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奇幻 > 地府的五千年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换代

地府的五千年 第一百一十二章 换代

作者:张东楼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18:51:43 来源:书海阁

“惟居摄二年十月甲子,摄皇帝若曰:大诰道诸侯王三公列侯于汝卿大夫元士御事。不吊,天降丧于赵、傅、丁、董。

洪惟我幼冲孺子,当承继嗣无疆大历服事,予未遭其明悊能道民於安,况其能往知天命!

熙!我念孺子,若涉渊水,予惟往求朕所济度,奔走以傅近奉承高皇帝所受命,予岂敢自比於前人乎!

天降威明,用宁帝室,遗我居摄宝龟。太皇太后以丹石之符,乃绍天明意,诏予即命居摄践祚,如周公故事……”

姬旦说不清自己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看完了王莽的大诰。

在人间有名声是一种好事,没有哪个人不希望自己可以名垂千古。姬旦自然也有这样的希望,也实现了这样的希望,他当年所作的大诰至今都收录在人间的《尚书》里,日夜为儒生拜读,奉为经典。

但当一个别有用心的人,模仿着自己写了一篇“大诰”的时候,就不太那么好了,很容易把自己的名声也给牵扯进去,姬旦觉得自己和王莽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人间所流传的却和姬旦所想的不同,人间都在说王莽是再生的周公,是治国平天下的贤良圣人。

要不然为什么朝廷可以平定了去年的两起叛乱呢?这不就是摄皇帝奉承天命的证据么!

人间的风气总是易被一些表现所左右,地府其实也没差多少,毕竟居住在地府的鬼绝大多数都是近百余年内从人间死下来的。

哀章献上了两检铜匮,“天帝行玺金匮图”,“赤帝行玺某传予皇帝金匮书”。

刘邦站在望乡台上,对着人间大骂。什么天帝行玺,什么赤帝行玺?说的好像这群神仙们关心人间变迁似的。他死下来也有二百年,还没听说过天帝有下过一次有关于人间的旨意。

于是刘邦找刘恒写了一份举报信,亲自送到了阎君殿。将竹简送至老大的眼前,自己站到阎君殿的大殿中央,脑袋微微上扬,双手抱在怀中,目光中满是正气。

“哀章冒天帝及赤帝命,祸乱人间。以私心而鼓窜王莽篡位,实为天下之公贼也。天帝总掌万物,地位何其超然。赤帝试尝百草,乃有医药五谷。二帝何其公正也,今哀章假天帝、赤帝之名,有损二帝之声誉。刘邦虽职卑位贱,亦对哀伤所为气愤非常,请诸阎君上禀天帝,处哀章于典刑,以明天地之公心也。”

老大的眉毛动了动,道:“当初谁说自己赤帝子来着?是不是也该明正典刑?”

刘邦脑袋低下来,道:“不一样,我当初是无心而为。哀章是刻意冒称天命,不能一概而论!”

老五看了看鬼谷子,递了个眼神。争辩这种事,鬼谷子最擅长!好歹是纵横家的鼻祖,吵个架什么的都是小意思!

鬼谷子接到老五的眼神,翻了翻眼皮,道:“地府律令,诛行不诛心。不论心思如何,只论所作所为。刘邦,姑且算你无心,但你冒赤帝子,蛊惑众人追随,祸乱大秦,是否也该定罪呢?”

刘邦见鬼谷子下场,有些慌张。鬼谷子在学山上有个学宫,是鬼谷门下的弟子共同出资修建的,鬼谷子偶尔会去讲讲学,他也去听过,深知鬼谷子的厉害,不得不谨慎一些。

想了片刻,道:“秦二世无道,天下都在造反,假冒天命的人多了去了,不能只揪着我一个吧。现在人间还算安定,哀章为了自己升官而伪造金匮,私心太重。”

鬼谷子道:“地府不管生前刑罚,只管死后论定功过。等哀章死下来,可以因此事而加重定罪,但要定他的罪你也跑不了,你自己想好再来说。”

刘邦拱拱手,一溜烟的跑了。

老六撇撇嘴,对张良道:“你这主公不行啊,当年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跟着他干的?”

张良笑道:“汉王虽行事轻佻了些吗,却知民疾苦,又肯于纳谏,善于用人。实是秦末的明主,诸位不能以神仙之身看人间之事,难免有些偏颇。”

我们都各自点头表示认同,张良说的很对,不用用神仙的视角去看人间的凡人。神仙和凡人的区别天上地下,凡人辛苦生存一生,于神仙言,也不过是匆匆转瞬。

刘邦发家之间,不过一介草民,嬴政巡游天下之时,他还在人堆里看热闹。等到后来起兵有了些规模,又被项羽追着欺负。秦末六国复立,群雄遍地,最后坐了江山的却是他刘邦,小觑一个开国皇帝,那是真的在开玩笑!

王莽在一阵纠结之后,还是采纳了哀章的金匮策书,决意代汉为新帝。

王政君抱着小小的刘婴,把当年嬴政传下来的传国玉玺狠狠的摔在地上,摔破了玉玺一角。

王舜浑不在意,缺不缺角的都是小事,只要太皇太后肯把传国玉玺交出来就好。恭敬的从地上捡起玉玺,双手捧着,一路奔到未央宫。

双膝跪倒在王莽身前,把玉玺用双手捧着,大声道:“太皇太后已献出传国玉玺,臣为陛下贺,愿陛下万年!”

王莽取过玉玺,看到破损的一角,道:“传国玉玺怎会缺了一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太皇太后年迈,取玉玺时不慎跌落,因此磕破了一角。”

王莽眯着眼睛道:“真是不慎跌落的?”

王舜把头抵在地面上,恭敬道:“臣不敢欺瞒陛下!”

王莽这才笑道:“传旨下去,在未央宫搭建受禅台,三日后朕要在台上受汉帝禅位。另置酒宴于未央宫,以谢太皇太后献玺之意。”

“臣遵旨。”

王政君终究还是赴了未央宫的酒宴,压着自己的不快和这群狼子野心的亲戚们吃饭。她是历经数朝的人物,从宣帝时代至今,从宫女到太皇太后,也是走过了无数的明争暗斗。自己年纪大了,生死无所谓,但刘婴还小,还需要活下去。

王政君给了自己坚持下去的理由,虽然这理由,有那么些许的可笑。王莽的官是她给的,王莽摄政是她许的,等到王莽大势已成,位号已定,还留一个传国玉玺又有何用呢?

很多人的一生,并非遗憾在短命上,而是遗憾在活的太久、太长。活的短命固然可悲,但活的太长也未必是幸事。刘彻就是活的太长,若是早些死了,没有巫蛊之祸,他又何苦到地狱里泡上一年,又何苦被后世人诟病。

王政君若是也能早些死了,或许王莽也就成不了事。这世上并没有太多的若是,已发生的事会自然的变成注定的历史。无人可以更改,更无人可以回到过去。

老七站在杜陵原上远远望着长安,天子气即将易主,人间的气运有些躁动。他看过很多改朝换代的事,从地皇时代至今。从禅让到反叛,再到篡夺。见过伊挚囚禁太甲,三年后又还政。见过姬旦代王位辅佐成王,见过霍光废立皇帝而不自立。

这世上的种种执着,拿起了,又何必去放下呢?

“叔叔,阿娘叫我喊你去吃晚饭了!今天爹打了两只兔子,有肉可以吃呢!”

老七蹲下身,把幼小的孩子搂在怀里,笑道:“宰予喜欢吃肉么?”

宰予晃着自己的小脑袋,道:“宰予最爱吃肉了!肉好吃!”

老七道:“那叔叔教你本事,宰予有了本事,以后打多多的猎物,吃好多的肉好不好?”

宰予是个聪明的孩子,当即跪在地上,对着老七磕了三个头。

老七笑的很开心,这天地的道理桎梏了多少痴儿,平淡的神仙世界如同一潭死水,也该被砸出一丝波澜了。

夕阳西下,又自东方升起。

王莽穿着一身黄色的华服,面容恭敬的站在受禅台上。王政君抱着还不懂事的刘婴跪坐在北面,这是帝王的位置,今日就要让给王莽坐了。

刘婴抱着王政君,双手抱得有些紧,他还不懂什么叫做禅位,也不知道今日即将发生的事会对他有怎样的影响。他只觉得今天的人有些多,他有点怕。

王舜奉着金策,从台下一步一步走到台上,面南而立。宣读哀章所伪造的天帝、赤帝行书。

王莽从小皇帝手里接过汉室皇帝所用的天子六玺,一旁的宦官献上传国玉玺。

王政君抱着刘婴从位上起身,坐到西侧,王莽朝着王政君怀里的小皇帝拜了三拜,坐到北面的君位之上。

王舜第一个下拜,群臣皆跪伏,高呼陛下万年。

王莽入汉高祖庙祭拜,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改元始建国,易服改色。

人间自然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却并未有什么反对王莽登基的议论。反倒是地府里的汉朝诸皇帝,聚在一起痛哭了一场。

偌大的家业,两百年的江山,就在一朝之内换了新主人,天下无一人为刘氏不平。就连那些分封出去的宗室诸侯,也都默认了王莽这位新帝。

刘邦去找吕雉喝酒,就在草场上的秦军大营。秦朝的臣子们并未对刘邦有什么嘲笑,亡国之恨他们也都经历过,知道其中的感受。

都是可怜人,又何必嘲笑可怜人呢。

吕雉也不是很开心,汉家的江山有她的一半,虽说自刘恒起,人间的皇帝就和她没有血缘关系了,但好歹汉朝还是汉朝,皇帝还是姓刘,对她吕雉再不服气,也要乖乖的供在庙里,四时祭祀不敢有缺。

如今汉朝成了新朝,她吕雉又能有谁来拜祭呢。

这对汉朝开国的帝后,就在军帐之中对饮,一坛又一坛,酒气弥漫了周边十几丈,酒坛的碎片铺满了整座营帐的地面,何其狼藉。

喜欢地府的五千年请大家收藏:(wuxia.one)地府的五千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