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93章 枕中袐书

麒麟阁传 第93章 枕中袐书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年关将至,典属国苏武病重,病已亲自探望。苏武握着病已手道:“陛下,微臣要走了,能得陛下厚待,微臣死而无憾了!”病已感叹道:“典属国有没有什么人想举荐给朕?”苏武摇摇头道:“陛下英明睿智,百年难见,不必微臣代劳!微臣此生只有两个愿望,一是希望大汉太平昌盛,二是希望爱妻犬子能够平安顺遂!”

  病已感动落泪,招招手道:“把他们带进来!”不久一个五十多岁的华贵妇人缓缓而来,身后跟着一位三十多岁的男子,妇人气质脱俗,男子长得样貌俊朗。两人均穿着匈奴服饰,显得十分另类。病已拍着苏武手背道:“爱卿的愿望也是朕的愿望,如今朕先帮爱卿实现愿望,也希望将来爱卿助朕实现愿望!”

  待病已离开,妇人轻轻移到窗前,早已泣不成声。苏武虎躯一颤,握着妇人的手,突然想起悠悠往事,顿时老泪纵横。

  当初苏武在北海生活了五、六年,一日单于的弟弟于靬(qian)王到北海打猎,恰巧遇到苏武。听闻苏武擅长编制猎网,矫正弓弩,于是命人赐给苏武马匹、牲畜、服饰、穹庐等,奉若神明。后来又给苏武送来一个貌美如仙的女子,正是部落的贵族之女。后来于靬王去世,他的部落往西迁移。苏武的妻子因为有了身孕,不愿离去,但苏武既食不果腹,又不会接生,只好忍痛让爱妻随着部落远去,只剩一个人孤零零生活在北海,度日如年。

  如今望着爱妻趴在胸前,苏武泪中带笑道:“老天爷对我不薄啊!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见到爱妻虎子!”

  不久苏武去世,病已十分感伤,擢拔其子苏通国为郎官,赐金百斤。羽林令史高等皇亲、车骑将军韩增、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宗正刘德、给事中梁丘贺等都很敬重苏武,常常前往探望苏武。听闻苏武去世,众人哭得泣不成声。

  神爵三年(前59年),春,丞相魏相重病,病已亲自前往探望。魏相握着病已手激动道:“陛下,微臣也要走了。微臣临走时,有个请求望陛下答应。如今天下官吏俸禄少,尤其是地方官,这样下去必然酿成大患。他们是百姓的父母官,一旦俸禄不足以养家,必然心生贪念,贪念生就会鱼肉百姓,贪墨公款,官官相护,狼狈为奸。要想让正直之人能够弃恶向善,只有一个办法,提高底层官员俸禄,让他们衣食足而知荣辱!”

  病已感慨万分,早已泪湿眼眸,“朕早就说过要提高官员俸禄,只是这几年西边战事不断,这件事就耽误了。爱卿放心,朕立刻下旨。来人!”梁丘贺忙上前道:“臣在!”病已扬声道:“拟旨,官吏贪墨横行,国家迟早灭绝!如今小吏勤于政事而俸禄稀少,想让其廉洁奉公岂不是太难了?圣人说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吾辈当谨记!今后俸禄百石以下者,增加一半俸禄!使人人退不用为子女衣食发愁,进能为国尽忠尽职,何愁大业不成?”

  魏相感动不已,笑着离去。病已暗暗伤怀,想起这些年魏相从河南太守升为扬州刺史,再擢拔为谏大夫、大司农,再加封给事中,出任丞相,每次建言献策,多符合病已心意。为相九年,官员升降有序,各依照才德和功绩,百官多称赞,百姓多夸口。如今突然撒手人寰,病已感伤不已,赐金百斤,上谥号宪侯。

  魏相去世数月后,病已命群臣举荐丞相人选。群臣纷纷举荐御史大夫丙吉,丙吉忙推辞道:“在下没有什么才能,只会萧规曹随,还是另选贤能吧!”病已稍稍为难,一时想选用丙吉,又恐他无法胜任,惹来非议,反倒对不起他。

  宗正刘德大笑道:“御史大夫何必推辞?当初魏相为相九年,说的最多的就是四个字:奉行故事!什么是奉行故事,就是萧规曹随,就是按照老规矩办事。魏相这四个字与御史大夫的四个字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微臣以为大汉正值走向巅峰之时,更需要一个稳重而宽仁之人辅佐陛下成就千秋大业!”

  病已大喜,立刻封丙吉为丞相。丙吉为人宽仁,谦逊有礼,从不因为小事而处罚人,群臣都称赞他识大体,顾大局。病已又命群臣举荐御史大夫人选,群臣莫衷一是。

  刘德举荐大鸿胪萧望之,“陛下,丞相萧规曹随,已经够宽仁,如果御史大夫还任用宽仁之人,只怕不能威慑群臣。大鸿胪当初担任谏大夫、丞相司直时,严格律己,严以待人,为百官忌惮。这样的人才能成为陛下手中的利器,为陛下推行霸道和王道结合尽心尽力!”

  右扶风陈万年举荐廷尉于定国,丞相丙吉举荐京兆尹张敞。病已见众人意见不一,只好给三位候选人三个月的时间考察,再定人选。

  由于御史大夫空缺,有些官员开始放松警惕。半个月后,大鸿胪萧望之上奏弹劾左冯翊宋彊。萧望之扬声道:“陛下,最近半个月,左冯翊盗贼增多,官府缉捕不利。如今继续纵容下去,只怕三辅的大好局面就被左冯翊破坏了!”

  宋彊大骇,忙下跪请罪。病已怒道:“朕当初擢拔你,是因为你治理政绩凸出。为什么到了左冯翊,反倒不如在地方?”宋彊请罪道:“微臣一时疏忽,望陛下责罚!”病已叹气道:“降宋彊为武陵太守,迁东郡太守韩延寿守左冯翊。”丙吉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没说。

  韩延寿曾担任颍川太守,多次治绩第一。这次出任左冯翊,立刻将在颍川的模式搬到了左冯翊。当初颍川太守赵广汉命百姓相互举报,以至于百姓多仇怨。后来韩延寿到任后,聘请贤士,制定礼仪,修治学官,推行教化,颍川风气逐渐朴素。后来迁任东郡太守,依旧表彰孝悌,广纳谏诤,打压豪强,清除盗贼,一郡太平。在东郡三岁,令行禁止,断狱大减,百姓纷纷称赞。离开东郡时,数万百姓自发相送,韩延寿泪湿眼眶,挥泪离去。

  这次来到左冯翊,听闻高陵县民风不淳朴,常有兄弟之间为争田诉讼的,韩延寿感慨道:“幸而我来了,否则百姓岂不是要自相残害?先前左冯翊不能宣明教化,以至于百姓骨肉相争,风气渐坏!前左冯翊虽然是罪魁,其余官员难道就无罪吗?”县令等人惭愧不敢抬头,左右询问韩延寿如何解决,韩延寿叹气道:“今日本官不舒服,暂不听事,明日再说!”

  韩延寿闭门自省数日,高陵县上下官员纷纷惊惧,数日后县令、县丞、三老、蔷夫、游缴等上下几十人官员齐齐前来负荆请罪。韩延寿命左右将众人请到堂上,扬声道:“诸位,本官不是来追责的,是来纠正错误的。听闻如今高陵风气越来越差,百姓手足相告,毫无孝悌可言。恕我直言,这样下去,高陵县还有救吗?”

  县令等人纷纷请韩延寿赐教,韩延寿叹气道:“我没有什么好赐教的,你们速速把各宗族长请来,告诉他们,哪个宗族再有自相争讼者,立刻把这个宗族的族长抓起来。”自此,百姓纷纷传言韩延寿治理严厉,都不敢再犯。

  宗正刘德瞧出问题,却没有上书。私下与丞相丙吉议论,二人都觉得韩延寿治理缺乏公正,是变相高压政策,不能推广全国,更不是长久之策。这时丙吉感慨道:“陛下最近迷上了神仙之术,这个时候就算说了,也未必有用,过些时日再说吧!”

  刘德回到家与儿子刘更生提起这事,刘更生大喜道:“爹,咱们不是有一本奇书吗?”刘德有两个儿子,长子刘安民,次子刘更生。后来刘更生改变刘向,是著名经学家。

  听刘更生一说,刘德大惊,想起了那本《枕中鸿宝苑袐书》。《枕中鸿宝苑袐书》是当初淮南王刘安的宾客撰写,其中多是刘安的炼丹术和长生术等思想的精华。刘德左思右想,摇头道:“不妥啊,陛下是圣明君主,万不能相信这些东西,否则必然步先帝后尘。”

  刘更生却不以为然道:“爹这话不对,如果陛下能够长命百岁,大汉必然能够繁荣昌盛!再说,当初淮南王依靠炼丹术迅速暴富,这是事实。就算爹不信长生丹,也应该相信炼丹术。如果炼丹术成,将来我大汉何愁金银?一旦有了强大的财力,横扫天下是易如反掌!”

  刘德沉思许久,叹气道:“你要献宝书,爹不反对,但你要毛遂自荐为陛下炼金,爹不同意。万一炼不好,就是欺君,风险太大。你现在已经是谏大夫,只要老老实实做事,将来陛下必会重用你。何必冒险?”

  刘更生大笑道:“爹,富贵险中求啊!何况,儿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大汉!万一侥幸成功,陛下立时能扫平**,成千秋大业,那时儿也会千古流芳,岂不比庸庸碌碌一辈子好?就算不成功,为了大汉,也值得一试!总要有人第一个啃骨头,何况儿是依照古书制造,已经成功了一半,不是吗?”

  刘德依然不同意,“你哥现在是右曹郎中,咱们家族也有二十多人担任郎官,咱们家族可谓兴旺。论财力,陛下年年赏赐财物巨厚,咱们家已经有财力数百万钱。再者,钱财太多只会使百姓痛恨,毫无益处,这就是爹设立义馆接济乡亲的原因。”

  刘更生听不进去,执意进献《枕中鸿宝苑袐书》。病已大喜,笑问:“这是什么东西?”刘更生铿锵有力道:“启禀陛下,这是当初淮南王的宾客写成的奇书,里面有炼丹术、长生术、易容术等。尤其是炼丹术,当初曾使淮南国迅速致富。”

  病已诧异道:“什么是炼丹术?是不是炼制神仙长生药?朕对神仙有兴趣,却不相信凡人能够长生不老。自古多少人炼制丹药,上有秦始皇,下有孝武帝,都迷信能够长生不老,可最后都化成一捧黄土。”

  刘更生笑道:“陛下,微臣不是要炼制长生药,而是要炼制黄金!”病已大惊,刘更生忙解释道:“这奇书上记载有秘方,可以将铅、锡、铜等炼成黄金!如果炼丹术能够成功,将来大汉必然富有四海,横扫**!”

  病已大喜道:“你这哪里是炼丹术,分明是炼金术!能成功自然好,朕必为你封侯!只不过炼金术,朕怎么听起来有些玄乎?你有没有把握?”刘更生抬手起誓道:“如果不成功,微臣愿意伏法!”病已欣喜万分道:“好,你悄悄进行,不要被人知道了!需要多少东西,朕命人给你送去,你只管放手去做!另外,大概多久能成功?”

  刘更生喜上眉梢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尽快完成。只不过炼金术需要时间,微臣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病已拍掌道:“好,极好!一年只怕不够,朕给你三年时间!三年后,你来复命!这期间,朕不干涉你,只要能成功,浪费再多东西朕在所不惜!”刘更生大喜,当即献上易容丹。

  病已拿着锦盒来到鸳鸯殿,琴棋正教小公主敬武识花,病已静静站在一旁,没敢打扰。待敬武跑开,病已轻轻从后面抱着琴棋,笑道:“妹妹辛苦了!”琴棋回眸一笑道:“哥哥辛苦了!”两人坐在寻琴亭中望着亭外敬武玩耍,琴棋忙嘱咐道:“香儿,看好了公主!”侍女忙遵命。

  望着她关心备至,病已轻轻拿出一个锦盒,在她面前晃了晃。琴棋一惊,“这是什么?”病已笑道:“这是易容丹,可以使人青春常驻!”琴棋大喜,轻轻打开,发现里面有一枚棕色丹药,大如鹅蛋。病已指着其中一枚道:“这可是炼丹术士向朕进献的,据说能够延年益寿。”

  琴棋犹豫许久,合上锦盒笑道:“生同衾死同穴,我不想一个人孤独终老!”病已感动不已,搂着琴棋,静静望着花开花谢,望着远处敬武在花间游戏。琴棋喃喃自语:“希望将来敬武也能遇上一个像哥哥这样的人,我就放心了。”病已淡然一笑道:“只要她平平安安就好,朕不求别的。”

  后来锦盒被敬武拿走,丹药不翼而飞。琴棋本不打算吃,自然也没在意。不经意跟病已提起,病已也淡然一笑,并没有在意。

  秋七月,阳都侯张彭祖在侯国被小妾毒杀。消息传来,病已哀伤不已,琴棋更是哭得伤心欲绝。病已命人厚葬,亲自吊丧。群臣纷纷吊丧,无不悲伤。

  后数日,御史大夫候选人考察期已过,病已召集群臣道:“自从御史大夫空缺,如今三个月已过,之前众卿举荐的三个人政绩如何?”大鸿胪萧望之、廷尉于定国、京兆尹张敞齐齐出列,站在一旁。丞相丙吉、宗正刘德、右扶风陈万年也齐齐出列,先后奏报。

  丙吉道:“陛下,近三个月来,京兆尹地区盗贼案不足十件,可见京兆尹治理有方,民风向善!”刘德笑道:“启禀陛下,大鸿胪弹劾前左冯翊有功,正是合适之人选!”陈万年接着道:“陛下,廷尉复审死刑案,近三个月平狱十二起,堪称良吏。”

  病已权衡左右,于是擢拔大鸿胪萧望之为御史大夫。又迁少府李彊为大鸿胪,封守尚书令梁丘贺为少府,执掌宫廷钱赋。萧望之为官持节公正,严格按律法办事,百官震悚。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向了左冯翊韩延寿,令天下震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