接触的女仙,这个神仙太过清冷,总是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亲近,即便在你眼前,你也会觉得相距有千里之远。我还从未见过她主动去和别的神仙说话,不想今日竟被她主动问询。

“阎君,我听闻地府现在聚集了许多名将,不知可否前去拜访?”

我想了想,道:“自是欢迎的,玄女不妨也给地府的将士讲一讲兵法,地府的士卒有些不堪用了。”

九天玄女点了点头,径自去找自己的书了。

我正欲继续看下去,却又被那个不认得的男神仙给打断。

“您是地府的九阎君?”

我抬眼看了看他,一个年轻的神仙,修为不高,似乎刚成天仙不久,气息还不稳定。

我点头道:“正是,你是?”

年轻的神仙整理了衣衫,郑重的施礼道:“小弟玄都,见过师兄。”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玄都,老师从古到今收过的唯一一名弟子,看起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原来你就是玄都师弟,我听闻你在天界四下游历,怎么会在这里?”

玄都不好意思的说道:“我…我在天界转了几天,发现自己不太认得路,就跑来书阁查阅地图。”

我笑道:“哪用如此麻烦,天仙的目力能达数千里,你只需记下几个标识便是。”

玄都挠头道:“谢过师兄指点,便不打扰师兄了,有时间再去地府拜访师兄。”

我笑着点头,看着玄都从书阁离开,这个小师弟,倒也还算有趣。

平日里在兜率宫的时候,和药童、牧童,应该有不少好笑的故事吧。

静下心来看书,一本又一本,等我从书阁中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天界的夜晚了。

我到天界的时候,天界还是正午,如今已经入夜,想来地府和人间已经过了一个季度了。

我从天界下了界,没有惊动任何神仙,也未曾在天界拜访任何一位旧识。只是悄悄地来,悄悄地走。

天界通往人间,并没有固定的道路,只是走出天门,往下方一跃便是。至于落到人间何处,则是全凭运气。

这条通道的景色并不那么好,除了云彩就是大地,落下来的速度又是飞快,匆匆一眼也看不到什么,等再回神过来,已经到了人间。

我的运气不错,落在了距离长安不远的鸿固原。幻化了一套衣衫,走向长安。

人间的气运从混乱逐渐的趋于平稳,这代表着正在从乱世到治世。路上所见到的农庄充满了田园的气息,农户们穿着麻布的短衫,在田间耕作。看得出他们的快乐,那是和平带来的景象,经历过战乱的百姓,总是更加容易满足和开心,只需要有些许的太平。

人间的帝王是刘邦的嫡长子,刘盈。但具体执政的,却是刘盈的母亲,也就是刘邦的妻子,吕雉。吕雉似乎比刘邦更适合治国,这个女人更加富有忍耐的能力,匈奴屡次的挑衅都被她轻描淡写的化解,一个人默默忍受着敌人所施加的耻辱,并暗地里准备着还击。

汉朝与匈奴的战争已经打了很久,汉朝大多时间都是在挨打。骑兵的不足使汉军在北方的战场上很难占据优势,还活着的开国功臣中,也没有擅长打野战的将军,汉朝只能忍。

我不由得又想起秦朝来,蒙恬将兵三十万收复的河套如今又被匈奴夺取,秦军征战天下所惯用的弩兵也已不见了踪影。战争是很多东西失去了传承,曾经的巨匠,军械,都在乱世的颠簸里失去了踪影。汉朝在一片废墟上重新建立着种种待完成的体系建设。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老嬴如果看见今日的人间,只怕会气昏了头,他执掌国家的时候可没有被外族欺负过。说起来对匈奴地府的作战计划已经被排在了阎君殿的桌案上,自然不会是因为阎君们的一时兴起。

地府不会因为阎君们的态度而随意的发动一场战争,天帝也不会允许地府发动这样的战争。对匈奴地府的作战计划其实是因为人间的事。匈奴总是在犯边,死了很多士兵在边关,又掳走了很多百姓回去。死去的匈奴士兵,鬼魂被收到我们所管辖的地府中,死在匈奴的百姓则被匈奴的地府接引。按照和佛界等地区的交流准则,这些鬼魂应该被送回原籍审决投胎,除非双方地府互相沟通过,否则不可在对方那里过久的滞留。

但匈奴的地府不太遵守这样的准则,也许是因为吞并了一些小地府,导致匈奴地府的主神有些狂傲,也许是人间战争的失利使对方的主神误判了我们的态度。总之,匈奴地府只是接收了我们送回去的鬼魂,而并未返回应该交还回来的鬼魂。

这样的结果自然只会有一个,就是阎君们已经决定了的武力解决。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动手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阎君们在等待嬴政的刑满释放,此外地府的军备也的确需要重新整顿整顿。阎君们的用兵请求已经请天帝审阅过,天帝很痛快的批准了,想来天帝也不是个忍得住气的性子。

地府这次的筹备很详细,毕竟距离上一次用兵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不知多少岁月。而且那时候地府并没有什么将士,还是阎君亲自动的手。

刚刚升为金仙的老二一个神仙就冲了过去,掀翻了那时候围绕在地府四周的十八个小地府,将之一一吞并,将十八个小地府的主神打入轮回。那时候的起因是因为对方收容了被天界追杀的几个邪神,天生地养的邪神。邪神最终被压倒了斩仙台,斩去了修为,镇压在西极勾陈上宫。

现在不是以前了,现在的地府兵强马壮,不太需要阎君们动手了。而且对方最强的也不过是天仙,拿来练兵正合适。

长安距离曾经的秦都咸阳并不远,比起曾经的咸阳城,今日的长安更多了几分富贵。我望向未央宫的方向,在那里,这个帝国的君王似乎并不开心。

刘盈的步伐很慢,脚步也很轻,这并不是他刻意如此,而是身体虚弱所致。太医说他并不适合过多的操劳,他只是苦笑,哪里有他操劳的份,他那位英明果敢的母后已经包办了他所有的操劳。

他今日要去拜访留候,那位被他母亲强行留在朝中的活神仙。他对留候很感激,如果没有留候,只怕他在太子的时候就被废掉了。他母亲也很感激留候,因为留候献计保住了他的太子位,他母亲才成为了今日的太后。大秦宣太后之后的第二位太后,秉持国政的伟大的太后。

刘盈又咳出了血来,推开旁边要来扶他的太监,晃着身子向宫外走去。

吕雉已经不再年轻,却也并未显得很老。她嫁给刘邦的时候正是青春年华,如今也不过才四十出头,还保留着一个女人所具备的美丽。但她不仅仅只拥有美丽,她还拥有着这个帝国最为至高的权力,同时还有着一丝难以去除的愁绪。

她总觉得儿子还太年轻,在国事上太过幼稚,驾驭不了那些曾追随刘邦开国的大臣,也挡不住在北方虎视眈眈的匈奴。

匈奴的冒顿单于又给她写了一封信,要很多的粮食和美女。她只能给,在这种事情上,她并没有太多选择的余地。

这个庞大的帝国也有她的一部分,开国的功劳并不仅仅属于刘邦和他的那群功臣,她与她的家族也付出了许多,她的委身下嫁就是最大的一种付出。她爱她的儿子,她爱这个帝国。

张良的府邸里,很多学子在庭院中跪坐,他们在等候这位传奇的人物讲授黄老之道的学问。在他们看不见的地方,是长安的城隍和所有不需要当值的判官兵卒。张良是天界的天仙黄石公弟子,虽然黄石公也只是一个天仙,但地府的神仙加起来也不多,很多阎君都还只是天仙的修为。张良作为仙人弟子,他的讲道对于城隍府的判官兵卒来说,是很有吸引力的。当然,城隍除外,长安的城隍是个地仙,碧游宫的三代弟子,和杨戬、哪吒同辈。虽然修行差的很远,却也是出身名门,过来听张良讲道也只是凑个热闹而已。

我是在刘盈进门的时候一起进来的,刘盈和学子们自是看不见我,城隍看得见我但并不认得我,城隍旁边的判官既见得到我,也认识我。

这个判官是夏朝末期的大臣,叫关龙逄,因进言而被夏桀所杀,被留在地府做了判官,后来地府派人入驻城隍府,他就交了申请,被派到了长安来。关龙逄是个很低调的判官,也是地府上一批封的鬼神之一。

“长安府判官关龙逄参见君上,君上何时到来?长安城隍府并未接道地府行文。”

城隍这才知道我的身份,也是施礼参拜:“长安城隍见过阎君大人,大人此来,可有吩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我摇头道:“无需如此,我来人间只是游历,并无公务在身,你们各自行事便好,无需在意我。今日到此,也只是来看看张良而已。十阎君很看好他。”

关龙逄笑道:“说起来我还接到过地府的行文,是十阎君发过来的,要求密切注意张良、萧何、陈平三个人,一旦死下来要在第一时间送往阎君殿,而无须经过判官府。”

我点头,说道:“是得盯好了,尤其是张良,张良是最有可能修成尸解仙的,一旦死下来可能就是地仙,你们要看住了,不要生出乱子。”

城隍笑道:“大人放心,我在长安布置了师门秘法,只要不是天仙,都跑不了。”

我问道:“可是碧游三才阵?”

城隍惊诧道:“大人怎么知道我师门秘法?”

我笑道:“昔年曾在碧游宫听道,有幸听闻。”

又和他们两个闲谈了几句,却见场上的学子都肃静了下来,张良缓缓的从内院出来,朝刘盈行了大礼。

刘盈将他搀扶起来,笑道:“今日是留候讲道,朕也是来听讲的,留候尽管施展,无需在意朕。”

张良再次躬身一拜。迈步走进庭院,学子之前有一个蒲团,那是给他准备的。他站在蒲团后面,却不急着坐下来,而是朝着东面又拜了三拜,众学子不解,张良也不解释。

我看见张良对着我和城隍的位置拜了三拜,有些惊讶,道:“他竟然可以感知到你我的存在,黄石公能教出这样的弟子,可见也不简单啊!”

城隍说道:“黄石公毕竟是玉虚宫的门下,赤精子的弟子,平日在天界虽然低调一些,却还是有些本事的。当然,和地府的诸位阎君相比,还是远远不及。”

我笑着点头,他这话不算是恭维。地府的神仙在同境界都要比天界神仙更加高远一些,大抵是见惯了生死,无谓了悲欢,更加贴近忘情的境界吧。

张良开始讲道,先是讲黄老之道如何治国,然后是如何修身,最后是如何静心。学子大多有一点不解,按照正常的顺序应该是先讲静心,然后才是修身和治国,为何颠倒过来!

我却知道,这是张良在传修道之法,可惜在场的都是庸才,无法领会。倒是刘盈有些感悟,却受限于体弱,无法参悟更多。

张良显然也看出了这一点。对刘盈拜道:“陛下身子太弱,有暇时,不妨抄写道德经,凝神静心,有助于养生。”

刘盈苦笑两声,并不答话,只是让左右内侍扶着走了。

等到皇帝走了,张良才又对着城隍拜道:“张良有幸,能引上仙到此,上仙可否现身一会?”

城隍尴尬的看着我,神仙一般是不会见凡人的,除非凡人先看到了神仙,这证明这个凡人有缘,可渡。但张良的情形有点不同,他是仙人弟子,但自己只是凡俗,虽能感应仙神,却看不见仙神。让城隍只觉得见也不是,不见也不是。

我看出他的尴尬,就说道:“你且去见他一见,他若问你天界和地府的状况,你不妨据实回答。”

城隍拱手应道:“是,谨遵大人令。”

城隍现身去见张良,判官带着兵卒在一旁等候,我不再过多逗留,嘱咐判官在城隍府给我留一间屋子之后,就离开了张良家,去见这长安城中的世情百态。

喜欢地府的五千年请大家收藏:(wuxia.one)地府的五千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