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34章 悲喜交加

麒麟阁传 第34章 悲喜交加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本始三年(公元前71年),春正月,假丞相韦贤、假御史大夫魏相、宗正刘德、太仆杜延年入宫见驾。

  汉帝病已望着四人道:“四位卿家匆忙入宫是不是有大事?”韦贤恭敬道:“启禀陛下,五位将军即将出征匈奴,陛下应该派人监军。”病已望着杜延年道:“太仆,你与大将军交情不错,大将军怎么说?”

  杜延年一惊,慌张道:“陛下,微臣虽然为大将军做事,也是为朝廷做事,更是为陛下做事!”病已点头道:“那就请太仆举荐一个人才,为朕尽一份心。”杜延年沉思片刻,扬声道:“微臣举荐一人:函谷关都尉张敞。此人是个忠臣,当初故昌邑王为帝时,他曾上书力劝昌邑王,可惜昌邑王不肯听。此人为官清廉,刚正不阿,后来被微臣举荐给大将军,大将军擢拔他为豫州刺史。不过他也因为刚正不阿得罪了大将军,又被大将军排斥,调为函谷关都尉。”

  病已大喜道:“好个刚正不阿的忠臣!清廉好,为官贪财,就难免因私废公,以权谋私。如果当官的不贪财,当兵的不怕死,天下何愁不治?太仆之前举荐谏大夫王吉,现在又举荐这样的人才给朕,看得出也是忠臣一个!那就调张敞为山阳太守,就近照顾刘贺,以免出事。现在五将军即将北征匈奴,这个时候一定要特别留意。”

  待张敞赴任,病已派人给张敞送去玺书,诏书写着:“谨防盗贼,详察往来过客,诏命不必下达。”张敞暗暗心惊,喃喃自语道:“原来陛下是担心山阳郡出事,哦,我明白了!”

  几日后,皇后许平君即将临产。为了让皇后顺利临产,病已早命人将皇后移到长定宫。长定宫是帝王避暑胜地,且环境优雅安静,既没有外臣进入,也没有其他宫宦官往来,十分安全。

  美人王思瑶、女医淳于衍在长定宫照顾皇后,旁边还有几个侍女。这时病已疾步赶到,惊慌道:“皇后怎么样了?”思瑶笑道:“陛下放心,有女医在,皇后不会有事。”淳于衍忙躬身笑道:“陛下放心,娘娘只是身体虚弱,有奴婢在,娘娘不会有事。”

  病已疾步入内,关切询问。许平君露出一丝浅笑,玉手紧紧抓着病已衣袖。两人十指紧扣,相视一笑。病已笑道:“皇后一直好奇我的往事,趁今日有空,我慢慢说给你听。”许平君满脸笑意,轻轻点头。

  回想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就发生在昨天。病已从头说起,将当初在诏狱的往事细细叙说。许平君心疼道:“陛下当初受苦了,那么小的年纪就被关入了诏狱。臣妾听着心疼……”病已苦笑道:“好在我在诏狱有幸遇到了廷尉监丙吉,如果不是他,我早就成了刀下亡魂了。还有胡阿母、郭阿母,在她们的悉心照料下,我才能长得白白胖胖。”

  许平君好奇道:“后来陛下即位,两位阿母找到了吗?”病已黯然神伤道:“两位阿母早已过世,我只好重用他们的子女,赐给他们金钱,聊表心意。后来从诏狱出来,也是一波三折。”病已又将从出了诏狱到被送到鲁地史家的往事细细叙说。许平君心疼道:“陛下那么小就离开了亲人,到了陌生的环境,应该会难过吧?”

  病已眼眶湿润,苦笑道:“一开始十分不习惯,我记得整整哭了半个月。后来曾外祖母亲自带我,稍微好一些。哭着哭着就习惯了,后来经常与三个舅父一起玩耍,逐渐忘了伤心往事。其实那时候都是他们逗我玩,我傻乎乎的,根本就没想那么多。多年后离开了史家,也是哭得稀里哗啦,对舅父和几位表兄弟十分不舍。”

  许平君玉手帮他擦去泪珠,泪中带笑道:“难怪陛下会对几位舅父这般重视,都委以重任,原来是这么回事。陛下那时候为什么离开史家?”病已仔细回忆,叹气道:“都是因为曾祖父。曾祖父去世前,恢复了我的宗籍身份。后来先帝即位,于是派人把我从史家接到了皇宫,就是掖庭。”

  许平君叹息道:“陛下刚熟悉环境,有了亲人,又要被送到陌生的地方,难为陛下了。那时候陛下一定很难过吧?”病已点点头,“说不难过是骗人的,刚到掖庭,人生地不熟,谁也不认识,仿佛又回到了诏狱一般。幸好后来认识了掖庭令张贺,他曾是我祖父府上的宾客,对我十分照顾。后来给事中丙吉也常常来看望我,我心里稍稍好受一些。张庭令又让他的继子张彭祖和孙女张琴棋跟我一起读书、玩耍、游历,我的童年生活才稍微丰富多彩。”

  第一次听到张琴棋这个名字,许平君好奇道:“张琴棋是谁?”病已一愣,陷入了痛苦回忆中。耳边传来许平君询问声,病已露出苦涩笑容,摇头道:“不说了,你休息一下,朕先去如厕,回头再细细跟你说。”

  刚到殿外,谒者来报,给事中丙吉求见。病已匆忙乘车前往,丙吉急切道:“陛下,大将军等人都在大殿等侯。”病已一拍脑门道:“哦,朕险些忘了,五日后大军就要出发了,朕还没有安排相关事宜。”

  病已换上汗血马,飞奔前往。匆匆换了衣服,疾步前往宣室殿。来到宣室殿,群臣早已在殿外走廊等候。病已落座后,两名谒者缓缓放下帘子。三声钟响,朝会开始。旁边谒者高呼:“陛下口谕,宣大将军霍光、假丞相韦贤、车骑将军兼光禄勋张安世、假御史大夫魏相、宗正刘德、太仆杜延年……入朝!”

  两名小黄门站在殿外,监视群臣脱鞋解剑,随后引群臣入殿。群臣齐齐一拜道:“微臣参见陛下!”病已抬手道:“诸卿免礼,入座吧!”群臣各自坐定,朝会正式开始。

  大将军霍光起身道:“陛下,五日后大军就要北征匈奴,微臣以为应该设立一个主帅,统一节制各军。”病已听出霍光意思,摇头道:“不妥,五路大军分作两路,要设立也该设立一个主帅,一个副帅。你们都议一议,两路军谁是主,谁为辅?”

  太常苏昌道:“陛下,西路是度辽将军范明友和蒲类将军赵充国的七万大军,北路军是祁连将军田广明、前将军韩增、虎牙将军田顺的十一万大军,西路当以度辽将军为主,北路当以祁连将军为主,两路大军受度辽将军节制。”

  宗正刘德面色凝重道:“微臣以为太常这话不妥,微臣以为西路和北路并在一线作战,不需要相互节制。何况,使者校尉常惠持节抚军,已经代表陛下前往,应该命常惠节制西北五路兵马。”

  假丞相韦贤、假御史大夫魏相、车骑将军张安世、太仆杜延年、少府吴恶、廷尉李义纷纷附议。霍光面色难看,一言不发。病已笑问:“大将军,你觉得该派谁节制五路兵马?”

  霍光叹息道:“微臣以为使者校尉正前往乌孙,对前方军情不熟悉,且他不懂军事,如果派他节制五路兵马,恐怕不妥。一是,万一乌孙反悔,扣押了使者校尉,我五路大军岂不是要投鼠忌器?二是,让外行节制内行,只怕会贻误战机!不如命军中一人节制,让使者校尉专心为汉军和乌孙兵谋划。微臣举荐祁连将军为主帅!”

  病已点点头道:“大将军说的对,外行节制内行是不行。不过朕听说常惠熟悉西域事物,精通各地语言,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次出击匈奴不是我汉军独立作战,而是与乌孙兵联手夹击,朕以为关键不在于我军,恰在乌孙。匈奴向来瞧不起乌孙,对其嗤之以鼻,所以必然重兵防备我军,而疏忽对乌孙的防御。如果乌孙能够重拳出击,必然能够从后路撕开匈奴防御,为我大军赢得战机。如今乌孙被匈奴侵占大半领土,岂会再与匈奴媾和?趁此机会,一举斩断匈奴和乌孙联系,将乌孙绑上咱们的战车才是上上之策。”

  韦贤、张安世、魏相、刘德、杜延年等人齐齐附议。

  病已大笑道:“如果乌孙与匈奴彻底破裂,与咱们联手击垮匈奴,今后匈奴势力将无法在西域肆虐,我丝绸交易之路自然畅通无阻。大将军,你觉得呢?”霍光无奈道:“陛下英明,微臣没有意见!”病已大喜道:“好!大将军忠心体国,朕心甚慰。拟旨,命常惠节制五路大军,与乌孙联手击垮匈奴!另外,擢拔光禄大夫于定国为水衡都尉,临时抽调水衡钱全力供给军需。”

  于是五路大军齐齐出塞,合计十八万骑,浩浩荡荡直奔匈奴而去。常惠已经提前抵达乌孙,拜见了乌孙王和解忧公主,商议两军联合作战事宜。乌孙王亲率五万精锐骑兵,准备与汉军一起夹击匈奴。常惠大喜,于是命蒲类将军赵充国与乌孙兵汇合,准备东西夹攻匈奴。

  病已正要前往长定宫看望皇后,突然侍女满脸笑容来报:“陛……陛下,皇后娘娘……产下一个小公主!”病已大喜道:“好,好啊!皇后有功,朕要好好犒劳皇后!”刚到长定宫外,又一个侍女满脸慌张来报:“陛……陛下,皇后娘娘……”病已眉头紧皱,满脸焦急,弯腰问:“皇后怎么了?”侍女泪如雨下道:“娘娘崩了。”病已听到这个“崩”字只觉浑身打颤,瘫坐地上。

  给事中丙吉忙架起病已,慌张道:“陛下,陛下……”见病已失魂落魄,忙指着婢女怒问:“皇后之前不是好好的,怎么会突然去世?”病已一把提起侍女,侍女满脸惊恐,结巴道:“之前女医给娘娘喝了一碗药,没过多久娘娘就薨了。”病已大怒,一把松开侍女,疾步入宫。

  来到殿外,众人早已哭声一片,跪倒一地。艰难走到皇后床前,见身上盖着白布,病已顿时哭昏在地。王思瑶忙搀起病已,轻声安慰:“陛下,皇后已经走了,陛下节哀。”病已一把抓住她玉手,虎目圆睁问:“皇后是怎么走的?是不是有人暗害她?”王思瑶轻轻摇头,两粒晶莹泪珠滑落粉腮。病已五指紧攥,竟掐出了血。王思瑶眉头轻皱,紧紧咬着粉唇。

  病已一眼瞅见女医淳于衍,上前怒问:“你……你给皇后吃了什么药?”淳于衍惊慌趴地,颤抖道:“启禀……陛下,奴婢开的是普通补气养血药,娘娘失血过多,产后虚弱……太医丞都有备案。”病已只觉脑袋迷糊,指着淳于衍道:“太医丞……去召太医丞,把宫里的太医令也召来,朕不信皇后会不明不白的去世!”

  王思瑶扶着病已虎背宽慰,病已早已哭迷糊,依偎她怀里,浑身打颤,宛如婴儿般。王思瑶安慰道:“陛下,皇后虽然走了,但还有可怜的小公主,您不能消沉下去,小公主还等着陛下疼爱。”

  病已泪眼中闪过一丝亮光,起身望着侍女怀着小公主,想抱却又不敢抱。王思瑶轻轻抱过,凑近道:“陛下您看……”病已摆摆手道:“朕不敢看,抱走吧!”待稳稳心神,病已突然回身指着淳于衍道:“你……滚出去!”淳于衍吓得脸色苍白,忙退了出去。病已又指着几个侍女道:“把皇后去世前后的事,细细跟朕说,不准漏一字!”

  原来许平君产后虚弱,女医淳于衍奉上一碗汤药,轻声道:“皇后娘娘,该吃药了!这是奴婢给您熬的养气补血汤,您服用之后就不会这么痛苦了。”许平君服用之后心慌难忍,手捧着脑袋十分难受,皱眉道:“我头昏脑胀,总想呕吐,心里好难受,这药不会有毒吧?”侍女纷纷跪地,淳于衍忙笑道:“娘娘多虑了,奴婢开的药方都是经过太医过目的,怎么可能有毒呢?不会,万万不会!”许平君只觉胸闷异常,呼吸更加急促,不久突然过世。

  听众侍女细细叙说,病已有气无力道:“都出去!”回头望着王思瑶和小公主,病已五指紧攥,鲜血顺着掌纹流。

  不久太医令、太医丞和众太医齐齐赶来,仔细辨别,又查看汤罐等,纷纷道:“启禀陛下,娘娘的汤药中似乎多了一味药,名叫附子。附子味辛甘,性大热,用于治疗气虚体弱,热少寒多,或虚热不寒症。只不过此药不适合孕妇用,尤其是元气大伤之人,掌握不好药量,会伤及根本。再者这味药与半夏等几味药都不能同时服用,否则会伤人性命。”

  病已静静坐在皇后榻边,面色冰寒道:“朕知道了,都下去吧!”王思瑶近身道:“陛下,医者仁心,没有人会主动害人。这件事可大可小,望陛下三思!”病已回头望着思瑶,抱过小公主,泪眼婆娑。轻轻将小公主递给思瑶,挥挥手道:“出去吧,朕想跟皇后说几句话。”思瑶抱着小公主翩然离去,身后病已紧紧握着许平君冰冷手掌,泪如雨下,“朕答应你,会让害死你的畜生死无葬身之地,朕对天起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