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87章 为民请命

麒麟阁传 第87章 为民请命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秋八月,京兆尹袁遗两年试用期满,病已命群臣评议,众人纷纷不语。又问御史大夫丙吉,丙吉叹气道:“听闻京兆尹这几年风气不太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

  散朝后病已召来卫将军张安世询问,张安世铿锵有力道:“陛下,应该罢免袁遗。这几年京兆尹盗贼横行,袁太守不能制止,简直是慵懒!”病已怒道:“他之前不是很勤政,怎么到了京兆尹就变了?”张安世皱眉道:“天子脚下,面对的是虎狼背景的人,如果没有魄力和定力,根本无法治理好京兆尹。微臣请求罢免袁遗,另择贤明!”

  病已正要下旨,突然瞅向张安世,只等他开口称病。张安世一愣,果然称病告退。病已大笑,下旨罢免袁遗。召集群臣,命众人举荐贤吏。丙吉上奏道:“启禀陛下,胶东相张敞在胶东治理政绩很突出,应该可以胜任京兆尹。”病已叹气道:“张敞是有将相之才的人,不适合当利器使。颍川太守黄霸最近如何了?”

  丞相魏相立刻明白病已心意,上奏道:“陛下,黄霸在颍川政绩突出,待微臣细细上奏!”

  黄霸治理颍川,明察秋毫,对百姓宽大仁慈,深得吏民拥护。为了赡养鳏寡孤独,黄霸命邮亭、乡官在官田养殖鸡鸭猪羊等,又劝贫穷者亲朋好友助人为善,然后布告奖励。为了劝民向善,弃盗从良,黄霸命父老、师帅、伍长等定期在百姓中宣扬孝悌之义,以及指点百姓耕桑、殖财、畜养等,帮助百姓发财致富。

  原本这些柴米油盐的事,一般人并不感冒,但黄霸身体力行,事事做到细致入微。有时候不能亲自视差民情,便命官吏代替自己。待官吏回来时,黄霸必细细询问,且暗中参考其他人的说辞,辨别真伪。属下一开始耍小聪明,逐渐尝到了厉害,不敢再隐瞒。黄霸也逐渐足不出户就能了解辖区民情,采取相应措施。连当地盗贼也不敢继续留在颍川郡,纷纷逃入其他郡,颍川大治。

  除了百姓对黄霸交口称赞,连官吏也对黄霸赞不绝口。每到官吏犯错,黄霸总是先教化一番,然后论罪处罚,目的在于让官吏能够知错改错,逐渐成长。一日许县县丞年老,耳聋,颍川督邮上奏黄霸,建议罢免县丞,另择贤明。但黄霸亲自查看县丞事迹,一口否决了。黄霸感慨道:“此人虽然年老,但尚能够治事,岂能因为耳聋就驱逐?而且此人贤明,在任多年从没有一件恶事,实在是难得。贸然更换,必然耗费州郡钱财,使奸吏能够趁机祸乱百姓。”

  在黄霸的治理下,颍川安定,百姓祥和,都称赞其贤明。黄霸治理颍川期间,百姓户口年年增加,监狱犯人年年较少,民间诉讼也逐渐减少,堪称盛世。

  听丞相魏相娓娓道来,群臣纷纷赞叹,病已也赞不绝口,当即征黄霸守京兆尹,试用一年。黄霸离开颍川时,数万百姓自发相送,个个泪如雨下。黄霸宽慰众人道:“诸位父老乡亲,你们放心,陛下是圣明君主,他必会找一个同样贤明的人来当你们的府君!我这次调入京城,只是暂时担任京兆尹,用不了多久,我说不定还会回来!”

  黄霸担任京兆尹后,屡屡犯错,先是擅自征发民众修建驰道,而没有先上书请旨;接着征发骑士前往北军服役,但供给马匹不合格,属下涉嫌贪污。又推荐乐陵侯史高担任太尉,取代故大将军职务。

  病已大怒,召来守尚书令梁丘贺,命他前往训斥黄霸。梁丘贺铿锵有力道:“府君,陛下派我来训斥你,跪听陛下口谕!”黄霸一惊,忙跪听。梁丘贺扬声道:“太尉一官废除已久,其职责由丞相兼管,这是为了息武兴文。先帝创业未完,百废待兴,国家民生凋敝。朕即位以来,无时无刻不想着为江山谋福,为百姓谋利。若外敌入侵,左右大臣都可领兵出征,何须太尉手柄大权?且任命将相是朕的责任,不是卿可以过问的。”

  黄霸大骇,忙谢罪。梁丘贺扶起黄霸,叹气道:“府君,你治理政务天下第一,为何到了京师屡屡犯错?是不是想重回颍川当太守?那羽林令是何人?陛下的近臣,也是陛下的舅父。难道陛下对自己的近臣不了解吗?何劳你越职举荐他?”黄霸冷汗直冒,连忙摘下帽子谢罪,躬身不敢抬头。

  几日后侍御史弹劾黄霸违背军律,有僭越之罪。病已叹气道:“黄霸治理地方功劳甚大,没想到来到京城,唉,令朕很失望啊!莫非他是故意的?”

  梁丘贺笑道:“陛下,微臣给陛下说个故事吧!当初颍川有一家富户,兄弟俩在一起生活,媳妇先后怀孕。后来长媳生了个死胎,生怕被人戳脊梁,所以一直瞒着不敢告诉别人。等几日后次媳生下男孩后,长媳竟然占为己有,说次媳生了个死胎。这个案子一连打了三年,三任县官都没能解决。”

  病已大惊,急问。梁丘贺感慨道:“后来有一个太守到了颍川,派人把孩子抱到官府,又召来两个儿媳,命二人抢夺,说谁能把孩子抢走,便将孩子判给她。两人顿时急红了眼,争相撕扯。长媳力气大,很快把孩子抢到怀里。次媳只顾撕扯长媳,不敢抢夺孩子,最后败下阵来,哭得稀里哗啦。就在众人都以为孩子要判给长媳时,这个太守突然说孩子是次媳的。”

  病已大笑道:“朕知道了。长媳对孩子不管不顾,自私自利;而次媳知道就算抢不到孩子,这孩子还在他们家族,但如果争伤了孩子,那就是孩子永远的伤痛。这个太守很睿智啊,不会是黄霸吧?”梁丘贺笑而不语。病已苦笑道:“朕知道了,传旨,降黄霸为颍川太守,贬秩俸为八百石,比郡丞略高。命他反省己过,不要再明知故犯,否则朕两罪并罚,决不轻饶!”

  待黄霸出了京城,随从纷纷替黄霸惋惜,唯独黄霸怡然自得。众人吃惊,黄霸笑道:“我年轻时曾与一个相士一同乘车出游,途中遇到一个貌美如花的女子,那相士说:‘此女子有福象,天生福痣,将来必是富贵之人。’我当时非常怀疑,那相士大笑道:‘如果算得不准,我立刻烧了相书。’我这才深信不疑,亲自下车询问。得知那女子是乡里巫姓人家的女儿,于是择日托媒前往提亲,娶为正妻,后来果然步步高升!我相信那相士绝不会说错,不出数年,我还会回来的!”

  元康四年(前62年)春,卫将军张安世病,上书归还侯爵,请求辞职归乡。病已对张家感情很深,不肯批准。又亲自探望张安世,握着他手道:“将军,琴棋又怀孕了,朕还等着你们往后护着钦儿,你要好好养病,千万不能倒下!朕给你带来了侍医,她们医术高超,个个出类拔萃,将军放心,不会有事的。”

  张安世感激涕零,老泪纵横道:“陛下……老臣……陛下对老臣恩重如山,微臣没齿不忘!微臣就算是死,也要死在职位上,为陛下站完最后一班岗!”病已感动不已,当即赐轻车接送,派甲士护卫。

  不久御史大夫丙吉上奏,“陛下,听闻各地执法非常死板,连**十岁的老翁老媪都要连坐,让人心寒啊!”群臣齐齐附议。病已也欣然点头道:“传旨下去,今后八十岁以上者,六岁以下者,非诬告、杀伤人者,皆无须连坐。另外,派太中大夫李彊等二十人寻访天下,观览风俗,察问民情,考核吏治得失,并举荐有特殊技艺者,人数不限。”

  后将军赵充国趁机上书道:“陛下,之前丞相建议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出使诸羌,如今义渠安国已经回来了。”病已大喜,立刻召见义渠安国。义渠安国上奏道:“陛下,微臣有辱使命,望陛下治罪!”

  众人大惊,义渠安国惭愧道:“微臣到了羌族,先零部落酋长提出要北渡湟水,到汉民不种田的地方畜牧。微臣不敢答应,于是回来请示。不过途中听闻羌人擅自渡过湟水,到汉民不种田的地方畜牧,由于羌人众多,当地官员不能制止。”

  赵充国大怒,“陛下,义渠安国有辱使命,应该依法治罪!”病已摆手道:“罢了,现在诸羌是什么情况?”义渠安国上奏道:“启禀陛下,如今先零部落与各个羌族部落酋长数百人握手言和,订立盟约,似乎打算共同侵扰我大汉边郡。”

  病已又惊又怒,询问群臣意见。赵充国率先道:“陛下,如今羌人已经成为大患,微臣觉得有三个危险,一是羌族原来各部落互相攻击,易于制衡,如今‘解仇合约’,同仇敌忾,只怕会成为西域玉路的强大威胁。二是羌族与其他种族联合,一旦这种局面形成,不光玉路威胁,只怕西域也会险入危险境界。三是羌族与匈奴联合,两家早就眉来眼去,如果让他们联合,后果不堪设想。羌族在南,匈奴在北,必会联手夹攻我大汉。真是如此,不光西域不保,只怕凉州也危险了。”

  丞相魏相急问:“后将军有什么好的建议?”赵充国笑道:“微臣有一计,提前做好应对之策,所谓防患于未然!一是,在加强边郡对羌人、匈奴的监视,时刻留意两家动向。二是增加边防兵力,应对突发事件。三是,派人结交羌族小部落,安插人进入羌族刺探各部落情况。四是,先稳住匈奴,匈奴不动,羌人翻不出大花。”

  病已欣然采纳。四条建议刚施行,羌人部落果然有了动静。小月氏部落的羌侯狼何派人到匈奴借兵,打算攻击鄯善、凉州,以切断汉朝与西域的通道。

  小月氏部落是月氏人的分支,当年一部分月氏人逃入祁连山,与当地的羌族杂处,被称为“小月氏”。汉武帝北击匈奴后,小月氏归附汉朝,与湟水附近汉人杂居,被称为湟中月氏胡;后又与张掖附近羌人杂居,被称为湟中义从胡等。其后汉朝开发河西﹑湟中地区﹐小月氏被迫向东北迁徙﹐游牧于湟中﹑令居一带,拥兵上万。小月氏与羌族互相融合,逐渐成为羌人,被称为羌虏。其中羌侯狼何正是小月氏与羌族融合后的分支部落首领。

  病已听闻狼何狼子野心,大怒,询问众人该如何应付。丞相魏相、御史大夫丙吉联名上奏,请求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再次持节巡视诸羌,威慑众人,分辨善恶。赵充国举荐酒泉太守辛武贤,不过群臣多附议丞相。病已铿锵道:“那就派光禄大夫前往,你记住,如果有愿意与我大汉和睦相处的,赠送礼物,以表心意。如果有人要与大汉为敌,你告诉他们,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

  不久琴棋生下小公主,病已欣喜若狂,赐名敬武。又宴请群臣,赐天下百姓钱财,普天同庆。

  数月后,噩耗接连传来。先是右扶风尹翁归病死,临死前尹翁归握着病已手道:“陛下圣明,是千古难得的明君。粮食年年丰收,今年稻谷更是低到五钱一石,百姓终于不用为吃穿发愁了。天下已经连续五年没有饿死一人了,微臣替百姓多谢陛下!愿陛下重用贤吏,再为百姓谋利!”

  病已感慨道:“这不是朕的功劳,恰是卿等的功劳。如果没有你们在下面为百姓劳心劳力,兴修水利,扶助农桑,打压豪强,治理贪腐,平冤狱,百姓哪有幸福安康的生活?这几年百姓终于不用为挨饿受冻忧心,但如何增加百姓收入才是关键。朕打算鼓励百姓养蚕缫丝,还有做手工艺。另外命天下郡吏雇佣百姓兴修水利,雇佣百姓修建官宅民居,为百姓增加收入。至于其他的,还要听取你们的意见,再做定夺。”

  尹翁归大喜,仰天大笑,竟笑中离去。病已感伤不已,听闻尹家没有余财,于是赐金百斤,为尹家治丧。又擢拔尹翁归儿子为郎官,戍卫禁中。尹翁归去世不久,张安世病重,病已大骇,亲自前往探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