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50章 新大将军

麒麟阁传 第50章 新大将军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病已刚着手处理内政,匈奴就出现变故。单于壶衍鞮病死,弟弟左贤王虚闾权渠被拥立为新君。按照匈奴习俗,虚闾权渠要连哥哥的正妃一起继承。但颛渠阏氏与单于壶衍鞮母亲一样心狠手辣,且喜欢干政。新单于既看不上她,又十分忌惮,于是立右大将的女儿为颛渠阏氏,废颛渠阏氏为大阏氏。大阏氏恨得压根痒,与父亲左大且渠密谋,准备伺机报复。

  新单于即位后,病已料定单于一时半刻分身乏术,于是准备罢塞外诸城士兵回家农忙,暂时休养生息。群臣纷纷反对,大司农淳于赐上奏道:“陛下,匈奴是我大汉最强大的敌手,决不能掉以轻心。现在虽然快接近农忙,但万事以国家大事为重,切不可因小失大啊!”病已大笑道:“难道满朝文武都理解不了朕的意思?”

  这时宗正刘德起身道:“微臣明白陛下心思,现在趁匈奴新单于即位,主动向匈奴示好,先礼而后兵。他们如果愿意讲和,必会派使者前来;如果不愿意,趁机入寇,咱们就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御史大夫魏相、太仆杜延年纷纷附议。病已欣然点头道:“说的对,朕正是此意。匈奴与我大汉争了多年,现在匈奴新单于即位,是时候化干戈为玉帛了。如果他们不识趣,那就打到他们跪地乞降!”群臣纷纷附议。

  单于听闻大汉罢塞外驻军,喜不自胜,立刻召集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等匈奴贵族,打算趁机休兵,与大汉和亲。左大且渠对单于恨入骨髓,扬声道:“单于,汉人讲究礼尚往来。当初卫律在时,咱们从来没有低声下气。现在卫律不在了,咱们也不能卑躬屈膝。上次汉人派使者前来,后面却派了五路大军来征讨咱们,真是阴险狡诈。咱们不如效仿汉人,也先派使者前往,后派大军随后。属下愿意与呼卢訾王各自领军一万,随使者前往,为使者助威!”

  呼卢訾(zi)王欣然同意,也急忙附议。单于大喜,拍案道:“好,那就派呼卢訾王与左大且渠各自率军一万前往。”左大且渠其实在匈奴官职并不大,只因为是亲贵,才得以参与政事。

  在匈奴,单于之下为左贤王、左谷蠡王、右贤王、右谷蠡王,被称为四角。接着是左右日逐王、左右温禺(yu)鞮(di)王、左右渐将王,被称为六角。四角与六角都是单于子弟担任,被称为王亲。王亲以下是贵戚,呼衍氏、须卜氏、丘林氏、兰氏等为望族,不仅常与单于联姻,而且负责断狱,只需口头禀报单于即可。王亲贵戚外,还有辅政大臣——左右骨都侯。其余如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等,各自拥军上万骑,下面有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封都尉、当户、且渠等属官。

  呼卢訾王与左大且渠各自领军一万来到边塞外,左大且渠忽悠道:“汉军防备薄弱,咱们可以趁机入侵,必定能够一击而中。”呼卢訾王正要下令,千长来报:“启禀大王,有三个汉人士卒逃亡,直奔汉军城寨奔去。”呼卢訾王又惊又怒,“这下不妙,汉军必然提前知道咱们行踪,恐怕偷袭不成,反被围剿。暂不入侵,先派使者前往。”

  得知匈奴派大军护送使者来大汉的消息,病已立刻召集群臣议政,愤恨道:“大将军刚走,匈奴就派大军护送使者前来,分明是想与我大汉平起平坐。我华夏数千年文化,凭一蛮夷也想与大汉平起平坐,痴人说梦!当务之急是选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将军,威慑匈奴,令其不敢肆意妄为。然后派人与匈奴会谈,是战是和,看看谈得结果。”

  群臣面面相觑,都不敢轻易开口。自从大将军霍光病逝,其子霍禹被擢拔为右将军,代掌大将军职务。现在霍家如日中天,谁也不敢轻易得罪霍家。卫尉范明友起身道:“陛下,微臣举荐右将军为大将军。右将军自幼跟随大将军学习军事,对军中事务颇为熟悉,且是皇后的兄长,无论从军事才略,还是从亲疏远近,右将军都是不二人选。”

  病已轻咳一声,对范明友的话不置可否。望着满朝文武道:“诸位难道都举荐右将军?”宗正刘德起身道:“微臣举荐车骑将军出任大将军。”右将军霍禹面色凝重,一直在观望群臣。车骑将军张安世闭目不语,十分泰然。

  很快群臣分成了两派,丞相韦贤、廷尉于定国、京兆尹赵广汉、前将军韩增、后将军赵充国、执金吾张延寿等人纷纷支持车骑将军,御史大夫魏相、太仆杜延年、太常苏昌、少府宋畸、大鸿胪董梁、大司农淳于赐、左冯翊李延、右扶风侯广、将作大匠、尚书令、御史中丞纷纷不表态。

  病已皱眉道:“这些不表态的官员是什么意思?不愿意得罪人?这么说,今后议政不用议了,无论怎么说都会得罪人。那你们还出来当官做什么?何不回家种地?”魏相忙解释道:“陛下,微臣以为大家心中必然都有自己的人选,不如让群臣上秘章。”病已只好同意。

  其中魏相秘奏道:“国家新失大将军,四夷虎视眈眈,应选一位德高望重的功臣为大将军,以威慑四夷,与匈奴争长短。微臣以为车骑将军安世曾辅佐大将军平内乱,驱匈奴,威名远播四夷,当为大将军。其子执金吾张延寿睿智有勇略,当为光禄勋,执掌宫廷宿卫。”

  光禄勋是重要职位,之前一直让张安世兼任,但实际权力都握在霍家手里。光禄勋职掌宫中宿卫、侍从、传达诸官,如大夫、郎官、谒者、期门、羽林等。由于期门仆射是霍禹侄子霍云,羽林令是霍禹五妹夫任胜,加之霍家子弟多加封侍中,因此张安世名义上是光禄勋,实际上早已被架空。

  病已思来想去,决得是时候把两宫兵马握在自己手里了。于是召来张安世、中郎将张千秋、侍中执金吾张延寿、侍中张彭祖父子四人。张安世听闻病已要封自己大将军,急忙推辞道:“陛下千万不要封微臣为大将军!微臣才疏学浅,对军事没有多少才能。况且微臣曾在大将军手下做事,如今岂敢与大将军平起平坐?”

  病已指着张千秋道:“朕如果没有记错,元凤三年(公元前78年),匈奴联合乌桓兵犯边塞,大将军派度辽将军范明友率霍禹、千秋一起前往破敌。千秋,你们当时斩杀多少人?”张千秋自豪道:“启禀陛下,率二万骑出击,斩杀六千,其中包括三王首级。”病已笑道:“朕还听说,那时大将军曾问询千秋,见他画地为图,颇有章法,对答军事,十分流利,称其有才能。千秋是跟着车骑将军学习军事,他尚且腹有韬略,朕不信车骑将军没有谋略。”

  张安世皱眉道:“陛下,微臣万万不敢担任大将军,请陛下允准。”张安世推辞再三,病已始终不许,铿锵有力道:“不行!朕意已决,封你为大司马车骑将军兼领尚书事。张延寿,封你为光禄勋,执掌宫中宿卫,一定要牢牢掌握。”张安世父子只得叩谢。执金吾空缺,病已任命杜延年兼任执金吾,执掌北军。

  未能如愿当上大将军,霍禹气得破口大骂,不断在府中踱步。后母胡显摆手道:“你越是这样,陛下越瞧不上你。你想当大将军,要先学会与陛下亲近。咱们得改变策略了,不能一味用强,否则陛下只会越来越忌惮。先沉住气,等你妹妹有了身孕,这些瞧不起霍家的,最后都得付出代价!”

  霍禹叹气道:“妹妹这肚子不争气,之前陛下日日宠幸,都没有怀上,现在陛下一心雨露均沾,人人都怀上了,唯独妹妹没有。唉,我看妹妹是没有大希望啊!现在陛下又废了父亲大部分政策,另起炉灶,这不是明摆着否定父亲,甚至纵容别人攻击父亲吗?”

  胡显吃惊道:“你细说。”霍禹愤恨道:“当初父亲最反感这些流民,可陛下偏偏给流民田地,甚至拿出官田分给他们。还有刑狱,当初父亲主张严刑峻法,陛下偏偏重用儒生。这些酸儒大多是穷人子弟,又口出狂言,父亲生前最为嫉恨。如今陛下不仅喜欢与儒生交谈,召入未央宫讲经,而且让他们上秘章,可以随意妄议国政,这不是怂恿他们指责父亲吗?还有允许百姓匿名检举、扩建郡国学、改革选官制度、设置廷尉平等,把爹当年的政策全改乱了。陛下到底要干什么?”

  胡显咬牙道:“陛下这是要把你爹的功绩全抹杀了。他搞这一套,就是否则你爹的政策,就是变相在打压你爹。唉,你爹当初就该选一个固守本分的,怎么就选一个离经叛道的人!事到如今,也只能一条路走到黑。眼下冯奴被抓,陛下一直没有宣判,就是给咱们机会。说明陛下还是看重与皇后的情分,也对咱们霍家依然倚重。何况咱们手里任然握着兵马,呵呵,无需担心。这个时候,咱们不能节外生枝,更不能自乱阵脚,一切等皇后有了身孕再说。”

  霍禹茅塞顿开,宛如醍醐灌顶。想起匈奴即将入侵,霍禹笑道:“眼下外敌入侵,正是咱们用武之地。我要让陛下看看,谁才是他的左膀右臂!”

  翌日朝会,病已询问道:“列为爱卿,匈奴先派使者,后跟大军,必然有所图谋。咱们应该对等相待,也派大军前往对峙。他们如果敢前进半步,咱们就滴水之仇,涌泉相报!”群臣义愤填膺,纷纷高呼:“陛下英明!”

  于是病已下诏,命各塞边骑屯守要害处,又命前将军韩增亲率五千精锐骑兵前往,直奔塞外。霍禹原本打算请命出击,没想到病已直接任命韩增,霍禹不愿为韩增作嫁衣,便没有吱声。韩增率五千骑兵来到塞外,匈奴不敢入寇,缓缓退去。韩增追击数百里,捕获二百人还。

  没过多久,匈奴出现大饥荒,数月无雨水,人民、牲畜死去一半,元气大伤。单于大骇,为保持贵族生活,加重了对各部落的剥削。又积蓄物资,派两万精锐骑兵屯驻王庭,防备汉军。单于忙着防备汉军,不料日防夜防,祸起萧墙。原先归属匈奴的羌族西嗕(ru)部落不堪忍受匈奴的残酷剥削,奋起反抗。

  西嗕部落先派人联络汉军,接着直奔汉军边塞杀去。途中遭到匈奴边军阻挠,双方激战不休。关键时刻韩增率军回攻,联手西嗕部落大败匈奴军,迎西嗕部落归汉。

  这时匈奴使者已经抵达长安,受到了病已亲自接见。匈奴使者旁边有一翻译,正是亡归匈奴的汉人。病已笑道:“匈奴现在生活如何?听闻闹了饥荒,连东西都没得吃。朕心怀仁慈,如果匈奴肯归附大汉,朕无偿赐匈奴人粮食和牛马,如何?”

  汉人翻译叽里咕噜一顿,匈奴使者侧耳静听,眉头紧皱。两人交流一番,汉人翻译扬声道:“陛下,单于这次派我来是为了和解,不是为了归顺。如果陛下有意与匈奴和解,我们单于愿意娶汉室公主,与汉朝永结同好。”

  病已大笑道:“朕想问个问题,凭什么要大汉公主下嫁匈奴?为什么不能让匈奴公主嫁给我汉人?”宗正刘德忙起身道:“陛下,这恐怕不合适。大汉公主嫁给匈奴单于,匈奴人就是汉人的女婿辈。如果反过来,恐怕有伤国威。”

  病已恍然大悟,大笑道:“有道理是有道理,不过之前我大汉几个公主下嫁匈奴,也没见换来多少年和平,反倒搭进去几个公主。回去告诉单于,想和亲可以,让匈奴公主嫁给我大汉王孙。我大汉公主肤白貌美,岂能受得了蛮夷腥臭?”

  单于因为西嗕部落投降汉朝恼羞成怒,正打算报复大汉,听闻使者来归,忙询问。见病已十分轻视匈奴,怒不可遏,气得不停咒骂。左大且渠害怕单于追究前番过失,忙上奏道:“单于,之前商议进攻汉军,现在看来汉军已经有了防备,恐怕不容易攻下。不如先报复乌孙,乌孙与汉人约为昆弟,简直是汉人的徒子徒孙!咱们不如先拿下乌孙,再与汉人计较!眼下车师归附咱们,正好左右夹攻乌孙,必然大胜!”单于大喜,欣然同意,高呼道:“必胜!必胜!”群臣纷纷欢呼,个个摩拳擦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