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58章 变本加厉

麒麟阁传 第58章 变本加厉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太子刘奭吃完柑橘,将其余水果交给两位保母,趁机告退。婢女涂春燕恨得咬牙道:“皇后殿下,这个八岁的小娃对您戒心很重,不好下手啊!”成君叹气道:“我当然知道,你说该怎么办?”涂春燕阴笑道:“奴婢有一个方法,可以让他毫无防备!”

  刘奭回到东宫,两个保母命人将其余水果分吃,众人却丝毫没有异常。刘奭感慨道:“母后没有害我之心,咱们是小人之心度了君子之腹。”保母小心翼翼道:“殿下,您千万不能这么说,防人之心不可无。而且,之前不是有人闯宫吗?”刘奭陡然想起那日有人借送食材之名闯入东宫,虽然后来被丙吉斩杀,但每每想起这件事,他总是心有余悸。

  再次来到长秋宫,皇后再次赐食,涂春燕低头端着水果慢慢逼近,眼神透着一丝狠厉。刘奭先拜谢,一瞥水果,没敢动手,小声道:“儿臣这几日肚子不舒服,这水果还是留着过几日再吃吧!”

  成君亲自剥了一个橘子,笑道:“母后知道你最爱吃柑橘,这是各地刚进贡的。”见成君亲自剥了橘子,刘奭忙上前接过,眼神慌乱,不知道该怎么办。保母上前接过,笑道:“皇后殿下,陛下有诏,太子年少不懂事,凡是可以进食的,都必须奴婢亲自试过,方可给太子吃,望殿下恕罪!”她话音刚落,捏起一瓣柑橘塞入口中。

  涂春燕上前夺下柑橘,一把将保母推倒,怒道:“胡卿,你放肆!皇后面前哪有你说话的份?还不滚下去?”胡卿不屑一顾道:“你是皇后的奴婢,我是太子的奴婢,都是奴婢,谁也不比谁高贵。何况奴婢亲自尝过,太子即便出了事也与皇后殿下无关,奴婢这是在帮殿下洗清嫌疑。”涂春燕大怒,抬掌就要搧她,见成君摆摆手,不得不退到一旁,恨得牙根痒。

  成君冷笑一声,“好一个‘都是奴婢,谁也不比谁高贵。’谁教你说得这些话?”胡卿一惊,忙恭敬道:“是王婕妤。”成君脸色冰寒,“虽然都是奴婢,但她是本宫的阿母,你们是太子的保母,身份自然有高低。你这般说话,是藐视本宫,还是抬高王婕妤?”胡卿大骇,慌忙跪地道:“皇后殿下饶命,奴婢尽心尽职,并不是故意与殿下作对!这是陛下旨意,奴婢也不能抗旨不遵。”

  提到病已,成君长叹一声,挥手道:“都退下吧!”涂春燕大惊,慌忙道:“殿下?”成君拍案道:“退下!”刘奭忙率领众人缓缓退去。涂春燕咬牙切齿,暗暗跺脚。

  经过几次风波,刘奭每次到披香殿总是心不在焉的模样。婕妤王思瑶关切问,刘奭摇头不语。思瑶又私下询问两位保母,二人细细道来。思瑶大惊,虽然没有证据,但总觉得隐隐不安。她仔细嘱咐道:“今后不管发生什么事,记住,你们都要挺身而出,护住殿下。如果皇后用威势压你们,你们就说是陛下的旨意。”

  两位保母苦着脸道:“可皇后殿下完全不怕,还……继续威胁奴婢。”思瑶暗暗忧心,只好去见琴棋。琴棋正在宣室殿侍候,听闻思瑶前来,赶紧出殿。思瑶握着琴棋玉手道:“妹妹,有人要加害太子!”琴棋大骇,“是谁?”思瑶无奈道:“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感觉不对劲。能不能请陛下降旨,令太子闭宫修习,不再到各宫请安。”

  琴棋回奏病已,病已皱眉道:“思瑶有没有说为什么要让太子闭宫修习?”琴棋摇头道:“或许是姐姐心疼太子,他毕竟才八岁,不谙世事,对人毫无防备。再者,太子正是需要修文习武的时候,过于分心毕竟不好。各宫都有宫女、嫔妃,难免令太子心猿意马。”

  这时成君正巧入内,病已大怒道:“心猿意马?他小小年纪就这般不懂事?立刻将太子圈禁,罚他闭门思过一年!”成君大惊,急忙求情道:“陛下,太子年纪尚小,为什么处罚这么重?他母亲去世过早,一直缺乏管教,就算是有大错,也该细心教导才是。不如把他交给臣妾带,臣妾一定好好教导,不负陛下期望。”

  病已目光如炬,摇头道:“这件事就这么决定了,不必再提。朕要罚他闭门一年,让他好好养养性子。许皇后虽然去世过早,但朕和王婕妤片刻不曾放松,一直严加管教,没想到他仍然不争气。既然他不听话,朕也只好用非常之法。自古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去把太子太傅和少傅叫来,朕要好好问问太子的事!”成君无奈叹气,暗暗心惊。

  太子太傅丙吉、少傅周堪齐齐入殿,个个恭敬。病已轻轻点头,琴棋忙起身屏退左右,自己也侍立殿门口。病已感慨道:“病来如山倒,朕遭逢劫难,虽然勉强挺了过来,但多亏你们在旁辅佐,朕十分感激。少卿,尤其是你,两次助朕渡过难关,功劳最盛。”

  丙吉谦恭道:“都是陛下吉人天相,微臣只是尽了绵薄之力,实在没有什么大功劳!如果陛下非要说有功,故大将军霍光、大司马张安世、宗正刘德、太仆杜延年、前将军韩增、后将军赵充国都有定策安邦之功,丞相魏相有辅佐社稷之功,给事中梁丘贺有运筹帷幄之功,微臣只是敲了边鼓,不敢居功!”

  病已闭目良久,叹气道:“少卿为人低调,朕却不能抹杀你扶保君王之功。将来朕要在先帝麒麟阁中表彰诸位功臣,为你们立传悬画,彰显不世之功!今后太子就交给你们了,朕已经命太子闭门一年,他的安危就在你们手上,望你们尽心尽力,勿让朕失望!”

  丙吉又惊又喜,顿时老泪纵横道:“陛下放心,老臣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会保太子平安!”周堪也上奏道:“陛下放心,微臣定好好教育太子,不负陛下厚望!”

  自从太子闭宫,涂春燕无处下手,只能懊悔道:“殿下,早知道咱们就该第一次就下毒,太子岂能活到现在?”成君苦笑道:“祸福天定,不是人力能改变。陛下当年被牵连下狱,后来望气者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先帝一怒之下要将中都官狱、长安县狱、廷尉狱数万囚徒赐死。眼看陛下就要被斩首弃市,廷尉监丙吉挺身而出,救了陛下一命,也救了数万囚徒。这就是天意,天意难违!今后毒杀太子之事不要再提了,去告诉母亲,从今往后安分守己,只要本宫还有一口气,我必会护佑霍家。”

  听涂春燕禀报,胡显大怒道:“她现在是皇后,仗着陛下宠爱,说话自然有底气。如果以后太子即位,她的话还管用吗?到时候霍家没落,她朝中无人,最后的结局不会比王太后好!当年王太后仗着丞相田蚡在朝中的势力,一手遮天,后来田蚡被废,武皇帝一纸诏书就险些幽禁了太后!成君真是糊涂啊,糊涂!”

  涂春燕小心翼翼问:“太夫人,您看这件事怎么办?皇后殿下心慈手软,又碍于夫妻情分,迟迟不肯下手。好不容易等到一次机会,还被太子两个保母搅和了。现在太子被幽禁,只怕再难下手了。”

  胡显冷笑道:“不过是幽禁一年,现在是初秋七月,等明年七月,一定要弄死他!”涂春燕皱眉道:“时间会不会太长了?万一陛下好转,有所察觉,咱们就前功尽弃了。”胡显大笑道:“不必担心,趁这一年时间尽快想办法让皇后怀上龙子也是正道。到时候内有龙子,外有霍家,就算陛下不肯立成君的儿子为储君,也由不得他!去吧!”

  涂春燕刚出了屋,转角与冯子都撞上,她忍不住破口大骂道:“你个死龟孙,没长眼啊?”冯子都婬笑道:“长是长了,就是长错地方了!姐姐难得回来一趟,也不喊我,我只好自己来了。”涂春燕怒道:“我看你眼睛长屁眼里去了!”冯子都贼笑道:“姐姐莫生气,晚上我给你赔罪。”涂春燕更怒了,牛眼圆瞪,边走边骂道:“瞧你那歪瓜裂枣的样,伺候太夫人都伺候傻了!”

  冯子都四处张望,怒容满面,急忙跟了上去。两人躲在角落你侬我侬,一个脏爪乱揉,上下其手;一个手攥银棍,垂涎三尺。过了许久,冯子都一把住她屁股,贼笑道:“太夫人让你明日再回去,今晚咱们陪陪太夫人,我伺候伺候你们。”涂春燕皱眉道:“你这身板,还能比从前吗?依我看,太夫人如狼似虎,她一个你都伺候不好。”冯子都一阵阴笑,慢慢掏出一包药道:“这是房中圣药,我保证把你伺候得舒舒服服。”

  刺杀太子不成,霍家逐渐日益骄纵,甚至屡屡僭越。其中太夫人胡显多次违规建造宅院,更命人打造了帝后才能乘坐的舆辇。胡显又吩咐家奴冯子都道:“在舆辇上绘上奇兽,涂上金漆,用韦絮包住车轮,这样才显得气派。”冯子都一切照办,又亲自挽着胡显乘坐,驶望新宅。

  胡显骄纵,霍禹也效仿,在京城豪治别宅,宴请亲朋好友前往,趁机接受朝廷文武献礼。又常常宴请江湖游侠,不顾朝廷规定。卫尉范明友几次提醒,霍禹满不在乎道:“怕什么?建造宅子前我已经请示过皇帝妹夫,他也同意了。”

  范明友忧心道:“话是这么说,可陛下没有让你违法建殿,现在你的殿宅超出朝廷规制,必然会被人弹劾。”霍禹大笑道:“我这宅子还叫超出规制?你没看到太夫人的宅子,那才叫宫殿!不必担心,太夫人说了,一切有皇后从旁安抚,陛下不会较真。”范明友叹气道:“宅子的事就算了,你怎么能跟那些江湖游侠交往?朝廷明令禁止官员与游侠交往,你不是你不知道!”

  霍禹不屑一顾道:“只有培养自己的势力,将来陛下才会重视皇后,重视霍家。如果咱们势单力薄,陛下还会如此看重你我吗?妹夫就不用操心我的事了,多关心关心我妹妹吧!”

  霍家违法乱制,霍家亲信也纷纷效仿。未央卫尉兼领尚书事霍山效仿霍禹违规建造宅邸,又多次闯入皇家园林,在平乐馆附近游猎。护卫制止,反被霍山打伤。霍山甚至叫嚣道:“也不睁开你的狗眼看清本将军是谁!惹翻了我,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霍山放肆,其弟弟侍中期门仆射霍云更肆无忌惮。先是多次在上林苑游猎,后更是领着一众宾客前往黄山苑围猎。护卫阻拦,也被暴打一顿,遭到警告:“看清楚,本侯是皇后堂兄,这上林苑是陛下的,也是皇后的,我们是皇后亲戚,自然可以随意出入。”护卫大骇,不敢阻拦。除了游猎,霍云更整日在府中婬乱,即便轮到自己当值,也命属下代为执掌。一连十余日始终如此,弄得期门兵军纪涣散,游手好闲。

  几日后病已病情好清,正式理政。丞相魏相上奏道:“陛下,九州积弊太多,各地官员施展智慧,或移风易俗,或革除弊政,或宽刑薄赋,如今天下承平,已经初现治世。这都是陛下之功,群臣之劳,微臣请陛下论功行赏,按功擢拔。正巧朝廷最近有空缺,微臣一并上奏陛下。”

  病已望着奏疏,摇头道:“各地太守、国相辛苦了,他们是百姓安居乐业的保障,也是太平盛世的缔造者。如果有功,应该赐金、封爵,再赐玺书勉厉。至于升迁,不宜升迁过快,否则人人讲究门面功夫,制造虚假政绩,争相往上爬,反而失了本心;再者百姓知道其治理不能长久,必然不服从其教化。另外,教化天下百姓不能靠武力威慑,只有依靠‘政平讼理’才能长久。”

  群臣纷纷附和,齐齐赞叹。在病已的影响下,天下官吏多以政治清平,断案公正为目标,因此良吏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促使大汉社会安定,吏治清明,百姓知足,安居乐业,世人称为中兴。

  不久京兆尹赵广汉上奏道:“启禀陛下,霍家违法乱制,多次修建违规府宅,几番闯入皇家园林,还与江湖游侠交往,简直目无王法,天理不容!微臣请陛下治其不敬之罪!”一石激起千层浪,群臣议论纷纷,莫衷一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